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9-12 15:17:24 字体:[ 大 中 小 ]
GB/T 18102-2000
前 言
本标 准 是 首次公之于众的浸溃纸层压木质地板(商品名称:强化木地板)国家标准。本标准是在参考欧洲同类产品终审草案prEN 133290998年8月),并经过多年来大量实物检测和社会调查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中规定的产品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和主要理化性能指标采用prEN 13329标准中规定的指标。
本标 准 由 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 准 由 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 准 由 中国林科院木材所和四川林科院共同负责起草。协助起草单位:上海汇丽地板制品有限公司、四川升达林产有限公司、乐山吉象人造林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木材工业研究所。
本标 准 主 要起草人:王维新、吕斌、郭先仲、周梅剑、唐召群、向中华、李啸、全维健、楼明刚、邵惠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1022000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
Laminate floor covering
1 范围
本标 准 规 定f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 准 适 用于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
2 引用标准
下列 标 准 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
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T 2 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T 1 5102-1994 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
GB /T 1 76571999 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3 定义
本标 准 采 用以下定义。
3.1 浸溃纸层压木质地板laminate floor covering
以一层或多层专用纸浸渍热固性氨基树脂,铺装在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高密度纤维板等人造板基材表面,背面加平衡层,正面加耐磨层,经热压而成的地板。
3.1.1 表层
表层可选用下述两种材料:一 热 固 性 树 脂装饰层压板一 浸 溃 胶 膜 纸
3.1.2 基材
浸渍 纸 层 压木质地板的芯层材料通常是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或高密度纤维板。
3.1.3 底层
底层 材 料 通常采用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浸溃胶膜纸或单板,起平衡和稳定产品尺寸的作用。
3.2 干、湿花 frosting and water mark
见 GB /T 15102-1994中3.70
3.3 污斑spots,dirt and similar surface defects
见 GB / T 15102-1994中3.9
3.4 光泽不均gloss difference
见 GB /T 15102一1994中3.1 1。
3.5 纸张撕裂tearing of impregnated paper
见 GB / T 151021994中3.13。
3.6 局部缺纸bare substrate spots due to defective surface covering
见 GB /T 15102-1994中3.1 40
3.7 透底perviouss potso fim pregnatedp aper
见 GB / T 15102-1994中3.15 。
3.8 崩边 dents
见 GB / T 15102-1994中3.16。
3.9 龟裂 cracks
见 GB / T 15102-1994中3.1 7。
3.10 鼓泡 blisters
见 GB /T 151021994中3.18。
3.11 鼓包 inclusions
见 GB /T 151021994中3.190。
3.12 分层 delamination
见 GB /T 15102-1994中3.20。
3.13 表面耐磨 brasion resistance
浸溃纸层压木质地板抗磨损能力指标.以将其磨损至装饰花纹出现破损点的转数表示。
3.14 表面净尺寸 size of the surface layer
不包括桦舌的浸渍纸层压地板面层的长和宽。
4 分类
4.1 按地板基材分:
a) 以 刨 花板为基材的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
b) 以 中密 度纤维板为基材的浸溃纸层压木质地板
c) 以 高 密度纤维板为基材的浸溃纸层压木质地板。
4.2 按装饰层分:
a) 单 层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
b) 多 层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
c) 热 固性 树脂装饰层压板层压木质地板。
4.3 按表面图案分:
a) 浮 雕 浸溃纸层压木质地板
b) 光 面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
4.4 按用途分:
a) 公 共 场所用浸溃纸层压木质地板(耐磨转数)≥9000转)
b) 家 庭 用浸溃纸层压木质地板(耐磨转数)≥6000转)。
4.5 按甲醛释放量分:
a) A 类浸 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甲醛释放量:≤9mg/100g )
