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2000服务器是什么?

曙光2000服务器是什么?,第1张

曙光2000-I超级服务器

曙光2000-I超级服务器是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在信息领域的重大成果,于1998年12月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部主持的鉴定。它的总体水平达到了90年代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有些方面如机群操作系统、集成化并行编程环境和服务器聚集软件等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它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单一系统映象、全局文件系统等有重要创新,是一个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它是继曙光1000、曙光1000A之后推出的又一高端的面向大规模商业应用、网络信息服务和科学计算的通用并行计算机系统。

1.系统介绍

曙光2000-I系统峰值速度为每秒200亿次,内存容量为8GB,内置硬盘容量为152GB,节点机总数为34个(可达128个)。它采用当前先进的Cluster体系结构,完全兼容IBM SP系统,是当前国际上最流行的超级服务器体系结构。它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是超级计算中心、数据中心、信息中心、网络中心、各种清算中心、结算中心和交换中心主服务器的理想选择。

曙光2000-I超级服务器采用了许多国际上创新的技术,该机的高速缓存通信网采用了智能中心研制的二维蛀洞路由芯片组,提供高达1600Mbps的点对点通信带宽,另外该机采用了智能中心研制的基于JAVA的机群管理系统,提供单一系统映像。同时,曙光2000-I还提供了杰出的系统可扩展性、易用性、可管理性和高可用性,即SUMA特性。并且有上万种的AIX商用应用软件支持。它不仅擅长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最高浮点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00亿次以上),而且适用于事务处理、网络与信息服务以及决策支持等非科学计算领域。

2.技术特点

曙光2000-I通用超级服务器采用松耦合分布式存储的可扩展机群体系结构,与IBM的RS/6000 SP二进制兼容。单节点采用先进的PowerPC RISC处理器芯片,具有大容量的内存和硬盘,单节点功能强大。节点间通过高速二维蛀洞路由通信网或Myrinet提供1600Mbps或2560Mbps的点对点通信带宽,可以保证随着用户应用和技术的发展,曙光2000-I系统几乎可以线性地扩展节点数量。这种技术使得TB级的数据处理成为可能。

曙光2000-I提供了基本通信库(BCL)、PVM和MPI高层并行程序开发环境、集成的并行程序设计环境(IPPE)、并行调试器(DCDB)、基于Web的傻瓜界面(KISS)、自动并行化工具(AutoPAR),机群系统管理(CSMS)、批作业管理 (JOSS)、资源管理(RMS)和曙光服务器聚集软件(DSC)。此外还提供了一系列与IBM RS/6000兼容的开放的软件工具,包括C和Fortran编译器、数学和工程库ESSL、DB2 UDB数据库等。

PowerPC处理器

提供解决大规模复杂应用所需的处理能力

可以灵活地进行配置,获得最优的商业或科学计算应用性能

开放的系统设计

支持多种通信协议、适配器、外设,灵活地配置系统

支持开放的工业标准

配置灵活

提供多种节点类型,可以在单个系统中混用

支持不同的PCI和ISA适配器

Wormho1e Routing (蛀洞路由)芯片

支持节点间的高效通信

点对点的通信时间独立于节点的相对位置

可扩展性

系统升级和扩充更为简单,透明地支持应用的线性增长

运算处理性能、存储器容量和I/O吞吐量的线性扩展

系统分区

动态节点池划分支持独立的应用子系统,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避免故障的扩散,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单一系统映像

单一登录点,通过一个域名使用不同的节点

单点的控制管理,使系统管理更加简单

单一的文件系统

高可用性

提供高可用软件,避免系统崩溃所造成的昂贵代价

避免单一故障点

AIX操作系统

提供兼容的AIX平台,兼容IBM RS/6000系统应用

提供上万种的应用软件支持

3.应用范围

曙光2000-I系统由完整的基于AIX操作系统的节点组成,能为上万个AIX平台的应用软件提供接口。曙光2000-I系统的节点可以动态地分为多个节点池,运行不同的应用。例如,两个节点可以作为Notes服务器,四个节点运行数据库,其它节点进行科学计算。节点池根据用户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可进行动态调节,动态分区及管理由服务器聚集软件执行,带给用户完美的系统解决方案。应用范围包括:

科学工程计算

石油地震勘探:三维迭前深度偏移成像,油藏数值模拟等

天气预报与气候模式计算:大范围或局部地区短期、中长期天气预报,全球或局部地区高分辨率、高精度气候模式计算

水利与电力:水文水情预测分析,河湖及海洋污染分析,电力调度和电网控制等

制造业:航天航空器、汽车、船舶等的辅助设计和模拟,性能及可靠性整体实验分析

流体力学计算:湍流、高超音速流动、真实气体效应、爆炸及高碰撞等研究领域的数值模拟

遥感领域:合成孔径雷达的高分辨率成像、遥感数值信号成像和处理

基础科学研究中的理论计算:量子化学及药物分子设计,DNA和蛋白质的电子结构分析,材料科学计算,原子分子物理计算,理论与高能物理计算,以及天体物理与核物理等基础研究领域的理论计算

事务处理应用

在线事务处理(OLTP):银行的支付系统和清结算系统,电子商务系统,证券交易系统,保险系统,以及各种大型MIS系统

在线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等

并行数据库

支持Oracle、DB2 UDB等并行数据库的各种应用

网络服务器

Internet/Intranet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

信息检索服务器

多媒体服务器

服务器聚集

国际流行应用方式,可以将用户的各种应用整合到一台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中,便于系统的管理,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用性。

