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膨胀石墨的常见制备方法

可膨胀石墨的常见制备方法,第1张

常见制备方法

1、化学插层法 制备用的初始原料系高碳鳞片状石墨

,其余化学试剂如浓硫酸(98 %以上) ,过氧化氢(28 %以上) ,高锰酸钾等均使用工业级试剂。

制备的一般步骤为:在适当温度下

,将不同配比的过氧化氢溶液、天然鳞片石墨和浓硫酸以不同的加入程序 ,在不断搅拌下反应一定时间 ,然后水洗至中性,离心分离,脱水后于 60

℃真空干燥。

2、电化学法 在一种强酸电解液中处理石墨粉末以制成可膨胀石墨,水解、清洗和干燥。作为强酸主要使用硫酸或硝酸。此种方法制得的可膨胀石墨有着低硫含量。

3、超声氧化法 制备可膨胀石墨的过程中,对阳极氧化的电解液进行超声波振动 ,超声波振动的时间与阳极氧化的时间相同。

由于超声波对电解液的振动有利于阴、 阳极的极化作用 ,从而加快了阳极氧化的速度 ,缩短了氧化时间。

4、气相扩散法 将石墨和插层物分别致于一真空密封管的两端 ,在插层物端加热 ,利用两端的温差形成必要反应压差 ,使得插层物以小分子的状态进入鳞片石墨层间 ,从而制得可膨胀石墨。此种方法生产的可膨胀石墨的阶层数可控制 ,但其生产成本高。

5、熔盐法 将几种插入物与石墨混合加热复合,形成可膨胀石墨。

扩展资料:

石墨晶体具有由碳元素组成的六角网平面层状结构。层平面上的碳原子以强有力的共价键结合,而层与层间以范德华力结合,结合非常弱,而且层间距离较大。

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酸、碱金属、盐类等多种化学物质可插入石墨层间,并与碳原子结合形成新的化学相——石墨层间化合物(Graphite

Intercalation on Compounds,简称

GIC)。

这种层间化合物在加热到适当温度时,可瞬间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石墨沿轴方向膨胀成蠕虫状的新物质,即膨胀石墨。这种未膨胀的石墨层间化合物就是可膨胀石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可膨胀石墨

相变材料(PCM) 具有结构简单、潜热高、成本低等优点,在被动散热领域已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由于PCM导热性差、易泄漏、机械性能差,因此应用范围有限,特别是在电池热管理方面。本研究通过将反应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成功制备了新型柔性复合材料SBS@PA/EG,并用于电池热管理(BTM)系统。其中,丁二烯苯乙烯(SBS)为支撑材料,石蜡(PA)为相变材料,膨胀石墨(EG)作为导热增强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导率测量研究了复合PCM的化学性能和结构,并通过测试拉伸/弯曲强度来分析其稳定性。此外,分析了电池模块的最高温度和与充电状态的温差的关系。在5℃放电过程中,电池模块的最高温度可以维持在46℃以下,温差控制在4℃以内。因此,柔性复合SBS@PA/EG可以很好地应用于BTM系统和更广泛的热管理系统。

作者制备了不同配比的SBS@PA/EG材料,具体配比见表1。首先,将SBS颗粒在定量CCl4中溶解24 h直至获得玻璃态SBS。加热PA粒子,然后在70C的水浴温度中保持并熔化。待PA完全融化后,加入不同质量比的EG,然后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物。完全混合的复合PCM倒入模具中固化,使用粉碎机加工PCM模块,获得PA/EG复合PCM粉末。最后,将PA/EG复合PCM粉体添加到玻璃状SBS中并充分混合,然后压缩成模块(完整的制备流程见下方示意图)。

接下来作者采用XRD、SEM对材料进行了化学和微观结构表征。在万能试验机上对SBS@PA/EG复合材料进行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测试。使用DSC研究复合材料的热特性。采用制备的PCM搭建了PCM BTM系统,通过对电池模组进行不同倍率的放电(1C,3C,5C),测量电池的温度。所有用的单体电池容量为16Ah(具体见表2)。每个模组由6只电池组成,组装成2*3的结构。6个模组进行串联,排列成2列*3行的结构。

