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多虑了,两年后,他和这个发表格的青年将和未来影帝梁朝伟、苗侨伟和令翁美玲为情自杀的汤镇业一起,组成无线五虎。
这个发表格的青年,就是黄日华。
39年后,黄日华妻子癌症去世,刘德华对港媒说了三个字:在心中。
梁洁华2013年被诊断为白血病,此后7年中她一直坚强抗击癌症,无奈还是在5月26日因病去世,享年59岁。
带着女儿出现在殡仪馆处理太太后事的黄日华悲痛欲绝,但依然感谢医务人员的努力。
梁洁华去世后,很多自媒体将他俩形容为本港 娱乐 圈的神仙眷侣模范夫妻,但神仙眷侣也曾有艰难岁月,当年梁洁华曾被传出轨,还被港媒拍到疑似图片,但黄日华不仅没有放弃,反而从此半退圈照顾家庭,妻子患病后,黄日华更陪伴她抗癌七年,为了给妻子治病不惜放弃事业倾尽家产。
黄日华当年是实红过的,流量小生其实并不是这几年才有,83年TVB将汤镇业、黄日华、苗侨伟、刘德华、梁朝伟五人打造成 “五虎将”,是那个时代当仁不让的顶级流量天团。
傻郭靖当年的角色魅力,对那个时代的男男女女形成了巨大冲击。当时要是有热搜,估计他得天天刷屏。后来五虎将出走TVB,最终刘德华走,梁朝伟留,放到现在,可以让热搜爆一个月。
五虎将决裂令黄日华告别在无线的黄金时代,却没有错过港剧的黄金时代,从《义不容情》到自带BGM的97版《天龙八部》,他终究是留下经典。而他在银幕上建立的那些从腼腆羞涩到豪情盖天的男人形象,都和他个人的生命体验密切相关。
如果黄日华没有因为家庭隐退,他会红得更久吗?人生没有如果。
但当这个30年前的顶流渐渐被人忘记,却活成了重情重义的乔峰和一生不变的郭靖。
或者说,当这个男人不再演大侠,却把自己活成了大侠。
何为大侠,有大侠,首先要有江湖,有江湖,就有风云际会。
透过时间迷雾,回到故事之初。
那时的TVB,既是英雄地,也是风云场。
从小就是好孩子、优等生、被叔叔伯伯夸长的俊的黄日华,一从第九届TVB培训班毕业,就跑龙套跑到了《上海滩》剧组,天天看着周润发演戏。
不开工的时候他和一样跑着龙套的苗侨伟出去看电影、打桌球,每个月薪水输一半给苗侨伟哈哈哈哈。
另一个人很快就会加入这个桌球组合——就是从黄日华手里领报名表、被他的颜值吓到几乎想走人的刘德华。
至于睡觉,就要靠和发哥抢厕所,当时黄日华尝试过7天7夜没睡觉,一拍完戏就去抢厕所霸占睡觉位置!而且在这些地方睡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一定不会迟到,因为会有人来准时叫你!
未来港星们的风云际会,就是从厕所开始的。
和郭靖一样,黄日华是真的傻人有傻福。
他的好运气,从《射雕英雄传》之前就开始了。
他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走上人生“巅峰”,这一切还得感谢周润发。
1981年,无线金牌监制李添胜的新剧《过客》准备开拍,原定主演是周润发与郑裕玲,但在拍摄前期,周润发与公司闹起了矛盾,而黄日华刚好撞到这一幕。
就在他上前劝说师兄周润发的时候,公司高层怒喊:"为你精心打造的剧,你不演,谁演?"
