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区”的科学原理,为什么走出舒适区这么难?
简单地说,舒适区是指活动及行为符合人们的常规模式,能最大限度减少压力和风险的行为空间。它让人处于心理安全的状态。明显你会从中受益:寻常的幸福感,低焦虑,被缓解的压力。
即便如此,舒适区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它是大多数人趋向的一个自然状态。离开它就意味着较高的风险和焦虑,它可以导致积极的和消极的结果(过会儿我们会谈到) ,但不要把舒适区抹黑成让你裹布不前的绊脚石。我们的头脑里都需要一个让我们至少有焦虑感和压力的空间,这样当离开它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所收益。
当你迈出舒适区,尝试新事物时能获得什么?
最佳焦虑区是让你精力和行为达到最佳的区域。尽管如此,“提高绩效”和“提高生产力”听起来只是像“做更多的事。 ”当你愿意走出舒适区时,实际上你能收获些什么呢?
你会更加有效率。 舒适感会消灭生产力,因为没有了因期限和期望造成的不安,我们往往会心安理得,得过且过。失去对多做一点,学点新东西的干劲和热情。也会陷入“工作坑”,用假装“忙“让自己呆在舒适区中,避免做新的事情。鞭策自己跨出舒适区可以帮你早些迈出步子,完成更多事情,找到更聪明的工作方式。
处理新的和意想不到的变化时你将会感到更容易。 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 布莱尼.布朗,休斯敦大学的研究教授解释说,人们能做到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即自以为的恐惧和不确定性并不存在。以可控的方式冒点险,挑战自己做通常不做的事情,你能从受控的,易管理的环境中经历某些不确定的东西。选择学习怎样在舒适区之外生活,可以帮助你在被环境所迫时适应生活中的变化。
你会发现更容易集思广益,利用上你的创造力。 它是软性收益(备注:不容易用金钱等衡量的收益),但又是相当普遍的常识,也就是以特有的方式鼓舞和教育我们寻求新经验,学习新技能和打开通向新知识大门。尝试新东西可以让我们对老观点和新旧知识冲突的地方进行反思,并激发我们更多地学习和挑战惯有的偏见,向只寻求同感的习性挑战。即使从短期来看,积极的让人不舒服的体验也可以帮助我们集思广益,以新的视角看待老问题,精力充沛地迎接挑战。
走出舒适区的收益不见得能马上显现出来。学到的新技能、试吃的新食物、新游历的国家、面试的新工作都会让你在整体上自我改善。开阔视野也会让你在心理上收获软性收益(备注:同上,不容易用金钱等衡量的收益)。
怎么迈出舒适区?
只要你不把注意力放得太远,舒适区外是个不错的地方。重要的是要记住:在我们谈论的那种可控的焦虑和 很多人每天与其抗争的非常现实的焦虑之间是有区别的。每个人的舒适区有所不同,能开阔你的视野东西有可能会把别人搞傻。
请记住,最佳焦虑区能让你开发出最棒的潜能,但是过多焦虑是件坏事。
下面有一些方法可以帮你突破(适应、拓宽)舒适区,又不至于做过头:
每天做点不同的事情。 换条路去上班。试吃新的餐馆别没吃就先喊不行。吃素一个礼拜,或者一个月。尝试新的操作系统。重新调整你的现实生活状态。无论改变或大或小,每天做一点改变。从改变中寻找新的视角,即使它是负面的。如果事情没象你计划的那样发展,不要不安。
花时间做决定。 有的时候速度放缓是唯一让你感到不舒服的 —— 特别是当你的工作和个人生活中注重速度和快速思维时。慢慢来,观察事情的进展,花时间解释你所看到的,然后再介入。有时候,只是捍卫一个有道理的决定便可使你跨出舒适区。思考,不要光反应一下就完事。
相信自己,快速做决定 。人们自相矛盾,但总会找到好的借口。正如有的人做决定很快,而其他人得权衡所有可能,反复考虑才舒服。有时候快点打个电话,只是为了让事情进展下去。这样做可以帮助你启动个人项目和教会你相信自己的判断。还会让你知道有些落下的东西需要快点定下来。
一点一点来。 走出舒适区需要很大的勇气。慢慢开始和坚定地去做 收获是一样的,所以不要害怕,慢慢开始。如果你有社交焦虑,不要以为你必须马上鼓起勇气在某天向人群提问,只要向他们问好就行了,看看能有多大进展。辨别出恐惧点,然后一步一步地面对。
