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当时还处在发展阶段的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4004。这不但是第一个用于计算器的4位微处理器,也是第一款个人有能力买得起的电脑处理器!!4004含有2300个晶体管,功能相当有限,而且速度还很慢,被当时的蓝色巨人IBM以及大部分商业用户不屑一顾,但是它毕竟是划时代的产品,从此以后,INTEL便与微处理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这么说,CPU的历史发展历程其实也就是INTEL公司X86系列CPU的发展历程,我们就通过它来展开我们的CPU历史之旅。
1978年,Intel公司再次领导潮流,首次生产出16位的微处理器,并命名为i8086,同时还生产出与之相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i8087,这两种芯片使用相互兼容的指令集,但在i8087指令集中增加了一些专门用于对数、指数和三角函数等数学计算指令。由于这些指令集应用于i8086和i8087,所以人们也这些指令集统一称之为X86指令集。虽然以后Intel又陆续生产出第二代、第三代等更先进和更快的新型CPU,但都仍然兼容原来的X86指令,而且Intel在后续CPU的命名上沿用了原先的X86序列,直到后来因商标注册问题,才放弃了继续用阿拉伯数字命名。至于在后来发展壮大的其他公司,例如AMD和Cyrix等,在486以前(包括486)的CPU都是按Intel的命名方式为自己的X86系列CPU命名,但到了586时代,市场竞争越来越厉害了,由于商标注册问题,它们已经无法继续使用与Intel的X86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命名,只好另外为自己的586、686兼容CPU命名了。
1979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88芯片,它仍旧是属于16位微处理器,内含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77MHz,地址总线为20位,可使用1MB内存。8088内部数据总线都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是8位,而它的兄弟8086是16位。
1981年8088芯片首次用于IBM PC机中,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也正是从8088开始,PC机(个人电脑)的概念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
1982年,INTE已经推出了划时代的最新产品枣80286芯片,该芯片比8006和8088都有了飞跃的发展,虽然它仍旧是16位结构,但是在CPU的内部含有13.4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可寻址16MB内存。从80286开始,CPU的工作方式也演变出两种来:实模式和保护模式。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芯片,它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种32位微处理器,而且制造工艺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与80286相比,80386内部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后提高到20MHz,25MHz,33MHz。80386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寻址高达4GB内存。它除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外,还增加了一种叫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除了标准的80386芯片,也就是我们以前经常说的80386DX外,出于不同的市场和应用考虑,INTEL又陆续推出了一些其它类型的80386芯片:80386SX、80386SL、80386DL等。
1988年推出的80386SX是市场定位在80286和80386DX之间的一种芯片,其与80386DX的不同在于外部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皆与80286相同,分别是16位和24位(即寻址能力为16MB)。1990年推出的80386 SL和80386 DL都是低功耗、节能型芯片,主要用于便携机和节能型台式机。80386 SL与80386 DL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基于80386SX的,后者是基于80386DX的,但两者皆增加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系统管理方式(SMM)。当进入系统管理方式后,CPU就自动降低运行速度、控制显示屏和硬盘等其它部件暂停工作,甚至停止运行,进入休眠状态,以达到节能目的。
1989年,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80486芯片由INTEL推出,这种芯片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实破了100万个晶体管的界限,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80486的时钟频率从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50MHz。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并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采用了RISC(精简指令集)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它还采用了突发总线方式,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由于这些改进,80486的性能比带有80387数学协处理器的80386DX提高了4倍。80486和80386一样,也陆续出现了几种类型。上面介绍的最初类型是80486DX。
1990年推出了80486SX,它是486类型中的一种低价格机型,其与80486DX的区别在于它没有数学协处理器。80486 DX2由系用了时钟倍频技术,也就是说芯片内部的运行速度是外部总线运行速度的两倍,即芯片内部以2倍于系统时钟的速度运行,但仍以原有时钟速度与外界通讯。80486 DX2的内部时钟频率主要有40MHz、50MHz、66MHz等。80486 DX4也是采用了时钟倍频技术的芯片,它允许其内部单元以2倍或3倍于外部总线的速度运行。为了支持这种提高了的内部工作频率,它的片内高速缓存扩大到16KB。80486 DX4的时钟频率为100MHz,其运行速度比66MHz的80486 DX2快40%。80486也有SL增强类型,其具有系统管理方式,用于便携机或节能型台式机。 看完这里,相信大家会对CPU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至于这段时其他公司:譬如AMD,CYRIX等等推出的CPU,由于名字和INTEL的都是一个样,也就不再重复叙述了。
今日CPU的发展状况从Pentium(奔腾),俗称的586开始,一直说到才数天前发布的最新K7吧。这段时间简直就是CPU发展的战国时期,市场上面群雄奋起,风云突变,竞争异常的激烈,新技术出现的速度相当快,我们通过介绍 INTEL产品,让朋友了解多一些,也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示。
INTEL: 说到CPU,当然不能不提到这位一直领导CPU制造新潮流的老大哥。正是因为有了INTEL,电脑才脱下了高贵的外衣,走到了我们的身边,成为真正的个人电脑,今天,当我们用电脑玩游戏、看电影,听CD,甚至上网的时候你可千万得记住INTEL的功劳啊!