b) B 类浸 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甲醛释放量:>9-40mg/100g )
5 技术要求
5.1 分等
根据 产 品 的外观质量、理化性能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5.2 外观质量
各等级外观质量要求见表1。
表1 浸 渍 纸 层 压 木 质 地 板 各 等 级 外 观 质 量 要 求
缺陷名称 正面
背面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干、湿花 不允许 总面积不超过板面的3% 允许
表面划痕 不允许 不允许露出基材
表面压痕 不允许
透底 不允许
光泽不均 不允许 总面积不超过板面的3% 允许
污斑 不允许 ≤3mm2,允许1个/块 ≤10mm2,允许1个/块 允许
鼓泡 不允许 ≤10mm2,允许1个/块
鼓包 不允许 ≤10mm2,允许1个/块
纸张撕裂 不允许 ≤10mm2,允许1个/块
局部缺纸 不允许 ≤20mm2,允许1个/块
崩边 不允许 允许
表面龟裂 不允许 不允许
分层 不允许 不允许
榫舌及边角缺损 不允许 不允许
5.3 规格尺寸及偏差
5.3.1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的幅面尺寸应符合表2规定。
宽度 长度
182 - 1200 - - - - - - -
185 1180 - - - - - - - -
190 - 1200 - - - - - - -
191 - - - 1210 - - - - -
192 - - 1208 - - - 1290 - -
194 - - - - - - - 1380 -
195 - - - - 1280 1285 - - -
200 - 1200 - - - - - - -
225 - - - - - - - - 1820
5.3.2 浸溃纸层压木质地板的厚度为6,7,8(8.1,8.2,8.3),9 mm。
5.3.3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的棒舌宽度应≥3mm。
5.3.4 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以生产其他规格的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
5.3.5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
项目 要求
厚度偏差 公称厚度tn与平均厚度to之差绝对值蕊≤5 mm
厚度最大值tmax与最小值tmax之差≤0.5 m m
面层净长偏差 公称长度ln≤ 500 mm时,ln与每个恻量值1 之差绝对值≤1.0 mm
公称长度ln>l5 00m m时,ln与每个测量值1m之差绝对值≤2.0 mm
面层净宽偏差 公称宽度w n与平均宽度w0 之差绝对值≤0.1 mm
宽度最大值、。:与最小值w。之差≤0.2 m m
直角度 qmax≤O. 2 mm
边缘不直度 smax≤0. 3 mm/m
翘曲度 宽度方向凸翘曲度fw≤0.20%宽度方向凹翘曲度fw≤0. 15 %
长度方向凸翘曲度f1≤1.00%,长度方向凹翘曲度f1≤0. 50%
拼装离缝 拼装离缝平均值0n≤O.15 mm
拼装离缝最大值Omax≤0.20 mm
拼装高度差 拼装高度差平均值hn≤0.10 m m
拼装高度差最大值hmax,≤0.15 m m
5.4 理化性能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4规定。
检验项目 单位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静曲强度 MPa ≥40.0 ≥30.0
内结合强度 MPa ≥1.0
含水率 % 3.0~10.0
密度 g/cm2 ≥0.80
吸水厚度膨胀 % ≤2.5 ≤4.5 ≤10.0
表面胶合强度 MPa ≥1.0
表面耐冷热循环 - 无龟裂、无鼓泡
表面耐划痕 - ≥3.5 N表面无整圈连续划痕 ≥3. 0 N表面无
整圈连续划痕 ≥2.0 N表面无
整圈连续划痕
尺寸稳定性 mm ≤0.5
表面耐磨 转 家庭用:≥6 000
公共场所用≥9 000
表面耐香烟灼烧 - 无黑斑、裂纹和鼓泡
表面耐干热 - 无龟裂、无鼓泡
表面耐污染腐蚀 - 无污染、无腐蚀
表面耐龟裂 - 0级 1级
表面耐水蒸 - 无突起、变色和龟裂
抗冲击 mm ≤9 ≤12
甲醛释放量 mg/100g A类≤9
B类:>9-40
6 检验和检验方法
6、1 规格尺寸检验
6.1.1 量具
6.1.1.1 钢卷尺, ,精度为1.0 m m。
6.1.1.2 钢板尺,精度为0.5m m
6.1.1.3 千分尺 , 精度为0.01 m m
6.1.1.4 塞 P" 精 度 为0.01 m m
6.1.1.5 直角尺,精度为0.02 mm/300 mm。
6.1.1.6 游标卡尺,精度为0.02 mm。
6.1.2 险验方法和结果表示
6.1-2.1 长度 (l)
地板的长度尺寸是指地板面层的净长度,长度l在地板宽度方向两边且距地板边20mm处用钢卷
尺测量,精确至1. 0mm,见图1。
6.1.2.2 宽度(w)
地 板的 宽 度尺寸是指地板面层的净宽度,宽度。在地板长度方向两边且距地板边20m m以及地
板长巾心处用游标长K测量,精确至0.0 2m m,见图2,
6.1.2.3 厚度(t)
厚度 t在 地板的四角及地板长边中点且距地板边部20m m处用干分尺测量,精确至).0 1m m.见
图3。
6.1.2.4 角度(q)
直角 尺 的 一边紧靠地板的长边,用塞尺测量直角尺另一边与地板端头的最大距离q -.,精确至
0.01 mm. 见图4。
6.1.2.5 边缘不直度(s)
沿地板长度方向,用1m 长钢板尺紧靠地板相邻的两角,用塞尺测板边与钢板尺之间最大弦高
Smax精确至0.01 mm,见图5。
6.1.2.6 翘曲度(ƒ)
将地板凹面向上放置在水平试验台面上,用钢板尺紧靠地板两长边,用塞尺量取最大弦高,精确至0.1 mn 最大弦高与实测宽度之比即为宽度方向翘曲度ƒw,以百分数表示,精确至0.01%,测量位置为长边任意对应部位用细钢丝绳紧靠地板两端边,用塞尺量取最大弦高,精确至0.1 mm。最大弦高与实测长度之比即为长度方向翘曲度ƒi,以百分数表示,精确至0.O1%,测量位置为端边任意对应部位,见图6。
6.1.2.7 拼装离缝()和高度差(1t)
