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CR数据处理方法为△△Ct法原理
【△△Ct法原理】其特点是只依靠Ct值来计算结果,因此跑完qPCR之后的结果中除了Ct值外,其他数据几乎在后续分析和计算中是用不到的。但前提是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扩增效率应基本一致。
1、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Ct值?
阈值循环数 Threshold cycle (Ct) 也写作Cq值,荧光信号达到荧光阈值时PCR循环数。仪器软件通常将第3-15个循环的荧光值设为基线(baseline)。阈值(threshold)一般是基线的标准偏差的10倍。模板的Ct值与该模板的起始拷贝数的对数存在一定线性关系,起始模板量浓度越高,Ct值越小;起始模板量浓度越低,Ct值越大。PCR循环在到达Ct值所在的循环数时,刚刚进入真正的指数扩增期(对数期),此时微小误差尚未放大,Ct值的重现性较好,即相同含量的初始模板,得到的Ct值是相对稳定的。
1、整理qPCR数据如下。Sample为模板名称,595为引物扩增的基因名称,actin为内参。
2、计算ΔCt。ΔCt=基因值-内参值。
3、计算均值。以野生型SY4D表达量为1,只需计算SY4D均值。
4、计算ΔΔCt。ΔΔCt=ΔCt-average。注意average是同一个,函数上加$。
5、计算2^(-ΔΔCt)。
6、计算2^(-ΔΔCt)均值。三个重复计算平均值即可,用于作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