周润发也是帅,指着黄日华怼回去:"让他演"。
无线也是刚,就真的定了黄日华来担纲《过客》的男主角冷面杀手李唐。
这一年的黄日华,才刚满19岁,第一天拿着剧本进录影厂,就被人教训了。
教训他的,是未来的港片郑九组——郑裕玲。
她直接把黄日华的剧本扔出去说:“小子,我们时间宝贵,你不要浪费我们的时间,剧本是回家看的,请你看熟了才回来开工。”
从此黄日华再也不敢带剧本去拍戏。
这个故事,不知道后来那些以爱豆在片场看剧本为勤奋事迹的粉丝作何感想。
而黄日华前半生的打怪升级,就此拉开序幕。
有李添胜这样的金牌监制,又得到剧中前辈指点,还有好兄弟苗侨伟合作,年仅19岁的黄日华一炮而红。
电视机前,有两位少女立即成为他的迷妹,并报考无线艺训班,后来也成为港片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叫张曼玉,一个叫刘嘉玲。
第二年,TVB拍摄了最早一版电视剧《天龙八部》,黄日华遇上他的第一个武侠角色——虚竹。
当年的黄日华自然不会想到,自己15年后在另一版《天龙八部》中的表演,会成为他一生的经典。
但这部剧中的表演还是被一个胖监制看到了,这个人就是王晶老爸——王天林。
他当时正在筹备的大剧,就是《射雕英雄传》。
他对自己的执行导演说,那个傻乎乎的小子可以。许多年后,这位执行导演会拍出很多华语电影最好的黑帮片,每一次都请王天林客串,他就是杜琪峰。
后来黄日华接受汪涵访问的时候,曾经说过王天林选择自己饰演郭靖的原因:“天林叔说找我演郭靖比较适合,因为他说我比郭靖,还要笨,还要蠢。”
其实他也险些错过郭靖,或者说,观众差点错过一个最经典的郭靖,因为TVB的第一选择,是林嘉华。
但正如武侠片里的情节,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误打误撞在一场武林大会中站到最高的位置。
当剧集中小船上的黄蓉容颜娇丽,清清脆脆喊了一声:“靖哥哥”。
靖哥哥从此再也忘不了他的蓉儿,观众也忘不了靖哥哥。
简单来说,就是有笑有泪。
笑是笑场。当年扮演周伯通的秦煌和扮演洪七公的刘丹很爱搞怪,黄日华和翁美玲忍不住笑场,王天林整天笑嘻嘻的才不会骂人。
可是杜琪峰会啊!
一重拍两个人就被杜琪峰狂怼。
要说被骂得多,还是翁美玲被骂得更多一些。
83版黄蓉多经典,那都是后话,当时的情况是翁美玲演戏状态很不稳定,找不到黄蓉的感觉,经常躲起来哭,不像黄蓉,倒像是苦兮兮的穆念慈。
好在有陪她一起讨论角色的黄日华。
翁美玲也不让黄日华白帮忙,他教她演戏,她就教生活中黄日华与人打交道。
放到现在,这绝对是粉丝磕到掉牙的顶级CP。
苦是拍武戏。
通常是导演骂完,武术指导接着来骂。
这位武术指导将来会成为港片威亚王,经典作品包括《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他就是程小东。
那时候顶流也没有替身。
黄日华和翁美玲不用拍摄时,就被程小东拉到一旁练习跳床,跳得要稳要帅,在空中还要接招,不行就一连串骂出来。
这样的苦,如今的流量花生无法想象。
黄日华回忆,“想当年真的满眶眼泪,最怕看到明天的流程表上有打戏。”
最夸张的是骑马段落,镜头前,黄日华骑在马上跟着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镜头一转他就从马上摔下来,直接晕倒十几秒,往后二十多年再也没看到黄日华演过骑马戏。
但大难之后必有后福。
有人说黄日华就像他饰演的郭靖一样,人生仿佛开了挂,遇到黄蓉,给洪七公做了道“叫化鸡”,就学到了降龙十八掌。
这里的洪七公自然是王天林。
如今回想起当年的《射雕》,人们的第一反应绝对是“万人空巷”,那不是爆款可以形容,而是在一代甚至几代人心中打下烙印。
从此人们不论在何时何地,一听到《铁血丹心》的前奏响起,那便是武侠。
这部剧以后,黄日华当然成为无线古装第一小生,可惜翁美玲并没有成为古装第一美人。
因为26岁的翁美玲,因为感情问题想不开,为了汤镇业自杀了。
刚开始黄日华还以为是造谣,直到收到葬礼的消息,他才知道是真事,在外面度假的黄日华马哭到泣不成声,马上赶回中国香港。