将10块地板按图7听示紧密拼装放置于平整的水平试验台上,用塞尺测址图7所11 8个点的拼装缝隙。和高度差},精确至0.01 mm。分别计算平均值,精确至0.01 mm
6.2 外观质量检验条件
按 GB/ T 15102 ]994中6.1 .1 至6.1.3。
6.3 理化性能检验方法
6.3.1 试样和试件的制取及尺寸规定
6.3.1.1 样本及试样应在存放24 h以上的产品中抽取。
6.3.1.2 在样本中随机抽取三块作为试样。试件制取位置及尺寸规格、数量按图8和表5要求进行
表5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理化性能试件
检验项目 试件尺寸mm 试件数量(块) 试件编号 试件分布 备注
表面胶合强度 50.0×50.0 6 4.6 三块试样
表面耐划痕 50.0×50.0 3 14 三块试样
表面耐冷热循环 550.0×50.0 3 15 三块试样
表面耐磨 50.0×50.0 1 任意一块
表面耐香烟灼烧 50.0×50.0 1 任意一块
表面耐干热 50.0×50.0 1 任意一块
表面耐污染腐蚀 50.0×50.0 11 任意一块
表面耐水蒸气 50.0×50.0 1 任意一块
表面耐龟裂 50.0×50.0 1 任意一块
尺寸稳定性 50.0×50.0 6 7,10 三块试样
抗冲击 50.0×50.0 3 13 三块试样
甲醛释放量 50.0×50.0 总质量约330g 任意一块
注:试件的边角应平直,无崩边长、宽允许偏差为士0.5mm.
6.3.2 密度检验
6.3.2.1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密度的测定方法按GB/T17657一1999中的4.2规定进行,测试三个试件。
6.3.2.2 被测试样的密度为三个试件密度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g/cm3。
6.3.3 含水率检验
6.3.3.1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按GB/T17657一1999中的4.3规定进行,测试三个试件。
6.3.3.2 被测试样的含水率为三个试件含水率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
6.3.4 吸水厚度膨胀率检验
6.3.4.1 原理
试件的吸水厚度膨胀率是试件吸水后厚度的增长量与吸水前厚度之比。
6.3.42 仪器
a) 恒 温 水槽。
b) 千 分 尺,精度0.olmm。
6.3.4.3 方法
按 GB /T 17657一1999中4.5.4。
6.3.4.4 结果表示
a)每一试件的吸水厚度膨胀率以百分数表示,并按式(1)计算,精确至。·1%。
式中:D 一吸水厚度膨胀率,%
h1 一浸水前试件厚度,mm
h2: 一一浸水后试件厚度,mm。
b)计算六个试件的吸水厚度膨胀率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
c) 找 出 六个试件中吸水厚度膨胀率的最大值
6.3 .5 静曲强度检验
6.3. 5.1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静曲强度的测定方法按GB/T 17657-1999中的5.9规定进行,跨距为150mm,测试六个试件
6.3.5 2 被测试样的静曲强度为六个试件静曲强度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 1 MPa
6.3.5.3 找出六个试件中静曲强度的最小值。
6.3.6 内结合强度检验
6.3.6.1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内结合强度的测定方法按GB/T 17657-1999中4.8规定进行,测试六个试件
6.3.6.2 被测试样的内结合强度为六个试件内结合强度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 M Pa
6.8.6.3 找出六个试件中内结合强度的最小值
6.3 .7 表面胶合强度检验
6.1 7.1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表面胶合强度的侧定方法按GB/T 15102-1994中6.3.8规定进行,测试六个试件
6.3.7.2 被测试样的表面胶合强度为六个试件表面胶合强度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 M Pao
6.1 7.3 找出六个试件中表面胶合强度的最小值。
6.3.8 表面耐划痕性能检验
6.3.8.1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表面耐划痕性能的测定方法按GB/T 15102-1994中6.3.10规定进行.测试三个试件
6.3.8.2 在距试件表面约40 cm处从任意角度观察每一试件表面被刻划部位是否有整圈连续划痕
6.8.9 表面耐冷热循环性能检验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表面耐冷热循环性能的测定方法按GB/T 15102-1994中6.3.9规定进行测试毛个试件
6. 3.10 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
6.3.10.1 原理
尺 寸稳 定 性是检测产品在23C 时不同湿度条件下处理平衡后的尺寸变化情况。
6.3.10.2 仪器和工具
L) 调温 调 湿 箱 ,可控温度23℃ 士2℃,相对湿度为(30士3)%和(90士3)%
1) 游 标 卡尺,量程250m m,精度0.05 mm
6.3.10.3 试件按6.3. 1规定进行制取
6.8.10.4 试验步骤
a)在每个试件上画出平行于长度方向的中心线
b) 将 所 有试件放入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为(30士3)%的调温调湿箱中处理至平衡,测量原中心线长度,精确至0.02m m.
c) 再 将 所有试件放入温度为23℃ 士2℃、相对湿度为(90士2)%的调温调湿箱中处理至平衡.测量原中 心线长度,精确至0.02 m m。
注: 相 隔 24 h 的二次测量差不超过0.05m m时,可视为平衡。
6. 3.10.5 结果计算与表不
a)每个试件的尺寸变化按式(2)计算,精确至0.02mm.
