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Technologies for Analysi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New Technologies for Analysi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第1张

原文链接: Huilin Shao, Hyungsoon Im, Cesar M. Castro, Xandra Breakefield, Ralph Weissleder and Hakho Lee. New Technologies for Analysi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Chem Rev. 2018 Feb 28118(4):1917-1950. doi: 10.1021/acs.chemrev.7b00534.

该综述发表在Chemical Reviews杂志上,影响因子高达54.301分,对细胞外囊泡的研究方法总结非常全面,基本上目前EVs研究中用到的研究方法,这篇综述都有介绍,十分详尽!通讯作者是哈佛大学的Hakho Lee教授。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 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主动释放的多样的纳米级膜囊泡。类似大小的囊泡可根据其生物发生、大小和生物物理性质进一步分类(如外泌体、微囊泡)。虽然EVs最初被认为是细胞碎片,因此未被重视,但现在EVs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细胞间通信和疾病诊断和预后的循环生物标志物的重要载体。

该综述的内容包含:

生物流体(Biofluids)中含有大量的EVs,这些EVs可以从Parental Cells转移不同的分子去其他细胞,包括:蛋白,mRNA/miRNA,DNA等。

EV的形成决定了其膜组成。

微小囊泡的膜组成最能反映其Parental Cells(母细胞)的质膜。

相反,外泌体中已经鉴定出特异性的内体蛋白分子,这反映出外泌体形成的机制。内体分选复合物(ESCRT)已被广泛认为用于调节和引导特定分子进入MVB的腔内囊泡。ESCRT及其四个主要复合物(ESCRT 0,I,II和III)负责传递泛素化蛋白,用于溶酶体降解和蛋白回收。最近的研究表明,特定的ESCRT家族蛋白的耗竭可以改变外泌体的蛋白质含量和细胞释放外泌体的速率。更有趣的是,发现外泌体富含ESCRT系统的成分(例如TSG101和Alix),可用作外泌体识别的标记。

ESCRT不是介导外泌体形成的唯一机制。其他不依赖ESCRT的过程似乎也能以相互交织的方式参与其形成和分泌。外泌体也富含ESCRT非依赖性的分子。例如,四跨膜蛋白CD9,CD63和CD81已被证明参与内体小泡运输。小GTP酶的Rab家族参与小泡运输和与质膜融合表明这些蛋白在释放外泌体中的作用。另外,外泌体中神经酰胺水平升高,抑制鞘磷脂会引起的外泌体释放减少,表明鞘磷脂酶与囊泡释放有关。

外泌体和微囊泡都包含核酸,包括miRNA,mRNA,DNA和其他非编码RNA。自从最初发现EV含有RNA,人们一直非常关注EV RNA用作诊断生物标志物。在开创性的工作中,Skog等人发现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血清外泌体含有特征性的突变mRNA(EGFRvIII mRNA)和miRNA,可用于提供诊断信息。这些核酸的发现导致了这样的假设,即EVs可以在细胞之间转移遗传信息。确实,瓦拉迪等人和Skog等表明,EV含有转移进入宿主细胞后仍然可以翻译的mRNA。EV中也有逆转座子和其他非编码RNA的表达。逆转录转座子序列和miRNA以及可翻译的mRNA都通过EV进行转移,这些成果突出了EVs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和传播者的重要性。

虽然传统的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接近EV的大小,但是不能产生清晰的图像。高分辨率EV图像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EM)或原子力显微镜(AFM)得到。然而,这些方法的通量有限,因为需要专门的染色方案和设备。

(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提供三维的表面拓扑信息。

(b)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具有出色的图像分辨率,可结合免疫金标记一起使用来提供分子表征。

(c)冷冻电镜(cryo-EM)无需大量处理即可分析EV形态。

动态光散射 (DLS),也称作 光子相关光谱 准弹性光散射 ,是一种物理表征手段,用来测量 溶液 或 悬浮液 中的 粒径分布 ,也可以用来测量如高分子浓溶液等复杂 流体 的行为。当光射到远小于其波长的小颗粒上时,光会向各方向散射( 瑞利散射 )。如果光源是 激光 ,在某一方向上,我们可以观察到散射光的强度随时间而波动,这是因为溶液中的微小颗粒在做 布朗运动 ,且每个发生散射的颗粒之间的距离一直随时间变化。来自不同颗粒的散射光因相位不同产生建设性或破坏性干涉。所得到的强度随时间波动的曲线带有引起散射的颗粒随时间移动的资讯。动态光散射实验易受灰尘或杂质影响,故样品的 过滤 和 离心 十分重要。

动态光散射用于表征蛋白质、高分子、胶束、糖和纳米颗粒的尺寸。如果系统是单分散的,颗粒的平均有效直径可以求出来,这一测量取决于颗粒的心,表面结构,颗粒的浓度和介质中的离子种类。DLS也可以用于稳定性研究,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的粒径分布,可以展现颗粒随时间聚沉的趋势。随着微粒的聚沉,具有较大粒径的颗粒变多。同样,DLS也可以用来分析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动态光散射是收集溶液中做布朗运动的颗粒散射光强度起伏的变化,通过相关器将光强的波动转化为相关曲线,从而得到光强波动的速度,计算出粒子的扩散速度信息和粒子的粒径。 小颗粒样品的布朗运动速度快,光强波动较快,相关曲线衰减较快,大颗粒反之。

在外泌体研究中,动态光散射测量敏感度较高,测量下限为10纳米。相对于SEM技术来说,样品制备简单,只需要简单的过滤,测量速度较快。但是动态光散射技术由于是测量光强的波动数据,所以大颗粒的光强波动信号会掩盖较小颗粒的光强波动信号,所以动态光散射不适合大小不一的复杂外泌体样本的测量,只适合通过色谱法制备的大小均一的外泌体的尺寸测量,并且无法测量样品中外泌体的浓度。

