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本文,浙江大学王树荣教授团队在《ChemElectroChem》期刊 发表名为“Preparation of Nitrogen and Sulfur Co-doped and Interconnected Hierarchical Porous Biochar by Pyrolysis of Mantis Shrimp in CO2 Atmosphere for 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的论文, 研究以螳螂虾壳为原料,CO2为活化剂,通过一步热解活化制备多种N、O、S自掺杂生物质碳材料(MSCs)。
通过控制热解温度来调节碳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这项研究中,MSCs 材料的最大比表面积 (SSA) 和孔体积分别为484.5 m 2 g -1和0.291cm 3 g -1在 700 C 时达到。此外,在表征试验中发现,氮和硫等杂原子已成功引入碳微观结构中。 MSC-750含有高达9.46%的N和0.52%的S ,虽然SSA只有431.6m2g-1 时,6MKOH对称超级电容器在1Ag-1下的比电容在所有样品中达到最大值 144.2Fg -1,这是由于其高含量的杂原子官能团产生的赝电容。
图文导读
图1、(a)–(d) 分别为样品 MSC-600、650、700 和 750 的 SEM 图像;(e) 和 (f) MSC-700 和 MSC-750 在高倍率下的形态学图像。
图2、(a)–(b) MSC-750的TEM图像;(c)–(i) MSC-750选定区域的TEM-EDS图像。
图3、(a) MSCs的拉曼光谱和 (b)XRD图。
图4、MSC的电化学性能
图5、(a) 奈奎斯特曲线;(b) 比电容的虚部(C“,vs 频率);(c)-(f) 两个串联的硬币型超级电容器分别用于点亮白色和红色 LED。
小结
通过二氧化碳一步热解活化螳螂虾壳制备多元素共掺杂多孔生物质活性炭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对称超级电容器。这些结果表明MSC-750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为水产品的高附加值加工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文献:
https://doi.org/10.1002/celc.202101151
与传统的水凝胶相比,由聚合物网络在离子液体(ionic liquid, IL)中溶胀而形成的离子凝胶(ionogel)具有高热稳定性、高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稳定性和非挥发性等优点,有望取代水凝胶应用于驱动器、传感器、可穿戴电子设备和储能设备等领域。然而,大多数离子凝胶的机械性能较差,往往表现出低断裂强度(<1 MPa)、低韧性(~1000 J m -2)和低模量(<0.1 MPa,远低于高韧性水凝胶(断裂强度~7 MPa,模量~210 MPa和韧性~40000 J m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西安交通大学胡建教授课题组联合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Michael D. Dickey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简单的一步法,通过在离子液体中无规共聚两种具有不同溶解度的单体,原位产生相分离的弹性和刚性域,从而获得了超坚韧和可拉伸的P(AAm-co-AA)离子凝胶。研究发现,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单体在 1-乙基-3-甲基咪唑乙基硫酸盐(EMIES)中的无规共聚,可以产生宏观上均相的共价网络,并具有原位相分离域。其中,富含聚合物的刚性相通过在聚合物链之间形成氢键来增韧离子凝胶,而富含溶剂的弹性相能够保持机械完整以实现大的应变。所获得的离子凝胶表现出多项创纪录的机械性能:超高断裂强度(12.6 MPa)、断裂能(~24 kJ m-2)和杨氏模量(46.5 MPa)。同时,离子凝胶还表现出高度可拉伸性(~600% 应变),并具有良好的自恢复性和出色的形状记忆特性。
此外,这种一步法还适用于其他单体和离子液体,该项研究为以简单的方式从普通单体中获得坚韧的凝胶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相关工作以题为“Tough and stretchable ionogels by in situ phase separation”,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
原位相分离实现超坚韧和可拉伸的离子凝胶
众所皆知,在高度溶剂化的凝胶网络中,很少形成氢键,因为溶剂会分离聚合物链,从而产生柔软且可拉伸的凝胶。相反,低溶剂化的网络,虽然硬度较高,但是往往表现出脆性。为了获得兼具强度和韧性的离子凝胶,研究人员计划通过形成由难溶性和高可溶性聚合物成分组成的无规共聚物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在同一网络中形成溶剂化程度低的相(氢键合,刚性)和高度溶剂化的相(离子键,弹性),协同增韧离子凝胶。简单来说,即通过一步法无规共聚在离子凝胶中同时产生两个负责拉伸性和刚度的不同域,从而产生超坚韧和可拉伸的离子凝胶。
在该工作中,研究人员使用离子液体 1-乙基-3-甲基咪唑乙基硫酸盐 (EMIES)作为离子液体溶剂,聚丙烯酸 (PAA) 作为高溶解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 (PAAm) 作为难溶性聚合物。通过将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单体加入EMIES离子液体中,然后加入交联剂和光引发剂,在紫外光的诱导下共聚,从而获得了共聚物离子凝胶P(AAm-co-AA)(图 1)。同时,为了对比,研究人员还制备了单一聚合物离子凝胶(PAA ionogel 和 PAAm ionogel)。
图 1:三种离子凝胶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研究发现,单一聚合物 PAA、PAAm 离子凝胶和共聚物离子凝胶在光学和机械性能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光学上,纯 PAA (x = 0) 离子凝胶是透明的,纯 PAAm (x = 1) 离子凝胶是不透明的,而P(AAm x-co-AA 1-x) 共聚物离子凝胶的透明度可以通过改变 x 来调节:在 x = 0.8125 时,在 550 nm 处的透射率从接近 0% 突然转变为 ~90%(图2a)。
图2. 三种离子凝胶的光学图片、机械演示和 SEM 图像。
在机械性能方面, PAA ionogel 可拉伸,但仍然无法举起 1 kg 的重量。PAAm 离子凝胶虽然非常坚硬但易碎。相比之下,共聚物离子凝胶表现出可拉伸性和刚度,能够轻易举起1公斤的重量(图2b)。
1+1=10!共聚物离子凝胶的机械性能打破多项纪录!