式中:△L- 试件的尺寸变化,mm
L2试件在相对湿度为90%条件下平衡后的长度mm
L1试件在4A对湿度为30%条件下平衡后的长度,mm
b) 地 板 的尺寸变化用六块试件的尺寸变化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02 m m
6.3.11 表面耐磨性能检验
6.3.11.1 原理
测定产品表面装饰层抗摩擦能力。
6.3 .11.2 仪器和工具
a) Taber型或同等的磨耗试验机
b) 刚 玉 粒度为180的3号砂布(AP180/3)
c) 研 磨 轮按GB/T 15102一1994附录A
d) 脱脂纱布。
6.3.11.3 试件按6.3.1规定进行制取。
6.3.11.4 试验步骤
a) 按 GB /T 15102一1994附录A制作研磨轮,将粘好砂布后的研磨轮在相对湿度为65%±5%.温度为20℃±12℃条件下放置24 h以上,备用。
b) 用 脱 脂纱布将试件表面擦净,并将其等分为四个象限。
c) 将 试 件装饰面向上安装在磨耗试验机上,并将研磨轮安装在支架上,施加4.9N 士0.2 N 外力条件下进行磨耗,研磨轮每磨耗500转更换一次
6.3.11.5 结果表示
记录试件在三个象限的装饰花纹都出现破损点时的磨耗转数,精确至100转
6.3.12 表面耐香烟灼烧性能检验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的表面耐香烟灼烧性能按GB/T 15102-1994中6.3.13规定进行试验
6.11.3 表面耐干热性能检验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的表面耐干热性能按GB/T 15102-1994中6.3.14规定进行试验。
6.3.14 表面耐污染腐蚀性能检验
浸渍 纸 层 压木质地板的表面耐污染腐蚀性能按GB/T 151021994中6.3.15规定进行试验
6.3.15 表面耐水蒸气性能检验
浸渍 纸 层 压木质地板的表面耐水蒸气性能按GB/T 15102-1994中6.3.17规定进行试验。
6.3.16 表面耐龟裂性能检验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的表面耐龟裂性能按GB/T 15102-1994中6.3.16 规定进行试验。
6.3.17 抗冲击性能检验
6.3 17.1 原理
以球 体 冲 击 试 件表面,测定产品耐冲击性能。
6.1 17.2 检验仪器及工具
a) 钢 球 ,直径为42.8m m士0.2 m m,质量约324.0g士5.0 g ,球面应光滑,无凹伤、锈斑等缺陷。
b) 垫 层 ,选用泡沫聚乙烯,幅面为300m mX 300m m,厚度2.5m m士0.2mm,面密度75g/m2
6. 3.17.3 步骤
a)将 垫 层 置 于 水平、光滑地面。
b) 将 试 件 装 饰面向上,置于垫层上,并将一蓝色复印纸置于试件装饰面上。
c) 使 钢 球 从 1.75m :高度自由落下,冲击试件表面(防止钢球在试件表面反复跳动),每个试件只做一次 试验,钢球落点应在距试件中心点2.5m m范围。
6. 1 17.4 结果友示
用游 标 卡 尺 测 d凹坑的直径,精确至。.Im m}
6. 3 .18 甲醛释放翁检验
6.3 .18.1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甲醛释放量的测定按GB/T 17657- -1999中4.1 1规定进行。
6.3.18.2 被测试样的甲醛释故量为两个试件甲醛释放量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lmg/100g.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产品 检 验 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门出厂检验包括:
a) 外 观 质量检验
b) 现 格 尺寸检验
C) 理 化 性能检验中的甲醛释放量和吸水厚度膨胀率检验。
7.1.2 型式检验包括第5章表1、表3、表4所列的全部检验项目
7.2 同一班次、同一规格、同一类产品叫做一批。
7.3 抽样方法和判定原则
7.3.1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的产品质量检验应在同批产品中按规定抽取试样,并对所抽取1式样逐一检验,试样均按块计数
7.3,2 规格尺寸检验
7.3.2.1 厚度偏差、面层净长偏差、面层净宽偏差、直角度、边缘不直度和翘曲度采用GB/12828中的二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为1,合格质量水平为4.0,详见表6。
表6 规格尺寸抽样方案
批量范围 样本 样本大小 累计样本大小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150 第一
第二
5
5
5
10
0
1
2
2
151~280 第一
第二
8
8
8
16
0
1
2
2
281~500 第一
第二
13
13
13
26
0
3
3
1
501~1200 第一
第二
20
20
20
40
1
4
3
5
1201~3200 第一
第二
32
32
32
64
2
6
5
7
7.3.2.2 拼装离缝、拼装高度差检验的样本数为十块,该十块样本从检验规格尺寸的同批产品中随机抽取.采用一次抽样方案