Pentium: 继承着80486大获成功的东风,赚翻了几倍资金的INTEL在1993年推出了全新一代的高性能处理器Pentium。由于CPU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激烈化,INTEL觉得不能再让AMD和其他公司用同样的名字来抢自己的饭碗了,于是提出了商标注册,由于在美国的法律里面是不能用阿拉伯数字注册的,于是INTEL玩了花样,用拉丁文去注册商标。Pentium在拉丁文里面就是五的意思了。INTEL公司还替它起了一个相当好听的中文名字奔腾。奔腾的厂家代号是P54C,PENTIUM的内部含有的晶体管数量高达310万个,时钟频率由最初推出的60MHZ和66MHZ,后提高到200MHZ。单单是最初版本的66MHZ的PENTIUM微处理器,它的运算性能比33MHZ的80486 DX就提高了3倍多,而100MHZ的PENTIUM则比33MHZ的80486 DX要快6至8倍。也就是从PENTIUM开始,我们大家有了超频这样一个用尽量少的钱换取尽量多的性能的好方法。作为世界上第一个586级处理器,PENTIUM也是第一个令人超频的最多的处理器,由于Pentium的制造工艺优良,所以整个系列的CPU的浮点性能也是各种各样性能是CPU中最强的,可超频性能最大,因此赢得了586级CPU的大部分市场。
Pentimu Pro: 初步占据了一部分CPU市场的INTEL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在其他公司还在不断追赶自己的奔腾之际,又在1996年推出了最新一代的第六代X86系列CPU P6。P6只是它的研究代号,上市后P6有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Pentimu Pro。Pentimu Pro的内部含有高达550万个的晶体管,内部时钟频率为133MHZ,处理速度几乎是100MHZ的PENTIUM的2倍。Pentimu Pro的一级(片内)缓存为8KB指令和8KB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在Pentimu Pro的一个封装中除Pentimu Pro芯片外还包括有一个256KB的二级缓存芯片,两个芯片之间用高频宽的内部通讯总线互连,处理器与高速缓存的连接线路也被安置在该封装中,这样就使高速缓存能更容易地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上。Pentium Pro200MHZ CPU的L2 CACHE就是运行在200MHZ,也就是工作在与处理器相同的频率上。这样的设计Pentium Pro达到了最高的性能。 而Pentimu Pro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一项称为动态执行的创新技术,这是继PENTIUM在超标量体系结构上实现实破之后的又一次飞跃。Pentimu Pro系列的工作频率是150/166/180/200,一级缓存都是16KB,而前三者都有256KB的二级缓存,至于频率为200的CPU还分为三种版本,不同就在于他们的内置的缓存分别是256KB,512KB,1MB。如此强大的性能,难怪许多服务器系统都采用了Pentimu Pro甚至是双Pentimu Pro系统呢!
Pentium MMX: 也许是INTEL认为Pentium 系列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可挖,1996年底又推出了Pentium 系列的改进版本,厂家代号P55C,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Pentium MMX(多能奔腾)。MMX技术是INTEL最新发明的一项多媒体增强指令集技术,它的英文全称可以翻译多媒体扩展指令集。,因此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Pentium 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增加了57条MMX指令,除了指令集中增加MMX指令外,还将CPU芯片内的L1缓存由原来的16KB增加到32KB(16K指命+16K数据)MMX CPU比普通CPU在运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时,处理多媒体的能力上提高了60%左右。MMX技术不但是一个创新,而且还开创了CPU开发的新纪元,目前的什么KNI,3D NOW!也是从MMX发展演变过来的。Pentium MMX可以说是直到99年在电脑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CPU产品,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使用MMX的CPU。Pentium MMX系列的频率主要有三种:166/200/233,一级缓存都是32KB,核心电压2.8v,倍频分别为2.5,3,3.5。
Pentium Ⅱ: 1997年五月,INTEL又推出了和Pentium Pro同一个级别的产品,也就是影响力最大的CPU Pentium Ⅱ。有人这样评价Pentium Ⅱ,说它是为了弥补Pentium Pro里面的缺陷,然后再加上MMX指令而生产开发出来的产品,他们这样说有他们的道理,我以下就替大家剖析一下Pentium Ⅱ: PentiumⅡCPU有众多的分支和系列产品,其中第一代的产品就是PentiumⅡKlamath芯片。作为PentiumⅡ的第一代芯片,它运行在66MHz总线上,主频分233、266、300、333四种。PentiumII采用了与Pentium Pro相同的核心结构,从而继承了原有Pentium Pro处理器优秀的32位性能。PentiumⅡ虽采用了与Pentium Pro相同的核心结构,但它加快了段寄存器写操作的速度,并增加了MMX指令集,以加速16位操作系统的执行速度。由于配备了可重命名的段寄存器,因此PentiumⅡ可以猜测地执行写操作,并允许使用旧段值的指令与使用新段值的指令同时存在。在PentiumⅡ里面,Intel一改过去BiCMOS制造工艺的笨拙且耗电量大的双极硬件,将750万个晶体管压缩到一个203平方毫米的印模上。PentiumⅡ只比Pentium Pro大6平方毫米,但它却比Pentium Pro多容纳了200万个晶体管。由于使用只有0.28微米的扇出门尺寸,因此加快了这些晶体管的速度,从而达到了X86前所未有的时钟速度。 在总线方面,PentiumⅡ处理器采用了双独立总线结构,即其中一条总线联接二级高速缓存,另一条负责主要内存。然而PentiumⅡ的二级高速缓存实际上还是比Pentium Pro的二级缓存慢一些。这是因为由于PentiumPro使用了一个双容量的陶瓷封装,Intel在Pentium Pro中配置了板上的L2高速缓存,可以与CPU运行在对等的时钟速度下。诚然,这种方案的效率相当高,可是在制造的成本方面却非常昂贵。为了降低生产成本,PentiumⅡ使用了一种脱离芯片的外部高速缓存,可以运行在相当于CPU自身时钟速度一半的速度下。所以尽管PentiumⅡ的高速缓存仍然要比Pentium的高速缓存快得多,但比起200MHz的Pentium Pro里面的高速缓存就要逊色一些了。作为一种补偿,Intel将PentiumⅡ上的L1高速缓存从16K加倍到32K,从而减少了对L2高速缓存的调用频率。由于这一措施,再加上更高的时钟速度,PentiumⅡ(配有512K的L2高速缓存)在WindowsNT下性能比Pentium Pro(配有256K的L2高速缓存)超出大约25%。 在接口技术方面,为了击跨INTEL的竞争对手,以及获得更加大的内部总线带宽,PentiumⅡ首次采用了最新的solt1接口标准,它不再用陶瓷封装,而是采用了一块带金属外壳的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不但集成了处理器部件,而且还包括32KB的一级缓存。