最后翁美玲的八位扶灵人为梁朝伟、刘德华、苗侨伟、李添胜、萧笙、何家联、伍润泉,和她的靖哥哥黄日华。
TVB五虎到了四虎,唯一没到的正是令她自杀的汤镇业。
翁美玲的墓碑上用英文刻着:寻找天国没有你的存在,世界是那么的冷清对我们来说,一切都不一样,如果你能重返我们中间整个世界将宛如天堂。
其实有句歌词就可以概括——“在世间自有山比此山更高 但爱心找不到比你好。”
蓉儿终究是回不来了,可是靖哥哥的人生还是要继续。
如果教他做人的翁美玲还在,黄日华在接下来的故事中,也许不会这么倔强,星途也会不一样。
这就是80年代 娱乐 圈年度大事件——
1983年,无线五虎将诞生。
黄日华、刘德华、苗侨伟、梁朝伟、汤镇业,五人在无线推出的“星光熠熠竞争辉”上表演杂技,青春无敌,绝对顶流,被媒体封为“五虎将”。
无线男子天团成立,不仅五人进入事业黄金期,也标志着TVB走进黄金时代。
可是1985年五虎共同出演的TVB台庆大剧《杨家将》,却成为五虎的告别曲。
这一年,刘德华与TVB为续约之事发生矛盾,兄弟同心,五人打算跳槽进军影坛。
说来难以相信,黄日华他们在TVB成为一线时,要经常过着“非人”的生活,凌晨三四点收工,六点再开工,有时为了赶戏,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可是拿的薪酬依然非常微薄。
哥几个一商量,黄日华就找高层谈薪酬的事情,也没多要,一年加几千港币而已,不是一个月喔,是一年。
可是当年无线的薪酬体系,只有一个人能说了算,那就是邵逸夫。
无线之所以成为当年的亚洲电视剧工厂,铁血管理绝对是关键之一。
无线的管理沿袭邵氏,而邵氏电影一统港片天下的时候,其中最红的狄龙、姜大卫,薪水也不超过一万港币。
以最低的资金投入,获取最高的利润,是TVB的经营法则,演员觉得薪资不合理,雪藏便是。反正当年的TVB捧谁谁红。
所以高层压根就没把他们当回事,给出最好的答复是让他们续约5年,才可以每年加500元。
最终引发五虎将决裂,也埋下了无线盛极而衰的伏笔。
不过堂堂无线,怎么可能把五个顶流拱手送人?为阻止五人,这边用了不少手段。敢情这无线急起来,跟拍武侠片没啥区别。
就是各个击破。
当年最硬的是黄日华和刘德华。
最后不肯屈服的刘德华被雪藏。
听话的梁朝伟续约。
但两人都在三年后离开。一个成为天王,一个成为影帝。
汤镇业为千夫所指,半隐退于 娱乐 圈,后来混迹于风月片。
黄日华被合约困住,被打压了5年。
后来不断地有人问黄日华,是否对当初的决定有过一丝后悔,是否对当初的“背叛”有过怨恨,他总是一笑置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就是我的选择,如果再来一次,我还这么选择。”
果然,还是郭靖。
当年他一度被雪藏,直到本港观众对质量每况愈下的无线剧颇有不满,方才有所解冻。
一位号称无线韦小宝、天不怕地不怕的监制在一部家族情仇剧中起用了他,他就是后来拍了《大时代》的韦家辉。
一年后,这部剧集将随着陈百强的“冷暖哪可休 回头多少个秋 ”的歌声红遍亚洲,这就是《义不容情》。
丁有健这个角色非黄日华莫属,一生太过善良,弄得亲人尽失,挚爱离去,一生所求未得,所拥有的又并非自己所爱。
但这也是黄日华在无线的告别作。
之后他与无线约满,加入亚视。
第一部剧,就是亚视的台庆大剧《银狐》。
他饰演的段绍祥,从单纯善良到不择手段,黄日华的演绎,使人在觉得他可恨又可爱,这个角色也向所有人证明,黄日华早已不是当年的傻小子,而是已经能驾驭人性明暗之间的王牌演员。
从演员角度说,这时候的黄日华,才真正进入自己的黄金时代。
然而时不予我,1993年,亚视约满,黄日华重返无线,已经不再是当年当仁不让的一线小生了。
虽然在《O记实录》、《天地豪情》等多部剧中都贡献了精彩表演,但此时的黄日华不再无可取代。
一直到1996年,当年《过客》监制李添胜重拍《天龙八部》,选角选到了乔峰遭遇瓶颈,他看着书中的描述——
“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破烂,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
这样的港剧演员,哪里找?
