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漏洞扫描通常采用两种策略,第一种是被动式策略,第二种是主动式策略。所谓被动式策略就是基于主机之上,对
系统中不合适的设置、脆弱的口令以及其他与安全规则抵触的对象进行检查而主动式策略是基于网络的,它通过执行一些脚本文件模拟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并记录系统的反应,从而发现其中的漏洞。利用被动式策略的扫描称为系统安全扫描,利用主动式的策略扫描称为网络安全扫描。Web漏洞扫描有以下四种检测技术:1.基于应用的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应用软件包的设置,发现安全漏洞。2.基于主机的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对系统进行检测。通常,它涉及到系统的内核、文件的属性、操作系统的
补丁等。这种技术还包括口令解密、把一些简单的口令剔除。因此,这种技术可以非常准确地定位系统的问题,发现系统的漏洞。它的缺点是与平台相关,升级复杂。3.基于目标的漏洞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系统属性和文件属性,如数据库、注册号等。通过消息文摘算法,对文件的加密数进行检验。这种技术的实现是运行在一个闭环上,不断地处理文件、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属性,然后产生检验数,把这些检验数同原来的检验数相比较。一旦发现改变就通知管理员。4. 基于网络的检测技术。它采用积极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来检验系统是否有可能被攻击崩溃。它利用了一系列的脚本模拟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它还针对已知的网络漏洞进行检验。网络检测技术常被用来进行穿透实验和安全审记。这种技术可以发现一系列平台的漏洞,也容易安装。但是,它可能会影响网络的性能。网络Web漏洞扫描在获得目标主机TCP/IP端口和其对应的网络访问服务的相关信息后,与网络漏洞扫描系统提供的漏洞库进行匹配,如果满足匹配条件,则视为漏洞存在。此外,通过模拟黑客的进攻手法,对目标主机系统进行攻击性的安全漏洞扫描,如测试弱势口令等,也是扫描模块的实现方法之一。如果模拟攻击成功,则视为漏洞存在。在匹配原理上,网络漏洞扫描器采用的是基于规则的匹配技术,即根据安全专家对网络系统安全漏洞、黑客攻击案例的分析和系统管理员关于网络系统安全配置的实际经验,形成一套标准的系统漏洞库,然后再在此基础之上构成相应的匹配规则,由程序自动进行系统漏洞扫描的分析工作。所谓基于规则是基于一套由专家经验事先定义的规则的匹配系统。例如,在对TCP80端口的扫描中,如果发现/cgi-bin/phf/cgi-bin/Count.cgi,根据专家经验以及CGI程序的共享性和标准化,可以推知该WWW服务存在两个CGI漏洞。同时应当说明的是,基于规则的匹配系统有其局限性,因为作为这类系统的基础的推理规则一般都是根据已知的安全漏洞进行安排和策划的,而对网络系统的很多危险的威胁是来自未知的安全漏洞,这一点和PC杀毒很相似。这种Web漏洞扫描器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它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户通过控制平台发出了扫描命令之后,控制平台即向扫描模块发出相应的扫描请求,扫描模块在接到请求之后立即启动相应的子功能模块,对被扫描主机进行扫描。通过分析被扫描主机返回的信息进行判断,扫描模块将扫描结果返回给控制平台,再由控制平台最终呈现给用户。另一种结构的扫描器是采用插件程序结构。可以针对某一具体漏洞,编写对应的外部测试脚本。通过调用服务检测插件,检测目标主机TCP/IP不同端口的服务,并将结果保存在信息库中,然后调用相应的插件程序,向远程主机发送构造好的数据,检测结果同样保存于信息库,以给其他的脚本运行提供所需的信息,这样可提高检测效率。如,在针对某FTP服务的攻击中,可以首先查看服务检测插件的返回结果,只有在确认目标主机服务器开启FTP服务时,对应的针对某FTP服务的攻击脚本才能被执行。采用这种插件结构的扫描器,可以让任何人构造自己的攻击测试脚本,而不用去了解太多扫描器的原理。这种扫描器也可以用做模拟黑客攻击的平台。采用这种结构的扫描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着名的Nessus就是采用这种结构。这种网络Web漏洞扫描器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C/S)结构,其中客户端主要设置服务器端的扫描参数及收集扫描信息。近些年来,以红色代码、尼姆达、蠕虫王、冲击波为代表的蠕虫病毒频繁爆发,给全球网络运行乃至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影响,这些蠕虫都利用了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程序的漏洞。