Pentium Celeron: 在Pentium Ⅱ又再次获得成功之际,INTEL的头脑开始有点发热,飘飘然了起来,将全部力量都集中在高端市场上,从而给AMD,CYRIX等等公司造成了不少 乘虚而入的机会,眼看着性能价格比不如对手的产品,而且低端市场一再被蚕食,INTEL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发家之地就这样落入他人手中,又与1998年全新推出了面向低端市场,性能价格比相当厉害的CPU,也就是本文的重要介绍产品Celeron,赛扬处理器。 Pentium Celeron可以说是Intel为抢占低端市场而专门推出的。1000美元以下PC的热销,另AMD与Cyrix在与Intel的抗争中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也令Intel如芒刺在背。于是,Intel把Pentium II的二级缓存和相关电路抽离出来,再把塑料盒子也去掉,再改一个名字,这就是Pentium Celeron。中文名称为奔腾赛扬处理器。 Celeron采用0.35微米工艺制造,外频为66MHz,最初推出的有266与300两款。接着又出现了333,直到刚刚新鲜出炉不久的赛扬500。从赛扬333开始,就已经采取了0.25微米的制造工艺。开始阶段,Celeron最为人所诟病的是其抽掉了芯片上的L2 Cache,这使人不禁想起当年的486SX。我们知道,在486时代,CPU就已经内置了8K缓存,而在主板上还另有插槽可供大家再加上二级缓存(高档一点的是板上自带的),到了奔腾时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板上的二级缓存由256K到现在最大的2MB(MVP3芯片组支持)PII的更厉害,把二级缓存也放到CPU板上,CPU与内存和二级缓存有两条总线,这就是Intel引以为豪的DIB双重总线技术,这样装置的二级缓存能比Soecket7上的提供更高的性能,因为它是运行在CPU一半时钟频率上的,当CPU为PII333时,二级Cache就运行在167MHz,这远比现在100MHZ外频的Soecket7上的Cache速度要高的多,也就是说,在PII上,二级缓存的重要性比在Soecket7上的要高。大家也知道了二级缓存的作用,相信就已经知道赛扬其实是一只掉了牙的老虎(再也凶不起来了),在实际应用中,Celeron266装在技嘉BX主板上,性能比PII266下降超过25%!而相差最大的就是经常须要用到二级缓存的项目。不过什么马配什么鞍,Intel专门为赛扬配备了EX芯片组。Intel的440EX芯片组为Celeron做了优化,因此C266+EX与PII266+BX的性能只相差了10%。 400,366,333和300AMHz英特尔赛扬处理器包括集成128KL2缓存. 所有的英特尔赛扬处理器使用英特尔P6微架构的多事项系统总线。400,366,333和300AMHz处理器使用增加了L2缓存界面的英特尔P6微架构多事项系统总线。L2缓存总线和处理器到主储存器系统总线的结合增加了在单总线处理器上的带宽和性能。 英特尔440EXAGPset以基本PC机价格点优化整个以英特尔赛扬处理器基础的系统性能,在考虑基本PC机价格因素同时为终端用户提供AGPset的改进。 赛扬CPU还有一个变形的兄弟Socket 370架构的处理器,它可以说是由INTEL推出的一个使用PII为核心、Socket架构为主板的杂交品种。Socket 370 CPU插槽外观上和Socket 7差不多,只不过Socket 7有321个Pin脚,而Socket 370有370个Pin脚;另外Socket 7只有一个斜脚,而Socket 370有两个斜脚,因此Intel发布的Socket 370 Celeron处理器不适用于目前既有的Socket 7主板,这对热衷于升级的用户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不过对于Slot 1主板的用户来说,可以通过转换卡来实现升级哦!价钱可是非常便宜的。按Intel的计划,Socket 370全部支持带二级缓存的300MHz以上的Celeron(PPGA)处理器。而将来所有的Celeron处理器都会转向Socket 370的架构,这也更加符合Intel推出Socket 370和Celeron的本意。 Socket370架构CPU的和目前市面上流行的Celeron 300A是相同核心,而接口部分由Solt1改为Socket形式。从外观上看,特别象Socket7的Pentium MMX,只是中央的Die封装部分要比MMX要大些,CPU的底部比较明显,Socket370 CPU底部中央的封装部分呈长方形,明显与MMX不同,标记着Intel Celeron表明它的正式名称仍然会是Celeron,通过一个和Pentium Ⅱ上类似的序号(譬如:FV524RX366128)我们可以辨认出其频率是366Mhz并带128K缓存;虽同为Socket,Socket370是370针,比Socket7 CPU的321针多出49针,不仅针脚多出一圈,脚的位置也不同,注定两种Socket是无法兼容了。Intel使用了440ZX 芯片组来搭配Socket 370,将支持100 MHz 外频。经过我们的特别测试,发现socket370 的Celeron 366几乎每项测试中均超过了PII,可见其性能之好。 赛扬由于没有了二级缓存的限制,而且是用0.25技术制造的,因此超频能力特强,那么在超频的过程中有什么东西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首先就是CPU本身,不过作为超频先锋,几乎所有的赛扬CPU都能超频二级以上,有写特别的序列号的赛扬CPU甚至还能够超上三、四级。 其次就是好的主板和内存了,现在的市面上有相当一部分的主板是为了超频而设,大家在购买的时候必须要自己看清楚。如今大家都知道内存是CPU提速的瓶颈之一,因此常常有人提问某种型号的内存芯片性能如何或是干脆直接问它们耐不耐超频。其实内存芯片的性能固然重要,但在实际挑选内存的同时,除芯片的型号外,同时还应该注意内存条本身设计是否成熟、做工是否精。要知道即使采用的是高性能的内存芯片,如果设计不当,那么作为内存条而言仍然是不耐超频的失败品。那么,什么样的内存条才算是合格的呢?