研究发现,在小应变 (≤10%) 下,共聚物离子凝胶的杨氏模量为46.5 ± 1.9 MPa,接近于纯 PAAm 离子凝胶 (64.7 ± 0.5 MPa),远远超过纯 PAA 离子凝胶(0.12 MPa)和共聚物水凝胶(0.17 MPa)的模量(图 3c)。然而,与纯 PAAm 离子凝胶不同,共聚物离子凝胶是可拉伸的(图 3b)。在生长过程中,富含聚合物的相通过破坏氢键而变形以耗散能量,而富含溶剂的相分散载荷,使共聚物离子凝胶表现出创纪录的断裂强度12.6 ± 0.2 MPa ,是目前报道最强的离子凝胶!相比之下,纯 PAA、PAAm 离子凝胶和共聚物水凝胶的断裂强度不超过3.2 MPa。同时,与现有离子凝胶相比,共聚物离子凝胶还表现出高达~600%)的断裂应变和创纪录的断裂能 (23348 ± 719 J m −2) ,远超目前报道的最佳值( 4700 J m −2)。
图3. 共聚物离子凝胶的机械性能
此外,悬浮在刚性框架上的膜(厚度 = 0.5 mm)进一步证明了共聚物离子凝胶的显着机械性能。当质量为64g的金属球从 2 m 高度落下时,共聚物水凝胶膜并没有破裂,反而球从共聚物离子凝胶膜上反弹。
纯 PAA 离子凝胶保持溶剂化,形成柔软且纯弹性的网络,而不会耗散能量。 相反,纯 PAAm 离子凝胶会发生相分离,形成硬而脆的网络。AA 和 AAm 在共聚物离子凝胶中的组合提供了两全其美的效果, 富含聚合物的相通过氢键耗散能量,而交联则保留了整个网络,从而赋予其非常高的刚度、韧性和可拉伸性。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由大部分液体组成(~66 wt%),共聚物离子凝胶实现了约 24000 J m -2 的高断裂能和 12.6 MPa 的超高断裂强度,以及高达46.5 MPa的杨氏模量,优于大多数现有的坚韧凝胶、生物组织和天然橡胶。
两种相域的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赋予共聚物离子凝胶多功能性
此外,超坚韧的共聚物离子凝胶还表现出良好的自恢复性、出色的自愈性和出色的形状记忆性能(图 4和视频3)。
图4. 共聚物离子凝胶的自我恢复、自我修复和形状记忆特性。
共聚物离子凝胶的多功能行为与共聚物离子凝胶的独特特性有关,它具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 (Tg)。富含溶剂的区域的 Tg1 为 -42.6 °C,而富含聚合物的区域的 Tg2 为 48.2 °C。高于 Tg2,离子凝胶变成橡胶状,为聚合物链的弹性恢复提供驱动力。因此,在高于 Tg2 的温度下可以观察到形状记忆行为和自愈特性。类似地,在机械变形后,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来恢复共聚物离子凝胶的形态。
此外,所报道的合成方法不仅限于上述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各种聚合物和离子液体的组合,以制备具有定制特性的离子凝胶,这表明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Wang, M., Zhang, P., S hamsi, M. et al. Tough and stretchable ionogels by in situ phase separation. Nat. Mater.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63-022-01195-4
2. Cha, G.D., Kim, DH. Toughness and elasticity from phase separation. Nat. Mater.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63-022-01214-4
作者简介
胡建,教授,博导。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高分子化工专业获得硕士学位,随后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留学北海道大学生物系,并于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北海道大学化学系从事了三年的博士后工作。2016年4月到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全职工作,并入选学校的“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教授)。
目前的研究领域是智能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软物质力学,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软物质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分析,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Nat. Mater.、J. Am. Chem. Soc.、Nano Letters、Macromolecules等期刊上。
Michael Dickey教授,现为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教授。他于1999年佐治亚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工程学士学位,2003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学工程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自2006开始,他在哈佛大学化学系进行为期三年的博士后工作,随后进入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学院进行工作。
Michael Dickey教授团队主要研究工作涉及聚合物薄膜、微流体、软材料、纳米电子学、光伏以及微观和纳米加工的跨学科问题。工作主要是通过简单、廉价和可扩展的方式来构建功能设备,包括可拉伸电子设备、高效太阳能电池、仿生系统、能量收集基板等。在Nat. Mater.、Nat. Commun.、Adv.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360余篇,被引次数高达19000余次,H因子为65.
Michael Dickey教授获得很多荣誉和表彰,其中包括ASEE Southeastern Section New Faculty Research Award (2013),University Faculty Scholar (2013),Outstanding Teacher Award - Member of the Academy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at NC State University (2012),Sigma Xi Faculty Award (2011),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CAREER Award(2010)。
--纤维素--
--帮测科技--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