拓宽个人舒适区的边界有很多方法。
你可以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或技能。新学一门语言有很多好处,其中很多能扩展学习任何新的技能。和激励你的人、或者作出很大贡献的机构中的志愿者保持联系,旅行,无论是在街区周围转还是去世界各地。如果一辈子都呆在家门口看世界,你就错失了各种机会。
这是知乎上邀请我回答的一个问题。
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全貌:
“本人女,研究生毕业直接进了国企,坦白说相对很多北漂我是很幸运的,直接解决了户口,工资水平也算可以,一年大概15万左右税后,可是工作氛围真的让人无法接受。
首先,领导非常官僚并且事无巨细,每天淹没在文山会海中,工作的内容毫无意义,工作能力一再贬值。
其次,人际关系复杂,有关系的可以无所事事,而我们这种没有关系得职场小白简直是最佳得苦力加欺负对象。有时候干的好还会被嫉妒,同事还会在背后嚼舌根。
现在年纪不小了,加上想要孩子的原因,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有经验的同志能否告知,在这种国企环境下是如何自我排解和存活的?”
我也不知道知乎为什么知道我对这类问题感兴趣,也有自己的想法。
不过,我也许没有资格说,因为,我一直呆在国企里面,甚至连系统都没有出,一直在电力系统里面,因此,我的认知肯定是非常片面的,不如那些曾在国企,出去几年,又回到国企的人适合回答这个问题——我身边至少有两三位这种同事。
但是,我又确实可以说一说,因为这个问题对于所有身在国企的人,可能都曾经遇到过,或许正在经历中,或许曾经思考过,没有离开,正是我们当时认为正确的选择。
是否真的正确呢?
有多种答案。
一种是没有离开的人,见到一些离开后为生活奔波,苦不堪言的前同事,庆幸自己当时没有一时冲动。——他认为自己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一种是没有离开的人,见到一些离开后混得风生水起,自由散漫的前同事,暗自觉得自己当时比他的条件更好,如果离开,说不定也会比他更好。——他认为当时离开也许是一个机会,但他也不一定认为离开是正确的,他会认为自己就是这种命,那种好生活,并不是自己所能过的;
一种是离开的人,我遇到的大多数离开的人,都在后悔,后悔什么呢?后悔自己离开晚了,如果早一点离开就好了。
当然,也有一种离开的人,受不了压力,最后选择回归。
说到这里,仿佛成了一个罗生门事件,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件事,都有不一样的描述与感受。
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是,唯有亲自体验,才可能知道其中苦乐。
没有人能代替别人选择,选择永远是你自己的事,但你可以从别人的感受与描述中,发现哪一种生活中,有你认为对于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你可以选择它,同时享受它带来的快乐,还有随之而来的新的痛苦。
承认我前面讲的这些,我以下讲的内容才可能对你有用。
下面我讲一讲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天下乌鸦一般黑原理
所有的组织,其构成主体都是人,只要是由人组成的组织,就逃不脱人性。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家与家之间,更小到个人与个人之间,这些基本的人性方面的东西,甚至是千百年来也不曾变过,至少没有剧烈变化过。
因此,问题中提到的领导的问题,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问题,在哪都有,从古到今,由中及外,都有。有可以表现形式有区别,但基本面不会变,还是那些东西,如利益,如荣誉,如贤与不肖,如强与无能,都离不开这些东西的博弈与平衡。
——天下乌鸦一般黑!
