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ClickHouse一直在快速的增长,也受到大量开发者的认可,但长久以来,并没有特别趁手的工具产品来访问和管理,所以,在完成MySQL支持之后,NineData选择优先支持ClickHouse。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NineData帮助开发者,通过GUI的方式访问和管理ClickHouse数据库。
ClickHouse简介ClickHouse凭借着其出色的分析查询性能,尤其是在日志处理上的优势,非常有效的解决了关系型数据库在海量数据场景下的分析查询短板问题。其语法与使用习惯也与当下最流行的数据库MySQL类似,迭代速度和对社区的响应也非常快,在过去的几年,ClickHouse收到大量开发者的认可。经过几年社区快速增长之后,在2021年ClickHouse Inc的成立也让该分析型数据库进入了开源与商业化一起发展的阶段。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未来ClickHouse还将是快速增长的分析型数据库之一。
使用NineData访问ClickHouse整个使用过程也较为简单。首先,需要在NineData数据源页面创建ClickHouse数据源。需要注意的是:
NineData使用http/https协议访问和管理ClickHouse,所以这里需要填写对应的http/https端口(而不是Native的端口)
如果使用了SSL加密(ClickHouse Cloud的强制要求),则需要打开下面SSL加密选项(如果没有开启SSL加密,则无需打开该选项)
"接入地域"可以选择一个尽可能离服务器近一些的地域,可以适当增加访问速度
使用NineData访问ClickHouse
在填好连接信息之后,可以点击“连接测试”按钮,验证是否可以正常访问ClickHouse,如果信息都正确的话,则会提示上图右上角的“连接成功”信息。在完成数据源配置之后,就可以通过SQL窗口功能访问该数据源了。
NIneData正常访问ClickHouse
使用导航树查看数据库内部的对象
下图即为NineData所提供的ClickHouse导航对象树。较详细的展示了ClickHouse数据库内部的对象,除了常见的表对象外,NineData还提供了视图、字典、ROW POLICY等数据库对象,在服务器层面,则支持了用户、角色、QUOTA、自定义函数等对象的展示。相比于同类的产品,例如,Arctype、DBeaver、DataGrip、阿里云DMS、ClickHouse自己提供的local play等(注:目前最新的Navicat Premium 16版本还不支持ClickHouse),NineData支持是最完整,最细致的。另外,NineData导航树还支持表对象的搜索功能,可以帮助开发者方便的搜索到关注的数据表。
NineData所提供的ClickHouse导航对象树
导航树功能对比:NineData VS 其他NineData的导航树提供了丰富而完整的数据库对象,对比常用的数据库GUI工具,NineData支持更加完整,体验更加友好。具体的对比如下:
NineData的导航树提供了丰富而完整的数
导航树功能对比:NineData VS 其他
说明:
Arctype是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前一段时间刚刚加入了ClickHouse Inc并不再更新原来的产品
local play是指ClickHouse自带的数据管理工具
DataGrid则是有JetBrains提供的数据库管理工具
DBeaver是一个第三方的开源数据库访问工具
DMS是阿里云数据库的一站式数据管理平台
智能的SQL补全提升效率NineData提供了强大的SQL提示、补全功能,可以最大程度的帮助开发者更叫高效的完成SQL编写。例如,在如下的截图案例中,左图中,NineData会根据光标的位置和语法结构识别出,这里需要填写数据表名/视图名,则优先推荐该类对象。在右图中,NineData则通过语法结构,对象别名等信息,准确的推荐最可能匹配的列信息。
NineData提供了强大的SQL提示、补全
使用NineData保存常用的SQL通常,对于运营人员来说,需要经常关注线上的业务数据;对于开发人员也需要经常关注线上系统的运行数据情况。NineData则可以通过“保存 SQL”功能,在线保存这些经常需要使用的SQL,用以完成一些常用数据库数据查询。
另外,NineData还支持全量的SQL运行历史保存,一方面用户可以使用该功能追溯实际行了哪些功能;也可以使用该功能,在历史SQL中找出常用的SQL。
