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客户端其实也可以用bind来绑定端口的,你在Linux下写一个简单的测试程序就知道了,嘿嘿。
iperf是一种命令行工具,用于通过测量服务器可以处理的最大网络吞吐量来诊断网络速度问题。它在遇到网络速度问题时特别有用,通过该工具可以确定哪个服务器无法达到最大吞吐量。开始之前
您需要root权限具有sudo权限的用户帐户。
update 系统源
安装iperf
该iperf软件包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的存储库中
Debian和Ubuntu安装
CentOS 安装
CentOS存储库没有iperf,使用EPEL存储库,它是用于在Redhat系统上安装第三方软件包的存储库
如何使用iperf
必须在测试的两台计算机上同时安装iPerf。如果在个人计算机上使用基于Unix或 Linux的操作系统,则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上安装iPerf。
但是,如果要测试网络提供商的吞吐量,最好使用另一台服务器作为终点,因为本地ISP可能会施加影响测试结果的网络限制。
TCP客户端和服务器
iperf需要两个系统,因为一个系统必须充当服务端,另外一个系统充当客户端,客户端连接到需要测试速度的服务端
1.在需要测试的电脑上,以服务器模式启动iperf
iperf -s
可以看到类似于下图的输出
2.在第二台电脑上,以客户端模式启动iperf连接到第一台电脑,替换198.51.100.5为地台电脑的ip地址
3.这时可以在第一步中的服务端终端看到连接和结果,类似下图
4.要停止iperf服务进程,请按CTRL+c.
UDP客户端和服务器
使用iperf,还可以测试通过UDP连接实现的最大吞吐量
1.启动UDP iperf服务
2.将客户端连接到iperf UDP服务器,替换198.51.100.5为服务端ip地址
1.05Mbits/sec远低于TCP测试中观察到的值,它也远远低于1GB 的最大出站贷款上限,这是因为默认情况下,iperf讲UDP客户端的贷款限制为每秒1Mbit。
3.可以用-b标志更改此值,讲数字替换为要测试的最大带宽速率。如果需要测试网络速度,可以将数字设置为高于网络提供商提供的最大带宽上线:
iperf -c 198.51.100.5 -u -b 1000m
这将告诉客户端我们希望尽可能达到每秒1000Mbits的最大值,该-b标志仅在使用UDP连接时有效,因为iperf未在TCP客户端上设置带宽限制。
通过上面可以发现这次测试结果相当高。
双向测试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希望测试两台服务器以获得最大吞吐量。使用iperf提供的内置双向测试功能可以轻松完成此测试。
要测试两个连接,从客户端运行一下命令,替换ip为服务端ip地址
iperf -c 198.51.100.5 -d
结果是iperf将在客户端服务器上启动服务器和客客户端(198.51.100.6)连接。完成此操作后,iperf会将iperf服务器连接到客户端,该连接现在既充当服务器连接又充当客户端连接。
在服务器是哪个,可以看到:
选项
选项 描述
-F 更改运行测试的格式。例如,您可以使用-f k以每秒Kbits而不是每秒Mbits的速度获得结果。有效选项包括m(Mbits,默认),k(Kbits),K(KBytes)和M(MBytes)。
-V 强制iPerf使用IPv6而不是IPv4。
-i 更改带宽测试之间的间隔。例如,-i 60将每60秒生成一个新的带宽报告。默认值为零,执行一次带宽测试。
-p 更改端口。未指定时,默认端口为5001.您必须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上都使用此标志。
-B 将iPerf绑定到特定的接口或地址。如果通过server命令传递,则将设置传入接口。如果通过client命令传递,则将设置传出接口。
你先要了解一下网络协议。你这说的是传输层的协议,TCP和UDP都是固定端口的。网络分成好多层的,每层的端口都不一样,每一层将会把低一层的数据封装打包,这个就是所谓的协议,不同功能的软件和硬件处理自己这层的端口和数据,然后再传递给上层。每一层协议不相关,也不需要知道和理解传来的是什么,只负责自己的规则就好,传过来的都当成数据处理打包。RTSP是应用层的协议,在TCP和UDP之上层,可以自定义端口,一般是554。系统自己会处理TCP和UDP数据,socket都已经实现好了,然后再将RTSP的协议数据通过端口554给你客户端。所以你不用太关心TCP和UDP层的东西,如果你发烧无聊,也可以自己实现TCP和UDP协议,抓取数据,得到RTSP的数据包,就是RTSP协议层部分了。获取到RTSP的协议部分,通过RTSP的协议,分析出命令和数据部分,这个就是基本解析过程。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