一抬头——黄日华。
此时的黄日华,历经人生跌宕,早已经能够把握广阔深沉的表演。即使用最少的话语、最日常的举止,也能塑造人物层次丰富的内心。
演极具悲情色彩的乔峰,黄日华从第一场戏开始,就演出了角色的豪情盖天,但越往后演,你又越能感受到这个英雄的悲苦无奈,更忍不住嗟叹命运之不可测。
几乎很少有一个武侠剧扮演者能够同时贡献出那么多名场面,几乎在任何一个乔峰关键段落,无论是误杀阿朱还是自戕而死,黄日华都把乔峰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最终这些众多80,90后的童年记忆,即使几十年后回头看,也不觉得有任何回忆滤镜。是真的好。
黄日华借此拿下TVB当年的最佳男主角,实至名归毫无悬念。
然而这也是黄日华在无线最后的佳作了。
其实越过千禧年,内地资本市场崛起,许多影人闯入内陆,拓展新事业。以黄日华当时在内地的非凡人气,拿到好的资源不难,可是自乔峰之后,他再也没有塑造如此层次丰富而又能深入人心的角色。
因为现实中乔峰的阿朱得病了。
刚进入TVB时,黄日华和大他一岁的梁洁华就走到了一起。
1982年,两人大胆公开恋情,这对"金童玉女"备受祝福。
然而刚过一年,正值事业高峰期的黄日华,就和女演员"黄造时"传出了绯闻。
接下来黄日华的绯闻女友名单中,又先后出现过惠英红、邓萃雯和龚慈恩的名字。
于是他和梁洁华和平分手。
当年港媒报道说是龚慈恩介入了梁洁华和黄日华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地恶意涂黑龚慈恩。
龚慈恩只能选择离开,到中国台湾发展,拍摄了《雪山飞狐》。
后来的黄日华说:只有在失去之后,我们才能懂得珍惜。
他回过头,开始重新追求梁洁华。两人和好如初,并在1988年正式完婚。
一年后,两人也有了爱情的结晶,一家三口,羡煞旁人。从此以后,黄日华再无绯闻。
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港媒打趣他,怎么你现在是不受欢迎了吗?身边没有任何莺莺燕燕了。他回答,“可能是我太太对我管得比较好,让我再没有机会看其他女人吧。”
然而踏踏实实工作赚钱养家的黄日华,万万没想到,转行保险经纪的妻子梁洁华竟有了"婚外情"。
当时妻子与同事Kenny的亲密照片被港媒曝光,一时间,黄日华几乎崩溃。
但黄日华把责任归于自己,他曾在节目中提及自己愧对女儿和老婆,他说女儿学校开家长会,都是太太一个人去参加,他错失了对女儿和老婆的陪伴,没有尽到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从此黄日华决定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分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妻女。
到了2013年,黄日华刚刚和妻子梁洁华在自己的银婚纪念日结束完慈善晚宴后,妻子突发重病,夫妻俩也想着骨髓移植,但全家都做了配型,结果没有一个相符,只好进行化疗。
梁洁华告诉媒体:“当时医生提到我会掉头发,终于有一天我醒来所有头发全掉了,当时我只懂哭。我更患上抑郁症,每日也很恐惧。幸好有老公在,否则真不知道怎么办。”
为了照顾好妻子,黄日华推掉了本就不算多的表演机会,早上去菜场买菜,回家后做饭,有空就陪着妻子看电视,从不离开妻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家庭妇男”。
但他也不卖人设。
很早黄日华就对传言他为了太太医疗费拼命赚钱省钱,进行过辟谣。
他说太太的医疗费不菲,完成疗程费用逾100万元,“不过梁洁华是做保险的,她买了危疾保险,所以至今我们一分钱也不用负担。”
其实他几乎把家底掏空。
除了坚持让太太住私家医院单人病房,又让她出院后在沙田某酒店租长房专心休养,他还购入大埔比华利山逾三千呎的独立屋,与太太过清静生活,并尽量将工作时间缩短,不想离开她太久。梁洁华曾在受访中感激丈夫的不离不弃,赞他是100分老公。
梁洁华体重由120斤跌至97斤,一度宣布已康复,但需要五年的观察期。2018年黄芷晴称梁洁华已接受骨髓移植手术,手术成功。
本以为仗已经打完,没想到癌症还是没有放过梁洁华。
有人可能会问,为一个疑似出轨的妻子,值得吗?