(这里的合格,当然指耐超频喽)做工精细与否可以由目视判断,而设计成熟与否主要看线路板上的通透孔(Through Hole)数目的多少,一般通透孔的数目越少越耐超频。何谓通透孔呢?就是线路板上的那些看似线路终端的小洞。电脑里使用的线路板是由很多层构成的,我们平时能看见的只是最表层的线路。在最表层之下,还存在有许多层,每层的线路都是互相独立的。要使最外层的线路与里层线路导通,就必须利用通透孔。有些设计不成熟的内存条,就连同在表层的线路之间的导通,都要先从通透孔进入里层,绕上一圈后再从另一个通透孔穿出。这样一来,导致了线路总长度的增加。而在高达100MHz的工作频率下,无谓地加长线路极易产生杂波干扰。这就很可能导致超频失败。顺便提一下,内存芯片与CPU一样,也存在批号不同导致性能不同的现象:即使批号相同,生产日期也会影响芯片的性能。因此想掌握确切的资料,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不懈地从网上搜寻最新情报。我个人觉得HYUNDAI、NEC和TOSHIBA的芯片性能不错。下面再来看看CL(CAS Latency)值对超频的影响。CAS Latency指的是CPU在接到读取某列内存地址上数据的指令后到实际开始读出数据所需的等待时间,CL=2指等待时间为2个CPU时钟周期,而CL=3的则为3个CPU时钟周期。对今天的高速CPU而言,1个时钟周期的长度微乎其微。因此不论CL2还是CL3的内存,用户在实际使用中是感觉不到性能差距的。而厂家在制造内存条时,不论CL2还是CL3,用的都是同样的原料和设备。只是在生产完成后检测时,挑出精度高的当CL2的卖,精度相对低一些的则当CL3的卖。实际上有不少被当作CL3卖的内存条可以在CL=2的设定下工作。因此CL2的内存条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更精密一些,换而言之就是为超频所留的余地更大一些、超频后工作会更稳定一些。我试过的几种名牌的128MB/CL2的内存都可以在外频133MHz的环境下稳定地工作,而散装的CL3的内存则大多无法在112MHz以上的外频下持续稳定地工作。在将外频超到100时,也不必使用符合PC100规格的内存,尽管一般不推荐在外频100MHz的系统中使用非PC100的内存条,但实际上甚至有非PC100的内存条在外频133MHz下稳定工作的记录。据说这是因为早期的内存条不带SPD(一块记录有该内存条性能特征的EPPROM,是符合PC100规范所必须的),用户可以自由设定有关内存的各项参数,易于进行优化。当然,如果您的Money很多,那么自然不必犹豫,挑贵的买准没错。又或是您正准备购买新的内存,那么我奉劝您,从长远看还是购买符合PC100规范的吧!就笔者个人而言,赛扬超频之后的稳定性是相对下降了不少,这是因为发热量太大的问题,如果超频后某些特定的应用程序经常报出错,一般将内核电压加上0.1V到0.2V即可缓解。不过为防万一,用于处理重要数据的电脑,最好不要超频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PⅡ系列CPU设置了倍频锁,你不能通过加高倍频来超频,不过,最近情况有所改观,已经有一些新型号的主板(例如中国台湾A-Trend和日本Free Way共同开发的FW-6400GX/ATC-6400系列)能够破解倍频锁,允许用户自由设定CPU的倍频。为了超频成功,你除了加CPU的内核电压外,还可以加高外CPU的外部电压,这样可以使内存等外部设备工作更加稳定,对提高超频的成功率和超频后的稳定性都有帮助,但是能加高外部电压的主板实在不多。有些主板(例如华硕的P2B系列),在出厂时设定的外部电压就高于额定的3.3V,而有3.5V左右。而另一些主板(例如上面提到的ATC-6400系列)则允许用户在BIOS中自由设定CPU的内、外电压值。 另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找那些可以改变输出电压值的电源。据我所知,中国台湾Seven Team产的ST-301HR(ATX版本2.01的300W电源)就带有调节外部电压的旋钮。不过,这种办法有一定风险,大家最好别贸然尝试。
Pentium ⅡXeon : 在98与99年间,INTEL公司还最新推出了新一款比Pentium Ⅱ还要更加强大的CPU--Pentium ⅡXeon (至 强 处 理 器)。Pentium II Xeon CPU的目标就是挑战高端的、基于RISC的工作站和服务器。Xeon系列处理器具有在x86时代从未见过的强大功能。此系列处理器幕后的真正变化并不在于时钟速率(从400MHz起),而是该种CPU那些足以成为头条新闻的新型插槽、L2高速缓存、新的芯片组和扩展系统内存支持。这些变化足以证明:x86架构现在已经长大了,正在接近中级和高端Unix服务器的功能。Pentium ⅡXeon处理器把英特尔结构的性能/价格比优势扩展到技术计算及企业计算的新高度。它专门为在中、高级服务器及工作站上运行的应用软件设计了其所需要的存储器设置。 至于Pentium ⅡXeon 的内部结构包括了:兼容前几代英特尔微处理器结构;奔腾II处理器具有的P6微结构中的双独立总线结构和动态指令执行技术;同时,还有其它一些特性。它的一系列先进的特性加强了服务器平台对其环境的监测和保护能力。这些特性能帮助顾客建立一个健壮的信息技术环境,最大限度地增加系统正常运转时间,并保证服务器获得优化的设置及运行。 而且还具有先进的管理特性,譬如:热敏传感器、检错纠错(ECC)、功能冗余检查、系统管理总线等等。Pentium ⅡXeon 处理器的功能还得到加强,能在具有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结构中为执行大量计算任务提供更高的性能。为此加入了512K或1M字节的二级高速缓冲存储器,其运行速度与处理器内核相同(450兆赫兹)。这使得向处理器内核传送的数据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通过高容量的100兆赫兹的多事务处理系统总线,实现了与系统其它部分的数据共享;而多任务处理系统总线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使系统的其余部分也有可能实现较高的处理速度。可供寻址和高速缓存用的内存容量高达64G字节,从而提高对绝大多数高级应用软件的处理性能和数据吞吐量。系统总线支持同时处理多项未完成事务,从而使可用带宽增加。支持多达8个处理器的多处理系统,而且各个处理器都能充分发挥效率。这样的系统总线实现了低成本的4通道、8通道对称多处理,并使得针对多任务操作系统和多线程应用软件的性能得到大幅度加强。 完全支持英特尔扩展服务器结构--加强的36位处理器支持(新的PSE-36模式)结合了36位缓冲存储器和超过4G字节的芯片组,从而允许企业级应用程序使用超过4G的内存,实现更好的系统性能。 至于Pentium ⅡXeon 的其他特性还有:由英特尔开发的单边接触盒(S.E.C.)封装能充分发挥运算能力、改善了处理保护能力并实现了未来奔腾II至强处理器的通用形式。 群集支持,或者称为对数个4通道服务器系统的群集能力。