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流体包裹体实验室完成,所使用的仪器为英国 Linkam 公司生产的 THMSG600 型冷热台(温控范围-196~+600℃)上完成,仪器精度0.1℃,升/降温速率一般为10℃/分钟,在相变点温度附近2笼形物熔化温度,采用CO2笼合物熔化温度与盐度关系表(Collins,1979)求得。
(1)Ⅰ型包裹体(H2O-NaCl型,Ⅰ1型)
测温结果列于表4-1。Ⅰ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较大,范围为203~390℃,平均279℃。利用冰点温度与盐度关系表插表换算(Bondnar,1993)查得流体包裹体盐度值为2.74%~14.15%,平均为6.94%,用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在NaCl-H2 O体系参数表(刘斌,1999)中查得流体密度范围为0.586~0.952 g/cm3 ,平均0.808 g/cm3。在均一温度直方图上(图4-6),Ⅰ型包裹体的温度集中在210~230℃、270~290℃和310~350℃三个峰值,盐度可分为2%~8%和10%~15%两个峰值(图4-6a)。不同阶段均一温度有所不同(图4-6b):在成矿早期(无矿石英脉),均一温度分布范围广,在221~390℃之间,平均292℃,平均密度0.782 g/cm3;在成矿期,石英-辉钼矿阶段均一温度在216~360℃,峰值集中在270~330℃,流体平均密度为0.805 g/cm3;石英-辉钼矿-黄铁矿阶段均一温度区间为203~344℃,分为两个温度区间,一是203~250℃,一是318~344℃,此阶段流体平均密度为0.807 g/cm3;成矿晚期(无矿石英脉)均一温度集中在211~242℃,平均221℃。流体平均密度为0.867 g/cm3。总体上,成矿流体由早期无矿石英脉→石英-辉钼矿脉→石英-辉钼矿-黄铁矿脉→晚期无矿石英脉均一温度表现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流体密度呈现升高的变化趋势。
图4-5 沙坪沟钼矿流体包裹体显微照片
(2)Ⅱ型包裹体(CO2-NaCl-H2O型)
此类型包裹体数量较多,完全均一温度集中在193~384℃之间(表4-1,图4-6a),平均307℃,CO2笼形物熔化温度为2.1~7.2℃,CO2气液均一温度为25.6~31.1℃,在各个阶段均有发育(图4-6c),各脉体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早期无矿石英脉为290~322℃,平均302℃;石英-辉钼矿脉为214~384℃,平均318℃,峰值集中在305~384℃;石英-辉钼矿-黄铁矿脉为257~329℃,峰值集中在290~329℃,平均℃;成矿晚期无矿石英脉温度变化区间更广,为193~360℃,平均292℃。由成矿早期、成矿阶段到成矿晚期表现为降低的趋势。
(3)Ⅲ型含子晶包裹体
本次工作,在石英-辉钼矿脉阶段和成矿晚期无矿石英脉阶段测得了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石英-辉钼矿脉阶段测得了三个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251~440℃,平均327℃,盐度为34.68%~52.04%,平均41.37%;成矿晚期无矿石英脉阶段完全均一温度为194~393℃,平均274℃,盐度为31.87%~46.37%,平均36.97%,明显低于成矿阶段。
表4-1 沙坪沟钼矿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
总体上,沙坪沟钼矿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中等密度和较高温度、低盐度、中等密度两种成矿流体。
不累的。1、工作量方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生员工除了每天都需要做的基本工作之外,没有什么格外的任务,工作量不多而且很固定,所以不累。
2、奖金方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生不仅享有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并有带薪休年假待遇。
本书主要是在第一作者负责与参加有关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系统整理编撰而成,第九章第三节部分收集了李振清(2002)的研究成果。项目以西藏搭格架、谷露、布雄朗古与扎布耶盐湖钙华岛的泉水活动所导致的铯的成矿效应为研究对象,但重点是搭格架与谷露两处。其中搭格架、谷露与布雄朗古三处主要为温度高于85℃的热泉型硅华铯矿床扎布耶为盐湖型铯矿,而铯由温度约10℃的泉水提供。因此本书所述铯的成矿效应分为硅华型与盐湖型两种。本书主要研究它们的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特征、年代学、矿物学、矿石组构、地球化学及成岩成矿效应等。所采取的技术路线与方法是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的有关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的野外调查,了解泉华在野外特别是泉华在河流阶地的位置、与湖相沉积的接触关系,查明泉华的野外地质分期,采集代表性的样品室内采用现代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大量的分析测试并开展综合性的研究工作,查明这四处泉华形成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成岩与成矿作用。由于与海相热水成因硅质岩相比,陆相硅华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并且二者之间有诸多的共同特征,但也有许多差异(朱梅香,1993),故将二者进行对比,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本书的部分工作涉及二者之间特征的对比。