小结通过这篇介绍,可以看到如何使用NineData快速简单的访问与管理ClickHouse实例。
另外,NineData除了可以支持以GUI的方式访问和管理ClickHouse之外,NineData还支持MySQL到ClickHouse的数据迁移/同步/复制功能,相比ClickHouse内置的集成引擎,NineData很好的解决了上游MySQL DDL变更时的链路稳定性以及复制时对象映射等问题,可以帮助用户高性能、高效率、高稳定性的完成从MySQL到ClickHouse的数据复制。
作者:王慧贤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安全......如今,围绕“数据”的话题越来越多,离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近。
从陌生到熟悉,数据不仅“出圈”,甚至已然站在了C位。去年,中央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明确表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后,数据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
步入信息化时代后,数据库、操作系统与中间件作为计算机最基础的三大软件,支撑着企业的正常运行。
当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后,必然会迎来爆发式增长,企业的数据存储和处理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更重要的是,疫情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脚步,更加速了企业的上云速度。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时代的变革,总会带来商业世界的变化。如何在云原生架构下使用数据库,成为企业的痛点和云厂商的机会,亚马逊AWS的CTO Werner Vogels曾多次强调:“数据库是云计算的终极之战。”
在数智化时代,云原生到底意味着什么?云原生数据库和传统数据库相比,核心优势是什么?是否把数据库搬上云就是云原生?基于这些问题,雷锋网与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数据库产品事业部负责人李飞飞展开一场对话。
国产云原生数据库,摆脱「切肤之痛」
如今,数据库的商业世界,因为云的出现与发展,分成了两大派系。
一派是以Oracle为代表的传统商用数据库,一派是以国外AWS、国内阿里云为代表的云原生数据库,去“IOE革命”下的产物。
其实,早期较为火热的数据库种类有三种,层次式数据库、网络式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
在《浪潮之巅》一书中,作者吴军写下了这样的观点:“Oracle 的兴起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它最早看到关系型数据库的市场前景,并且在商业模式上优于 IBM。”
因此,在云原生数据库“入世”之前,数据库的天下一直是Oracle的,国内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不得不采用Oracle+IBM小型机+EMC的模式来维持正常运营。
高昂的费用,使得对于数据库需求较大的互联网巨头“忍无可忍”。
2009年,阿里巴巴的Oracle RAC 集群节点数达到了创记录的20个。可由于Oracle并没有弹性扩展的功能,只能按照峰值流量购买小型机和数据库,导致阿里将业务上涨带来的大部分利润,都支付给了Oracle。
第二年,阿里便开始走上了去“IOE”之路,根据开源MySQL搭建了AliSQL,并顺利经过了淘宝双11的考验,国产云原生数据库算是正式摆脱了“切肤之痛”,逐渐受到市场的真正认可。
另一边,国外的AWS在2015年公布了基于云计算的自研数据库Amazon Aurora。Aurora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可以跨3个可用区域复制6份数据,其最大的特性就是高性能和高可用性。
云计算巨头的入局,让云原生数据库在国内外一步步成为主流。据Gartner预测,到了2021年,云数据库在整个数据库市场中的占比将首次达到50%,到2023年,75%的数据库都要跑在云平台之上。
关于云原生数据库,随着逐步的出圈,也让人们关心的焦点从“是啥?”转变为“还能解决哪些问题?”