这使得顾客的基于奔腾II至强处理器的系统实现了可扩展性从而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 Pentium ⅡXeon 是首例采用了系统管理总线接口的英特尔微处理器,为英特尔产品系列增加了一些可维护性的特征。在盒中,有两个新的部件(除热敏传感器之外)使用这个接口与其它系统管理硬件和软件进行通讯。Pentium ⅡXeon 还可以支持全面的功能冗余检查(FRC)以提高重要应用软件的完整性。功能冗余检查对多处理器的输出进行对比,以检查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功能冗余度检查中,一个处理器充当主处理器,另一个则充当检查器。检查器负责向系统报告是否发现两个处理器的输出有差异。纠错码功能可以帮助保护对执行任务过程中不容出错的数据。奔腾II至强处理器支持对所有二级高速缓存总线和系统总线事务中的数据信号的检错纠错功能,能够自动纠正单字节错误,并向系统提示所有双字节错误。所有的错误都被定位后,系统可以进行误码率追踪以确定出故障的系统部件。 在Pentium ⅡXeon 里,INTEL更加用上了最新的插口技术枣Slot 2。Pentium ⅡXeon 是放置在金属封装壳中的,然后通过边缘连接触点插在主板上,其连接插座更像是常见的PCI或ISA扩展卡的插槽(因此也就有了术语SECC即单边接触插盒
指制造CPU或GPU的制程,或指晶体管门电路的尺寸,单位为纳米(nm)。
更先进的制造工艺可以使CPU与GPU内部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使处理器具有更多的功能以及更高的性能。
更先进的制造工艺会减少处理器的散热设计功耗(TDP)从而解决处理器频率提升的障碍;更先进的制造工艺还可以使处理器的核心面积进一步减小,也就是说在相同面积的晶圆上可以制造出更多的CPU与GPU产品。
扩展资料:
CPU制作工艺指的是在生产CPU过程中,要加工各种电路和电子元件,制造导线连接各个元器件等。现在其生产的精度以纳米(以前用微米)来表示,精度越高,生产工艺越先进。在同样的材料中可以容纳更多的电子元件。
连接线也越细,有利于提高CPU的集成度。制造工艺的纳米数是指IC内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制造工艺的趋势是向密集度愈高的方向发展,密度愈高的IC电路设计,意味着在同样大小面积的IC中,可以拥有密度更高、功能更复杂的电路设计。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主要是靠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
芯片制造工艺从1971年开始,经历了10微米、6微米、3微米、1.5微米、1微米、800纳米、600纳米、350纳米、250纳米、180纳米、130纳米、90纳米、65纳米、45纳米、32纳米、22纳米,一直发展到目前(2015年)最新的14纳米,而10纳米将是下一代CPU的发展的标准。
制造工艺步骤:
硅提纯,切割晶圆,影印,蚀刻,重复分层,封装,多次测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制造工艺
主频1900MHZ的好一些。在处理器市场中,Intel与AMD两大芯片巨头的竞争日趋激烈。2005年,AMD推出的闪龙及速龙处理器,依靠强劲的性能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受到广大用户的追棒。进入2006年,AMD将全线产品顺利统一成AM2接口,并内建了双通道的DDR2-667/800内存控制器,性能提升相当明显 ,再次受到广大用户的关注。反观Intel,自去年以来,虽然推出了64位技术LGA775接口的奔腾4/D处理器,但性能表现上并不令人满意,较高 的主频并未带来太多的性能提升。
2006年,Intel已经意识到了高频并不能够带来功耗性能比,于是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奔腾品牌,并于第三季度正式推出了基于 65nm工艺的Core 2系列处理器。Core微架构体系采用与Pentium M相类似的架构,放弃了攀登频率高峰NetBurst架构,更为着重于性能功耗比高 (Performence Per Watt)。Core 2处理器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在多家媒体的测试中,其性能上较之前的奔腾处理器有了质的提高,由于采 用了65nm的新架构,产品的功耗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Core微架构体系相对于前代的NetBurst架构,主要有以下的五大重要改进:Intel Wide Dynamic Execution(宽动态指令执行)、 Intel Advanced Digital Media Boost(高级数字媒体增强)、Intel Intelligent Power Capability(智能电源管理)、Intel Smart Memory Access (智能缓存加速)以及Intel Advanced Smart Cache(智能缓存技术)。
酷睿处理器的上市?000�狪ntel挽回了面子,抢足了风头。作为Intel的拳头产品,“扣肉”对主板的要求非常高,由于“扣肉”拥有更强 大的功耗管理功能,需要主板VRM在低电压支持以及更精细的电压调节,因此按照Intel的标准,主板供电达到VRM11才能支持双核Core 2处理器 。因此,P965主板芯片组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推出了。
Intel在推出Core 2之后,为了给其让路,将旗下的赛扬D、奔腾4/D等产品的价格进行了大幅的下调,同时推出了基于65nm的赛扬D与奔腾D处理器。目前,赛扬D处理器价格全面调整至500元以下,奔腾D8XX系列双核心更是降至了700元左右。降价之后,产品的性价比进一步提高 ,为Intel拉回了不少用户。
这里,我们不谈处理器,重点谈一下主板芯片组的选购与搭配常识。对于像Intel这样有自家主板芯片组的芯片巨头,在选择了Intel处 理器之后,选购自家的主板芯片相像最可靠。面对Intel Core2系列、奔腾D/4系列处理器,945系列、P965及975X,我们该如何理性的进行搭配呢?那么接下来,我们通过对主板芯片组的详细对比,来找出最佳的搭配方案。
二、擦亮眼睛看清楚 详解945P/P965/975X有哪些不同
Intel主板芯片组由北桥芯片与南桥芯片组成,我们经常提到的945P、P965与975X均指北桥芯片。北桥芯片(NorthBridge)主要含有内 存控制器,以及PCI Express或AGP显示卡接口;南桥芯片(SouthBridge)兼具有标准PCI控制器和不同的周边或网络通讯的信道接口,以及音 效等其它零组件。
945P支持FSB533/800/1066的Celeron/Pentium 4/Pentium D/Pentium X处理器,支持DDR2内存,最高规格DDR2-667,最大支持4GB双通道内存,提供一条x16的PCI Express接口与系统图形加速卡连接。在南桥芯片的搭配上,选择了ICH7/ICH7R。
