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一品官员文官的比较少,一年的年薪是银钱180两,禄米180斛。而武官的年薪要高很多,一年年薪银钱的有609两,禄米180两。但是到了雍正年间,因为实行“养廉银”政策,官员的年薪增加很多,上百倍都有可能。
在清朝的时候,薪水除了有银钱之外还有禄米,虽然这些都是比较少的,但是刚入职当官的时候,朝廷还会给官员分房子,不是那种只供官员住的官舍而是供一家人生活的院落。如果是朝廷的正一品官员能分到的房子就是一个至少有二十间房子的大院落,这大大的减轻的官员的住房问题,但是如果是普通的小官吏,住的就是官员的宿舍了。
清朝正一品文官官员年薪银钱有180两,在当时一辆就相当于今天的220元左右,180两就是39600两白银了,这在当时确实不是很多,而且官员之间还要讲究排场走动送礼维持关系等,正一品官员不需要别人来巴结都是比他职位更低的官员来贿赂他,但是正一品官员需要去寻找购买一些奇珍异宝来讨好帝王,于是他的钱财年薪就显得很少了。而天子脚下的大臣跟在远离京城的大臣虽然职位高了很多,但是他们的钱财却比地方官员少了很多,因为天子脚下他们不可能肆无惧惮的敛财,总是束手束脚的,但是地方的官员却方便很多,在接触地方经济和税收的时候动一动手脚,就会有更多钱财进入口袋。但是地方官员为了孝敬朝中大臣,常常会找出各种名头给他们送钱送礼,这样朝中大臣的灰色收入也很多。
而雍正时期,雍正帝还实行“养银廉”,把地方的税收全部交给国家,但是国家会给你许多倍的年薪养廉银,这时正一品文官的收入就比武官的要多了,基本上文官的总年薪一年可以达到20000两,然而这个政策到了乾隆时期就被废了。
兴安的175斤重的“瓜王”被拍卖,在拍卖的现场有人出在15.8万将这个“瓜王”给买走这样一则消息一经在网上发出,便引发了这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要知道对于一个西瓜被拍卖到15.8万这样一个高价是十分令人震惊的,也有人觉得这个西瓜就是有些重和大而已,并不值15.8万。
据相关的媒体报道称,兴安的西瓜拍卖会上一个175斤重的西瓜被拍走,据相关人员透露称,这个175斤的西瓜被取名为心想事成,它的起拍价就已经达到了8888元,所以在这样一个有深刻寓意的西瓜,也是引发了当时众多抢拍者的注意,最终这个西瓜被当地的人以15.8万这样一个高价给买走。
对于一个西瓜被卖到了15.8万,这样一个天价在当今社会十分引人关注,要做到对于西瓜而言,无论是什么品种的西瓜,卖到这样一个高价都是十分令人震惊的,小编认为对于这个西瓜来说卖的这样一个高价,除了本身十分稀少,要知道这样一个西瓜175斤,比一个成年男人还要重,所以也是十分稀少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个西瓜本身被寓意很好,要知道对于如今的众多商品来说,只要是有深刻意义的,就会十分的抢手。
虽然对于一个西瓜被拍卖到这样一个天价,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但是这是在一场拍卖会上面的价格,所以也是通过正规的流程来拍卖的,并没有存在欺骗的行为,也希望网上的一些网友对这种现象能够做一个正向的引导,不要太过于批评和引导大众也希望人们能从这一个现象中理解到当今社会的商业机密,对于一些商品要予以崇高的美好 寓意。
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当中,要属朱元璋的出身最低,虽然朱元璋对待官员十分苛刻,不少人还给他安上了残酷嗜杀的名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小见到民间疾苦的他,对于百姓是十分不错的,对于贪官污吏,更为痛恨,因此朱元璋先后召集人才,编写《大明律》和《大诰三编》,对腐败的官员进行严惩,其中最著名的一条莫过于“贪污六十(两银)以上者斩”,这也引发了大伙的好奇,官员贪污60两直接斩首,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这就要涉及到购买力的问题了,首先说一个关于银两铜钱古代换算通用的公式,那就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钱。而下面一组数据,则是正德初年(1510年)金陵(南京)的物价:
猪肉每斤值钱8文;牛肉每斤值钱5文;水鸡每斤值钱5文;莲肉每斤值钱5文;河柴每银1两30担;鱼虾每斤值钱7—8文;大米每斗值钱40文,就让我们用最基本的大米,再来进行对比。
明代一石大米重120斤,相当于现在的141.6斤,而十斗为一石,因此40文钱可以买14斤大米,也就是说,一两白银,能够购买350斤的大米,如今米价在3元一斤左右,综上所述,一两银子的购买力,也就抵值1050元。
那么明代官员贪污60两,等同于6.3万元,不得不说的确有些严苛,那么效果又怎样呢?
朱元璋前后一共处死了十万多的官员,其中牵涉到胡惟庸案、蓝玉案、和郭桓案,同时也有不少贪污的从犯,然而杀了一批又一批,见利忘义、知法犯法者依然是多如牛毛,故而朱元璋在晚年也叹息着说:我当了皇帝这么久,能够恪守己身而善终的,就没有几个,为什么他们就除不尽呢?
“朕自即位以来,法古命官,布列华夷,岂期擢用之时,并效忠贞,任用既久,俱系奸贪。朕乃明以惠章,而刑责有不可恕。以至内外官僚,守职维艰,善能终是者寡,身家诛戮者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