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服务器维护中,会经常用到如下命令。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
它会显示例如下面的信息:
TIME_WAIT 689
CLOSE_WAIT 2
FIN_WAIT1 1
ESTABLISHED 291
SYN_RECV 2
LAST_ACK 1
常用的三个状态是:ESTABLISHED表示正在通信 、TIME_WAIT表示主动关闭、CLOSE_WAIT表示被动关闭。
如果服务器出现了异常,很大的可能是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
我们也都知道Linux系统中分给每个用户的文件句柄数是有限的,而TIME_WAIT和CLOSE_WAIT这两种状态如果一直被保持,那么意味着对应数目的通道(此处应理解为socket,一般一个socket会占用服务器端一个端口,服务器端的端口最大数是65535)一直被占用,一旦达到了上限,则新的请求就无法被处理,接着就是大量Too Many Open Files异常,然后tomcat、nginx、apache崩溃。。。
下面来讨论这两种状态的处理方法,网络上也有很多资料把这两种情况混为一谈,认为优化内核参数就可以解决,其实这是不恰当的。优化内核参数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time_wait过多的问题,但是应对close_wait还得从应用程序本身出发。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一般会出现在爬虫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如果没做内核参数优化的话)上,那么这种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
从上图可以看出time_wait是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保持的状态,对于爬虫服务器来说它自身就是客户端,在完成一个爬取任务后就会发起主动关闭连接,从而进入time_wait状态,然后保持这个状态2MSL时间之后,彻底关闭回收资源。这里为什么会保持资源2MSL时间呢?这也是TCP/IP设计者规定的。
TCP要保证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使得所有的数据都能够被正确送达。当你关闭一个socket时,主动关闭一端的socket将进入TIME_WAIT状 态,而被动关闭一方则转入CLOSED状态,这的确能够保证所有的数据都被传输。当一个socket关闭的时候,是通过两端四次握手完成的,当一端调用 close()时,就说明本端没有数据要发送了。这好似看来在握手完成以后,socket就都可以处于初始的CLOSED状态了,其实不然。原因是这样安 排状态有两个问题, 首先,我们没有任何机制保证最后的一个ACK能够正常传输,第二,网络上仍然有可能有残余的数据包(wandering duplicates),我们也必须能够正常处理。
TIMEWAIT就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而生的。
再引用网络中的一段话:
time_wait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内核参数和适当的设置web服务器的keep-Alive值来解决。因为time_wait是自己可控的,要么就是对方连接的异常,要么就是自己没有快速的回收资源,总之不是由于自己程序错误引起的。但是close_wait就不一样了,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服务器保持大量的close_wait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对方发送一个FIN后,程序自己这边没有进一步发送ACK以确认。换句话说就是在对方关闭连接后,程序里没有检测到,或者程序里本身就已经忘了这个时候需要关闭连接,于是这个资源就一直被程序占用着。这个时候快速的解决方法是:
注:
直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完全弄明白之前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问题。程序员写了爬虫(php)运行在采集服务器A上,程序去B服务器上采集资源,但是A服务器很快就发现出现了大量的close_wait状态的连接。后来手动检查才发现这些处于close_wait状态的请求结果都是404,那就说明B服务器上没有要请求的资源。
下面引用网友分析的结论:
服 务器A是一台爬虫服务器,它使用简单的HttpClient去请求资源服务器B上面的apache获取文件资源,正常情况下,如果请求成功,那么在抓取完 资源后,服务器A会主动发出关闭连接的请求,这个时候就是主动关闭连接,服务器A的连接状态我们可以看到是TIME_WAIT。如果一旦发生异常呢?假设 请求的资源服务器B上并不存在,那么这个时候就会由服务器B发出关闭连接的请求,服务器A就是被动的关闭了连接,如果服务器A被动关闭连接之后程序员忘了 让HttpClient释放连接,那就会造成CLOSE_WAIT的状态了。
当TIME_WAIT超过linux系统tw数量的阀值(可用数量不会大于65535),系统会把多余的time-wait socket 删除掉,并且显示警告信息,如果是NAT网络环境又存在大量访问,会产生各种连接不稳定断开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服务的稳定性。
一、状态的产生
要解决TIME_WAIT状态过多的问题,先来研究下TIME_WAIT状态的产生,下面是TCP连接断开时的四次挥手状态转换图,说明一点,途中显示的是客户端主动断开连接,tcp连接也可以由服务器端主动断开连接。我们先来描述一下断开的状态:
1)客户端进程发出连接释放报文,并且停止发送数据。释放数据报文首部,FIN=1,其序列号为seq=u(等于前面已经传送过来的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加1),此时,客户端进入FIN-WAIT-1(终止等待1)状态。 TCP规定,FIN报文段即使不携带数据,也要消耗一个序号。
2)服务器收到连接释放报文,发出确认报文,ACK=1,ack=u+1,并且带上自己的序列号seq=v,此时,服务端就进入了CLOSE-WAIT(关闭等待)状态。TCP服务器通知高层的应用进程,客户端向服务器的方向就释放了,这时候处于半关闭状态,即客户端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但是服务器若发送数据,客户端依然要接受。这个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也就是整个CLOSE-WAIT状态持续的时间。