曙光2000-I通用超级服务器以优异的性能价格比和杰出的SUMA特性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高性能计算平台,在石油、电力、航空航天、银行及基础科学研究等行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在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信息化建设中担当重要角色。

服务器与PC主机是根本不同的。在信息系统中,服务器主要应用于数据库和Web服务,而PC主要应用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终端,根本应用上的差异决定了服务器具备比PC更强大的存储能力、更快捷的故障恢复功能和更广阔的扩展空间,同时服务器还必须提供PC主机所不具备的数据备份功能。这些技术指标都是一台服务器所必备的要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区分PC与服务器的标准。这些区别也就体现在服务器所具备的4性(“Scalability”(可扩展性)、“Usability”(可用性)、“Managbility”(可管理性)、“Availability”(实用性))上,服务器的这4性通常缩写成“SUMA”,它是公认的衡量服务器性能的标准。服务器和PC主机之间的根本区别也可从这4性中一一体现。

首先服务器应该是高度可扩展的,可扩展是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如内存、适配器、硬盘、处理器等,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很方便根据需要来增加。服务器具有较多的PCI、PCI-X之类的插槽,较多的驱动器支架及较大的内存扩展能力。提供冗余电源、冗余风扇,使得用户的网络扩充时,服务器也能满足新的需求,保护用户的投资。在服务器的扩展性方面现在有许多品牌都提出“按需扩展”的概念,当然这主要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才有。如在IBM 企业级x架构服务器技术中所提出的“XpandOnDemand”就是这样一种技术 。在中、低档服务器中通常要求主板能提供多处理器支持特性,虽然目前企业只需要用到单CPU,但最好能提供一个以上CPU插座升级余地。对于这些小型企业和新兴企业,较快的业务成长性是其突出特点,这就对其使用的服务器的扩展性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服务器的可用性其实就是要求服务器具有高的可靠性,具有高稳定性,不要时不时死机、出故障,尽量少出现停机待修现象。服务器因为多数情况下是要求连续工作的,所以它的可靠非常重要,在发生故障时需要一种快捷的方式来恢复服务。PC发生系统故障时,一般采用恢复注册表、重新安装系统等方式来排除故障并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数据的丢失损失也仅限于单台电脑。服务器则完全不同,许多重要的数据都保存在服务器上,许多网络服务都在服务器上运行,一旦服务器发生故障,将会丢失大量的数据,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因此,对服务器可靠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目前,提高可靠性的一个普遍做法是部件的冗余配置和内存查、纠错技术。如服务器一般采用具有查、纠错能力的ECC内存,IBM的服务器有的还采用了专门的具有ChipKill超强查、纠错能力的内存、RAID技术、热插拔技术、冗余电源、冗余风扇、等方法使服务器具备容错能力、安全保护能力,从而提高可靠性。当然,最让人想起的“大机箱”也是必需的,因为服务器中的设备多,发热多,有大的机箱才有足够的空间散热,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另外服务器还需要具备系统、数据备份功能,所以也就至少需要提供数据存储设备所需的接口。目前数据备份最常采用的是磁带,而目前的磁带机所用接口通常都是SCSI接口的,所以这就要求服务器主板上留有SCSI接口,以备安装磁带机用(中、高档服务器通常是已自配磁带机的),实现企业系统、数据有效备份。使企业通过最可靠的单键灾难恢复技术,在服务器故障发生时用最短的时间恢复整个系统,为服务器的顺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当然系统、数据备份还可采用光盘库等媒体。

服务器的实用性是从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上来讲的,多数情况下讲服务器要求具有高的运算处理能力,处理效率要高,所以所选配置通常是为服务器专门开发的,特别是CPU和主板,要选择服务器专用的。服务器是为网络上其他计算机提供服务的,由于服务器要将其数据、硬件提供给网络共享,在运行某些应用程序时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很有可能需要同时响应几十台、几百台甚至上千台计算机的请求,因此服务器的运算速度应该比普通PC快得多,带宽也要宽许多。这时对硬盘的运行速度也就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服务器硬盘通常要选择SCSI接口的。容量当然是比普通PC大许多了。

目前最主要的技术是通过采用对称多处理技术和群集技术来实现的。在总线带宽技术上通常也采用了特殊的技术,当然这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更能体现。

服务器的可管理性方面不仅指软件方面,在服务器的硬件方面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可管理性能,如预报警功能、系统监视功能等。服务器硬件方面的管理性能可以通过ISC(Intel Server Control,Intel服务器控制)技术来实现。EMP(Emergency Management Port,应急管理端口)技术也是一种服务器管理技术。这也是PC主机所不具备的。

通过以上的对比不难看出,服务器和PC是有着严格界定的,而且服务器的功能也是PC所不可能替代的。但是话又说回来,服务器说到底其实也是一种计算机,它也是由PC主机发展过来的,在早期网络不是很普及的时候,并没有服务器这个名称,当时在整个计算机领域只有大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两大类,只不过随着网络,特别是局域网的发展和普及,“服务器”这个中间层次的计算机开始得到业界的接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1812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8
下一篇2023-03-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