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批次普遍现象,钻孔工序(槽钻)若是粉尘清除不及时,会出现环氧过多,玻纤丝切除不干净情况。在后期除胶后,玻纤丝会比较多,这种情况显现出的玻纤丝的特点是多且长短不规则。
2、另外一种情况属于批次中部分问题,玻纤特点长而且细。这种情况主要是在钻头顶部的切削刃口出现有细小缺口,导致切削刃无法完全切削玻纤。主要是钻头进料有缺口或翻磨不良。
孔内断裂必须看断裂面有何处,才能判断原因。以图片所示,断裂面在内层铜与电镀铜间都有残余物或是明显的平整断裂,代表的是接口结合力弱,可能发生的原因如下:1.钻针停留孔中太久累积过多热量,导致胶渣太厚超过处理范围;
2.除胶渣前之膨松剂失效;
3.除胶渣槽液温度不足或时间太短;
4.除胶渣槽液成份含量不足;
5.高锰酸钾槽中副产生(Mn+6、Mn+4等)太多;
6.去胶渣不全残留量低,受热制程影响才产生界面断裂。
有TPCA PCB的制程与问题改善著作~~~~~~多注意公众号:优客板~~~~~~~
“在PCB生产过程中是有毒的,中间的沉铜,电镀都是化学药水反映做成的,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气体是有毒的,所以一般在电镀车间,员工都有带防毒口罩的。
根据电路层数分类: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
常见的多层板一般为4层板或6层板,复杂的多层板可达十几层。多层板(Multi-Layer Boards),它大大增加了可以布线的面积。多层板用上了更多单或双面的布线板。多层板使用数片双面板,并在每层板间放进一层绝缘层后黏牢(压合)。
板子的层数就代表了有几层独立的布线层,通常层数都是偶数,并且包含最外侧的两层。常见的一般是4到8层的结构,不过从技术上是可以做到近100层的PCB板。
扩展资料:
PCB的历史
印制电路板的发明者是奥地利人保罗·爱斯勒(PaulEisler),他于1936年在一个收音机装置内采用了印刷电路板。1943年,美国人将该技术大量使用于军用收音机内。1948年,美国正式认可这个发明用于商业用途。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印刷电路版技术才开始被广泛采用。
在印制电路板出现之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靠电线直接连接实现的。而现在,电路面板只是作为有效的实验工具而存在;印刷电路板在电子工业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PCB样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