从公开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到,在2005年全球有70%的大型企业遭受病毒感染而使得业务系统运作受到干扰。即使这些大型企业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边界安全措施,也普遍部署了病毒防御机制,但仍然不能幸免。造成困境的原因,一方面当然是由于现有防御体系的缺陷,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基于漏洞进行感染的病毒传播速度极快来不及防范。与此同时,利用漏洞进行攻击也成为黑客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攻击者首先通过扫描工具发现漏洞,然后利用相应的攻击工具实施攻击。这种攻击模式简单易行,危害极大。由此可见,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程序的漏洞是导致网络风险的重要因素。
解决问题的思路:
消除漏洞的根本办法就是安装软件补丁,补丁分发管理越来越成为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黑客技术正在迅速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从一个漏洞发现到攻击代码实现,到蠕虫病毒产生,几年前可能是几个月甚至半年多,而现在几周甚至一天就可以完成。在微软发布MS04-011公告时,NGS的David在看到公告的8分钟后写出了攻击代码,Xfocus成员也在6小时内写出了通用的攻击代码。在一个较大的局域网中,普遍存在机器配置档次高低各异、操作系统分门别类、系统软件千差万别等问题,网络管理员要想同时对这几百台甚至上千台终端设备及时快速地打上新的补丁程序,几乎是不可能的。要靠手工保障每一个补丁在安装后正常运行,不对整个网络系统造成其它破坏和隐患,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因此对于终端节点众多的用户,繁杂的手工补丁安装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大规模的网络管理,必须依靠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对操作系统的补丁自动修补。
工具或者产品:
极地补丁分发管理系统力争成为中国专业的补丁分发管理产品。深入分析用户需求,以强大的技术体系为支撑,奉献专业的安全产品,解决用户实际需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极地产品的功能设计强调补丁自身的需求,其他扩展功能作为增值功能予以支持,但系统资源主要用来支持补丁分发管理。极地补丁管理系统作为成型的硬件产品,从配置安装到运行维护,都可以最大化地节省客户的人力、物力,方便客户使用。从内置补丁库到补丁升级、系统升级,再到专业安全服务,极地企业围绕主机安全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安全服务。具体的产品特色体现在如下方面:
具有完全的国内自主知识产权
产品自带丰富全面的补丁库
基于漏洞扫描的有效分发
支持自定义补丁和脚本
全面的资产管理功能
丰富的任务管理方式
产品硬件形态
支持多平台的补丁分发与修补
文件传输协议(英文:File Transfer Protocol,缩写:FTP)是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的一套标准协议,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它属于网络传输协议的应用层。FTP使用21号端口。
用户分类:1、Real用户 2、Administrator 3、匿名用户
FTP文件传输格式:1、ASCII 2、二进制格式
由于FTP没有禁止匿名用户,所以可以直接使用Anonymous用户直接登录FTP服务器。下面演示使用nc连接FTP。
1、使用nmap检查21端口,及扫描漏洞
2、使用匿名用户登录
vsftpd-2.3.4 手工触发漏洞:当进行FTP认证时,如果用户名USER中包含:),那么直接就触发监听6200端口的连接的shell。
1、使用nmap扫描FTP后门漏洞
2、使用nc触发vsftpd-2.3.4后面漏洞
另外打开一个终端利用该漏洞
1、修改配置文件,禁止匿名用户登录。
linux下修改/etc/vsftp.conf:
anonymous_enable=NO
2、对特定漏洞进行打补丁,或者设置防火墙禁止连接后门端口。
查看medusa支持的破解模块
使用medusa暴力破解FTP
FTP协议中用于用户认证的过程中,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是通过明文进行交互信息。验证FTP登录过程中明文传输用户名和密码。
1、利用arpspoof进行ARP嗅探,然后利用Wireshark进行流量嗅探。
利用metasploit创建反弹shell上传到FTP服务器。也可以利用setookit快速生成反弹shell。参考文章《 Metasploit实战:FTP漏洞利用 》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