下图为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地反映电池的温度变化,电池模块中的6个电池各设置了两个热电偶,热电偶可以分别采集电池两侧几何中心的温度。以两者的平均温度作为电池的温度。

PA,EG,SBS和不同配比的SBS@PA/EG的XRD见下图。在19.96°的峰对应SBS。PA的XRD结果显示了19.57°和25.08°的两个尖峰。EG的XRD图谱出现26.3°的特征峰,归属于EG(002)。五种复合PCM的XRD曲线基本一致,没有多余的峰,表明材料之间没有其他的化学反应,复合材料很好地维持了材料的结构和特性。

不同质量比的SBS对复合PCM的机械特性影响见下图。更高比例的SBS能增强材料的柔韧性。2:1复合PCM的拉伸强度介于0.1至0.25MPa之间,而1:1复合PCM的拉伸强度介于0.25至0.38MPa之间.。2:1复合PCM的弯曲强度介于0.2至0.3MPa之间,而1:1复合PCM的弯曲强度介于0.5至0.75MPa之间。此外,当EG含量的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材料的机械性能有下降的趋势。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中加入4%的EG是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最佳浓度。从下图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不同样品承受外力的能力。

纯PA在外力作用下具有较强的刚性和脆性。当PA/EG被添加到SBS中,施加一定的外力时,1:1复合PCM可以以一定角度弯曲。与1:1复合相变材料相比,当受到外力时,2:1复合相变材料更易弯曲,弯曲180没有骨折,并显示出优越的软性和柔性,产生很大程度的弯曲变形。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SBS是提高复合PCM的柔软度和柔韧性的主要因素,这与复合PCM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结果一致。

不同温度下复合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沉降程度见下图。随着温度的升高,PA开始熔化进入SBS内部,复合材料的刚性开始降低。然而,在50C(电池表面的共同工作温度)下,1:1复合材料仍然可以起到良好的弹性体作用,保护电池免受外部冲击。在PA粉熔融之前,SBS@PA/EG样品呈现一定程度的刚度。当温度达到PA的熔化温度时,可以观察到SBS的柔性。SBS在保持试样形状和结构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分析复合材料SBS@PA/EG力学性能的变化,采用SEM表征了PA、纯SBS、 EG、 PA/EG和SBS@PA/EG的1:1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可以观察到,SBS的结构紧凑,具有良好的块式结构,这使得它具有一定的韧性,在弯曲时不易折断。EG能很好吸收PA,减少了熔化过程中的泄漏。与此同时,因为材料本身的空隙很小,可以紧密覆盖PCM粉末。将PA/EG粉添加到SBS中,得到的复合材料PCM呈条块结构。这是因为在PCM粉末的制备过程中,当进行SBS涂层时,其中一些物质在搅拌过程中容易聚集。然而,复合PCM仍然保持较高的密度,归因于它良好的拉伸和弯曲性能。

随后作者研究了材料在55℃下连续加热的质量变化。未经处理的PA块体产生大量泄漏,可在25分钟内完全熔化成液体。1∶1的复合材料SBS@PA/EG,溶化PA略有渗出,但样品的形状完好无损。与未经处理的PA块相比,复合材料SBS@PA/EG的形状相对稳定并慢慢地渗透到外表面;这种渗透的原因是即使在温度达到熔点之后,SBS包围了PA/EG,限制PA的自由流动。随着SBS浓度的增加,PA/EG也开始更积极地阻止PA的泄漏;因此,2:1合成的复合SBS@PA/EG几乎不存在PA泄漏。

样品的质量保持率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包括1:1和2:1组合SBS@PA/EGs。连续加热5 h,所有样品的质量保持率均在99%以上。随着SBS质量分数的增加,PA/EG粉末涂层的覆盖率增加,涂层致密化程度提高;因此,2:1复合材料SBS@PA/EG的质量保持率高于1:1复合材料。同时,考虑到EG的多孔结构和对PA的吸附效率增加,随着EG含量的增加,PA的质量泄漏减弱。此外,通过分析SBS的重要作用,可以形成致密的SBS。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复合相变材料的泄漏。