7.3.3 外观质量检验
7.3.3.1 采用GB/T2828中的二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为1,合格质量水平为4.0,详见表7
表7外观质量抽样方案
批量范围 样本 样本大小 累计样本大小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150 第一
第二
13
13
13
26
0
3
3
4
151~280 第一
第二
20
20
20
40
1
4
3
5
281~500 第一
第二
32
32
32
64
2
6
5
7
501~1200 第一
第二
50
50
50
100
1
4
6
10
1201~3200 第一
第二
80
80
80
160
5
12
9
13
7.3. 3.2 在一 块地板上,同时存在多种缺陷时,按影响产品等级最大的缺陷来判别。
7.3.4 理化性能检验
7.3.4.1 理化性能检验的抽样方案见表8,初检样本检验结果有某项指标不合格时,允许进行复检一次,在同批产品中加倍抽取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检后全部合格,判为合格若有一项不合格,判为不合格。
提交检查批的成品板数量块 初检抽样数块 复检抽样数块
≤ 1000 3 6
≥1001 6 12
7.3.4.2 在初检和复检试样中,任意三块地板组成一组。
7.3.4.3 检验结果的判断
7.3.4.3.1 地板试样的密度、含水率、甲醛释放量的平均值满足标准规定要求,该地板试样的密度、含水率、甲醛释放量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7.3.4.3.2 地板试样的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表面胶合强度的平均值满足标准规定要求,且任一试件的最小值不小于标准规定值的80%,该地板试样的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表面胶合强度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7.3. 4.3 .3 地板试样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尺寸稳定性的平均值满足标准规定要求,且任一试件的最大值不大于标准规定值的12000,该地板试样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尺寸稳定性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7.3. 4.3. 4 地板试样的表面耐划痕、抗冲击、表面耐磨、表面耐冷热循环、表面耐香烟灼烧、表面耐干热、表面耐污染腐蚀、表面耐水蒸气、表面耐龟裂的任一试件均达到标准规定要求,该地板试样的上述性能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7. 3.4. 3. 5 当地板试样所需进行的各项理化性能检验均合格时,该批产品理化性能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7.4 综合判断
产品 外 观 质量、规格尺寸和理化性能检验结果均应符合相应类别和等级的技术要求,否则应降类、降等或判为不合格产品。
7.5 检验报告
检验 报 告 内容应包括:
a) 被 检 产品的类别、等级、检验依据的标准、检验类别等全部细节
b) 检 验 结果及其结论
C) 检 验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以及有必要说明的问题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8.1.1 产品标记
产品 入 库 前,应在产品适当的部位标记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商标、生产日期及产品类别、等级、规格等
8.1.2 包装标签
包装 标 签 上应有生产厂家名称、地址、出厂日期、产品名称、数量及防潮、防晒等标记
8.2 包装
产品 出 厂 时应按产品类别、规格、等级分别包装。企业应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提供详细的中文安装和使用说明书。包装要做到产品免受磕碰、划伤和污损。包装要求亦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8.3 〕孟输和贮存
产品 在 运 输和贮存过程中应平整堆放,防止污损,不得受潮、雨淋和曝晒。贮存 时 应 按类别、规格、等级分别堆放,每堆应有相应的标记。
附原件:《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pdf
这个是在网上看到的答案,还是可取。本人还有一本国标/T18102-2007,是我做实验师时候的了,主要是没有完全的电子版本,不然就发给你了。可能你需要去书店买一本了
有机材料成分剖析