所以,如果在一个地方处理不好这些关系,换一个地方肯定也一样处理不好。
所以,如果仅仅是这些问题让自己疲惫不堪,需要解决的是提升自己认知这些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处理此类问题的水平,而不是换一个地方。
二、自恋偏差原理
自恋偏差原理,类似于幸存者偏差原理,都是因为听不到另外一方的辩词,而对现实的理解存在偏差。
由于每一个人都是自恋的,第一,我是好的;第二,我比别人强,即使这方面我比你差,但其他方面我也要比你强。
因此,自恋偏差主要表现在,一切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即使别人没问题,那就是环境、体制、氛围的问题。一切成绩,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与他人和环境无关,因为如果不是自己努力与智慧,这个事情肯定不可能办得这么完美。
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你能够成功做出成绩,是因为组织认为这事应该办好,组织里也许有人不够支持,但大部分资源还是支持你把这个事办好。个人努力与否,能力高低,只会在这个事情是否完美,是否按时完成上,有一些细微差别。
我有一个朋友,在事业上升期的时候,由于单位好,领导赏识,担任了一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一时风光无限,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单位周边企业老板,都与之称兄道弟。经常有人在酒桌上把胸脯快要拍塌了,愿意为他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后来,由于人事变动,进入低潮期,这老兄想着自己在社会上这么多朋友,一气之下,拍屁股走人,自己开了一个公司。结果是求人却脸色不豫,千艰万难,那些朋友都不再是朋友。
因此,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很有可能,离开这个平台,我们就什么也不是。
因此,要有感恩之心,正是因为在这个平台,你才可以比大多数北漂情况要好,而不是自己的能力。
有这个心态,我想,也许心灵上的疲惫就会减少一些。
三、两只老鼠原理
《史记·李斯列传》的记载:“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大意就是:李斯年轻时,在郡里当小公务员,看到厕所中的老鼠,吃脏东西,每次有人或狗走近时,吓得仓惶而逃;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堆积如山的谷粟,住着宽大的房舍,一个个脑满肠肥,皮毛油亮,偷吃陈粮时,从容大方,见人来了也不心慌。于是长叹一声说:
“人生如鼠呵!不在仓就在厕。”一个人有无出息就像这老鼠,决定于他所处的地方。在厕所里就得吃屎,惊恐不安;而在大仓里就吃粮食,不受打扰,安逸自在。
“两只老鼠原理”,很多大V们都有提到,如著名的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总结为“点线面体理论”,你在哪个平台,就享受哪个平台的红利,你在哪个行业,就享受哪个行业的平均工资。
北大金融学课的香帅也讲到了一则故事,一对双胞胎,能力差不多,一个十年前毕业进入腾讯,十年后妥妥的千万富翁,出来创业,VC成群围着他;一个毕业进入人民日报,还在拿着薪金,为买房而愁。
这就是选择进入哪个行业的重要性,什么叫男怕入错行,原因即在此。
更恐怖的是,进入了一个逐渐沉沦的经济体。如果国家是一个经济体,在中国,不需太努力即可衣食无忧;你到叙利亚去试试,拼尽了全力,可能只是保命而已。
