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用的就是RAID 0模式。可以把两个一样大小的硬盘合并成一个硬盘,读取,写入速度翻倍。但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一旦其中一块硬盘损坏,所有数据全部丢失且无法恢复。但无特别重要的数据,RAID 0将是个最好的选择。
RAID 1模式是一个使用硬盘,一个备份硬盘,一旦使用硬盘里的数据损坏或丢失自动从备份硬盘中恢复。个人感觉只有服务器适合。
其他模式都不太适合家庭用。
方法:
首先要有两块一样的硬盘
并且打开BIOS里的RAID选项(参考你的主板说明书)
然后插好线以后开机
按F10或者提示的组合键进入RAID设置界面
可选的选项(最多有):
Mirroring
Striping
Striping Mirroring
Spanning
RAID5
依照你芯片组的不同,可能会少掉部分选项
选择Striping Block大小(KB为单位)
建议选64(optimal)最优化
然后选定Free Disk
设定后就可以保存了
保存后会格式化盘上的所有资料
请及时备份
最后使用方法同单盘
最近我们的服务器做了一次扩容,增加了若干块硬盘,但是硬盘装好后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无法使用。我们服务器是IBM牌子的,之前是做的RAID5磁盘阵列,GPT(GUID Partition Table)分区模式。新的硬盘接入到硬盘插槽后,重组RAID,需要20多个小时。重组好了之后,我用VNCserver登陆服务器的图形界面,可以在Disk Utility工具(操作系统:CentOS 6.5)下看到磁盘阵列有若干T的未分配空间,然后我点击“Create Partition”,无法创建成功。先说解决方案:
利用fdisk -l 命令查询磁盘状态,会显示一个警告:“WARNING: GPT (GUID Partition Table) detected on '/dev/sda'! The util fdisk doesn't support GPT. Use GNU Parted.”
再利用parted -l 命令查询磁盘状态,会显示一个警告:“Warning: Not all of the space available to /dev/sda appears to be used, you can fix the GPT to use all of the space (an extra xxxxxxxxxx blocks) or continue with the current setting? Fix/Ignore? ”
然后输入Fix,修复分区表
在VNCserver连接的图形界面下查看Disk Utility中的硬盘状态,点击“Create Paritition”,可以成功为为分配的空间创建一个分区——问题解决
对于分区表的原理和内在逻辑,我理解的并不多,一开始的时候,无法创建成功,我以为是“主分区”的问题。一般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硬盘只能有4个主分区,假如想在一块硬盘上分出C盘、D盘、E盘、F盘、G盘……这样做很多个分区,就需要设置逻辑分区。而我们的服务器之前存在sda1, sda2, sda3, sda4, sda5 五个分区,其中sda5 是 swap 分区,除去sda5 我以为是像Windows操作系统下一样,达到了主分区的个数限制,所以创建不了新的分区。但是,从最后的解决方案可以看出,GPT是支持多个分区的,没有4个分区的限制。而之前之所以没有成功创建分区,我推断原因是,一个GPT 分区表是由一个头文件记录磁盘的分区状态的,这个GPT头文件记录了可用磁盘的起始位置,新加硬盘的空间地址在原GPT头文件中记录的结束位置之后,Disk Utility能否创建新的分区是依据GPT头文件的记录的,而之前Disk Utility探测到的GPT头文件中不包含新的磁盘空间地址,因此不能创建新的分区。然后我用 parted 命令修复GPT分区表后,也就是更新了头文件,使得头文件记录的磁盘结束位置向后延伸到新加的硬盘,问题也就解决了。
分区表的问题真的很专业,我们购买硬盘的那家公司的工程师在给我们装好硬盘后,对于我遇到的问题并不知道怎么解决。后来我继续联系他们公司,他们准备派一个人过来给我们解决问题——格式化硬盘、重新做GPT分区,备份系统或重装操作系统。而我又真心不想这样再瞎折腾,那么多软件再重新装一遍(之前已经重装过一次系统),必将花费许多无用的时间。幸好今天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绝佳的解决方案。