剖析在材料科学特别是商品生产领域中已广泛使用。国内外许多企业的开发研究系统中都利用剖析技术注视和跟踪本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各个企业要谋求生产和发展,一是要使产品质量稳步上升,二是要使产品品种不断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而发展新品种和新材料的多、快、好、省的途径就是剖析工作先行。
高分子材料剖析塑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氨酯(PU)、聚酰胺(PA)、聚甲醛(POM)、聚苯硫醚(PPS)、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
橡胶:氯丁橡胶(CR)、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丁基橡胶(IIR)、丁腈橡胶(NBR)、乙丙橡胶(EPM)等。
纤维:棉、麻、毛天然纤维,黏胶纤维、一算纤维等合成纤维。
涂料剖析
油脂漆、天然树脂漆、酚醛漆、沥青漆、醇酸漆、氨基漆、硝基漆、过氧乙烯漆、环氧漆等。
有机溶剂剖析
油漆稀释剂,脱漆剂,电子电器行业使用的清洗剂和溶剂等。
新型化学品、助剂、添加剂等剖析
其他材料剖析
助焊剂,抛光剂,表面活性剂,纺织助剂等
常用测试方法与仪器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热重分析仪(TGA)
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
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
有机材料中组分或元素分析 有机材料主成份定性分析 通过材料主成分分析,鉴定材质类别,检验鉴别假冒或虚报商品名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高分子材料中无机填料测试 测试高分子材料中无机氧化物,无机颜料及填料(如炭黑,二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锌、二氧化钛、玻璃纤维等)和无机盐(碳酸钙,硅酸盐等)。 有机材料的元素测试 测试有机材料中的硅、镁、铝、钙、铅,镉、砷等元素,或根据您的要求测试有机液体或其他材料中的元素含量。 天然乳胶测试 医疗设备中天然乳胶测试:如医用手套、口腔和鼻腔气管、静脉导管、口罩、血压袖套等;
消费类产品中天然乳胶测试:橡皮擦、橡胶带、奶嘴、洗涤手套、手柄和垫子等; 石棉测试 石棉被分类为致癌物质。因此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规或管理办法限制石棉的使用。对不同材料中石棉的测试。
常用测试方法与仪器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热重分析仪(TGA)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
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
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 金属分析
金属分析主要为企业提供金属材料准确的元素信息或牌号鉴定,确保产品原材料符合成分要求,协助企业进行材料质量控制,减少产品质量问题。 黑色金属牌号鉴定与元素分析 各类铁基合金材料(不锈钢、结构钢、碳素钢、合金钢、铸铁等)。 有色金属 铜合金、铝合金、锡合金、镁合金、镍合金、锌合金等。
常用测试方法与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
火花直读光谱仪
原子吸收光谱
红外碳/硫分析仪
电位电解仪
滴定法
重量法
无机材料元素分析 镀层分析供金:属镀层及塑胶材料镀层分析。 粉末中元素分析:酸锂、三氧化二锑,四氧化三铅等 焊接钎料元素分析:银基钎料、铜基纤料等 锡膏元素分析 常用测试方法与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
火花直读光谱仪
原子吸收光谱
红外碳/硫分析仪
电位电解仪
滴定法
重量法
沉积环境中的有机质是指动植物死亡之后被埋藏在地层中,未腐烂分解的组织和它们的部分降解产物以及存在于地层中的微生物。它包括三个主要部分:①可确定或未确定的高分子量有机物质,如多糖和蛋白质;②简单的物质,如糖、脂肪酸和其他小分子化合物;③腐殖质。
沉积环境中有机质通常简单地说是由腐殖质和非腐殖质组成的(图4—1)。
1.非腐殖质
非腐殖质(nonhumic substances)系指那些可以被列入单独的化合物类别中的有机化合物,非腐殖质主要包括糖、脂类和氨基酸。下面分别作简单介绍:
(1)糖类
多数岩石中糖(carbohydrates)的成分占有机质的5%~25%,系由植物残余物中的纤维素被细菌、放线菌和真菌降解合成而形成的。糖可以连接无机粒子进入稳定的聚合物,也可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糖对腐殖质的合成起到一定作用。糖类可分三个主要部分:①单糖(monosaccharides),是醛和酮的衍生物;②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由少量单糖组合而成;③聚糖类(polysaccharides),由大量单糖聚合而成。不同型号和结构类型的聚合糖,有很强的连接粘土和腐殖质胶体的作用,单糖的分子结构见图4-2。