在国企这个大的经济体上,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其实优势在逐渐消失。在国企,追求的无非是一个安全感,这个安全感,来源于预期可确定性。可是,这种确定性正在消失。一是稳定收入不再是可预期,工资限高,福利取消;二是稳定工作不再是可预期,进入新经济,很多传统行业一不小心被一项新技术打入深渊,如去年的收费女,曾经是炙手可热的工种,一句话取消。如银行职员,曾经光鲜亮丽,如今面临网点撤裁,员工缩减。
所以,选择很重要。
要选择,当然首先是要具有选择的能力,第二是不能看存量,而是要看变量,也就是看未来,看趋势。第三是要抛弃所谓的100%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不存在的,虚妄的。在社会变化起来越快的今天,别想着借鉴前辈的经历和得失,那些缓慢变化世界中的经验已经没有太多价值了。
就如一个笑话讲的,东北一老爷爷要求孙子回去竞争一个2000元月工资的环卫岗位,理由是体制内,稳定,以他的经验来看,这是非常好的工作。但是,这种经验没用了。
所以,如何选择,自己看看自己这个“点”所在的“线”(企业)、“面”(行业)、“体”(经济类型),如果正在沉沦,或说自己当初选择时凭以决策的优势正在消失,则应该考虑再选择。
四、舒适区原理
每个人都追求处于一个舒适区内,但是,当一个人处于舒适区时,就说明这个人停止了奋斗,也就停止了进步。
这个舒适,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的,当物质的需求得以满足时,会有短暂的舒适感;一个是精神,精神上的追求有很多方面,比如优越感。我们有时不理解为什么很多富豪那么有钱了,不去享受生活,还要选择活得比我们还累,工作时间比我们还长,就是因为物质或财富满足不了他的精神追求。在他的精神需求没有被满足时,他总是感觉很痛苦,他进入不了他自己的舒适区,即便在我们看来,他已经在“我们认为的舒适区”了。因此他能够不断地进步,使自己不断地更新迭代。
对于我们处于国企的人来说,国企就是一个类似于“子宫”的舒适区。我们只要每天按照既定的规则去做事,去工作,去完成分配给我们的事情,不用操心其他的东西,一切有单位安排,到了每月固定的时间,就会有固定的金额出现在我们的银行账上。其实不仅是国企,任何一个处于固定组织中的人,都是在这样一个舒适区内。
我们如果想要更多的东西,就必须放弃这个舒适区,进入一个不确定的外部世界。就像一个婴儿,从子宫里出来,一切从头开始学习,开始摸索,获得新的认知,从而进入一个新的舒适区。如此周而复始,才是一个人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途径。
老话说,“人挪活,树挪死。”根本原因在于,一棵树换一个地方,如果那个地方的土壤水分气候等完全不同于之前的环境,它基本上没有办法立即改变自己原有的系统去适应;而一个人换一个地方,由于生态位与选择压的不同,会强迫他学习、进步、成长,从而获得比以前更强大的认知能力,也就有可能活得更好。
一个人希望在舒适区,这是人性。但现实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变革越来越快,一个人的生态位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加快的变化当中,因此,如果无视这种生态位变化带来的选择压,继续呆在舒适区,则很有可能被时代抛弃。
因此,痛苦对一个人,在某个方面讲是好事,这正是成长所必须的生态位。只有正视目前感受到的痛苦,分析自己痛苦的原因,通过努力提升自己能力,鞭策自己不断成长,以获得选择的权利与能力,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实际上,只要勇敢地走出舒适区,拥抱不确定性,变压力为动力,像婴儿一样,以一个“空杯”的心态看这个新的世界,会很快地发现,学习新的东西,并没有我们之前想象中的那么难。
非常厌倦国企的工作,身心俱疲怎么办?