黄日华曾在某节目中说,无论你是富有、 健康 、贫穷、开心,我都在你身边,一直把你保护,结婚时的诺言就是一生一世的承诺,我一定要把结婚时的承诺做得很好!
当年演“铁木真”的秦沛直呼他:黄大侠。
少年的誓言,往往很美,却因为难以实现,而成了谎言。
黄日华个现实的成年人,面对是妻子可能出轨的现实的婚姻,所以他捧着不计算的认真,兑现承诺,才更显珍贵。
这才是侠骨柔情。
黄日华最需要用钱的时候,出手帮到他的,又是刘德华。
了解港娱的人,就别问我为什么用又字。
无线五虎将,后来 娱乐 圈的身份地位已经发生了巨大悬殊,但有三虎的关系,几十年如一日。
黄日华、刘德华、苗侨伟。
2005年,刘德华以监制身份拍摄电影《童梦奇缘》,首先想到了自己久未开工的老朋友黄日华。
他找黄日华演自己老爸,场场都是对手戏。
结果请来一看,可能找错人。
黄日华不仅久疏战阵,而且还是电视剧那套七情上面的演法,刘德华觉得不行,骂也不好骂,只有说“我演一次你看”。
就这么带着他演,刘德华监制的戏,部部都有两个人:一个是欠下巨债的郑则仕,一个是老婆治病等用钱的黄日华。
开演唱会,黄日华去捧场,刘德华特意cue他到台上,两人一起合唱歌曲。
2017年1月,刘德华在泰国拍摄广告时坠马。
第一时间去医院看望刘德华的,是郑则仕、黄日华和梁洁华。
当年第一个对外界透露刘德华身体情况的,也是黄日华。
这对老友,一起走过几十年,已经没什么不能说。
黄日华曾在刘德华的演唱会上开玩笑,“他(刘德华)当年在训练班,一见我老婆梁洁华就盯着看,眼珠都快要掉下来了。
刘德华就爆料当年黄日华刚开始演戏念台词结结巴巴,天天被女演员怼,还要登报道歉。
这一切,总让想起《天龙八部》里,乔峰三兄弟的聚义。
所谓兄弟,三个字——无条件。
有条件去帮,那是利益交换,黄日华有事,刘德华一定出现。这是兄弟。
2016年,网上流出一张他们郊游的照片,刘德华兴奋自拍,与坐在车上的黄日华梁洁华合照。可惜如今只剩黄日华了。
也好在,黄日华还有刘德华。
兄弟之间,有时甚至无需言语。
同此生,共患难,而已。
这就是侠义。
黄日华真是与武侠有缘。
1982年到2004年退出 娱乐 圈期间,他共演过8位大侠,其中7位来自金庸先生笔下。
说他是出演金庸剧最多,也是受肯定最多的演员,应该没有争议。
有时候觉得,他真的活成了那些武侠人物。
他在圈里的时候,能帮就帮。拍《太平天国》时,郭富城还是刚出道的新人,离家又远,黄日华便叫他来自己家住,早上再载他一起去开工。
郑则仕欠下八千万巨债,尝尽人情冷暖时,只有两个人对他伸出援手——刘德华和黄日华。
娱乐 圈跟红顶白,他跟的不是过气的,就是去世的。
妻子还在的时候,每年翁美玲忌日,他都携妻子拜祭哀悼。
今后只能他自己去了。
他退圈,很多人觉得他傻,他自己很清醒:“我中学毕业,什么都没有,工作几十年,有房子,有自己的家庭,曾经当红,也有名利,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很满足,不需要强求太多。”
像是退隐江湖的高手。
退圈之后,他陪伴家人,踢足球,做公益,生活简单。梁洁华患病,他就默默陪妻子打这场仗。
刘德华找他拍戏挣钱,他搭乘早班飞机去工作,晚上快12点赶到医院问梁洁华:“你没事吧,我回来了。”
去年10月,金庸先生去世,王牌对王牌节目邀请《天龙八部》剧组重聚。
阿紫最后出场,远远对着黄日华喊 “姐夫”。
众人泪水滂沱。
乔大哥老了。
鲁豫去采访周润发,在街头忽然发现一个在菜市场买菜的大叔。
她愣了一会才喊出他的名字:黄日华大哥。
一代大侠,终究隐没江湖。
“肥猫”郑则仕说:“ 娱乐 圈没有朋友,我不想跟他们来往,只有跟黄日华才说得上话。”
罗家英则赞他:“水平不流,人平不语,侠气之人,不吐不快,我觉得黄日华不是喷火,而是敢言。”
这些年港媒对谁都不客气,但到了黄日华这里,少有闲言闲语。
梁洁华去世之后,女儿黄芷晴整个人哭得崩溃,现已慢慢平复,为妈妈选遗照。黄日华一直强撑着办理后事,请媒体让他安心办后事,港媒就真的不为难他。
这一刻我在想,本港一个弹丸之地,何以拍出那么多经典武侠?