EG可以提高样品的导热系数。不同EG质量分数的SBS@PA/EG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如下图所示。随着EG质量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以指数的方式增大。

熔融焓(△H)和熔峰温度(Tp)是评价PCM的重要指标。复合材料SBS@PA/EG的DSC升温曲线如下图所示。1:1 SBS@PA/EG和2:1组合SBS@PA/EG的焓值分别为79.8和44.9 J/g,前者几乎是后者的两倍。EG本身对PCM的焓值几乎没有影响。只有当EG的质量分数增加,PA减小时,焓值才会发生变化。因此,1∶1的组合SBS@PA/EG与4% EG是理想的热管理应用的备选,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具有相当的焓值,同时也提高了灵活性,以及适当的SBS和EG含量时的热性能。因为PA的过冷度相对较小,复合材料在凝固过程中PA能稳定结晶。此外,复合材料1:1 SBS@PA/EG的热循环性能比SBS含量增加到2:1时更加稳定。

最高温度(Tmax)与最低温度(Tmin)和电池模块的荷电状态(SOC)的关系见下图。从1C的温度曲线可知,电池模组的最高温度仅为34.5℃,表明没有达到PA的熔点。SBS@PA/EG(4%)的Tmin增加至33.8℃,高于没有辅助的电池模组温度(33.2℃)。当放电倍率增加时,电池的最大温度快速增加,放电过程中容量的下降变陡。在3C放电速率时,电池模块在无辅助情况下的最大温度达到43C,电池模块温升超过10C,严重损坏电池。然而,采用SBS@PA/EG复合材料作为热管理系统的电池模块,最大温度刚好为40C,有效地控制了电池的最高温度。

通过比较电池模组的最大温度差异(△T),综合分析了复合SBS@PA/EG施加至BTM系统所带来的影响。随着放电倍率增加,电池模组的△T快速增加。结果表明,SBS具有较大的弹性网络,有利于保持复合PCM的形状,EG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有利于保持复合PCM的均匀温度。

下图为在5℃放电速率下,模块中间电池在10次充放电循环中的温度曲线。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在没有辅助冷却系统的电池模块中热积累更明显,第三个循环之后模块的最高温度明显超过了54C。添加SBS@PA/EG的电池模块,第三个循环后温度可以稳定在51C。主要原因是SBS@PA/EG复合材料对于电池模块可以提供稳定的潜热和高导热性来控制温度,从而保证了电池模块在高速率下获得稳定的吸热和放热过程。

考虑到电池模块的散热还有温差的变化,可以观察到在没有冷却辅助时,电池产生的热量被释放并转移到周围,由于电池模块之间的散热间隙相对较小,热量不可避免地发生聚集,所以模块内的中间电池会同时受到自身产热和外部传热的影响,导致电池温度急剧上升,导致温差较大。PA可以吸收一些电池释放的热量,让电池及时冷却。而导热系数较低的PA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限制了热管理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当电池模块添加了复合SBS@PA/EG时,具有良好导热网络的EG和支撑复合材料结构稳定性的SBS能发挥与PA的协同作用,起到及时吸收和散热的作用。复合材料SBS@PA/EG能有效控制温升和平衡温度的差异。因此,采用SBS@PA/EG复合材料的电池模块,可达到理想的热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Thermal manage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y pack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flexible form-stable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s;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183 (2021) 116151;Qiqiu Huang, Xinxi Li, Guoqing Zhang, Jian Deng, Changhong Wang.

来源:新能源Leader,作者:逐日

1

19个金币已到账

金币可兑换现金

立即提现

锂电池板块:八家蓄势待发锂电池概念潜力股

沉浮十一年

锂离子电池——新电解液可使锂离子电池高温下继续工作而不会起火

风趣星空m

锂离子负极材料如何选择

冠猴

看更多热点资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2170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