这肯定是一个不正常的状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认知自己,分析平台,感知人性,从实际出发,找到让自己开心的因素,不断学习,持续成长,最后过上自己满意的幸福生活。
终于又看完了一本书。随着所读书目的增多,能get到的点也越来越多。处理事情也清晰大气好多。这本书有很多个点都触动到了我,我逐一记录了笔记。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概念就是”每日反省“和”带着清晰的目标和觉知去生活“。
由于机缘巧合,我基本上实现了“阶层跃进”。有想过开启”养老模式“,却又不想浑浑噩噩,更不想做个转瞬即失的”爆发户“。在事情处理的空档期,我没有好高骛远,我一直在修炼,通过大量多领域阅读和反省提升自我能量。除却自然而然地驾驭随之而来的生活,我觉得我还可以向往更高层次的生活水准,像呼吸空气一样的自然流畅。
除了以上两个概念,还有很多点都对我有所触动和启发。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急于求成、避难趋易?所谓有耐心,就是要“咬牙坚持、死磕到底”?如何不再用“三分钟热情”和打鸡血“的方式做事?如何保持极度专注?如何消除焦虑?如何提高学习能力?这是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助你彻底走出焦虑与迷茫,拥有清醒的认知、清楚的目标、清晰的路径、清爽的情绪。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你将真正看清自己;通过“深度学习、关联、反馈”等事物规律,你将下下看清世界,提升自制力、专注力、学习力……只有洞悉底层的内在规律,我们才能真正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本书分为两大篇章:内观自己,摆脱焦虑;外观世界,借力前行。下面也将从这两大版块进行复盘。
“内观自己、摆脱焦虑”
书中开关部分从人类大脑的构造、进化等阐述了人类的天性——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那么,我们又将如何避开人类的这一天性?这里面存在着高低之分与权力之争。很显然,我们的大脑并不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由不同模块“堆砌”而成的,就像一台七拼八凑组装出来的电脑,主板是老的,显卡是旧的,中央处理器却是新的,所以它们在一起工作时必然会出现很多兼容问题。要处理好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从人类的三重大脑说起, 本能脑: 源于爬行动物时代,主管本能; 情绪脑: 源开哺乳动物时代,主管情绪; 理智脑: 源于灵长动物时代,主管认知。
理智脑 虽然高级,但比起来本能脑和情绪脑,它的力量实在是太弱小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每次理智脑与本能脑、情绪脑,甚至有时候它还没来得及启动,身体就已经被本能和欲望“劫持”了。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这正是人类被称作“自我解释的动物”的原因。所以,我们不能仅依靠天性和感觉野蛮生长,需要用恰当的智慧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而不是靠自制力。
那么正确开启 理智脑 的路径又是什么?上天赋予理智脑智慧,是让它驱动本能和情绪,而不是直接取代它们。诚然,社会中的精英也都是那些能更好地克服天性的人,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
同时,上篇中还接触到了一些新的概念。梳理清晰可以开启另一个自己,对自己也许是一种重生。
耐心: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这也侧面回答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因为当我们知道的规律越多,就越能定位自己所处的阶段和位置、预估未来的结果,进而增强自己持续行动的耐心。毫无疑问,对外部世界的规律的认知能使我们耐心倍增。
潜意识&意识: 为了更好地生存,进化之手巧妙地采用了意识分层的手段,它让潜意识负责生理系统,让意识负责社会系统,如此分工,意识得到了解放,可以全力投入高级的社会活动。作者索性把理性表述为意识,感性表述为潜意识。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潜意识是智慧的,它包含了很多理性无法涉及的东西,甚至包含了人类的集体智慧。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先用感性选择,再用理性思考,或许是一个更好的策略,尤其是在做那些重大选择时。诚如洪兰教授的建议: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这话不无道理。
无意识: 第一个念头往往是来自潜意识的真实信息。不过,产生第一个念头的过程很短,如果不刻意练习可能感知不到,因为理性思考很快就会接替潜意识发挥作用。
梦境: 梦境是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灵感的启发。
元认知: 实际上,元认知能力就是我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反思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为我们人类所独有,元认知是人类的终极能力也是我们成为万物之灵的根源。元认知,就是最高级别的认知,它能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制力的组合。所以从实用角度讲,元认知能力可以被重新宣言为:自我审视、主动控制,停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我们天然被潜意识左右,而元认知又可归为两类:被动元认知和主动元认知。从被动到主动,这是一个转折点。当一个人能主动开启第三视角、开始持续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时,就意味着他真正开始觉醒了,他有了快速成长的可能。
