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求
了解服务端如何处理http请求,了解基本的处理流程
2.实战
处理http请求分为7个步骤
2.1 Tcp连接
建立一条tcp链接,(若之前不存在持久链接keep-alive),把客户端的ip和port,服务端的ip和port数据放到web服务器连接表中。服务器随时监听链接表中的链接,看有没有数据变化
2.2 接收http请求
一旦我们发送http请求了,这条tcp链接就开始工作了。因为web服务器链接表中有许多链接需要被处理,处理的方式有单线程,多线程这些(这些涉及操作系统的知识)。
2.3 处理http请求
处理的过程大致是把请求的信息解析出来,如下图
2.4 访问资源
访问资源可以是访问静态资源,这个就直接根据url地址去服务器里找就好了。
访问动态资源的话要经过一个叫cgi的东西,再用服务端脚本处理,再返回给前端。如下图所示
2.5 构建响应
要是找到资源,则构建响应信息,包括响应的对象类型,长度,状态码。
另一个情况是重定向响应,就是直接返回一个重定向,客户端看到之后,立刻再向重定向的地址发起请求。重定向的响应的状态码一般是3xx。
2.6 发送响应
把构建的响应发送给客户端
2.7 记录日志
服务端对这个请求响应过程进行记录。(另外专门再讲)
3.总结
以上是服务端处理http请求的大致过程。能让大家有个大致轮廓,当然里面有很多细节的知识没讲到,要另外查询资料并学习
http的请求方法如下1、OPTIONS:返回服务器针对特定资源所支持的HTTP请求方法,也可以利用向web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来测试服务器的功能性
2、HEAD:向服务器索与GET请求相一致的响应,只不过响应体将不会被返回。这一方法可以再不必传输整个响应内容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取包含在响应小消息头中的元信息。
3、GET:向特定的资源发出请求。注意:GET方法不应当被用于产生“副作用”的操作中,例如在Web Application中,其中一个原因是GET可能会被网络蜘蛛等随意访问。Loadrunner中对应get请求函数:web_link和web_url
4、POST: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进行处理请求(例如提交表单或者上传文件)。数据被包含在请求体中。POST请求可能会导致新的资源的建立和/或已有资源的修改。 Loadrunner中对应POST请求函数:web_submit_data,web_submit_form
5、PUT:向指定资源位置上传其最新内容
6、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Request-URL所标识的资源
7、TRACE: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8、CONNECT:HTTP/1.1协议中预留给能够将连接改为管道方式的代理服务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