图4—1 沉积环境有机质分类
(据Senesi,1994)
图4—2 单糖分子结构示意图
(据Stevenson,1982)
(2)类脂类
类脂类(lipids)是岩石、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一种组合,范围从简单的脂肪酸到复杂的有机质化合物如甾醇、垓、多核碳氢化合物、叶绿素、脂肪、蜡和树脂等。岩石、土壤中的类脂类多以脂肪、蜡和树脂出现。
(3)氨基酸
氨基酸(amino acids)在岩石或土壤中主要以以下几种形式存在:①自由氨基酸,存在于溶液或岩石空隙中;②以氨基酸、缩氨酸或蛋白质连接粘土的形式存在;③以氨基酸、缩氨酸或蛋白质连接腐殖酸胶体形式存在,这种连接主要靠H 键和范德华力以及醌—氨基酸之间的共价键;④以黏蛋白的形式存在;⑤以胞壁酸形式存在。氨基酸的基本分子结构式见图4—3。
图4—3 氨基酸基本分子结构示意图
(据Stevenson,1982)
氨基酸极易被微生物降解,在岩石或土壤中存在时间短暂,因此,在岩石或土壤中的氨基酸在任何时间都处于被微生物合成与破坏之间的平衡状态。岩石或土壤中氨基酸的含量强烈地受气候、湿度、植物类型及有机残余物补充条件等因素影响。
2.腐殖质
腐殖质(humic substances)在环境中,如土壤、水和沉积物中是普遍存在的。从最近的研究已认识到,腐殖质在地球水系统中的含量占可溶有机质总量的95%以上。在地表水中含量为(0.1~50)×10-6,在海水中含量为(0.5~1.2)×10-6,在地下水中为(0.1~10)×10-6(图4-4)。腐殖质的含量在岩石中约占0~10%。
图4—4 腐殖质在水系统中的平均含量
(据Schulten,1998)
1—地表水;2—海水;3—地下水
腐殖质是指发现于环境中、不能再归类于其他化合物(如多糖、蛋白质等)的那部分有机化合物。腐殖质是植物的残骸在微生物参与下经过复杂的化学-和生物的分解及合成反应生成的产物。
(1)腐殖质的分类
腐殖质根据颜色和溶解性质可以分成三个部分:黄腐酸(fulvic acids),指在任何pH值条件下都可溶解于溶液中的有机化合物,呈淡黄到黄褐色;腐殖酸(humic acids)是指在酸性条件下(pH<2)不溶解、但碱性条件下可溶的有机化合物,呈黑褐至灰黑色;腐黑物(humin),指在任何pH值范围内都不溶的那一部分化合物,其颜色为黑色。腐殖质的分类可见图4-5。图中未转变的物质指在岩石中未发生任何变化的有机化合物。转变来的物质指在结构上已经在其母质物基础上发生改变的物质。
这里要重点强调一下腐殖质的分类,因为腐殖质的分类(特别是国内)方法很多但也很混乱,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因此首先有必要对腐殖质的分类进行说明。归纳一下不同学者的腐殖质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图4—5 腐殖质分类
(据Stevenson,1982)
1)将腐殖质分成三类:①胡敏素(humin),不溶于碱溶液而能溶于乙酰溴;②胡敏酸(humic acids),为碱抽提液中能被无机酸沉淀的部分;③富啡酸(fulvic acids),为碱抽提液用酸处理之后留在溶液中的那一部分。后两类(即胡敏酸与富啡酸)总称为腐殖酸。
2)将腐殖酸分成三个部分:①黄腐酸;②棕腐酸;③黑腐酸。这种分类可能是把腐殖质当成了腐殖酸,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多人一提起腐殖质,就认为单指的是腐殖酸,实际上这是两个概念。
3)一些土壤学上的分类,将腐殖质分为两部分:①腐殖酸,指将碱溶物进行酸化后的不溶部分,即棕腐殖酸和黑腐酸(实际可能指的是本书分类中的腐殖酸和腐黑物)的混合物称为腐殖酸;②黄腐酸,指上述的溶解部分(实际上指的是本书分类中的黄腐酸)。
还有前苏联学者的分类,把腐殖质分为可溶于水的白腐酸(креновая и алскеноваякислота)、可溶于酒精的棕腐酸(гиматомелановая кислота)和不溶于水和酒精的黑腐酸。
由此可见,腐殖质及其分类还不尽一致,各学者据其个人研究目的及方法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因此有必要在这里作合理的说明,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经作者查阅中外大量有关腐殖质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著名的研究腐殖质方面的专家Stevenson、Schnitzer及Jeffrey等,都将腐殖质据其溶解性质和颜色特征分为三部分,即黄腐酸(fulvic acids)、腐殖酸(humic acids)和腐黑物(humin)。英文名都是统一的,中文名是本书作者根据以往已经使用的较合理名字而采用的。
(2)腐殖质的一般特点
腐殖质有较广范围的分子大小和分子量,分子量从几百到几千,一般土壤、岩石中来源的腐殖质比水体中来源的腐殖质分子要大,腐殖质的元素组成因其来源不同、地区不同、提取方法不同等而有所区别,但其基本结构是相似的。腐殖质的元素组成相对狭窄,含约40%~60%的碳,30%~50%的氧,4%~5%的氢,1%~4%的氮,1%~2%的硫和0~0.3%的灰分。与黄腐酸相比,腐殖酸含有相对高的氢、碳、氮和硫,较少的氧。腐黑物的结构与腐殖酸基本相似,只不过在结构中连接着更多的无机物。
