vt. 对…有用,对…有帮助,对…有益,促进
词形变化:时态:subserved,subserving,subserves。
英语解释
be helpful or useful
相似单词
subserved [ subserve ]的过去式
subserver 子服务
subserve vt. 对…有用,对…有帮助,对…有益,促进
c/sub橙:指接5.1或者7.1多声道音箱的中置声道和低音声道。
rear黑:接5.1或者7.1声道的后置环绕shu左右声道。
SUR:音响输出。
REAR SUR:后置环绕声道。
现在的主板USB接口一般配备两种规格,黑色USB2.0和蓝色USB3.0,有些还有红色USB3.1。有些USB接口上会写有一些注明,比如“USB BIOS Flashback”,就是可以插入U盘用来刷BIOS的。
扩展资料
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用来放置主板和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主机)。它通常包括CPU、内存、硬盘、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如USB控制器、显卡、网卡、声卡等。
位于主机箱内的通常称为内件,位于主机箱外的通常称为外设(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外置硬盘、外置光驱等)。通常情况下,主机本身(安装软件后)是一个可以独立运行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和其他专用计算机通常只有主机,没有其他外围设备。
将结果整理如图:
[if !vml]
[endif]
(epgm后面四个时间因为过大,没有放进图中)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if !supportLists]1. [endif]四种方式的传输时间都随pub端发送消息的空间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在消息超过512kb之后,传输时间的增加速度变大,且tcp和ipc这两种方式最为明显。
[if !supportLists]2. [endif]三种通信方式中,inproc 的速度远小于其他两种,特别是随着消息字节数增加,其性能优势愈发明显。
[if !supportLists]3. [endif]比较tcp ,ipc和epgm ,可以看出在字节数小于65536的大多数情况下,三者差距不大。
[if !supportLists]4. [endif]综合来看,inproc 的通信性能在当前情景下最有优势。
结果分析
对于以上的测试结果中inproc通信性能优势,通过参考 http://api.zeromq.org/4-2:zmq-inprocd 说明,可知zmq inproc是在单个进程中的不同线程之间传输。也就是说,不同的线程之间共享使用同一个ZMQ 环境上下文,如下,将新创建的上下文传递给子线程。
[if !vml]
[endif]
已知zmq 通信用于node 和node之间,可以是主机或者是进程。结合以上inproc的特点,可以表明,对于一个采用inproc 的sub端来说,它会与同一进程中不同线程中的节点通信。而对于采用ipc 的传输来说,它会与同一主机不同进程上的节点通信,对于tcp 的sub端来说会与其他远程主机(本次测试都在本机)上的节点通信。
因此,使用inproc或ipc这样的传输,在正确的上下文中使用它们时,这两者比tcp传输速度更快,更高效。
Epgm采用的是udp协议对数据进行传输,而udp的设计传输极限不超过65535个字节,因此会在传输层进行数据分包,间隔一段时间再发送, 所以再字节数超过65535的测试中,时间都远超其他几种。
一些想法
基于zmq的特点,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的远程服务器之间的传输,都只需要使用TCP传输,可以使用多对套接字。因为这样的应用场景,相对与socket的1对1 的关系,ZMQ 可以用N:M 的关系,在开发上zmq省略的细节,降低了开发难度。因此,如果要通过网络与其他计算机通信,请使用TCP。
而在上文的测试中表明了inproc使用在同一个进程的线程之间,ipc表示本地进程之间,tcp表示远程进程之间。 因此,如果我们的场景是在多个不同的进程之间切换,但都在同一个逻辑服务器实例上,那么IPC传输可能是最佳选择。如果是在同一个进程之间,那么inproc 更为适合。Zmq的sub/pub可以在同一进程中,也可以在多个进程中(在远程和同一服务器实例中都可以)。我们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进行选择。
参考官方文档,可以知道epgm常用在mutilecasts的模式下。测试中也提示了我们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例如一次性传输数据超出限制,如果存在有多个发送端,某pub端发送的一次数据量过大,则可能出现sub端收到的包顺序混乱的情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