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显见带宽是用来描述频带宽度的,但是在数字传输方面,也常用带宽来衡量传输数据的能力。
用它来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容量的大小,表示吞吐数据的能力。
对于网络来说
带宽就是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数据流量,也可以说是单位时间内最大可能提供多少个二进制位传输。
而1M带宽指的是1Mbps=1megabitspersecond比如普通电话线理论上是8M带宽,而所说的2M线,155M线都是说带宽,带宽也就和指物理传输媒体相关。
现在因为带宽和速率不好区别,也常拿来形容速率,1M带宽能打到的最大速度是112KBytes/s左右。
比如现在我对客户说提供1M的带宽就指的是速率限制在1M带宽的速率内,而带宽使用率是传送数据时的带宽平均占有率,比如普通上网,任何与外部连接的访问都要占用带宽,而现在各运营商提供的ADSL等上网方式都在原有提供的速率上允许有一定的突发量,也就是说1M的带宽平均速度能有110KB/S左右却能突发到130KB/S
对于内存来说
从功能上理解,我们可以将内存看作是内存控制器(一般位于北桥芯片中)与CPU之间的桥梁或与仓库。
显然,内存的容量决定“仓库”的大小,而内存的带宽决定“桥梁”的宽窄,两者缺一不可,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道的“内存容量”与“内存速度”。
除了内存容量与内存速度,延时周期也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
当CPU需要内存中的数据时,它会发出一个由内存控制器所执行的要求,内存控制器接著将要求发送至内存,并在接收数据时向CPU报告整个周期(从CPU到内存控制器,内存再回到CPU)所需的时间。
毫无疑问,缩短整个周期也是提高内存速度的关键,这就好比在桥梁上工作的警察,其指挥疏通能力也是决定通畅度的因素之一。
更快速的内存技术对整体性能表现有重大的贡献,但是提高内存带宽只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数据在CPU以及内存间传送所花的时间通常比处理器执行功能所花的时间更长,为此缓冲区被广泛应用。
其实,所谓的缓冲器就是CPU中的一级缓存与二级缓存,它们是内存这座“大桥梁”与CPU之间的“小桥梁”。
事实上,一级缓存与二级缓存采用的是SRAM,我们也可以将其宽泛地理解为“内存带宽”,不过现在似乎更多地被解释为“前端总线”,所以我们也只是简单的提一下。
事先预告一下,“前端总线”与“内存带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将会在后面的测试中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带宽(band width)又叫频宽,是指在固定的的时间可传输的资料数量,亦即在传输管道中可以传递数据的能力。在数字设备中,频宽通常以bps表示,即每秒可传输之位数。在模拟设备中,频宽通常以每秒传送周期或赫兹 (Hz)来表示。“带宽”在计算机中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意义:
表示频带宽度
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频宽对基本输出入系统 (BIOS ) 设备尤其重要,如快速磁盘驱动器会受低频宽的总线所阻碍。
表示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对于带宽的概念,比较形象的一个比喻是高速公路。单位时间内能够在线路上传送的数据量,常用的单位是bps(bit per second)。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