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格式
df [参数]
主要参数
-s:对每个Names参数只给出占用的数据块总数。
-a:递归地显示指定目录中各文件及子目录中各文件占用的数据块数。若既不指定-s,也不指定-a,则只显示Names中的每一个目录及其中的各子目录所占的磁盘块数。
-k:以1024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x:跳过在不同文件系统上的目录不予统计。
-l:计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对硬链接文件则计算多次。
-i:显示inode信息而非块使用量。
-h:以容易理解的格式印出文件系统大小,例如124KB、345MB、46GB。
-P:使用POSIX输出格式。
-T: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df命令被广泛地用来生成文件系统的使用统计数据,它能显示系统中所有的文件系统的信息,包括总容量、可用的空闲空间、目前的安装点等。
超级权限用户使用df命令时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某个分区的容量超过了100%。这是因为Linux系统为超级用户保留了10%的空间,由其单独支配。也就是说,对于超级用户而言,他所见到的硬盘容量将是110%。这样的安排对于系统管理而言是有好处的,当硬盘被使用的容量接近100%时系统管理员还可以正常工作。
应用举例
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非常多,包括JFS、ReiserFS、ext、ext2、ext3、ISO9660、XFS、Minx、vfat、MSDOS等。使用df -T命令查看磁盘空间时还可以得到文件系统的信息:
#df -h
(文件系统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Filesystem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3 9.5G 1.6G 7.5G 18% /
/dev/sda7 380G 199M 360G 1% /backup
/dev/sda1 99M 15M 80M 16% /boot
tmpfs1014M 0 1014M 0% /dev/shm
/dev/sda6 1.9G 36M 1.8G 2% /home
/dev/sda2 57G 359M 54G 1% /var
/dev/sdb1 79G 490M 75G 1% /www
/dev/sdb2 380G 195M 361G 1%/backup2
件系统类型、挂载点等信息也一览无余。
你所说的东西没听说过。感觉你似乎语无伦次了……不过所有文件系统的硬盘数据存储,都是基于块来分配的,最少一个块,只能按块分配,一个块零1字节的文件,也需要2个块。
而且所有文件,不管是不是目录,都会分配块。我记得目录的块另有用途,好像是用来存放他的子目录和文件相关信息用的。
不过我记得有几个文件系统有个例外,他的文件分配表存储量比较大,如果很小的文件,可以直接存放在文件分配表里面,好像 NTFS 就有这个功能。
不过文件分配表依然也是按照块进行存储的。硬件限制如此,没办法的事情。
1、由于MBR分区表只支持2T磁盘,所以大于2T的磁盘必须使用GPT分区表2、fdisk -l 确定2T硬盘文件,例如/dev/sdb
3、parted /dev/sdb mklabel gpt
4、添加分区命令格式:
parted device mkpart part-type [fs-type] start end
parted /dev/sdb mkpart primary xfs 0 -0
5、格式化xfs分区:
mkfs.xfs -f /dev/sdb1
6、挂载xfs分区:
mount -t xfs /dev/sdb1 /data1
7、df -h检查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b1 1.7T 335G 1.3T 21% /data1
8、为了重启系统自动mount新硬盘,编辑/etc/fstab,添加
/dev/sdb1 /data1 xfs defaults0 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