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发展史

服务器发展史,第1张

服务器的发展历史  服务器的发展历史要追溯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1946-1954年,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研制成功;1951年,IBM生产出第一台用于科学计算的大型机IBM 701;1953年,IBM推出了第一台用于数据处理的大型机IBM702和第一台小型机IBM650,为第一代商用计算机描绘出了一个丰满而生动的形象。  

2)1954-1964年,晶体管造就了第二代计算机     1954年,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的第二代计算机TRADIC诞生于美国贝尔实验室,采用了浮点运算,实现计算能力的飞跃;1958年,大型科学计算机IBM 7090诞生,实现了晶体化;1961年,第一台流水线计算机IBM7030研制成功,其成为了超级计算机的雏形  

3)1964-1970年,集成电路使第三代计算机脱胎换骨     1964年,第一台通用计算机IBM/360研制成功,其采用了集成电路技术,实现了通用性(集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实时控制功能于一身)、系列化(区分了小型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统一了指令格式、数据格式、字符编码、I\O接口和中断系统,实现了不同型号兼容)和可扩展性(具有开发价值),成为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1970年至今,第四代计算机    1970年,IBM S/370问世,单晶硅电路技术、虚拟存储器技术、多处理技术相继应用其中,到1976年,S/370已发展成为具有17种型号的庞大家族。     1981年,S/370系列的地址线位数被增加到了31位,大大增强了其寻址能力,并且在存储方面还增加了扩展存储器,与主存分离,改善了系统性能。     80代年上半叶以前,服务器主要是面向高端用户。80年代下半叶,大型机系统体系机构更新步伐加快。1986年,IBM 9370系列发布,标志着S/370开始向低端方向延伸,目标是服务于中小型企业。

端游就是客户端游戏,即下载安装包在电脑上玩的游戏。

端游,是相对于“网页游戏”所产生的新名词,全称是“客户端游戏”,是传统的依靠下载客户端,在电脑上进行游戏的网络游戏。

端游都有游戏客户端,即游戏的客户使用端,相对于游戏服务端的另一端,服务端是为游戏数据库服务的,而客户端就是游戏数据使用端。

扩展资料

第一代端游服务器:

1978年,英国著名的财经学校UniversityofEssex的学生RoyTrubshaw编写了世界上第一个MUD程序《MUD1》,在UniversityofEssex于1980年接入ARPANET之后加入了不少外部的玩家,甚至包括国外的玩家。

《MUD1》程序的源代码在ARPANET共享之后出现了众多的改编版本,至此MUD才在全世界广泛流行起来。不断完善的MUD1的基础上产生了开源的MudOS(1991),成为众多网游的鼻祖。

MUDOS采用C语言开发,因为玩家和玩家之间有比较强的交互(聊天,交易,PK),MUDOS使用单线程无阻塞套接字来服务所有玩家,所有玩家的请求都发到同一个线程去处理,主线程每隔1秒钟更新一次所有对象(网络收发,更新对象状态机,处理超时,刷新地图,刷新NPC)。

游戏世界采用房间的形式组织起来,每个房间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可以移动到下一个房间,由于欧美最早的网游都是地牢迷宫形式的,因此场景的基本单位被成为“房间”。MUDOS使用一门称为LPC的脚本语言来描述整个世界(包括房间拓扑,配置,NPC,以及各种剧情)。

游戏里面的高级玩家(巫师),可以不断的通过修改脚本来为游戏添加房间以及增加剧情。早年MUD1上线时只有17个房间,RoyTrubshaw毕业以后交给他的师弟RichardBattle,在RichardBattle手上,不断的添加各种玩法到一百多个房间,终于让MUD发扬光大。

用户使用Telnet之类的客户端用Tcp协议连接到MUDOS上,使用纯文字进行游戏,每条指令用回车进行分割。

用户数据保存在文件中,每个用户登录时,从文本文件里把用户的数据全部加载进来,操作全部在内存里面进行,无需马上刷回磁盘。用户退出了,或者每隔5分钟检查到数据改动了,都会保存会磁盘。这样的系统在当时每台服务器承载个4000人同时游戏,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从1991年的MUDOS发布后,全球各地都在为他改进,扩充,退出新版本,随着Windows图形机能的增强。1997游戏《UO》在MUDOS的基础上为角色增加的x,y坐标,为每个房间增加了地图,并且为每个角色增加了动画,形成了第一代的图形网络游戏。

因为游戏内容基本可以通过LPC脚本进行定制,所以MUDOS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款服务端引擎,引擎一次性开发出来,然后制作不同游戏内容。

后续国内的《万王之王》等游戏,很多都是跟《UO》一样,直接在MUDOS上进行二次开发,加入房间的地图还有角色的坐标等要素,该架构一直为国内的第一代MMORPG提供了稳固的支持,直到2003年,还有游戏基于MUDOS开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客户端游戏

1 第一代赛扬是奔腾II的简化版:最早的Celeron 266MHz处理器于1998 年4月15日由Intel发布。最初推出的Celeron有266MHz、300MHz两个版本,且都采用Covington核心 0.35微米

真正经典产品是赛扬300A,当时很多稳超频至450,性能可以提升近50%

2 pentium pro是奔腾的服务器版本,也叫高能奔腾,是英特尔为服务器专门设计的第一款处理器,但是比较短命

3 英特尔第一代奔腾处理器是1993年推出,型号奔腾60和奔腾66,性能并不比486DX4 100好哪里去,真正开始普及的是奔腾75以上的CPU,真正有意义是奔腾90以上(因为有足够性能软解VCD)

4 11代I3提升太少,而且11代本身就过渡品,短命,所以被砍掉

5 你可以搜一下,一般200多,虽然比较稀少。但比起VOODOO5显卡之类的来,也不算太稀有的东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4528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1
下一篇2023-06-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