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大率:
与普通光学显微镜不同,在SEM中,是通过控制扫描区域的大小来控制放大率的。如果需要更高的放大率,只需要扫描更小的一块面积就可以了。放大率由屏幕/照片面积除以扫描面积得到。
所以,SEM中,透镜与放大率无关。
2、场深:
在SEM中,位于焦平面上下的一小层区域内的样品点都可以得到良好的会焦而成象。这一小层的厚度称为场深,通常为几纳米厚,所以,SEM可以用于纳米级样品的三维成像。
3、作用体积:
电子束不仅仅与样品表层原子发生作用,它实际上与一定厚度范围内的样品原子发生作用,所以存在一个作用“体积”。
4、工作距离:
工作距离指从物镜到样品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如果增加工作距离,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场深。如果减少工作距离,则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分辨率。通常使用的工作距离在5毫米到10毫米之间。
5、成象:
次级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可以用于成象,但后者不如前者,所以通常使用次级电子。
6、表面分析:
欧革电子、特征X射线、背散射电子的产生过程均与样品原子性质有关,所以可以用于成分分析。但由于电子束只能穿透样品表面很浅的一层(参见作用体积),所以只能用于表面分析。
表面分析以特征X射线分析最常用,所用到的探测器有两种:能谱分析仪与波谱分析仪。前者速度快但精度不高,后者非常精确,可以检测到“痕迹元素”的存在但耗时太长。
观察方法:
如果图像是规则的(具螺旋对称的活体高分子物质或结晶),则将电镜像放在光衍射计上可容易地观察图像的平行周期性。
尤其用光过滤法,即只留衍射像上有周期性的衍射斑,将其他部分遮蔽使重新衍射,则会得到背景干扰少的鲜明图像。
扩展资料:
SEM扫描电镜图的分析方法:
从干扰严重的电镜照片中找出真实图像的方法。在电镜照片中,有时因为背景干扰严重,只用肉眼观察不能判断出目的物的图像。
图像与其衍射像之间存在着数学的傅立叶变换关系,所以将电镜像用光度计扫描,使各点的浓淡数值化,将之进行傅立叶变换,便可求出衍射像〔衍射斑的强度(振幅的2乘)和其相位〕。
将其相位与从电子衍射或X射线衍射强度所得的振幅组合起来进行傅立叶变换,则会得到更鲜明的图像。此法对属于活体膜之一的紫膜等一些由二维结晶所成的材料特别适用。
扫描电镜从原理上讲就是利用聚焦得非常细的高能电子束在试样上扫描,激发出各种物理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接受、放大和显示成像,获得测试试样表面形貌的观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扫描电子显微镜
硅橡胶泡沫是一种结合硅橡胶和泡沫材料特性于一体的多孔高分子弹性材料,但用传统发泡方法制得的硅橡胶泡沫的泡孔不均,泡孔孔径大,且常用的有机发泡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绿色发泡剂,被广泛地用于聚合物的微孔发泡中,但国内外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热硫化硅橡胶方面的研究却较少。为此,本论文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对热硫化硅橡胶发泡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通过“预硫化-发泡-完全硫化”的发泡工艺,研究了发泡条件、预硫化时间、白炭黑种类和含量对硅橡胶泡沫表观密度及泡孔结构的影响。首先,研究了发泡温度、压力、溶胀时间和卸压时间对硅橡胶泡沫表观密度和泡孔结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泡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橡胶泡沫的表观密度随发泡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及卸压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溶胀时间的增加变化不大;温度越高,泡孔越稀疏;压力增大,泡孔孔径减小,但当压力升至20MPa时,发泡样品出现裂纹,基本上未发泡;随溶胀时间和卸压时间的增加,泡孔密度减小,泡孔孔径增大。
其次,研究了预硫化时间对硅橡胶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橡胶泡沫的表观密度随预硫化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存在一个实验范围内的最佳预硫化时间点,此时硅橡胶泡沫的表观密度最小;在预硫化时间较短时,硅橡胶强度很低,泡孔合并、塌陷现象严重,泡孔稀疏;当达到最佳预硫化时间点时,泡孔结构均匀、泡孔彼此相连、泡孔壁薄;随着预硫化时间的进一步增加,泡孔又变得稀疏。
最后,研究了白炭黑种类及含量对硅橡胶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改性白炭黑的硅橡胶泡沫泡孔孔径较小,泡孔密度较大,泡孔大小较均匀;沉淀法白炭黑与硅橡胶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有利于硅橡胶的异相成核发泡,但是,其泡孔为开孔型结构,泡孔彼此连接形成气体通道,导致气体逸出,使硅橡胶泡沫表观密度较大。随着白炭黑含量的增加,白炭黑在硅橡胶中的团聚严重,气体在大颗粒表面形成多个泡核,气泡发生合并,形成大气泡;白炭黑含量的增加会增大硅橡胶体系的黏度,使气体在硅橡胶中扩散困难,从而产生过饱和气体区,发生二次成核现象,使泡孔大小分布变宽。
观察不同类型的材料做对比的话,尽量选取相同放大倍数的照片进行对比。这样的话更有说服力,SEM最大的作用就是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如果准备写文章的话,文章中将你的SEM照片视野范围内的现象描述清楚即可。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