纳米粒子跟踪分析(NTA) 是一种光学粒子跟踪方法,用于确定粒子的浓度和大小分布。用光束照射样品中的粒子。当粒子散射光并经历布朗运动时,摄像机记录下每个粒子的路径以确定平均速度和扩散率。与DLS的体散射测量不同,NTA跟踪单个粒子的散射。

然后,此信息将用于数学计算浓度(即视野中的粒子数量)和尺寸分布(即通过Strokes-Einstein方程的流体动力学直径,图5b)。 为了准确定量异质囊泡的浓度和大小,NTA程序需要精确优化摄像头和分析设置。 可能需要使用不同设置进行单独测量,以获取异质混合物中EV子集的准确读数。

EVs在大小、起源和分子组成上都是异质性的;除此之外,它们还存在于不同的复杂的生物流体中,包括血、胸腔积液、腹水、乳汁、唾液、脑脊液和尿液。这些流体中还含有大量的非囊泡大分子结构,可能会干扰EV的分析。所以EV的分离和富集显得尤为重要。

超速离心法(80%)和密度梯度离心法(20%)是最常见的两种高通量混合分离法。根据它们分离机制,这些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密度、亲和和大小。

用不同的离心力将颗粒分离:以较低的离心力(300g)去除细胞碎片,而以较高的离心力(100000g)对EV进行沉淀和浓缩。尽管该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金标准,但它也有许多缺点,如体积大、仪器昂贵、处理时间长、过程繁琐、被聚集的蛋白质和核蛋白颗粒污染以及需要大量的样品。

蔗糖梯度离心法是一种更为严格的超速离心法,它有助于进一步分离不同密度的囊泡,通常用于分离外泌体(悬浮密度为1.15至1.19 g/mL)。在这种方法中,一个包含不同大小囊泡和大分子的样品在一个密度从上到下递增的梯度表面上被分层。在离心过程中,不同的分子以不同的速率通过梯度沉积。由于其分辨率更高,该方法被认为可以分离更高纯度的EVs(特别是外泌体);然而,它面临着许多与超速离心法相关的限制。更加新的等渗梯度(如碘黄醇梯度)法被认为效果更好。

最近,基于聚合物共沉淀法的商业试剂盒(例如,ExoQuick, Exo-Spin)已被开发用于EV富集。这些试剂采用降低EV的水合作用(从而降低溶解度)导致沉淀,然后在低离心力的情况下,沉淀的EV产物可以很容易地、重复性地分离出来,从而避免了长时间的超速离心法操作。然而,这些试剂盒对于大规模使用来说是昂贵的,而且对于EV来说缺乏特异性。该方法还容易产生非均相聚合物颗粒。由于这些试剂均降低了EV和蛋白质的溶解度,因此该方法还可共沉淀脂蛋白和Ago-2 RNA复合物。因此,共沉淀法作为EV分离方法受到了限制。

大小排阻色谱法根据它们的分子大小通过凝胶过滤来分离囊泡和其他分子。这种凝胶由含有特定大小分布孔隙的球形珠组成。当样品进入凝胶时,小分子扩散到孔隙中,而大分子则直接洗脱。因此,大分子比小分子更早地离开色谱柱,这使得分子的停留时间与色谱柱的大小相关联成为可能。近年来,该分离方法已被应用于从复杂的生物媒介中分离纯化囊泡。Sepharose, GE HealthcareqEV, iZon等商业公司也正在开发商业的产品以简化EV富集,这些产品的排除柱都大约是75纳米孔径的树脂。蛋白质和其他较小的污染分子被滞留在孔径中,而较大的囊泡(>75 nm)可以迅速通过并在空隙中被洗脱。大小排阻法可将EV与可溶性蛋白分离;为提高分离的效率和分辨率,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介质类型、孔径、EV与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柱的尺寸、柱的填充以及流速等。

为了提高复杂生物流体的EV分离效率和特异性,人们开发了多种新的EV富集方法。然而,与传统方法相比,这些新方法中的大多数具有较低的吞吐率,应加以解决使之变得实用。

基于分子大小的分离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方法,可以将EV与大型细胞碎片分离开来。各种微流体过滤系统已经被开发出来,用于从大的细胞碎片和蛋白质聚集物中分离EV,这些系统大部分是基于分子大小差异。例如,Rho等人构建了一种微流控设备,该设备使用膜过滤器对未处理的血液样本进行筛选,来分离EV。膜过滤器的大小∼1μm。在膜的下方插入一个毛细管,用于引导过滤后的EV进入收集通道。膜过滤器和毛细管导向器夹在两个环形磁铁之间;这种设置在进行大量的样品处理时可以方便地更换过滤器集。

Lee等人最近使用声波以无接触方式对EV进行细分。这种分离利用超声波驻波,根据囊泡的大小和密度对其施加不同的声交互作用力。该装置由一对相互交错的换能器(IDT)电极组成,用以产生跨流动通道的驻波表面声波。

EV蛋白主要来源于胞质膜、胞质醇,而非其他胞内细胞器(如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核等)。EV蛋白质的构成提示了囊泡的生物发生和cargo sorting(这个翻译有点怪)。因此国际细胞外囊泡组织建议应该仔细鉴定EV蛋白,特别是跨膜蛋白和胞质蛋白。

在哺乳动物中,跨膜蛋白和脂质结合的细胞外蛋白(如内贴蛋白)都与微囊泡和外泌体有关。外泌体的跨膜蛋白富含四聚体蛋白(如CD9、CD63和CD81)一个具有四个跨膜结构域的蛋白质超家族。四聚体蛋白参与细胞膜的转运和生物合成的成熟,在外泌体中高表达,这一特性使得四聚体蛋白被用于外泌体的定量和表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四聚体蛋白并不只在外泌体中唯一表达。另一方面,微囊泡富含整合素、选择素和CD40配体,表明它们来自于细胞的质膜,EV富含特异的跨膜蛋白受体(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s)和黏附蛋白(如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由于许多跨膜蛋白参与了正常生理和疾病的发病机制,它们被用作重要的病理生理学EV生物标志物。

