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域名解析记录是很少更改的。我们可以通过增大域名记录的TTL值让记录在各地DNS服务器中缓存的时间加长,这样在更长的时间段内,我们访问这个网站时,本地ISP的DNS服务器就不需要向域名的NS服务器发出解析请求,而直接从本地缓存中返回域名解析记录,从而提高解析效率。
TTL值是以秒为单位的,通常的默认值都是3600,也就是默认缓存1小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TTL值扩大,例如要缓存一天就设置成86400。
因为DNS记录缓存的问题,新的域名记录在有的地方可能生效了,但在有的地方可能等上一两天甚至更久才生效(部分省份运营商调大了TTL值),这样就会就导致部分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访问网站。
为了尽可能的减小各地的解析时间差,可参考以下步骤执行:
TTL值全称是“生存时间(Time To Live)”,简单的说它表示DNS记录在DNS服务器上缓存时间。要理解TTL值,请先看下面的一个例子:假设,有这样一个域名myhost.abc.com(其实,这就是一条DNS记录,通常表示在abc.com域中有一台名为myhost的主机)对应IP地址为1.1.1.1,它的TTL为10分钟。这个域名或称这条记录存储在一台名为dns.abc.com的DNS服务器上。
现在有一个用户在浏览器中键入一下地址(又称URL):http://myhost.abc.com 这时会发生什么呢?
该访问者指定的DNS服务器(或是他的ISP,互联网服务商, 动态分配给他的)8.8.8.8就会试图为他解释myhost.abc.com,当然8.8.8.8这台DNS服务器由于没有包含myhost.abc.com这条信息,因此无法立即解析,但是通过全球DNS的递归查询后,最终定位到dns.abc.com这台DNS服务器,dns.abc.com这台DNS服务器将myhost.abc.com对应的IP地址1.1.1.1告诉8.8.8.8这台DNS服务器,然有再由8.8.8.8告诉用户结果。8.8.8.8为了以后加快对myhost.abc.com这条记录的解析,就将刚才的1.1.1.1结果保留一段时间,这就是TTL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用户又有对myhost.abc.com这条记录的解析请求,它就直接告诉用户1.1.1.1,当TTL到期则又会重复上面的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