但云原生数据库存在着数据孤岛的问题,无法打通多个数据系统的情况下,企业在数据加工和数据管理上就会“压力较大”,甚至在数据安全方面还存在隐患。
传统数据仓库一般基于T+1数据集成构建离线数仓,以支撑企业各项分析与服务。传统方案不但会影响线上业务稳定性,且难以支持企业的实时需求。
因此,在李飞飞看来,云原生数据库已经走到2.0阶段。这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上述存在的痛点。
9月26日,在阿里云数据库创新上云峰会上,阿里云发布了首个一站式敏捷数据仓库解决方案。该方案结合一站式数据管理平台DMS及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简称:ADB),实现了库仓一体的技术架构,提供在线数据实时入仓、T+1周期性快照、按需建仓等能力,数据延时低至秒级,持续赋能业务在线化,使企业的在线数据可以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相较于传统方案,阿里云一站式敏捷数据仓库解决方案有4大核心优势:
1、对业务侧影响小,不会因为数据汇聚集中和实时加工影响业务侧正常运行,CPU、内存占用低于5%;
2、事务顺序和数据准确性有保障,且处理链路短,支持在线数据实时处理落仓,效率更高。数据传输效率100m/s,数据延时在10秒内;
3、支持复杂实时数据加工、计算逻辑;
4、低代码操作,能够大大降低实时数仓的构建难度,提升构建效率的同时,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各类实时场景。
除了实时统计分析场景外,企业为满足周期性数据分析需求,需建设周期性全量快照。
传统数仓的周期性全量集成方案会对生产业务造成稳定性影响、全量集成时效性差、且无法满足客户针对任意时间点进行数据回溯的业务诉求。
针对T+1周期性集成场景,一站式敏捷数据仓库解决方案支持基于拉链表的T+1全量数据快照,用户通过简单几个步骤,即可按需生成各种周期的全量或增量快照。
此外,业务还可按需进行任意时间点的数据回溯,以快速解决数据异常问题。
谈起未来数据库的发展趋势,李飞飞提到以下五点:
1、云原生+分布式一定是数据库的标配,分布式已经是必选项。分布式数据库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数据库组合而成,面向用户则是以单个数据库的形态出现。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具备易用性、高扩展性、快速迭代、节约成本等特征,从资源池化到弹性扩展,再到智能运维,再到离在线一体化,解决企业用户的核心诉求。
2、AI for DB(database,指数据库)和 DB for AI 将是主流趋势。用AI将数据库运维管控智能化,尤其在云原生+分布式这个前提下更重要,因为数据库不仅是内核的能力弹性高可用、可拓展性,更重要的是部署后应用和运维的复杂度要大大降低。在数据库里,面对越来越多非结构化的数据,分析能力十分重要。
3、数据的安全可信,在今天这个大环境下变得愈发重要,如何确保整个数据库系统,在处理数据全链路过程中提供加密能力、多方安全计算能力、隐私保护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趋势。
4、多模数据处理能力将越来越重要。比如,新型数据库多模态的处理能力,在新能源 汽车 企业打标签、智能电池化预测等应用场景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一份数据,多个数据处理引擎:实现仓库一体、仓库联动、仓库打通,数据之间无缝流转。
以上判断,也从侧面反映出阿里云数据库的走向,这点毋庸置疑。但除此之外,业界最关心的,还有开源。
近半年,国内很多厂商相继提出开源战略,背后缘由显而易见,为了打造生态。就在今年的阿里云峰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花名行癫)将2021年阿里云的发展关键词归纳为:做好服务、做深基础、做厚中台、做强生态。
做好服务与生态,成为如今厂商们不约而同的目标,而开源,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雷锋网问到:“未来,阿里云数据库会不会把所有能力都开源?”这一问题时,李飞飞给到的回答是:“不会。”
之所以有这样的回答,是因为对于开源,他有着一些判断和看法。
李飞飞表示,这些部分,本就是阿里云数据库的商业化版本。
事实上,业界大多数的数据库厂商都不会针对自身的核心能力开源,如TiDB的核心管控组件、TiFlash。
与像MongoDB,、Cassandra、CouchDB这些以开源起家的数据库厂商不同,开源只是阿里云数据库的战略,不是阿里云数据库的命脉。
前几年,有业内人士表示,在面向开源时,国产数据库首先需要解决信任以及开源知识产权等问题。“开源会让厂商更加认真思考版权还有专利的问题,事实上,选择开源后,对于数据库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飞飞认为,开源只是一种选择,数据库开源成功并不代表着商业化就能够成功,不开源也不能代表厂商不先进。
更准确的说,开源只是一种有效手段。
最终,阿里云数据库希望客户能够通过开源版本把阿里云数据库产品技术快速用起来,并能够参与到技术产品的迭代过程中,在一些高阶能力上,借鉴团队专业能力和阿里云的服务能力,成为良好的商业合作伙伴,这是李飞飞以及阿里云数据库对于开源的一些基本思考。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1、如果你没有购买数据库服务,需要在阿里云服务器里面自己安装数据库。或者购买阿里云的数据库。2、如果购买了阿里云的数据库,可以再阿里云官网的控制台里面获取数据库的链接信息以及管理数据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