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电 据韩国《朝鲜日报》消息,今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预计为1500亿美元,截至2020年有望扩大至2100亿美元。其中,中国大数据总量占比将达20%,成为全球大数据大国,但韩国仍较为落后。
据《经济参考报》早前报道,从工信部、发改委等部委了解到,今年全国“两会”前后,大数据系列推进政策将密集推出。业内纷纷预期,中国大数据产业正在从起步阶段步入黄金期,2020年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
另据韩国《亚洲经济》消息,全球约有53%的企业正积极利用大数据以改善服务,但韩国仍较为落后,IT相关企业中仅5.8%采用大数据系统。
这一数据,中国是韩国的8倍多
4月9日,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发表了中韩大数据交易比较报告。内容显示,2016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为26.7亿美元,2020年有望增加至91.9亿美元。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构建了大数据交易平台,企业通过此类平台可自由分享、购买合法的大数据信息。然而2016年韩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仅为3.3亿美元。2016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是韩国的8倍多。
《亚洲经济》报道称,为提高大数据使用率,中国和韩国均设立了大数据流通及运营机构,持续开发相关市场。即使企业自身不具备数据库,但可以购买大数据商品,用以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制定营销战略、改善客户服务等。
韩国贸易协会首席研究员朴昭瑛(音)表示,与大数据市场规模相比,目前韩国大数据商品交易仍处于起步阶段。交易进行的同时,需在改善大数据分享环境、培养相关专家、完善法律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韩国相关领域人才稀缺 中国人才济济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第4次工业革命,韩国的大企业和科研所正大力探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领域,但却面临人才稀缺的难题。韩媒称,反观中国,相关领域人才济济,两者差距进一步加大。
据业界相关人士透露,韩国的三大通信社正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展开竞争,由于人才稀缺,它们在发展技术的同时,也打响了“抢人大战”,但博士学历以上的人才依然十分稀缺。
《亚洲经济》报道称,数据显示,韩国在大数据领域的人才远远少于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国也超越韩国。中国在相关领域平均每年培养博士学历以上人才超2000人,而韩国这一数据仅为20-30人。
对此,有专家表示:“人工智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可能是更多领域应用的开端。注重科技创新尤其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中国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早已超过韩国。韩国政府应该出台刺激政策,大力培养相关人才,增强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力。”
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出达到10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而制造业世界第一的“宝座”,美国从1895年一直保留至2009年。 也有论者引用联合国的统计数字,发现按2011年年初的汇率计算,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05万亿美元,而美国制造业为1.78万亿美元。 无论怎么说,单就数据而言,制造业在产值上超过了美国,这对中国人是个喜讯。许多分析人士称之为“历史性的超越”。事实上,中国在1830年代制造业产值曾占全球的30%,但随后爆发的鸦片战争,却将该成就打入谷底,到1900年,这个份额降至仅大约6%。之后,中国用了100多年来实现追赶。 比如,从基础工业数据看,2010年中国粗钢产量6.2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4.3%,超过第2至第20名的总和水泥产量18.6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60%电解铝1565万吨,占世界总量65%精炼铜产量占世界24%,而消费量占世界一半煤炭产量32.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5%化肥产量占世界35%,化纤产量占世界42.6%玻璃产量占世界50%。除了石油、乙烯,中国的基础工业产能大多名列前茅。 在具体产品上,中国的成绩单同样出众汽车产量1826.47万辆,超过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25%船舶产量占世界41.9%工程机械占世界43%。中国还为世界生产了68%的计算机、50%的彩电、65%的冰箱、80%的空调、70%的手机、44%的洗衣机、70%的微波炉和65%的数码相机……有趣的是,随着黄金投资热在中国兴起,2010年中国还生产了340吨黄金,排名世界第一。 不过,中国庞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否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探讨。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国土地、原材料和人工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很多人对“中国制造”能否保持既有优势表示担忧。 据报道,一些零散的“外资”撤离现象确有发生。比如,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准备在美国本土制造某些汽车零部件,此前中国是他们建新工厂的首选。美国ATM(银行柜员机)供应巨头NCR,已经把部分ATM的生产从中国移回美国。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也准备“回家”建厂,以此为本土创造就业岗位。 在珠三角地区,一家生产高端棒球碳纤维的美国企业准备迁回本土。而高端耳机制造商Sleek Audio,则要从东莞撤走。研究者就此分析,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正出现新的特征,发达国家高附加值产业“转移”之风似乎悄悄刮来。 HIS也称,美国大可不必对失去“第一”过于悲观。因为,美国拥有巨大的劳动生产率优势,体现于这样一个事实:美国在2010年的制造业产出仅略低于中国,但美国制造业只有1150万工人,而中国制造业雇用了1亿人。同时,中国的制造业产出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企业的中国子公司”。 广东省经贸厅的一位知情人士认为,“国际金融危机迫使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其国内产业结构,探索实体经济再振兴道路,鼓励高端制造业留在国内,甚至从国外向国内回流。”