975X是英特尔面向中小型工作站推出的高端芯片组,也是当前英特尔最高端的主板芯片组。支持 Socket 775处理器包括Celeron D、Pentium 4、Pentium D、Pentium 4 Extreme Edition、Core 2全系列处理器,提供对DDR2-533/667/800内存的支持,最大容量可以达到8GB(并支持ECC模式)。内存控制器支持双信道作业,在333MHz (DDR2-667)时,频宽可以达到最高的每秒10.7GB。另外,975X芯片组提供了双16X PCI-E插槽,支持ATI交火技术。
945P与975X南桥芯片方面均使用ICH7R,内建八个USB 2.0埠和四个每秒300MB的SATA II埠、热拔插和Native Command Queuing(NCQ)。提供六个PCI Express信道,音效控制器支持High Definition Audio,也就是支持7.1声道环绕音效、32位分辨率与192KHz的音效。
P965芯片组是Intel针对发烧友玩家及普通用户推荐的芯片组,内存上最大支持8GB的双通DDR2-667/800,容量上限8GB。与975X差别并不大,可以看到仅是在提供的PCI-E上有所差异。由于仅提供一条16X PCE-E,因此并不支持ATI交火技术。另外,P965北桥最新加入FMA(Intel Fast Memory Access )内存快速存储技术,我们将在下文中为大家讲解。
可以看到,Intel为P965芯片组搭配了全新ICH8南桥,与ICH7相比,主要改进体现在:一是将USB2.0的数量有8个增加到10个;二是将SATAII接口增加到了6个(目前ICH8有四种不同的版本,其中ICH8与ICH8R是面向主流消费及市场,前者只支持4个SATA接口 ,后者不但能够支持6个SATAII,并支持intel的矩阵存储技术AHCI和RAID 0/1/5/10);三是南桥芯片组内首次整合了千兆网卡;四是提供了E -SATA接口。另外,还提供了Intel Quiet System技术。
ICH8南桥彻底放弃了PATA和AC'97音效,转向HD高保真音效,也强制用户使用SATA设备。不过在现在的主板上,厂商利用额外的芯片来提供一组PATA接口,也方便大家使用PATA光驱。
在性能上,945P芯片组定位于主流市场,因此提供的各项功能比较有限,而P965与975X总体上两者不相上下,细节上各有偏重。975X拥有更好的内存性能,在解压缩、3D游戏方面略胜一筹。在硬盘读写、视频编码上P965则有不错表现。在科学运算、工作站级渲染、超频能力上,两者势均力敌。
三、性能如此之强 P965芯片组内存控制器介绍
前面提到,P965芯片组在内存上做了较大的改动,较975X相比,提供了众多的优化技术,在英特尔的白皮书中,可以看到主要改进了三大方面。
一是对增加了FMT技术(Intel Flex Memory Technology)对内存的兼容性进行了改善。之前我们在英特尔芯片组的主板上搭建双通道,对内存的要求相当的苛刻,不但两条内存的容量规格要完全相同,而且对内存条的质量要求也比较严格。P965芯片组中加入了FMT技术之后,改变了这一现状,使得内存的搭配将更加灵活。
现在,我们只要插入两条规格相同的内存,不论内存容量大小,均可以打开双通道模式。也就是说,如果你之前购买了一条512M的内存,如果再购买一条1GB的同规格产品,同样可以打开双通道功能。这样让用户的选择空间更为广泛,升级空间更大。正如Intel提供的技术文档所说,P965芯片组对于双通道内存的组合将更为宽松。P965对于内存双通道,已经不再有相同容量、相同规格如此苛刻的限制,现在在965芯片主板上组建双通道,将显得更为轻松一些。
二是加入了FMA(Intel Fast Memory Access)技术,降低处理器与主板芯片间的延迟,有效增加频宽,弥补例如DDR2-800 CL=5延迟叫高的不足。P965 MCH内含Intel Fast Memory Access技术通过加速内存的访问,降低处理器和芯片组之间的延迟,使内存与芯片组之间的数据交换加速,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三是提供了对DDR2-800内存的支持。在915/925芯片组发布后,Intel一直全力促进DDR2平台的普及进程,特别是在945芯片组中已经完全放弃DDR。P965是第一个引入DDR2-800内存规格的芯片组,而975X发布之初也仅支持DDR2-667规范。 虽然借助频率更高的DDR2-800来降低数据在内存和缓存之间进行交换的速度瓶颈并不明显,也AMD处理器内建双通道内存功能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较之DDR2-667而言,性能上的提升还是相当明显的。
四、透过市场 看CPU与主板芯片组该如何合理搭配
对主板芯片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之后,让我们回过头来,到市场中看一下用户该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产品。
目前,调价之后的低中高端Intel Celeron 1000D、Pentium 4、PentiumD以及Core 2都具备较高的性价比,不论你是低端的用户,还是中端的朋友,或是高端的发烧友,都有理想的CPU等着你选。那么我们在选择不同档次的产品时,该如何来搭配主板芯片组呢?
根据前面的介绍,目前945P芯片组定位于主流市场。就性能上来说,完全可以很好的支持除Core 2之外的Intel Celeron D、Pentium 4、Pentium D处理器。945系列芯片组主要包括945P、945PL和整合图形显示核心的945G与945GZ。
945PL芯片组是Intel面对低端用户推出的一款产品,最大的区别是将前端总线由1066MHz降至800MHz,并将4GB的内存容量降至仅支持2GB,其它方面完全相同,但价格上却比945P便宜不少,目前一线的产品约在600元—800元之间,非常适合Celeron D与低端Pentium 4用户的选购。
945G在性能上与945P完全相同,只是集成了显示核心,方便对显示性能要求不高的朋友进行搭配。但就小编个人认为,由于集成了显示核心,所以价格也相对贵一些,因此不推荐选购。做为中端的用户,集成显卡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游戏、娱乐中的各项要求,如果你购买了一块双核处理器,却在玩游戏时处处卡壳,那就说不过去了。因此选择945P更实在一些,当然945G提供的PCI-E显卡插槽也能够方便的升级到独立平台。
945GZ则是低端的整合显示核心的产品,定位更低,一般在500元—700元之间,与945PL一样,仅提供800MHz的前端总线,另外需要提供2GB内存容量,因此更适合Celeron D用户搭配低价的平台。
对于945系列芯片组就简单的介绍这些,这里重点介绍一下965系列。
对于P965自身而言,其已经渐步入成熟期,伴随着市场上主板型号增多,消费者的选购带来了许多困惑。搭配Conroe处理器什么芯片组适合自己?
