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的尾是正尾还是外尾

斑马鱼的尾是正尾还是外尾,第1张

是的。正尾是鱼类的一种尾鳍,常见于硬骨鱼类。正尾的外形完全对称,形成相似的两叶鳍片。鳍片由软鳍条支持,无硬棘。正尾的内部结构不对称:尾椎骨末端上翘;尾下骨较尾上骨发达。常见的代表性鱼类为鲤鱼和斑马鱼。

鱼,算的上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但我们对鱼算的上是又爱又恨了:爱它的味美,恨它有剔不完的小刺,一不小心可能还会被卡到。如果注意一下平时吃的鱼,你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鱼都有小刺,只有鲤鱼、草鱼、鲢鱼等这些鱼才有。

长那么多刺啊,不会扎到自己吗?这些小刺要是卡在喉咙里可是大麻烦!

那当然是:可以避免整个种族被我们吃光啊!

哈哈哈哈哈,开个个玩笑,鱼儿长出来的鱼刺当然是有别的作用。

一切存在都是有它存在的原因的,暗搓搓影响我们食欲的鱼刺也是如此。虽然在专业上还没有完全的定论,但主流的观点认为: 这些小刺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肌肉,控制鱼的运动。

这些烦人的小刺在生物学叫: 肌间骨, 位于椎骨两侧肌间隔中的硬骨小刺 ,由肌隔结缔组织骨化而成。这种骨化方式称为膜内骨化或结缔组织性骨化,又称纤维性骨化或膜性硬骨骨化,是成骨细胞在骨质中发生钙质沉着生成骨组织的两种方式之一。

鱼需要进行纵向运动的时候,肌肉收缩,依靠肌间骨产生作用力,做出一些更为细腻的操作。

有科学家对鲤鱼、斑马鱼、鲢鱼和团头鲂等鱼类做了鱼类的肌间骨骨化过程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些鱼刺均是从尾部向头部发育。在鱼类的进化史中,科学家还发现,肌间骨经历了一个从少到多,又从多到少,最后消失的过程。

科学家推测这与它们的游动方式有关,鲤鱼、斑马鱼这些主要依靠摆动整个身体来向前游动,而日本鳗鲡主要依靠臀鳍的拨动而游动,两种游动方式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肌间骨的骨化方式也不一样。

不过肌间骨的用途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上面说的也是学者根据现有的一些发现推测出来的结果。还有学者认为这些肌间骨可能是一种痕迹器官,就像我们的阑尾一样,在几百年前这些器官还对鱼还用用途,但是更我们人类一样,所处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器官就用不上了,就开始慢慢退化,但还没完全退化完。

科学家居然连小小鱼刺都搞不懂是用来干嘛的,大自然就是如此神奇,还有许多未解的谜题等着我们去发现!

本期《好奇的胖彬》到这里就结束了,你有什么很好奇,想了解的东西吗?欢迎留言告诉我哦。

——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与你分享我的所知所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1482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0
下一篇2023-03-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