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定位系统号称双向通讯,手机中的北斗芯片能实现双向通讯吗?

北斗定位系统号称双向通讯,手机中的北斗芯片能实现双向通讯吗?,第1张

普通手机是不能实现北斗系统的双向通讯功能,只有带有双向通信芯片的终端才能够实现双向通讯功能。

我们手机平常使用北斗提供的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是免费的,但实现这些功能同样需要定位芯片支持,这种芯片和实现双向通信的芯片是不一样的。通俗一些讲,要使用北斗的双向通信功能需要专门的终端。01北斗的双向通信功能双向通信就是指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中心控制系统间可实现双向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北斗短报文可以看做是现在人们平时用的“短信息”,北斗短报文可以发布120个字的信息,既能够定位,又能显示发布者的位置。北斗短报文服务是需要收费,终端也需要插入专门的卡。北斗的短报文每次分40、80、120个汉字等几个档次(具体要看设备使用说明书),超过了这个数字,就要将内容拆分成多个信息,并按照频度的要求,分包发送。

     

北斗短报文功能不但可以让用户获得自己的位置信息,还能告知他人自己位置信息,非常适合渔船、公交车、客货车、野外作业人员的调度和追踪。这种双向通信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的,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等都没有这项功能,只可进行单向通信,即接收器只能被动接受卫星发来的信号,不能主动发出信号。

在沙漠、山区、海洋等人烟稀少的地区实施抢险救援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还能通过短信功能,利用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灾情,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

在我国东海南海的主要渔场,几万条渔船都已经装上了北斗双向通信设备,渔民不仅能实时得到最新的鱼讯买卖信息,最新的台风预警信息,还能实现危险上报、越界报警、自救互救。02使用北斗的短报文服务,很像手机的管理模式。首先,需要买一个支持北斗短报文的终端(手机),并且这个终端一定要符合入网规范。北斗的入网许可是根据北斗用户终端设备检测报告中的编号,这个编号是唯一的。如果购买了一台没有经过检测的北斗设备,可能就无法入网。

     

其次,要申请一个用户号,类似于手机的号卡。最后,把卡插入设备里,就可以使用了。注意:使用北斗设备需要在空旷的地方使用,在房间、城市、隧道等密闭空间是不能获取到北斗的信号。

驴友、海员、牧民、渔民及户外工作者,在没有公网信号的地方遇到紧急情况,北斗双向通信就会发挥它独有的特性:不依赖地面网络。但对于有WiFi、移动基站信号覆盖的普通人来说,北斗双向通信就真的没啥用,需要买专门的终端、卡号,而且即使不用也需要按月或按年缴纳服务费。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能。北斗短报文的手机想要向普通手机发送短信,需要通过指挥机端的通信服务进行转发,通过转发器的解算和验证进行短报文的互发,北斗短报文能发给没有北斗短报文功能的手机。北斗短报文手机主要是在普通手机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北斗导航定位功能,同时也实现北斗短报文的通信模块,使得北斗手机可以利用卫星导航进行短报文传输。除了拥有普通智能手机的功能,支持安卓系统之外,还可以实现双向短报文通信功能,支持gps北斗双定位系统,支持500条短信箱,500条电话号码薄。北斗短报文手机在发送短报文时,当前位置信息可同时发送给平台或其他终端,平台及终端能解析或显示发送方经纬度。

TCP/IP参考模型是ARPANET及其后继的因特网使用的参考模型。其将协议分为:网络接入层、网际互连层、传输层以及应用层。

1.应用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上层,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如FTP,Telnet,DNS,SMTP等。

2.传输层: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通信功能,确保数据包的顺序传输和数据的完整性。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而UD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数据传输服务。

3.互联网互联层:互联网互联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从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它包含通过网络逻辑传输的协议设计数据包。重点是重新给主机一个IP地址来完成主机的寻址,它还负责在各种网络中路由数据包。

该层有三个主要协议:Internet协议(IP),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和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 IP协议是Internetworking层中最重要的协议。它提供可靠的无连接数据报传送服务。

4.网络接入层:网络接入层(即主机 - 网络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负责监视主机和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

实际上,TCP / IP本身并没有定义该层的协议,但参与互连的每个网络都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然后与TCP / IP的网络接入层连接。地址解析协议(ARP)在此层(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上工作。

扩展资料: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1. OSI参考模型和TCP / IP参考模型都使用分层结构,但OSI使用的七层模型和TCP / IP是四层结构。

2. TCP / 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定义,但是是概念性描述。 OSI参考模型不仅分为两层,而且每层的功能都非常详细。即使在数据链路层,也分离媒体访问子层以解决局域网中共享媒体的问题。

3. TCP / IP的网络互连层等同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中的无连接网络服务。

4. OSI参考模型基本上类似于TCP / 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功能。它负责为用户提供真正的端到端通信服务,并且还从高层屏蔽底层网络的实现细节。

不同之处在于TCP / 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基于网络互连层,网络互连层仅提供无连接网络服务,因此面向连接的功能完全在TCP协议中实现,当然, TCP / IP的传输层还提供UDP等无连接服务

相反,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基于网络层,它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服务,但传输层仅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5.在TCP / IP参考模型中,没有会话层和表示层。事实证明,这两层的功能可以完全包含在应用层中。

6. OSI参考模型具有高抽象能力,适用于描述各种网络。 TCP / IP是首先开发TCP / IP模型的协议。

7. OSI参考模型的概念明显不同,但它过于复杂虽然TCP / IP参考模型在服务,接口和协议之间的区别中不清楚,但功能描述和实现细节是混合的。

8. TCP / 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不是真实层OSI参考模型的缺点是层数太多,划分意义不大但增加了复杂性。

9.尽管OSI参考模型是乐观的,但由于缺乏时间安排,该技术尚不成熟且难以实施相反,虽然TCP / IP参考模型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但它非常成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TCP/IP参考模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4793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8
下一篇2023-06-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