为了支持Conroe处理器,Intel布置了一条坚固的防线:从旗舰高端975x至主流应用965,从中端946到低端解决方案945。在目前的市场中,消费者们需要在965、945与946间作出选择。 顶级性能平台上,975X依然稳坐头排,这自不必多说。
946芯片组为中国特供版本,它分为946GZ和946PL两个型号,实际上它们属于不同架构两款产品。946GZ由945G系列芯片组演化而来,它整合了图形显示核心,支持FSB533/800MHz的前端总线,当然包括Conroe处理器在内。提供2条DIMM内存插槽,最高支持4GB双通道DDR2-533/667内存,集成的显示核心依然是GMA950,面向主流的家用和商用市场。而946PL由965P演化而来,它只提供了2条DIMM,南桥方面也搭配的是相对低端的ICH7。
从规格上来讲,945除了MCH的内存控制器和制程较旧,其他方面丝毫不会逊色。945支持双通道的DDR2-667内存最高4GB,南北桥分别拥有16和6个PCIE Lanes,通过带宽高达2GB/S的DMI总线相连,搭配的ICH7南桥支持8个Hi-speed的USB接口和4个Native 2.0规格的SATA,并且拥有千兆以太网MAC,足够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你该选择有优秀成本控制和合理的功能的945与946,还是1000拥有卓越性能的P965呢?其实,答案就在我们问题中提到的芯片组定位上。945PL仅仅能支持800Mhz前端总线的Core 2 Duo,更不用谈超频;而945P也仅仅只是提供266外频的支持,最高极限也在300Mhz以下峰顶。因此,选择Core 2的朋友,建议还是以P965芯片为主。
那么对于P965芯片组C1版本北桥与C2北桥有何区别?C2北桥,其实就是修正了C1版本中很多的错误,就像去年E6核心的速龙替代E3一样,C2北桥代替C1也是必然,因此建议大家选择最新的C2版本北桥。
五、简单实用 几套CPU与主板搭配组合教你选
通过上面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对Intel家族的搭配方案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也许有的朋友觉得单看这种技术性的介绍有点弄不清楚,那么别着急,下来小编将针对Intel低、中、高端市场,为大家详细介绍几套组合方案。
低端组合方案一:赛扬D配915P/945GZ低端影音机
推荐CPU:Intel 64位 Celeron D326 (345元/盒)
推荐理由:价格低,345元的盒装价格性价比相当高,适合低端入门级的用户选购。
产品介绍:Intel Celeron D326处理器是64位LGA 775接口产品中主频最低的一款产品,除仅有2.53GHz的主频外,其它参数与其它高频的赛扬D完全相同,拥有533MHz的前端总线和256KB的二级缓存,内建了EMT64位技术。虽然产品的频率较低,但盒装仅售345元使其性价比相当出色。功能上可以满足低端用户的影音、办公上网及游戏的基本需求,值得推荐。
推荐主板:华擎775i945GZ(549元)
华擎775i945GZ选用了M-ATX板型架构,i945GZ+ICH7芯片组,对LGA775端口的英特尔触点式实现多数兼容,前端总线限制于FSB800MHz,拥有HT超线程和EM64T内存管理技术。北桥芯片内置GMA950显示核心,Pixel Shader2.0和DX9.0,共享资源最高192MB。
处理器供电回路为四相布局,电容颗粒辅以OST和红宝石,厄流线圈直立布置。MOS管数量每组两颗,电流净化将经过2次处理。电源规格:20PIN+4PIN。功能方面,主板整合了RTL8101L百兆网络芯片,ALC888 7.1声道符合HDA音频标准输出颗粒,多媒体应用环境,将满足家庭、个人所需。扩展槽提供了3条PCI和1条PCI-Express×4,速率方面有明确的标注,华擎负责严谨的态度值得推崇。从×4速率来看,PCI-Express通道可能占用的是ICH7,所以,独显速度方面,恐怕会有所降低。ICH7还提供了4组SATA2和1组PATA、8组USB2.0。I/O背板再次见到熟悉的键鼠卧式布局,音频模块和USB2.0数量保持了完整的状态。
第二套方案:65nm赛扬D与915P主板搭配
CPU推荐:Intel Celeron D 352(450元/散)
推荐理由:一是采用了65nm的最新制作工艺,在功耗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另外也具备了更好的超频性能,据经销商介绍风冷情况下很容量超到5GHz。二是较90nm工艺的赛扬D相比,二级缓存提升到了512K,大家知道英特尔的处理器二级缓存的大小对性能提升相当重要,较大的二级缓存使得这款产品的性1000能甚至强于低端的奔腾4。
产品介绍:赛扬D 352处理器完整编号是“3.2GHz/512/533/05A ”,分别代表:主频3.2GHz、二级缓存容量为512KB,以及533MHz前端总线,65nm工艺制程,支持SSE3和x86-64指令集,核心采用C1步进。外频 为133MHz,倍频为24x,默认频率3211.2MHz,并支持最新EM64T 64位扩展技术和XD病毒防护技术。最令人振奋的是,新制程赛扬D的二级缓存容 量将再次被增大,达到512KB,而旧版90nm 赛扬D仅为256KB,已经能与Pentium 4 C系列的处理器向看齐。
推荐主板:梅捷SY-I5P-L主板(499元)
梅捷SY-I5P-L采用Intel 915P与ICH6芯片组,支持Intel Pentium 4 /Celeron LGA775 64位处理器拥有800/ 533MHz的前端总线(FSB)、1MB的L2高速缓存,具备Hyper-Threading技术且核心速度可高达3.6GHz以上。
SY-I5P-L采用四项回路设计,完全满足功耗相对较低的Intel CPU,电容采用日本红宝石与日本化工固态电容相结合,用料不惜成本,保证在超频的状态下,也可以稳定运行。提供百兆网络和6声道音频输出,提供一组16X PCI-E插槽和3线PCI插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说明:虽然915P芯片组已经停产,但仍然有很多产品在市场中销售,与945P最大的差别便是不支持双核处理器,其它性能上相差不大。由于915P芯片组的主板便宜,因此性价比相当高,如果不考虑升级到双核平台,那么915P则是赛扬D的最佳搭配。