中国香港地域有限,可供选景的地方就那么多,所以多爱用特写和近景。
根本没有办法展现武侠世界的大漠孤烟、沧海碧浪、莽莽草原,荒凉戈壁......
在道具、服装上很随意,就说83版《射雕》,书中写黄药师吹箫,可是全剧曾江演的黄药师提溜着笛子当洞箫吹,当年也不觉得违和。
明明场景那么小,所有故事都在一条街拍完,可它就是让你感觉到江湖很大,豪情盖天,风沙中夜雨里,数不尽的侠肝义胆。
如今的武侠剧,要多华丽有多华丽,大江南北尽收眼底,可你却偏偏感觉江湖很小。
大概是因为,剧中人脱了戏服,没有一个是真侠客。
而当年丰富的武侠剧经验、武术指导经验,成熟的剧情节奏把控,以及黄日华翁美玲这样的演员,共同塑造了TVB武侠剧的辉煌。
因为黄日华身上,本身就带着金庸先生笔下的侠气。
侠客,多半简单,所以快意恩仇。
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聪明人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但人人都太聪明了,就演不好武侠了。
而像黄日华那样,虽然只是打一份工,演一辈子戏,但却珍惜人与人之间相遇的美好。哪怕是对陌生人,也保有一份尊重和慈悲。
像刘德华那样,说一声兄弟,就真的做一辈子兄弟。
笨不笨一点?
可那些值得回味的,让人落泪的,总在言语之外的——侠骨风流,尽在其间。
他们的演艺传奇,恰好都从金庸武侠剧开始,黄日华是演郭靖,刘德华是演杨过,因缘际会之间,他们仿佛跟随金庸先生一并进入了时光的缝隙,去演绎一出现代侠客行。
何为武侠?不是快意恩仇刀光剑影而已,而是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 情感 ,有自己特殊的道义,无论穷达,都无法改变。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不熄灭。
武侠,更像个隐喻。是黄日华一生演出好戏,也是一生对疑似出轨的妻子寸步不移,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是黄日华身后,永远有一个默默力挺他的刘德华。
所以为什么黄日华配称大侠?因为真正的侠义,看不见,摸不着,刘德华说了三个字:在心中。
这便是侠。
戏剧是综合性艺术。中国古代戏曲与诗、词、文、赋等文学体裁不同的是:戏曲既作为阅读的文本存在(“案头之作”),包括剧本的情节、结构、关目、宫调、曲牌、文辞、声韵等方面;又有着复杂的艺术形式(“场上之戏”),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因此,戏曲从萌芽到成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国戏曲被称为“晚熟”的艺术。它发端于先秦两汉,酝酿于隋唐,形成于宋金,繁荣兴盛于元,发展演变于明清。直到今天,中国戏曲发展为以国剧——京剧为代表,由众多地方戏曲组成的戏曲大家庭,仍然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为大家带来无穷乐趣。而昆曲,也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类艺术殿堂的瑰宝。 古代戏曲的起源 古代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艺术之一。同时,戏曲在我国文学艺术园地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们分别代表了各个时代最杰出的文学艺术成就。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黄金时代,但中国古代戏曲并非是元代一个时期的艺术,它的萌芽、生长、繁荣,贯通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大体有两条线索,一是从原始社会的巫术表演、西周末年的俳优滑稽表演到西汉百戏中的角抵戏,再到唐代的参军戏,故事表演日渐丰富,逐渐成为戏剧的主体。另一条是由原始歌舞到汉魏隋唐的代面、钵头、踏摇娘等歌舞戏演出,使得民间歌舞艺术获得极大的发展,为戏曲宫调、曲牌、声韵的成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宋金时期是戏曲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追述戏曲的源头,往往要提及“优孟衣冠”。优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是一名职业演员,与当时的楚相孙叔敖相识。孙叔敖生前为官廉洁,没有积攒下什么财产。他去世前叮嘱儿子,如果有一天家里穷得过不下去了,就去找优孟想办法。