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碳的测定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第1张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方法:

1,经典测定的方法有干烧法(高温电炉灼烧)或湿烧法(重铬酸钾氧化)。

放出的CO2,一般用苏打石灰吸收称重,或用标准氢氧化钡溶液吸收,再用标准酸滴定。

用上述方法测定土壤有机碳时,也包括土壤中各元素态碳及无机碳酸盐。因此,在测定石灰性土壤有机碳时,必须先除去CaCO3。除去CaCO3的方法,可以在测定前用亚硫酸处理去除之,或另外测定无机碳和总碳的含量,从全碳结果中减去无机碳。

干烧法和湿烧法测定CO2的方法均能使土壤有机碳全部分解,不受还原物质的影响,可获得准确的结果,可以作为标准方法校核时用。由于测定时须要一些特殊的仪器设备,而且很费时间,所以一般实验室都不用此法。

2,高温电炉灼烧和气相色谱装置相结合制成碳氮自动分析仪。

已应用于土壤分析中,但由于仪器的限制,所以未能被广泛采用。

3,容量分析法。

虽然各种容量法所用的氧化剂及其浓度或具体条件有差异,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土壤有机碳(SOC)是表征土壤肥力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深刻地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是作物高产稳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 TEM是用电子做“光源”,这种电子束不具有电离性,也是非放射性的,不会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摆放仪器的实验室也是随意出入的,无需保护。如果是XPS,XRD之类的测试方法,由于是用高强度X射线做源,放射性较强,则需要一些保护措施,不过这些仪器是可以再隔离处控制和进行观测的。

影响:有效利用生物炭作为农业中的生物质循环以改善作物生产和环境绩效,需要了解其对土壤养分(即氮和磷)以及土壤结构和土壤碳储量的影响。因此,在生物炭改良后6年的稻麦轮作田间试验中,对作物产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氮和磷的利用效率(分别为NUE和PUE)进行了研究。生物炭应用增加了作物(水稻和小麦)根、秸秆和谷物生物量,以及谷物,而在水稻生长阶段添加生物炭后,根、秸秆和谷物中的氮储量减少。在根、秸秆和谷物生物量方面,不同量的生物炭之间没有观察到差异。与仅施氮相比,生物炭改善了土壤有机碳、总氮和P,并对250-2000mm团聚体类别和团聚体稳定性产生积极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这种额外的碳通过改善团聚体结构影响团聚体稳定性,而P直接影响生物炭施肥土壤中的团聚体稳定性。土壤碳储量和养分库(即N、P)的改善,促进了根系生长、N和P肥料的吸收和作物生产。因此,生物炭的应用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策略,即使是长期的,不仅与土壤结构和碳储量的改善有关,而且与养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关。

拓展资料:

一、选种要优质

首先要选择优质的小麦品种,一般选择一代小麦作为种子,这样到第二年小麦的亩产一般在1000-1200斤左右。小麦选择好以后,在播种前要拌种,意思就是给小麦拌药以防小麦被虫害吃掉。在拌种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1、拌种时水分不能太大以免影响播种时下种不顺,影响每亩的种子用量,

2、是要拌匀,要让每一粒小麦都要拌上农药,以免被虫吃掉,

3、是在拌种结束后小麦要进行稍稍晾晒。

二、规整种植地

在播种前要对地进行整理,如果是玉米地,需要把玉米杆全部粉碎,如果是棉地需要整理平整,这样小麦长势会好些,现在一般都是机器耕地,要深耕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播前进行精耕细整,翻耕23~30 cm,进行桔秆还田,不但增强土壤肥力,而且可以打破犁底层,达到深、细、透、平、实、水的标准,即耕作层要深,耕后耙细、耙透、整平、踏实,达到上松下实、蓄水保墒,肥要撒匀,每亩一般100斤肥料。

在播种前地要耕两遍,第一遍主要是把地里的大节杆打碎,第二遍主要是把地整平,这样土地更松软,在播种时土地的水份要适中,这样有利于小麦的发芽。

三、播种

小麦放进料斗时一定要两边都有,以防在播种期间短腿现象,就是有的腿里有小麦,有的没有小麦。

要调整每亩小麦播种多少,一般一代小麦种每亩播20斤也就可以了,如果不是一代,可以多播一点,可以是25-30斤。

四、病虫害防治

防治关键在于抓住时机+足量用药+足量用水+二次用药。防治时机为抽穗至扬花初期、降雨前6-24小时+5-7天后再次防治,其次为雨停后24小时内最晚36小时或雨间歇期间喷药,7天后二次用药。用水量每亩不低于15公斤左右,喷片选用小孔喷片,提高雾化效果和单位面积雾滴数,提高穗部着药均匀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2142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5
下一篇2023-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