EV相关的囊内蛋白具有多种功能。它们包括具有膜或受体结合能力的参与囊泡运输的胞质蛋白,如TSG101、ALIX、annexin和Rabs。EV还富含细胞骨架蛋白(如:内酯、肌凝蛋白和小管蛋白)、分子伴侣蛋白(如:热休克蛋白/HSPs)、代谢酶(如:烯醇化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和核糖体蛋白)。有趣的是,最近的研究发现EV蛋白可以被受体细胞有效地运输和接收,从而在体内和体外引起强烈的细胞反应。这带来了EV作为治疗和药物载体的新机遇。

EV蛋白的定量和特征鉴定不仅对阐明EV的生物发生和cargo sorting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鉴别生理和病理标志物也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蛋白质分析,包括Western blotting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常需要大样本量、大量处理和/或庞大的专门仪器,因而不太适合临床应用。

在EV蛋白评估时,Western blotting可能是最常用的技术,用于提示与EV相关的靶蛋白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纯化的囊泡制剂(通常通过现行的梯度超离心法金标准制备)可以用含有变性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缓冲裂解液进行处理。然后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蛋白裂解物,然后转移到膜上,对特定的蛋白target进行免疫印迹。虽然这种方法有很长的准备和处理时间(>10h),但是Western blotting可以提供关于蛋白质分子大小的有用信息。

不像Western blotting,ELISA只能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对目标蛋白进行定量,质谱分析可实现高通量肽谱分析。纯化的EV制剂经过酶消化和肽分离,然后用质谱仪电离分析。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多个步骤严重影响EV蛋白组学分析。除了有效的EV纯化,质谱分析之前的肽分馏被认为是鉴定囊泡蛋白的一个重要前提。通常通过三种主要方法实现:(1)SDS−PAGE,(2)二维液相色谱和(3)基于等电聚焦的分馏。

值得注意的是,既然质谱分析可以鉴定消化后的肽片段,那么适当的蛋白质鉴定、定量和验证是必要的。已经有两种用于定量的技术方法:基于标签的和无标签的。在基于标签的定量分析中,标签(等压或同位素)被用于比较分析。无标签的定量分析中,色谱强度的谱计数被应用。识别出的候选蛋白可以使用其他传统的蛋白质技术如Western blotting进行验证。在检测灵敏度方面,质谱法通常不如基于抗体的技术敏感。

虽然质谱分析需要大量的准备和处理时间(数天),但它可以提供高通量、定量和EV比较蛋白质组分析。到目前为止,已有成千上万的囊泡蛋白被系统分类,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基于质谱的哺乳动物和细菌EV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的详细讨论已经在一些综述中被强调。这些网络和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阐明EV载体的功能活动及其在细胞间远距离通信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解决EV蛋白质定量相关的技术挑战,新一代生物传感器正在开发中。与传统的蛋白质检测方法相比,这些生物传感器利用独特的传感机制,可以检测各种大小和分子含量的EV。这些技术中的许多只需要更小的样本量和更少的样本处理过程,因此非常适合于医疗应用。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基于光散射和荧光激活来分选单个大颗粒(如细胞或微米大小的实体)的强大的技术,然而,传统的流式细胞术对检测直径小于500 nm的小颗粒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有限。此外,它还受到高光学背景的影响,由于鞘层流体中存在小颗粒(约200 nm)。用传统流式细胞术量化EV时,大量的小EV可能被忽略或者计数偏低:可能同时有多个小的囊泡被照亮被计数成一个单独的事件,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理论”。

为了解决传统流式细胞术的弊端,微米大小的乳胶珠被用来绑定多个囊泡。然后用荧光抗体对结合的EV进行染色,并对其蛋白标记物进行鉴定。然而,这种方法缺乏分析单个囊泡的能力,并且不能区分不同的囊泡亚群,这可能会导致特征的丢失。

该技术主要基于磁性纳米粒子(MNPs)。由于大多数生物物质天然缺乏铁磁背景,这种传感几乎不受同系统中其他生物样品的干扰。因此,即使光学上浑浊的样品对磁场也是透明的;当靶分子被特定的MNPs靶向时,它们与自然的生物背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磁检测中,MNPs置于NMR磁场中,产生局部磁场,改变周围水分子的横向弛豫率,放大分析信号。因此,核磁共振减少了样本处理过程,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已经被开发用于多个医疗点应用(例如,直接从血液样本中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和细菌)。

但是将这种技术运用在EV检测上却遇到了挑战,因为EV明显比肿瘤细胞小1到2个数量级。Shao等人开发了一种专门用于EV检测和蛋白质分析的新分析技术。此方法采用两步生物正交点击化学方法来标记EV,这种小分子(<200 Da)标记策略并没有显著增加抗体或MNP的大小,从而提高了从非结合抗体和MNPs中保留目标囊泡的效率。使用微流控芯片上微核磁共振(μNMR)直接测量EV来确定EV生物标志物的丰度。

相比传统的蛋白技术,μNMR系统表现出更好的检测灵敏度:比WB和ELASA灵敏10 3 倍。Shao等人利用这种集成技术可研究在培养皿中生长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系中的EV。比较蛋白分析证实,EV确实反映了其亲代细胞的蛋白概况,组合GBM的四种标志物(EGFR、EGFRvIII、PDPN和IDH1)

R132H)可用于区分癌症来源的EVs与宿主细胞来源的EVs。

鉴于EV的尺寸小,一种新的快速无标签EVs检测方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被提出。SPR是指在入射光照射下,金属介电界面上传导电子的集体振荡。不同于其他基于时敏荧光和化学发光探针的光学检测方法,SPR传感检测金属-介电介面附近生物分子结合相关的局部折射率变化,应用于无标签和实时检测。

