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延带宽积代表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达到终点时、发送端就已经发出了多少个比特。因此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对于一条正在传送数据的链路,只有在代表链路的管道都充满比特时,链路才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叫延迟或迟延。单位为s。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x带宽,单位为(s)x(b/s)=bit
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某段链路现在有多少比特
理解:
将链路看作管道,管道的长度看作传播时延,带宽看作管道的横截面积,
时延带宽积就是管道的体积(链路的数据容量)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RTT包括:
1.往返传播时延=传播时延x2
2.末端处理时间(接收方对数据处理的时间,一般题目会告诉你)
信道利用率:
=有数据通过的时间/总时间,总时间即(有+无数据通过的时间)
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脉冲压缩雷达发射的是大时宽带宽积信号,比如线性调频信号,之所以叫大时宽带宽积信号,是因为匹配滤波时信号的带宽和时宽的乘积为1,大时宽带宽积信号的时宽和带宽乘积远远大于1。由于匹配滤波要求为二者乘积为1,那么大时宽带宽积信号如何做到匹配滤波呢?答案就是通过脉冲压缩,让压缩后的脉冲宽度作为时宽,它和接收机的带宽乘积约为1。 个人理解:匹配滤波包括脉冲压缩,脉冲压缩是实现匹配滤波的一种方法,它解决了发射功率和分辨率的矛盾。 你发现不是倒数关系,理论上是倒数关系,但实际的匹配滤波不可能做到完全匹配,通常都是准匹配滤波,乘积值具体要看雷达的工作类型,脉冲压缩雷达要用压缩后的脉冲宽度计算。如线性调频信号带宽5M,脉宽32微秒,此乘积为110,远远大于1,压缩后脉宽0.3微秒,乘积则只为为1.5,仍然可以说是实现了匹配滤波。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