果然,孙叔敖的妻儿在他去世后生活贫困,他的儿子靠打柴为生。一天,孙叔敖的儿子路遇优孟,将自己的生活状况和父亲的遗言告诉了他。优孟按照孙叔敖生前的模样装扮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与孙叔敖生前的言谈举止一模一样了,就去见楚王。楚王看到孙叔敖“重生”,非常惊讶,请他再来做宰相。优孟说,我要回家和老婆商量一下再说。过了几天,他答复楚王说,我的太太说了,不能做楚国的相。楚王问为什么,优孟说,你没看见孙叔敖的先例吗?生前为楚国办了那么多大事情,死后儿子靠打柴为生,又有什么好处呢?于是楚王下令,给孙叔敖的儿子许多封地,让忠臣的后代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这就是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优孟衣冠”的典故。 元代杂剧与体制 元代是我国戏曲繁荣兴盛的时期。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二者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元杂剧继承了宋金杂剧、诸宫调等表演艺术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南戏起源于温州等东南沿海一带,又叫“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宋元南戏的代表作为“荆、刘、拜、杀”,成就最高的是《琵琶记》。由于南戏在元代前期处于发展的薄弱阶段,还不能与杂剧一争高下,所以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 元杂剧有完整的艺术形态,剧本主要由唱曲、宾白和表演三部分组成。在体制上,元杂剧以“折”为单位,一本通常为四折,个别也有一本五到六折的。此外每本还加有一场或两场戏,称为“楔子”,位置或在折前或在两折之间,用来介绍人物、情节等。每本在结尾时有一对或两对对子,称为“题目正名”,如“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在音乐方面,元杂剧有严格的规定,一折戏只用一套曲子,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子组成,而且同一套曲子的排列顺序也比较固定。元杂剧用北曲演唱,乐器主要使用琵琶等弦乐,风格豪放激越。在角色设置上,元杂剧角色分为三大类:末类、旦类、净类,一本戏中只由一人主唱,由正末演唱的戏称为“末本戏”,由正旦演唱的戏称为“旦本戏”。元杂剧中用“科范”来规定动作表情或指示舞台效果,简称“科”。 南戏的体制大为不同。不称“折”而称“出”,一般一部戏有几十出,规模宏大,能够演出曲折的故事。一般由“副末开场”,介绍剧情大意。音乐一般用南方的音乐,但在后期也吸收北方的音乐成分。演唱不限于一人,有独唱、对唱、合唱、轮唱等不同的演唱方式。他的动作表情和舞台提示叫“介”,不叫“科”。南戏善于讲述家庭和爱情故事,较少历史、公案之作。 在元代近百年的时间里,北杂剧创作风靡全国,作家云起,涌现出一批成就卓著的戏剧作家和演员,剧本成千上万,洋洋大观。著名的剧作家有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郑德辉、白朴、马致远等。关汉卿是元代最伟大的戏曲作家。他的重要作品分别有《窦娥冤》、《单刀会》、《望江亭》、《救风尘》等几十种。白、马、郑的《梧桐雨》、《汉宫秋》、《倩女离魂》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马致远还是写散曲的高手,被称为“曲状元”。而伟大的戏剧家王实甫创作了被称为是“天下夺魁”的《西厢记》,成为元代戏曲最高成就的代表作。《赵氏孤儿》是纪君祥的代表作,很早就被伏尔泰等人翻译到欧洲,为中国戏曲赢得了世界声誉。 明清传奇与唱腔 明清两代,在通俗白话小说获得长足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明清传奇也迎来了古代戏曲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戏曲到明清两代分为杂剧和传奇两大类。杂剧虽然还有人写作与演出,如著名作家徐渭的“四声猿”(《雌木兰》、《女驸马》、《狂鼓史》、《玉禅师》),但已度过了它的黄金时期。明清传奇与宋元南戏一脉相承。《琵琶记》被称为“传奇之祖”,讲述了一个“三不从”的故事。而它的结构形式和艺术风格,也奠定了明清传奇的基本格局。 明清传奇荟萃了宋元南戏和杂剧的精华,成为明清时期主要的戏剧体裁。