参加本书工作的人员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赵元艺研究员、李振清副研究员、韩景仪副研究员以及郭立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希涛研究员、马志邦研究员,以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李波涛。
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执笔人为赵元艺,主要介绍了西藏第四纪泉水活动地质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书的研究意义等。第二章执笔人为赵元艺、赵希涛、马志邦,主要介绍了搭格架铯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时代。第三章执笔人为赵元艺、韩景仪、郭立鹤,主要介绍了搭格架铯矿床矿物学与矿石组构。第四章执笔人为赵元艺,主要介绍了搭格架铯矿床地球化学与成矿作用。第五章执笔人为赵元艺、赵希涛、马志邦,主要介绍了谷露铯矿床年代学与地质特征。第六章执笔人为赵元艺,主要介绍了谷露铯矿床地球化学与成矿作用。第七章执笔人为赵元艺、赵希涛,主要介绍了布雄朗古铯矿床的年化学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第八章执笔人为赵元艺、赵希涛,主要介绍了扎布耶盐湖温泉活动与成矿作用。第九章执笔人为赵元艺、李波涛、李振清,主要介绍了西藏第四纪泉水活动的铯的成矿效应。其他部分均由赵元艺完成。由赵元艺与赵希涛统稿定稿。本书附有大量的野外地质现象、标本、显微镜下与扫描电镜下的照片及原始分析数据。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本书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如表1-1所示。
表1-1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室内工作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将样品磨成薄片后再在偏光显微镜下鉴定与照相。
搭格架地区水样的分析方法分别为离子色谱法(DZ/T0064.51-93)测定F-、Cl-、SO42-,滴定法(DZ/T0064.49-93)测定CO32-、HCO3-,离子色谱法(DZ/T0064.28-93)测定Li+、Na+、K+、Mg2+、Ca2+,ICP-MS法(DZ/T0223-2001)测定Rb+、Cs+分析仪器:DIONEX-500离子色谱仪,METPOHM全自动滴定仪,ELEMENT分析者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电镜能谱分析:将原状泉华样品,使用上海市试验仪器总厂生产的101A-2B型干燥箱在80℃温度下,对样品进行干燥处理,处理时间为3天,使样品达到干燥状态。对干燥后的样品,用日本产ShimadzuLc-50型镀膜机进行抽真空,然后镀金膜,膜的厚度为100Å。最后用LEO-435VP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并对有代表性的图像拍照对典型的图像用LINK-ISIS型X-射线能谱仪进行成分分析。测试条件:20kV,100PA。执行标准为:SY/T5162-1997岩石样品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方法。测试单位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试验研究中心。
X-射线衍射分析:样品经粉碎后过300目筛,用缩分仪缩分,取分析样品约10g备用。分析时将硅华粉末置于小玻璃片深为2mm的凹槽内压实,将装有硅华粉末样品的小玻璃片放入X-射线衍射仪中扫描。测试条件: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Diffractometer,X光源:铜靶/40kV/40mA,探测器:锂漂移硅固体探测器,狭缝:DS=SS=1mm,RS=0.1mm,扫描方式:连续扫描,扫描速度:3°/min,采样间隔:0.02°。测试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红外光谱分析:中红外光谱用KBr片法近红外不制样,直接测量粉末样品。测试条件:BRUKER光谱仪器公司的IFS25型傅里叶变换红外谱仪,分辨率:4cm-1,测量范围:4000~400cm-1,扫描32次,相对湿度45%。BRUKER光谱仪器公司的MPA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谱仪,分辨率:8cm-1,测量范围:12500~4000cm-1,扫描64次。测试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搭格架地区的常量元素的分析由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用常规湿法进行。其余地区泉华中常量与稀土元素的测定依据与方法为GB/T14506.28—93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主、次元素量,测试仪器为菲利浦PW2404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单位为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泉华Si同位素的分析方法:BrF5法,质谱计型号:MAT253EM,分析精度:±0.2‰C、O同位素的分析方法:100%磷酸法,质谱计型号:MAT253EM,分析精度:±0.2‰。对扎布耶钙华岛钙华的C、O同位素的测试工作由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完成外,其余样品的Si、C、O同位素均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测试。
Nd与Sr同位素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质谱中心ISOPROBEMC-ICPMS实验室分析,分析方法见文献(梁细荣等,2002韦刚健等,200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