上次重装系统其实主要也是分区表的问题,我们最开始新买服务器的时候硬盘只有1T多,不到2T,用的是MBR分区表,而MBR分区表有一个限制,最大支持2T的硬盘。我们之前也扩容过一次,当时硬盘超过了2T,也就必须重装系统,换了GPT分区表。
总结:GPT分区表至少支持6个分区,上限不明。GPT格式分区的磁盘阵列在新加硬盘后要运行 parted 程序修复分区表,才能正常使用新加的硬盘。
【一】,创建逻辑磁盘
1、按照屏幕下方的虚拟磁盘管理器提示,在VD Mgmt菜单(可以通过CTRL+P/CTRL+N切换菜单),按F2展开虚拟磁盘创建菜单
2、在虚拟磁盘创建窗口,按回车键选择”Create New VD”创建新虚拟磁盘
3、在RAID Level选项按回车,可以出现能够支持的RAID级别,RAID卡能够支持的级别有RAID0/1/5/10/50,根据具体配置的硬盘数量不同,这个位置可能出现的选项也会有所区别。
选择不同的级别,选项会有所差别。选择好需要配置的RAID级别(我们这里以RAID5为例),按回车确认。
4、确认RAID级别以后,按向下方向键,将光标移至Physical Disks列表中,上下移动至需要选择的硬盘位置,按空格键来选择(移除)列表中的硬盘,当选择的硬盘数量达到这个RAID级别所需的要求时,Basic Settings的VD Size中可以显示这个RAID的默认容量信息。有X标志为选中的硬盘。
选择完硬盘后按Tab键,可以将光标移至VD Size栏,VD Size可以手动设定大小,也就是说可以不用将所有的容量配置在一个虚拟磁盘中。如果这个虚拟磁盘没有使用我们所配置的RAID5阵列所有的容量,剩余的空间可以配置为另外的一个虚拟磁盘,但是配置下一个虚拟磁盘时必须返回VD Mgmt创建(可以参考第13步,会有详细说明)。VD Name根据需要设置,也可为空。
注:各RAID级别最少需要的硬盘数量,RAID0=1 RAID1=2 RAID5=3 RAID10=4 RAID50=6
5、修改高级设置,选择完VD Size后,可以按向下方向键,或者Tab键,将光标移至Advanced Settings处,按空格键开启(禁用)高级设置。如果开启后(红框处有X标志为开启),可以修改Stripe Element Size大小,以及阵列的Read Policy与Write Policy,Initialize处可以选择是否在阵列配置的同时进行初始化。
高级设置默认为关闭(不可修改),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建议不要修改此处的设置。
6、上述的配置确认完成后,按Tab键,将光标移至OK处,按回车,会出现如下的提示,如果是一个全新的阵列,建议进行初始化操作,如果配置阵列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之前的数据,则不要进行初始化。按回车确认即可继续。
7、配置完成后,会返回至VD Mgmt主界面,将光标移至图中Virtual Disk 0处,按回车。
8、可以看到刚才配置成功的虚拟磁盘信息,查看完成后按esc键可以返回主界面
9、在此界面,将光标移至图中Virtual Disk 0处,按F2键可以展开对此虚拟磁盘操作的菜单。
注:左边有+标志的,将光标移至此处,按向右方向键,可以展开子菜单,按向左方向键,可以关闭子菜单
10、如下图红框所示,可以对刚才配置成功的虚拟磁盘(Virtual Disk 0)进行初始化(Initialization),一致性校验(Consistency Check),删除,查看属性等操作。
11、如果我们要对此虚拟磁盘进行初始化,可以将光标移至Initialization处,回车后选择Start Init。此时会弹出提示窗口,初始化将会清除所有数据,如果确认要进行初始化操作,在OK处按回车即可继续。
注:初始化会清除硬盘、阵列中的所有信息,并且无法恢复
12、确认后可以看到初始化的进度,左边红框处为百分比表示,右边红框处表示目前所作的操作。等待初始化进行为100%,虚拟磁盘的配置完成。
13、如果刚才配置虚拟磁盘的时候没有使用阵列的全部容量,剩余的容量可以在这里划分使用。将光标移至Space allocation处,按向右方向键展开此菜单
14、将光标移至*Free Space*处,按F2键,至第15步,或者直接按回车至第16步
15、在弹出的Add New VD处按回车键。
16、再次进入配置虚拟磁盘的界面,此时左边红框处为刚才配置的虚拟磁盘已经选择的物理磁盘信息,右边红框处可以选择这次要划分的容量空间。同样,如果不全部划分,可以再次返回第13步,进行再一个虚拟磁盘的创建。
注:由于虚拟磁盘的建立是基于刚才所创建的阵列,所以RAID Level与刚才所创建的相同,无法更改。
17、每一次创建,都会在Virtual Disks中添加新的虚拟磁盘。这些虚拟磁盘都是在同一个磁盘组(也就是我们刚才所配置的RAID5)上划分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