RNA是EV携带的主要核酸。与细胞中的RNA相比,eEV运输的RNA通常更短(通常<200个核苷酸,但也有长达5 kb的)。它们主要是非编码rna,包括microRNA(miRNA)、tRNA (tRNA)、长链非编码RNA (lnRNA)和片段化的mRNA。编码mRNA (mRNA)已在长度为200~1000个核苷酸的转录组中被识别。mRNA可以翻译成蛋白质,而miRNA可以调节受体细胞中靶mRNA的翻译。EV中RNA的数量和性质可以根据其来源的细胞类型而变化。

由于它们在受体细胞中保留了功能,研究人员提出了有趣的假设,即可能存在专门的机制将不同的RNA分配给EV运输到特定的受体细胞,或可能利用这些机制运送治疗性RNA到特定的部位。这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已经有一些综述对其进行阐述。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V中含有相当比例的母细胞的mRNA,其中许多是细胞特异性的mRNA。这些mRNA分子通常以片段的形式存在于EV中,保护其不被RNA酶降解,使它们成为强有力的循环生物标志物。

此外,已在多个研究中得到证实:EV中一些<2 kb的mRNA分子能够编码支持蛋白质合成的多肽(即,蛋白质翻译的功能)。这些研究强调了EV作为特定的细胞信使在影响受体细胞和促进细胞间通讯等多方面的作用。

mi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一般为17 - 24个核苷酸),通常通过靶向mRNA的3’非翻译区介导转录后基因沉默。通过抑制蛋白质的翻译,EV miRNAs在许多生物过程中都是强有力的调控因子。不同于EV中的循环mRNA,miRNA可以以多种稳定形式存在于体液中。除了被包裹在EV中,循环miRNA还可以被加载到高密度脂蛋白或结合到囊泡外的AGO2蛋白上。目前的证据表明,虽然大多数循环miRNA都与RNA结合蛋白相结合,但在EV中也能发现少量的miRNA。然而,miRNAs在EV中的分布仍不清楚。与mRNA的情况一样,EVs中的miRNA表达反映了其细胞来源,但与亲代细胞略有不同。一些miRNA已被发现优先表达在EV中,并在受体细胞中保持功能以调节蛋白翻译。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中常用的胎牛血清可能在体外EV制备过程中导致miRNA伪影。

通过NGS,我们还发现有其他类型的RNA存在EV中。这些RNA包括tRNA,rRNA,小核RNA(snRNA)、小核仁RNA (snoRNA)以及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参见上表。

最近的研究表明某些EV可能含有DNA片段。这些DNA是双链片段,范围从100个碱基对(bp)到2.5 k bp,EV外部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2.5k bp的DNA片段。这些片段代表整个基因组DNA,可用于鉴定亲代肿瘤细胞中存在的突变。虽然有可信的证据表明在EV中存在DNA,但其功能尚未确定。

EV核酸作为一种潜在的循环生物标志物和受体细胞间的调节因子已被广泛研究。传统的核酸提取和分析工具已经成功地为我们理解EV核酸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于EVs中核酸的含量较低,开发高效的提取方法和灵敏的检测策略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小样本中对稀有目标分子进行检测。

随着人们对利用EV核酸作为微创诊断标记的兴趣日益浓厚,新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已被开发出来,使提取和分析变得更加高效、快速。这些新平台中有许多提供了对目标核酸标记的敏感定量,并且能够在复杂的生物学背景下识别疾病标记,甚至包括单核苷酸点突变。这为个性化临床医疗开辟了许多新的机会。

虽然传统PCR是检测基因/转录突变的强大技术(例如,EGFRvIII缺失突变),但其敏感性有限,其在检测单核苷酸突变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这个问题与EVs特别相关,因为在野生型转录本的大背景中,突变转录本的比例很低。Chen等人最近采用了一种液滴数字PCR (ddPCR)技术来检测EV中的罕见突变。

Shao等人最近开发了一种综合微流控平台,用于现场EV核酸分析,该平台集成了三个功能模块:靶向富集EVs,芯片上RNA分离,实时RNA分析。这个平台被称为免疫磁性外泌体RNA(iMER)分析平台:利用抗体功能化的磁珠从宿主来源的囊泡中分离癌症特异性EVs,然后在芯片上裂解免疫磁珠吸附的囊泡。当EV裂解液通过玻璃珠过滤器时,选择性吸附EV RNA并从过滤器中洗脱,用于反转录和qPCR分析。为了简化分析过程,所有关键部件都集成到一个芯片盒中。

随着该系统的发展,作者研究了核蛋白的两个mRNA靶标,MGMT(6-甲基鸟嘌呤)

肿瘤是一种复杂的结构,包括恶性细胞和周围的基质细胞,如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免疫细胞。最近的研究表明,EVs在肿瘤微环境中促进细胞间通讯,从而调节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且在治疗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一大块儿的其他内容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阅读原文献。

在大多数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额颞叶痴呆)中存在类似的疾病进展模型,其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自结合形成有序的聚合体并在细胞中聚集。阿尔茨海默病(AD)中,淀粉样蛋白的Abeta肽的形成可能是这些蛋白聚合体中最著名的。帕金森疾病(PD)中,另一种类型的聚合体在细胞内形成,主要由alpha-synuclein(突触核蛋白)组成,称为路易小体。最近的研究表明,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涉及的错误折叠蛋白出现在EV中。因此,这些囊泡为检测和监测神经退行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AD是一种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由于神经变性而导致记忆和认知能力的逐渐丧失。虽然AD的确切病因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很明显,与Aβ肽相关的斑块沉积和与tau蛋白相关的神经纤维缠结对疾病的进展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淀粉样肽来源于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蛋白水解过程。这一

