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板带宽即背板容量,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2、交换容量是指内核CPU与总线的传输容量。
低端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模式,交换容量=缓存位宽*缓存总线频率=96*133=12.8Gbps。
高端交换机,交换容量=2*(n*100Mbps+m*1000Mbps)(n:表示交换机有n个100M端口,m:表示交换机有m个1000M端口)。
3、包转发率,用来衡量网络设备转发数据能力的标准。
扩展资料:
背板容量 的原理:
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
数据不是靠背板转发的,而是靠交换矩阵(高端路由器)或是交换芯片(低端交换机)来转发的,一般来说背带宽是指业务板(接口板)连接到交换矩阵的带宽。
打个比喻,交换矩阵是10G(双向20G),然后每个业务板的数据通过一条单独的背板线路(实际上就是金属导线)传输到交换矩阵的,一般来说背板带宽是指这个线路上可传输的0101(二进制)信号的带宽,就好比是五类线可传输100M,而六类可传输1G。
如果有10个业务插槽,厂商一般宣称的背板带宽就是每条背线路上的可传输速率X业务插槽数。如果用好的质量线,自然带宽就大。 由于业务板和交换矩阵之间的有源传输器件的限制(如采用定长包交换的器件,比如UTOPIA等),这些器件的传输能力可能达不到背板线路最大带宽的,就好比100M的交换机接在六类线上,有时并不能完全发挥背板的传输能力。
然后交换到交换矩阵上,矩阵的容量一般是平均分摊到每块业务板的,所以即使如果有很高的背板带宽,但矩阵没有很好的交换能力也是不行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背板容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转发率
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下面是网上找的资料!
交换机背板带宽计算方法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
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
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背板相对大,吞吐量相对小的交换机,除了保留了升级扩展的能力外就是软件效?
?专用芯片电路设计有问题背板相对小。吞吐量相对大的交换机,整体性能比较高。不过背板带宽是可以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可吞吐量是无法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因为后者是个设计值,测试很困难的并且意义不是很大。
交换机的背版速率一般是:Mbps,指的是第二层,
对于三层以上的交换才采用Mpps
交换机背板带宽3.6工作原理交换机背板带宽和包转发率的数值越大,处理数据能力就越强,交换机成本也就越高。
背板带宽:
背板带宽也称为背板容量,名词解释为:交换机的处理接口器和接口卡与数据总线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它代表了交换机整体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是Gbps,叫交换带宽,通常我们能接触到的背板带宽有几Gbps到几百Gbps不等。
包转发率:
交换机的包转发率,也称为端口吞吐量,是交换机在某个端口进行数据包转发的能力,单位通常为pps,叫包每秒,即每秒钟内所转发数据包的个数。
这里补充一个网络小常识:网络数据传输通过数据包,数据包的构成是传输的数据+帧头+帧间隙。网络中规定一个数据包最小为64字节,这里的64字节就是单纯的数据,加上8字节帧头和12字节帧间隙,那么网络中最小的包就是84字节。
那么一个全双工的千兆接口达到线速时包转发率就要=1000Mbps/((64+8+12)*8bit)=1.488Mpps。
两者的关系:
交换机背板带宽代表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也是决定包转发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背板可以理解成电脑总线,背板越高处理数据能力越强,也就是包转发率越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