第三套方案:奔腾D与945P芯片组主板搭配
CPU推荐:Intel Pentium D 805(575/散装)
推荐理由:价格最便宜的一款双核心处理器,不足700元的售价,性价比相当高,推荐主流家用影音娱乐为主的用户选购。
产品介绍: 奔腾D 805采用90nm制程,核心代号为SmithField,处理器核心晶体管数量为2亿3千万,处理核心面积为206平方毫米,处理器基于LGA775处理器,主频为2.66GHz,外频为133MHz,倍频为20x;二级缓存为每核1M×2(共2兆),533MHz前端总线,支持MMX、SSE、SSE2、SSE3多媒体指令集和EM64T 64位运算指令集。
推荐主板:映泰945P-A7A(699元)
映泰945P-A7A选用了红色PCB基板?000�捎昧薸945P+ICH7的芯片,ATX板型规格,提供FSB1066MHz的前端总线,对LGA775封装的英特尔处理器全面支持。供电单元3相回路,电容选取了日系KZG颗粒,半封闭式电感,MOS的数量保持了每组3枚,硬件基础保持不错的状态,有利于玩家超频。
功能方面,主板网络芯片选择了RTL8100c颗粒,具备千兆网络的传输能力。ALC655音频芯片,赋予了5.1声道的输出效果。 扩展槽提供了1条PCI-Express×16、2条PCI-Express×1和3条PCI。ICH7提供了4组SATA2、1条PATA、8组USB2.0。内存插槽双色区分,双通道工作架构。4条DIMMs数量,提供了4GB的理想上限空间。
第四套搭配方案:65nm奔腾D搭配945P芯片组主板
CPU推荐:Intel Pentium D 915(875/盒)
推荐理由:采用65nm工艺,拥有4M的缓存,主频为2.8GHz,965元的盒装报价,性价比相当突出。
产品介绍:Pentium D 915具备2.8GHz主频率,2MBx2 L2缓存,800MHz FSB,65nm工艺,新的C1步进在发热量方面控制的也非常好。支持Intel 64位扩展技术(Intel EM64T)、Intel病毒防护技术(Execute Disable Bit)、最高工作电压设定为1.3V。
产品不支持SpeedStep(EIST/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电源管理技术和虚拟化技术(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但这对普通用户来说并不重要,它们主要还是体现在服务器/工作站方面。
推荐主板:磐正5P945I PRO(749元)
磐正5P945I Pro采用i945P+ICH7芯片,青绿色PCB ATX板型设计,提供了LGA775触点式英特尔处理器的全面支持,前端总线FSB1066MHz,HT超线程技术,EM64T内存管理,DDR2内存实现双通道架构。处理器提供4项供电模,电容颗粒选择了红宝石,辅以少量的固态电容,并以协调有封闭式防磁电感。每组2枚MOS,满足GAME用户动手所需。电源需求:24PIN+4PIN。
功能方面:主板集成了RTL8110C百兆网络芯片,符合HDA标准的ALC883,7.1声道输出音频颗粒。扩展槽提供了2条PCI-Express×16,其中1条为×4规格,需通过跳线切换运作状态。此外,提供了2组PCI-Express×1、2条PCI。南桥ICH7提供了4组SATA2、1组PATA和8组USB2.0。硬件监控还可通过DEBUG灯实现。I/O部分模块完整,音频单元特别提供了SPDIF的扩展,适宜HIFI用户使用。
第五套方案:Core 2搭配P965主板
CPU推荐:Intel Core 2 E6300(1300元/散)
1000
推荐理由:英特尔近期价格均以下跌为主,Core做为新架构的65nm工艺制程的新款处理器,性能上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而如今1300元的价格,双降至一个新的层次,性价比相当出色。
产品介绍:Core2 Duo E6300处理器采用LGA775接口,核心编号为SL9SA,封装地为马来西亚,实际主频为1.86GHZ,L2缓存容量为2MB,前端总线为1066MHZ,供电符合06标准。采用65纳米生产工艺,实际工作电压为1.25V。产品主频为1.86GHZ,共享L2缓存容量为2MB,外频为266MHZ,倍频为7,支持MMX/SSE/SSE2/SSE3/SSE4/EM64T指令集。
推荐主板:富士康P9657AA(960元)
产品介绍:富士康P9657AA-8KS2H主板采用Intel P965北桥芯片,提供533/800/1066MHz的FSB,全面支持Intel Pentium 4、Pentium 4 XE、Celeron D以及Pentium D 处理器,支持Intel 65nm双核Conroe处理器和Core 2 Duo处理器,主板配备了富士康独家创新的智能控制芯片FOX-1,令系统具备了加速系统反应时间、最佳化用电、动态超频、智能管理风扇和散热等多种特色技术,从而有助于玩家进行超频DIY和保证系统长期的稳定运行。
主板支持双通道DDR 800/667内存(最高可达8GB),提供了6个SATA II接口。扩展方面,提供了一个PCI Express x16、一个PCI Express x4、一个PCI Express x1以及三个PCI插槽,足以应对各种配件的扩展需要。功能方面,Azalia 7.1声道ALC883音效声卡,支持杜比家庭剧院Dolby Home Theater™及杜比音效工作室Dolby® Master Studio™技术。集成Marvell的88E8056千兆WANGKA 多达10个USB2.0接口,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接口配置和网络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