腐殖质由烃基或芳香核的骨架组成,它们主要由氧和氮与一些官能团,如羧基、酚和醇烃基、酮和醌基,呈交叉连接。
腐殖质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可与金属离子、氢氧化物、矿物质、有机质(包括有害农药污染物)等相互反应,形成可溶或不溶、在化学和生物稳定性上广泛不同的络合物。
腐殖质是由植物残体经生物化学作用的降解及微生物的作用而形成的,其最终产物为复杂有机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比其母质物更具有稳定性。
腐殖酸是一种在加热时会分解的黑棕色无定形物,相对密度介于1.330~1.448 之间,分子量为3000~7000 dalton(道尔顿),腐殖酸易与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溶性的腐殖酸盐。一价金属腐殖酸盐能溶于水,盐的水溶液呈碱性。其二价金属盐难溶于水。三价金属盐基本上不溶于水。腐殖酸的骨架是由一个或数个不太大的芳核通过醚键、亚胺键、羰基、较短的烷烃桥键随机连接起来组成的。在这些芳核和桥键上,随机分布着羧基、羟基、羰基烯醇基、氨基、醌基、甲氧基等多种官能团。这些活性基团的存在,决定了腐殖酸的酸性、亲水性、离子交换性、络合能力及较高吸附能力等性质。芳核通常由2~5个环缩合而成。其中可能包括5员或6员的芳杂环。少量的肽链残片、糖基残片、烷烃基、金属离子等通过共价键或配位键连接在芳核或官能团上。几个这种相似的结构单元之间可通过氢键、金属离子桥、电荷转移或络合等形成或缔合成巨大的复合体。腐殖酸的分子结构模型见图4-6。
图4—6 腐殖酸的分子结构模型
(据Stevenson,1982)
电镜下观察(放大12000倍),可看出腐殖酸是由一串串直径为60~80埃的球状粒子组成的(图4-7)。随着pH值的升高,粒子的分散性增加,经测定,粒子的平均直径为50埃。在电镜下可看到腐殖酸的粒子不是互相连接成十分紧密的球体,而是形成疏松、多孔、直径大小不同的孔隙式网状结构,立体呈海绵状结构。据研究,这种结构对腐殖酸的性质有很重要的意义,正是这种空隙使腐殖酸具有捕获或固定有机或无机物(包括金属元素)的作用。整体的腐殖酸电镜影像显示出是相对松弛和开放式的结构。腐殖酸中氮含量愈大,粒子间连接愈紧密。
在酸性条件下,腐殖酸的特征是:①呈海绵状多聚结构,被相对较大的孔和洞所穿透;②这种海绵状多聚结构是自由态的,是由直径为50埃的球体相互交织而成;③这种结构对较小的pH值表现敏感,在pH<3时,这种结构呈伸长纤维状,在pH=3~7时,这种结构又呈海绵状结构,当pH增加至7~10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均一的球粒状。
电镜下观察不同来源的腐殖酸,它们的聚合程度是不同的。图4-8为褐煤、泥炭和土壤中提取的腐殖酸。由图可见,它们粒子直径为60~500埃,由褐煤➝泥炭➝土壤,其中的腐殖酸结构越来越趋于松散。这主要是由腐殖化的过程而决定的,它影响腐殖酸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环、链和簇的形成上。
图4—7 腐殖酸SEM图
(据Geoffreg Davies,1998)
图4—8 电镜显示的不同来源腐殖酸的结构
(据Drozd,1978)
从腐殖酸的这种海绵状结构分析,铀酰离子UO2+,离子半径3.22埃)完全可以被吸附在腐殖酸结构的空隙中。
黄腐酸的结构与腐殖酸基本相似(其结构模型见图4-9),区别是黄腐酸分子量较低,为2000~3000 doltons。黄腐酸能溶于酸、碱和水。水溶液呈酸性。低分子量的黄腐酸可与一些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可溶的络合物,对金属离子具有增溶效果,从而影响其迁移,相反,高分子量的腐殖酸对多价离子起到“下沉”作用。这说明黄腐酸与腐殖酸在金属的迁移与沉淀富集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
图4—9 黄腐酸分子结构模型
(据Buffle,1992)
黄腐酸与腐殖酸相比结构中含更多的氧、较低含量的碳。更重要的是黄腐酸中含更多的活性含氧官能团(表4—1)。黄腐酸的总酸度要比腐殖酸高很多,这决定了黄腐酸的化学活动性要比腐殖酸强得多。另外黄腐酸中氧的含量主要存在于官能团(COOH、OH和C=O等)(表4—2)中,而在腐殖酸中氧的存在主要是在分子核结构中,由表可见,腐殖酸与黄腐酸的官能团之间的区别是,前者只有较小一部分氧是在COOH、OH和C=O中,而在黄腐酸中大多数氧都分布在官能团中。
表4—1 黄腐酸和腐殖酸中含氧官能团含量(meq/100g
1meq/g 1mmol/g。
)(据Schnitzer,1969)
表4—2 黄腐酸与腐殖酸中官能团的氧的分布[w(O)/%]
(据何立千,2000)
腐殖质中COOH基含量与分子量呈负相关,低分子量黄腐酸中以COOH形态的氧比例较高。在酸性介质中,所有腐殖酸和黄腐酸都具有还原性质。黄腐酸➝腐殖酸➝腐黑物的一些化学组成变化见图4-10。一般由泥炭到褐煤,腐殖酸与黄腐酸含量的比率迅速下降(图4—11)。而随深度的增加,该比率也不断降低。
图4—10 腐殖质化学成分的变化
(据Stevenson,1982)
图4—11 褐煤与泥炭中HA/FA比率
HA/FA—腐殖酸与黄腐酸含量的比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