糖尿病基本分为四类,包括:一型(胰岛素依赖型)、二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其它型和妊娠糖尿病。一型和二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太清楚,我们称之为原发性糖尿病;其它型糖尿病多有其特殊的病因可查,如胰腺疾病造成的胰岛素合成障碍,或同时服用了能升高血糖的药物,或其它内分泌的原因引起对搞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太多等;妊娠糖尿病是妇女在妊娠期间诊断出来的一类特有的糖尿病。

原发性糖尿病的基本病因有两条: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是糖尿病的基础和内因,而环境因素则是患糖尿病的条件和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一型糖尿病遗传是胰岛容易发生感染,并且容易引起胰岛自来免疫性破坏的基因。有这种基因的人的胰岛容易受到侵害;而二型糖尿病,则是一种多基因的因素,遗传的容易发生肥胖,产生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基因。有多种基因的人容易发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稠度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有糖尿病基因的人比没有糖尿病基因的人容易患糖尿病,但没有环境因素的侵害还不致于患糖尿病,如引起一型糖尿病的主要环境因素可能是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使胰岛受到破坏,胰岛尚能修复,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可使病情减轻。如果胰岛复又受到自身免疫性的第二次破坏,这次损害可能是永久性的,从此不能再分泌胰岛素了。

同样二型糖尿病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遗传倾向更明显、更复杂。便导致二型糖尿病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以及糖刺激、紧张、外伤、或过多的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诱发因素。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人员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人最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因此,其防治工作关系重大。

(l)长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高血糖是糖尿病性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早期发现糖尿病并予以合理治疗,尽可能使三大物质代谢恢复正常是非常关键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常能使早期肾脏病理改变恢复,但如进展到临床肾演期,即使严格控制血糖,效果也较差了。糖尿病肾病接近尿毒症期可出现下列现象:①肾糖团明显增高,故不能以尿糖来判定血糖控制程度,面应以测定血榴为准,增加了调节胰岛素和降糖药剂量的困难;②在尿毒疲时某些代谢产物有还原性,致使用硫酸铜还原法测定尿糖时有假阳性;③尿毒症的患者食欲不振、进食量少,更兼肾脏本身对胰岛素灭能下降,胰岛素需要量减少,易发生低血糖症,应随时调节剂量;④一般不宜再用口服降糖药,面应使用胰岛素。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糟尿病可以慎重使用口服降糖药。双胍类药物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不宜使用;甲苯磺丁脲(D860)及糖适乎比较安全,但也有出现低血糖的报道,应用时仍需严密观察。

(2)积极治疗高血压:抗高血压治疗,对于延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很重要。血压控制后往往尿蛋白排出亦减少。要使血压下降到16.8/l1.5千帕(126/80毫米汞柱),在这个时期治疗高血压比治疗高血糖更为重要,但两者要同时进行。目前多主张肾病时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该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 Ⅰ变成血管紧张素Ⅱ,使水钠潴留减少,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另外,由于肾小球人球、出球小动脉扩张,使肾小球供血改善,减轻了肾小球进行性损害,改善了肾功能,常用药物有开搏通、说宁嚏等,也可用心痛定、尼群地乎、复方降压片等治疗。

(3)调整饮食:减少蛋白质摄人量,不仅对肾功能不全有利,而且有助于减少尿蛋白排出量。一般每日蛋白质摄人量不超过30~40克。选用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肉类。豆制品等应限制。

(4)透析与移植:榴尿病性肾病尿毒症期,应进行腹膜或血液透析治疗。肾或胰-肾移植,为目前治疗糖尿病性肾末期最有效的办法。经过移植后,可使糖基化血红蛋白和血肌酚水平恢复正常。

(5)不使用对肾脏有害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6)改善肾脏徽血管病变:给扩血管药、抗血小摄藏聚药和活血化滴药,如潘生丁、丹参等。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

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必须要先明确糖尿病的治疗目标,从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纠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促使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代谢。

(2)缓解高血糖等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症状。

(3)防治酮酸症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和防治心血管、肾脏、眼睛及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延长患者寿命,降低病死率。

(4)肥胖者应积极减肥,维持正常体重,保证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保证糖尿病孕妇和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顺利分娩,维持成年人正常劳动力,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糖尿病治疗之一:心理治疗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其实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病人内在环境的稳定,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正确的精神状态和对疾病的态度应该是在医生正确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糖尿病知识,通过尿糖和血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点,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认真治疗而不紧张,坚持不懈的 进行合理的饮食、体力活动,劳逸结合。正确使用药物使体重、血糖、尿糖、血糖、血脂维持在合理水平。有感染、手术、重大精神负担时,要及时正确处理。总之,通过心理治疗的配合,达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糖尿病治疗之二:饮食治疗

民以食为天,人不一定每天都运动,但肯定每天都得吃饭。而饮食对糖尿病又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控制饮食对糖尿病治疗十分重要。传统中医认为:消渴多因嗜酒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消谷耗津,纵欲伤阴而改阴虚燥热发为本病。如《黄帝内经》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景岳全书》曰:“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梁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指出肥胖者、生活富裕者多患此病,这与现代医学认识糖尿病的病因相一致。血糖的高低因胰岛素的分泌与进食物的多少和种类密切相关,因而饮食疗法是各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何种类型的糖尿病,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采用何种药物治疗,都应该严格进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

早在50年代以前,中外治疗方案均以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为主。据临床实践证明,这种饮食结构对糖尿病病人的胰岛功能并无益处,而高脂肪饮食还会加重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病变,高蛋白饮食则会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增高。当前医学专家则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饮食疗法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饮食定时定量

根据年龄、性别、职业、标准体重[(身长-100)×0.9]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男性比女性每天所需热量要高约5%。而年龄大小不同所需热量也有差异,一般是每公斤体重需要热量千卡数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平均各高5%~10%每公斤体重/日。而不同体力劳动者每天消耗能量也不同。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日消耗30~35kcal热量;中等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消耗35~40kcal热量;重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需40kcal以上热量。一般来说,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及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病人体重保持正常体重的5%左右,常可使病情得到满意控制。