传奇在明清两代,在内容体制、舞台表演等方面都比南戏有进一步的发展,一直延续到清中叶乾隆后期,传奇的表演才逐渐衰微,而代之以地方戏的兴起。 传奇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明万历以后,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出现了称为明代三大传奇的《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和汤显祖的杰作《牡丹亭》。除《牡丹亭》外,汤显祖还有《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由于对戏曲文学、音乐的理解不同,明代剧坛出现了不同的派别,如昆山派、临川派和吴江派等,著名剧作家有李开先、张凤翼、周朝俊、吕天成、孟称舜、冯梦龙等。围绕着《牡丹亭》的改编等问题,汤显祖与沈璟等人展开了有关戏曲理论方面的激烈争论,被称做“汤沈之争”。到清初更是出现了轰动曲坛的“南洪(升)北孔(尚任)”两位巨星,他们的代表作《长生殿》和《桃花扇》被称为是清代戏曲的“双壁”。 明中期由顾坚、魏良辅等艺人对四大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的昆山腔做了改革,被称为“水磨调”,低回婉转,悦耳动听。文人按曲填词,昆腔唱遍大江南北,成为明后期以后主要的唱腔。到清乾、嘉时期,统治曲坛的昆曲进入宫廷,脱离人民群众,逐渐被弋阳腔、秦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等地方小戏所取代,这就是所谓的“雅部”与“花部”的对立。现代京剧就是以二黄调为主,吸收了其他地方戏曲声腔而形成的新剧种,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明末清初还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中,有很多关于戏曲创作、表演等的精彩论述。 古代戏曲与小说 我国古代戏曲在成熟过程中吸收了诗、词、文以及民间歌舞、说唱技艺的成果,和小说的血缘关系尤为亲密。小说和戏曲在许多方面是互相借鉴和渗透的。在内容上,唐宋传奇和各种笔记小说,成为古代戏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著名的如明代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有“三梦”是直接取材于唐人小说:《紫钗记》本自《霍小玉传》,《邯郸记》本自沈即济《枕中记》,《南柯记》本自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反过来,戏曲的故事情节对小说的创作也有影响,如在《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出现之前,在戏曲舞台上就有大量的“三国戏”、“水浒戏”以及“取经戏”上演,它们直接推动了长篇小说的诞生。在艺术形式上,小说和戏曲也都从对方吸取有益的养料完善自己,可以说是小说中有戏曲,戏曲中有小说。李渔就把小说看作是无声的戏曲,并将自己的小说集定名为《无声戏》。 有人把中国古代戏曲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 1.始于离者,终于和。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和之美”,戏曲也不例外。无论在戏曲开始阶段怎样渲染一种生离死别的氛围,但最后大多数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所以,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悲剧”。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王国维说,中国戏曲的特点在于“以歌舞演故事”。也就是说中国的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用歌舞的手段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因此,中国的戏曲是“歌剧”、“诗剧”,而非“话剧”。 3.离形取意,得意忘形。中国古代美学还讲究“意境”。戏曲也是如此,许多因素都是写意的,重“意”不重“形”。如抽象的脸谱、飘飞的水袖、简单的陈设,四个人千军万马,一转身千里万里,一支马鞭便有骏马驰骋,两支船桨可在水中荡漾。麻烦采纳,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