3)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确认请求后,此时,客户端就进入FIN-WAIT-2(终止等待2)状态,等待服务器发送连接释放报文(在这之前还需要接受服务器发送的最后的数据)。
4)服务器将最后的数据发送完毕后,就向客户端发送连接释放报文,FIN=1,ack=u+1,由于在半关闭状态,服务器很可能又发送了一些数据,假定此时的序列号为seq=w,此时,服务器就进入了LAST-ACK(最后确认)状态,等待客户端的确认。
5)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连接释放报文后,必须发出确认,ACK=1,ack=w+1,而自己的序列号是seq=u+1,此时,客户端就进入了TIME-WAIT(时间等待)状态。注意此时TCP连接还没有释放,必须经过2MSL(最长报文段寿命,RFC规定一个MSL为2min,linux中一般设置为30s)的时间后,当客户端撤销相应的TCB后,才进入CLOSED状态。
6)服务器只要收到了客户端发出的确认,立即进入CLOSED状态。同样,撤销TCB后,就结束了这次的TCP连接。可以看到,服务器结束TCP连接的时间要比客户端早一些。
可以看到TIME_WAIT状态产生是在tcp连接主动关闭的一端产生的正常tcp状态,超过两个MSL之后,就会关闭,释放占用的端口。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在我们的应用中产生大量TIME_WAIT状态的根本原因是频繁创建断开连接TCP连接。要解决TIME_WATIT状态过多的问题,就要分析我们的应用把频繁创建的短连接改为长连接。
二、常见的短连接产生的场景
1.服务连接服务
后台业务服务器,通常需要调用redis、mysql以及其他http服务和grpc服务,在服务相互调用中,如果使用的是短连接,高并发时就会产生大量TIME_WAIT,如何解决呢?一般情况下,redis等客户端会有连接池,我们要做的是设置好相关的连接服用参数,一般会有连接数、连接重用时间、连接空闲数等。所以在应用中通过设置合理的连接池参数可以避免TIME_WAIT状态过多的问题:
1.检查http连接池
2.检查grpc连接池
3.检查redis连接池
4.检查mysql连接池
...
我们来查看一个mysql连接池配置信息,最大连接数100,最大空闲连接数10,测试的并发数50,产生的效果如下:
可以看到TIME_WAIT状态快速上升,我们查看redis客户端的连接情况:
{MaxOpenConnections:100 OpenConnections:1 InUse:0 Idle:1 WaitCount:0 WaitDuration:0s MaxIdleClosed:0 MaxLifetimeClosed:0}
{MaxOpenConnections:100 OpenConnections:17 InUse:15 Idle:2 WaitCount:0 WaitDuration:0s MaxIdleClosed:48 MaxLifetimeClosed:0}
{MaxOpenConnections:100 OpenConnections:51 InUse:44 Idle:7 WaitCount:0 WaitDuration:0s MaxIdleClosed:82 MaxLifetimeClosed:0}
{MaxOpenConnections:100 OpenConnections:51 InUse:50 Idle:1 WaitCount:0 WaitDuration:0s MaxIdleClosed:90 MaxLifetimeClosed:0}
{MaxOpenConnections:100 OpenConnections:50 InUse:49 Idle:1 WaitCount:0 WaitDuration:0s MaxIdleClosed:126 MaxLifetimeClosed:0}
{MaxOpenConnections:100 OpenConnections:51 InUse:49 Idle:2 WaitCount:0 WaitDuration:0s MaxIdleClosed:131 MaxLifetimeClosed:0}
{MaxOpenConnections:100 OpenConnections:50 InUse:49 Idle:1 WaitCount:0 WaitDuration:0s MaxIdleClosed:181 MaxLifetimeClosed:0}
{MaxOpenConnections:100 OpenConnections:51 InUse:51 Idle:0 WaitCount:0 WaitDuration:0s MaxIdleClosed:233 MaxLifetimeClosed:0}
{MaxOpenConnections:100 OpenConnections:51 InUse:51 Idle:0 WaitCount:0 WaitDuration:0s MaxIdleClosed:240 MaxLifetimeClosed:0}
{MaxOpenConnections:100 OpenConnections:46 InUse:38 Idle:8 WaitCount:0 WaitDuration:0s MaxIdleClosed:296 MaxLifetimeClosed:0}
{MaxOpenConnections:100 OpenConnections:51 InUse:50 Idle:1 WaitCount:0 WaitDuration:0s MaxIdleClosed:313 MaxLifetimeClosed:0}
{MaxOpenConnections:100 OpenConnections:51 InUse:50 Idle:1 WaitCount:0 WaitDuration:0s MaxIdleClosed:363 MaxLifetimeClosed:0}
{MaxOpenConnections:100 OpenConnections:51 InUse:50 Idle:1 WaitCount:0 WaitDuration:0s MaxIdleClosed:409 MaxLifetimeClosed:0}
{MaxOpenConnections:100 OpenConnections:50 InUse:48 Idle:2 WaitCount:0 WaitDuration:0s MaxIdleClosed:438 MaxLifetimeClosed:0}
{MaxOpenConnections:100 OpenConnections:49 InUse:49 Idle:0 WaitCount:0 WaitDuration:0s MaxIdleClosed:494 MaxLifetimeClosed:0}
分析发现MaxIdleClosed数据持续上升,此为mysql客户端连接池配置不合理产生大量TIME_WAIT状态的例子
2.网络抖动
网络情况不好时,如果主动方无TIME_WAIT等待,关闭前个连接后,主动方与被动方又建立起新的TCP连接,这时被动方重传或延时过来的FIN包过来后会直接影响新的TCP连接。同样网络情况不好并且无TIME_WAIT等待,关闭连接后无新连接,当接收到被动方重传或延迟的FIN包后,会给被动方回一个RST包,可能会影响被动方其它的服务连接。
网络抖动问题比较好排查,直接使用ping命令可以观察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