二、合理调整三大营养素的比例

饮食中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和调整。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又要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目前,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主张:糖尿病病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摄入量不应超过每日总热量的15%。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8~1.2g为宜。发育期的青少年及孕妇、乳母或特殊职业者及其它合并症的病人可酌加至1.5g左右;每日脂肪摄入总量不能超过总热量的30%,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6~1g为好,如肥胖病人,尤其有血脂过高或有动脉硬化者,脂肪摄入量应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饮食计算及热量计算

供给机体热能的营养素有3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克可供热能4kcal(1kcal=4.184kj),脂肪每克供热能9kcal(37.74kj)。糖尿病病人可据其劳动强度将每人每天需要的总热量(kcal)按照碳水化合物占69%、蛋白质占15%、脂肪占25%的比例分配,求出各种成分供给的热能,再按每克脂肪产热9kcal,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每克产热4千卡换算出供给该病人不同营养成分需要的重量,可一日三餐或四餐。三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5,午餐、晚餐各2/5。四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7,其余三餐各2/7。例如:一个体重60kg的中等体力劳动者,正常体型的成年糖尿病病人,按每日每公斤体重40kcal的热量计算,一天总热量为2400kcal,按以上比例分配即1440kcal热量来自碳水化合物,360kcal热量来自蛋白质,600kcal来自脂肪。提供这些热量需供给360g碳水化合物,90g蛋白质,66g脂肪。

我们强调通过饮食控制热量的方法,并不是要求糖尿病患者每天一定要机械地去计算,而应在掌握这一计算方法后,每隔一段时间或体重有较大幅度改变时计算一下,制订出下一阶段饮食方案,而少食甜食, 油腻的食品,饮食选择既有原则但又要力求多样。

糖尿病治疗之三:运动治疗

运动疗法是依据患者的功能情况和疾病特点,利用体育锻炼防治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有效方法。 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好处将在下面列举的锻炼法中具体阐述。在 糖尿病的治疗中,运动疗法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肥胖患者更为重要。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运动对糖尿病康复的重要性,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唐代的《外台秘要》都记载了消渴病的体育运动疗法。此后,历代医家皆有论述。

到十八世纪中叶,国外的一些著名医学家也开始主张糖尿病患者应做适当的体力活动,并把体力活动、饮食控制、注射胰岛素列为治疗糖尿病的三大法宝。有些轻型糖尿病患者只坚持体育锻炼并结合用饮食控制即能达到康复。

游泳锻炼法

1.游泳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游泳不仅同许多体育项目一样,对多种慢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且还有其独特的治疗价值,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l)游泳是在阳光、空气、冷水三浴兼并的良好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集中了阳光浴、空气浴和冷水浴对人的所有疗效。

(2)游泳锻炼是一种全身性的锻炼,因而它对疾病的治疗也是一种综合性、全身性的治疗。通过游泳锻炼,可增强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从而能增强体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游泳锻炼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慢性病人通过游泳锻炼,可增强发育不健全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已衰弱的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从而使疾病得到治疗。

(4)游泳锻炼既可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培养人同大自然搏斗的拼搏精神,又能使病人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对疾病畏惧烦恼的消极心理,因而十分有利于健康的恢复和疾病的治疗。

2.游泳运动量的掌握

游泳锻炼,与人们从事的其他体育锻炼项目一样,只有科学地掌握运动量,才能使每次锻炼既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致发生过度的疲劳和使身体产生不良反应。

游泳锻炼时,应如何科学地掌握运动量呢?

掌握游泳锻炼的运动量的方法有多种,但对普通游泳爱好者来说,最为简便的方法,是根据游泳者脉搏变化的情况,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

我国正常人安静脉搏频率为每分钟60-80次。经常参加游泳锻炼的人,安静脉搏频率较为缓慢,为每分钟50-60次;锻炼有素的人,脉率还要低一些。对普通的游泳爱好者来说,每次游泳后,脉搏频率达到每分钟120-140次,此次锻炼的运动量则为大运动量;脉搏频率为每分钟90 - 110次,则为中运动量;游泳锻炼后,脉搏变化不大,其增加的次数在10次以内,则为小运动量。

选择游泳锻炼的运动量时,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普通的游泳爱好者,即使是年轻力壮者,每周大运动量的锻炼,也不应超过2次;而中年人则以中等的运动量为宜,不要或少进行运动量过大的游泳锻炼;老年人最适宜小运动量和中等偏小的运动量的游泳锻炼。

慢跑锻炼法

跑步是一项方便灵活的锻炼方法,老幼咸宜,已日益成为人们健身防病的手段之一。

1.跑步与健身

(1)锻炼心脏,保护心脏。坚持跑步可以增加机体的摄氧量,增强心肌舒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防止冠状动脉硬化。

(2)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跑步时下肢大肌群交替收缩放松,有力地驱使静脉血回流,可以减少下肢静脉和盆腔瘀血,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大运动量的跑步锻炼,还能提高血液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防止血栓形成。

(3)促进代谢,控制体重。控制体重是保持健康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跑步能促进新陈代谢,消耗大量血糖,减少脂肪存积,故坚持跑步是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病的一个有效“药方”。

(4)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脂质过高者,经跑步锻炼后,血脂可下降,从而有助于防治血管硬化和冠心病。

(5)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生命在于运动,人越是锻炼,身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2.跑步健身法

健身跑应该严格掌握运动量。决定运动量的因素有距离速度、间歇时间、每天练习次数、每周练习天数等。开始练习跑步的体弱者可以进行短距离慢跑,从50米开始,逐渐增至100米、150米、200米。速度一般为100米/30秒-l00米/40秒。

(1)慢速长跑:是一种典型的健身跑,距离从1000米开始。适应后,每周或每2周增加 1000米,一般可增至3000-6000米,速度可掌握在6-8分钟跑1000米。