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甚至预测,将有15%针对北美市场的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到美国。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967家,同比下降5.29%,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5.45亿美元,同比下降14.42%。不过,这种下降并不足为虑。因为同时,前8个月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4496家,同比增长8.66%,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69.72亿美元,同比增长23.12%。欧盟27国对华投资也保持增速。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没忘了提示,“2010年中国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也还只是西欧国家的25%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预计到2015年,中国劳动力成本将达到西欧劳动力成本的38%。但这一增长还不足以形成转折点。” 华南美国商会发布的《2011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称,75.1%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的主要业务转为向中国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不再向国外出口,而在2003年该数字不到24%。因此,美资企业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仍是主流。 该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对媒体称,中国迁移到其他低成本区域的企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力密集、低技术含量、高耗能的产品再加工制造业,通常对环境影响较大,“迁离中国也是件好事”。 “中国制造”的得与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对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产业市场份额及竞争力指标进行分析,中国同样位居全球首位。 但是,发布方反而更多谈到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认为,“中国制造”面临资源环境和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产业利润率明显偏低,甚至有“去制造业”或“去工业化”的恶性循环倾向。 温州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曾靠制造业迅速崛起的地区,因为遇到产业升级的“天花板”,反而落入融资泡沫的陷阱中。 事实上,“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所遇到的难题,远远比那些简单的数字更复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是世界上第一个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专家 世界上第一个棉纺织家是元代的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 一、地理综合数据: 中国人口世界第一。 中国有世界第一高峰珠峰。 中国青藏高原高度世界第一。 二、工业: 中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超过第二、第三、第四的总合。 中国水泥产量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一半。 中国煤产量世界第一,占世界一半。 中国纺织品产量世界第一,每年共世界人民每人四件衣物。 中国鞋产量世界第一,每年世界人民每人3双。 中国电视机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电冰箱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DVD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空调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摩托车产量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消费国 世界第一产磷国 世界第一铜消费国 世界第一大鞋类生产国和出口国 世界第一造船国 世界第一大家具出口国 世界第一机床市场 世界第一大钢琴产销国 三、农业: 中国产粮和吃粮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产肉和吃肉世界第一。 中国产鱼吃鱼世界第一。 中国产棉花世界第一。 中国产食用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渔业大国 世界第一养羊大国 世界第一大果蔬生产国 三、社会发展: 中国大学生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大学教授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中小学生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医生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城市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城市高楼的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城市广场世界第一。 四、历史: 《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年 战国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公认为是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张衡提出对月食的科学解释 华佗最早发明麻药 最早发明纸张 祖冲之最早精确算出圆周率 一行首先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最早发明火药 最早发明指南针 最早使用活字印刷术 唐高宗时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最早发现美洲大陆 五、其他: 军队数量最多 历史文献保存最完整 中文是现存最古老文字 最早的封建制国家 长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建筑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引资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大投资地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