(2)跑行锻炼:跑30秒,步行60秒,以减轻心脏负担,这样反复跑行20-30次,总时间30-45分钟。这种跑行锻炼适用于心肺功能较差者。

跑的次数:短距离慢跑和跑行练习可每天 1次或隔天1次;年龄稍大的可每隔2-3天跑1次,每次20-30分钟。

跑的脚步最好能配合自己的呼吸,可向前跑二三步吸气,再跑二三步后呼气。跑步时,两臂以前后并稍向外摆动比较舒适,上半身稍向前倾,尽量放松全身肌肉,一般以脚尖着地为好。

3.注意事项

(1)掌握跑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健康的中老年人为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控制体重;轻度糖尿病患者,体力中等或较弱者,为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都可进行跑步锻炼。

肝硬化、病情不稳定的肺结核、影响功能的关节炎、严重糖尿病、甲亢、严重贫血、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心血管病如瓣膜疾病、心肌梗死、频发性心绞痛等均不宜跑步。

(2)跑步应避免在饭后马上进行,或在非常冷、热、潮湿及大风的天气下进行。

(3)跑步锻炼要循序渐进。从短距离慢速度开始,做到量力而跑,跑有余力,不要弄得过分疲劳或使心脏负担过重。

(4)跑步最好在早晨进行,可先做操然后跑步,临睡前一般不宜跑步。

散步锻炼法

(1)普通散步法:用慢速(60-70步/分钟)或中速(80-90步/分钟)散步,每次30-60分钟,可用于一般保健。

(2)快速步行法:每小时步行5000-7000米,每次锻炼30-60分钟,用于普通中老年人增强心力和减轻体重,最高心率应控制在120次/分钟以下。

当你感到情绪低落,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时,不妨快步走上十几分钟,就能使心理恢复平衡。

(3)定量步行法(又称医疗步行):在30度斜坡的路上散步100米,以后渐增至在50度斜坡的路上散步2000米,或沿30度-50度斜坡的路上散步15分钟,接着在平地上散步15分钟。此法适用于糖尿病、心血管系统慢性病和肥胖症的患者。

(4)摆臂散步法:步行时两臂用力向前后摆动,可增进肩部和胸廓的活动,适用于呼吸系统慢性病的患者。

(5)摩腹散步法:一边散步,一边按摩腹部,适用于防治消化不良和胃肠道慢性疾病。

(6)小雨中散步法:在雨中散步比在晴天散步更有益。雨水不仅净化被污染的空气,雨前阳光中及细雨初降时产生的大量的负离子还具有安神舒气,降低血压的功能。在细雨中散步,还有助于消除阴雨天气引起的人体郁闷情绪,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毛毛细雨犹如天然的冷水浴,对颜面、头皮、肌肤进行按摩,令人神清志爽,愁烦俱除。

糖尿病治疗之四:药物治疗

对于那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光靠运动,饮食可能无法控制病情。这时就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以下是对一些常用药的介绍。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西药

磺脲类

最早应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现已发展到第三代,仍是临床上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餐前半小时服药效果最佳最。

双胍类

口服降糖药中的元老。降糖作用肯定,不诱发低血糖,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如调脂、抗小血板凝集等,但对于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荐使用。为减轻双胍类药物的胃肠副作用,一般建议餐后服用。

糖苷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就像人为的造成“少吃多餐”),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故适宜那些单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餐前即服或与第一口饭同服,且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

噻唑烷二酮

迄今为止最新的口服降糖药。为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并能改善与胰岛素低抗有关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该类药物应用过程中须密切注意肝功能。

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

近年开发的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餐后血糖有效好效果,故又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进餐前服用。

胰岛素

胰岛素的种类非常繁多,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根据作用时间分类

短效胰岛素:即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为无色透明液体,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20~30分钟,作用高峰为2~4小时,持续时间 5~8小时。

中效胰岛素:又叫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为1.5~4小时,作用高峰 6~10小时,持续 时间约12~14小时。

长效胰岛素:又叫精蛋白锌胰岛素,也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3~4小时,作用高峰 14~20小时,持续时间约24~36小时。

预混胰岛素:为了适应进一步的需要,进口胰岛素又将其中的短效制剂和中效制剂(R和N)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产生作用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的预混胰岛素。

根据来源分类

牛胰岛素:自牛胰腺提取而来,分子结构有三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疗效稍差,容易发生过敏或胰岛素抵抗。动物胰岛素唯一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患者可以轻松负担。

猪胰岛素:自猪胰腺提取而来,分子中仅有一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因此疗效比牛胰岛素好,副作用也比牛胰岛素少。目前国产胰岛素多属猪胰岛素。

人胰岛素:人胰岛素并非从人的胰腺提取而来,而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纯度更高,副作用更少,但价格较贵。进口的胰岛素均为人胰岛素。国内日前也渐渐开始具有生产人胰岛素的能力了。

根据胰岛素浓度分类

U-40:40单位/毫升

U-100:100单位/毫升,常专用于胰岛素笔。

国内胰岛素均为40单位/毫升,

国外胰岛素则两种都有。患者在用注射器抽取胰岛素之前必需搞清楚自己使用的是哪种浓度胰岛素,否则后果严重。

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有不同的用途:

U-40用于常规注射

U-100主要用于胰岛素笔

中药验方

方剂1

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地骨皮、生知母各15克,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粳米各20克,生甘草8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糖尿病燥热伤肺证

方剂2

生地、山药各20克,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各10克,蛤粉、海浮石各12克,花粉15克,鸡内金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虚阳亢证

方剂3

赤小豆30克,怀山药40克。猪胰脏1具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以血糖降低为度。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4

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

制用法:先将西瓜子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作粥。任意食用。

适应症:糖尿病肺热津伤证

方剂5

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

制用法:水煎。每日2次,每次半杯。

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尿浊症

方剂6

生白茅根60-90克

制用法: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10日。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7

山药、天花粉等量

制用法:水煎,每日30克。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8

桑螵蛸60克

制用法:研粉末,用开水冲服,每次6克,每日3次,至愈为度。

适应症:糖尿病尿多、口渴

方剂9

葛粉、天花粉各30克,猪胰1具

制用法:先将猪胰切片煎水,调葛粉、天花粉吞服,每日1剂,3次分服。

适应症:糖尿病多饮、多食

方剂10

知母、麦冬、党参各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元参12克,生地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势伤胃津证

方剂11

生地、枸杞子各12克,天冬、金樱子、桑螵蛸、沙苑子各10克,山萸肉、芡实各15克,山药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亏虚证

方剂12

红薯叶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13

木香10克,当归、川芎各15克,葛根、丹参、黄芪、益母草、山药各30克,赤芍、苍术各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血淤证

方剂14

生黄芪、黄精、太子参、生地各9克,天花粉6克

制用法:共研为末。每日3次,每次14克水冲服。

适应症:糖尿病气阴两虚证

方剂15

黄精、丹参、生地、元参、麦冬、葛根、天花粉、黄实各适量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糖尿病肾病肝肾气阴两虚夹淤证

方剂16

蚕茧50克

制用法:支掉蚕蛹,煎水。代茶饮,每日 1剂。

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多饮,尿糖持续不降

方剂17

猪胰脏1具

制用法:低温干燥为末,炼蜜为丸。每次开水送服15克,经常服用。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18

天冬、麦冬、熟地、赤芍各15克,黄芩、大黄(后下)各10克,黄连6克,丹皮12克,元参30克,玉米须6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胃热炽盛证

方剂19

山药25克,黄连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尿多、善饥

方剂20

老宋茶10克

制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1

熟地、黄芪各15克,山芋肉、补骨脂、五味子各10克,元参、山药、丹参各12克,苍术6克,肉桂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阴阳两虚证

方剂22

白术40-100克,枳壳15-20克,清半夏、三棱、莪术、葛根各20-30克,沉香15克,炙车钱2-3克

制用法:水煎服。兼气虚者加党参、生黄芪;肝郁者加郁金、茵陈;早衰者加女贞子、杞子、山萸肉。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3

新鲜猪胰1具,薏苡仁50克或黄芪100克

制用法:猪胰用清水冲洗干净,切数片后,再与薏苡仁一块放入碗内,加水淹没。用铁锅隔水炖熟,加入适量食盐和调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4

鲜芹菜、青萝卜各500克,冬瓜1000克,绿豆120克,梨2个

制用法:先将芹菜和冬瓜略加水煮,用白纱布包住取汁,同绿豆、梨、青萝卜共煮熟服。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5

蛇床子、莲子须、山茱萸、白鲜皮各10克,益智仁、桑椹、炙黄芪、山药、银花藤各30克,白茯苓15克,五倍子、鸡内金(研末冲服)各6克,

三七粉3克(冲服)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亏虚证

方剂26

党参15克,丹参30克,元参、沙参各10克,玉竹12克,乌梅30个

制用法:水煎服。渴甚者加天花粉,大便稀溏加停山楂。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7

苍术、元参、生黄芪各30克,山药、熟地、生地、党参、麦冬、五味子、五倍子、生龙骨、茯苓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气阴两伤挟血淤证

方剂28

干马齿苋10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用1- 2周尿糖即可转阴。

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29

泥鳅10条,干荷叶3张

制用法:将泥鳅阴干研末,与荷叶末混匀。每次服10克,每日3次。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吃多了真的会得糖尿病吗?哪些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人们常常提到的糖尿病一般指的是2型糖尿病。事实上,目前并未发现摄糖量和糖尿病之间有特别明确的关系,但有研究还是发现了一些关联:年龄较小的糖尿病患者,一般都比较喜欢喝甜饮料。

严格来讲,这些饮品能让人的味蕾感受到甜味,说明含糖量已经超过了10%。而糖本身就属于热能物质,如果长期喝甜饮料,就会导致额外的热能摄入,久而久之就会使人变胖。而肥胖正是造成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要控制含糖食物的摄入。

那么,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呢?以下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年龄大于45岁的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2.久坐人群。因为机体中糖的代谢常和运动联系在一起,当一个人在运动的时候,肌肉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就特别强;如果肌肉摄取了葡萄糖,那么血液中的糖量就会降低。而久坐的人缺少运动,因此容易患病。

3.睡眠时间短的人群。由于晚上经常加班,这类人的身体总是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升糖激素的分泌十分旺盛,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这些升糖激素分泌较多,血糖自然会超过正常水平。这类人多休息、多睡觉,血糖就可以降下来。

4.肥胖人群。肥胖者体内多会存在胰岛素抵抗,这意味着人体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下降,因此机体要代偿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可以发挥降低血糖作用;另外,胰岛素搬运血糖的工作量也会加大。正是胰岛β细胞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才导致胰岛功能受损,机体出现永久性高血糖,即发生2型糖尿病。

3.脂肪肝患者。脂肪肝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在20~30%,而糖尿病人当中50%是有脂肪肝的。这里的脂肪肝特指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人体摄入的热量过多,未消耗的能量藏在肝脏内,长期积累而形成。

4.高血脂人群、甘油三酯高的人群。这和中国人的饮食偏爱分不开,爆炒、油炸食物是餐桌上的常客,其中含食用油量过多,造成患病风险高。

5.有巨大胎儿生产史的女性。一般来说,孩子的出生体重应该控制在3公斤左右。如果胎儿过大,其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而且母亲也容易得糖尿病。

人们要意识到定期筛查血糖的重要性,而糖尿病患者更要重视开展并发症的检查。

本文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贾伟平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擅长糖尿病的个体化诊断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490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3
下一篇2023-06-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