元认知如何改变我们的命运?反观,是元认知的起点。当你开始反观自己的思考时:你能到自己在想什么,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终做出更好的选择。而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的,不同选择的累加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如意,问题十有八九就出在这里。
如何获取元认知能力?需要从“过去”端获取,包括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身的经历。因为学习前人的智慧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广的全局视角(高度)、掌握更深的底层规律(深度),帮我们从无知中跳出来,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元认知能力总能让你站在高处俯瞰全局,不会让你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迷失其中。如果你足够细心,还会发现未来视角总是当前行动的指南针,它可以在茫茫的生命中为你导航,让你主动选择去做那些更重要而不是更有趣的事情。元认知能力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对模糊零容忍。高尔基曾说,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
冥想: 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冥想。是的,冥想就是那种只要静坐在某处,然后放松身体,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呼吸和感受上的活动。冥想带来的极速专注可以帮大脑做健身操,通过持续锻炼,大脑可以直接从物理上提升人的元认知能力。同时监控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将其集中到自己需要关注的地方。
成长: 成长就是为了主动控制。随着我们不断长大,大脑的前额皮质开始发育,理智脑的战斗力才慢慢增强。不过理智脑的战斗力其实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侧重学习、理解、记忆、运算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侧重观察、反思、判断、选择的元认知能力。所以,一定要在选择节点上多花“元时间”,成为自己人生的思维舵手。
元时间: 元时间通常分布在“选择的节点”上,比如一件事情、一个阶段或一天开始或结束时。善用这些时间会极大程度地优化后续时间的质量。那么,在“元时间”内我们要做什么呢?很简单,就做一件事:想清楚。如果不在这些选择的节点想清楚,我们就会陷入模糊状态,而模糊是潜意识的领地,它会使我们产生本能的反应——娱乐。所以,基本的应对策略便是:在选择的节点审视自己的第一反应,并产生清晰明确的主张。同时要想清楚,不仅要审视第一反应,同时还要有清晰明确的主张。
“外观世界,借力前行”
下篇部分,主要从提升专注力、行动力、情绪力、学习力等路径同时引导大家洞悉底层的内在规律,从而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专注力: 专注力在情绪和智慧的交叉地带。“行动”如躯体,“感受”如灵魂。而人的天性又是急于求成和避难趋易的,所以在默认的情况下,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待在精神舒适区内。收回感受,回归当下:让感受回归行动。慢慢练习收回感受,让注意力回到当下,我们的烦恼就会慢慢减少,精力就会更加旺盛,情绪就会更加平和,身体就会更加柔软,感知就会更加灵敏,思考就会更加深入……这个习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它就相当于改变了自己的底层行为模式,其力量不可小觑。
刻意练习: 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森和科学家罗伯特.普尔经过大量的研究后指出,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换言之,我们没有变得像天才般卓越是因为方法不对或练习不够。刻意练习的四要素:定义明确的目标、极度的专注、有效的反馈、在拉伸区练习。
聪明: 变聪明的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到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即事前聚精会神,让意识极度投入;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这样,灵感和答案就会大概率地出现。
学习力: 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比如说读书,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同样一本书,能人们读起来可能刚好在拉伸区,但我们读起来则在困难区。所以,这个时候,不妨把这本书放一放,去看那些自己感兴趣、又刚好能读懂的书,让兴趣、难度、需求同时匹配到舒适区边缘,这样的书肯定会让你读得津津有味。学习不只是一味地努力,成长也不只需要“打鸡血”、拼意志力。只要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往外走,同时和时间做朋友,你肯定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蜕变。
学霸的秘密: 一是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家庭作业;二是有问题只找主观原因。因为大多数孩子在家写作业都会因缺少限制而漫不经心,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水,遇到不会的就卡在原地发呆或马上求助,这种状态看起来像一直在学习,实际上却是在磨洋工,不仅效率低,还特别容易出错。而要求像考试一样,他们就必须逼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在最短时间内做最多的题,并且还要做正确,于是他们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到了舒适区的边缘。在这种状态下,孩子必然会极度专注,学习效率和成绩自然会提升。
选择: 造成不要认为没有管束的生活很美好,一旦进入完全自由的时间,虽然开始会很舒服,但很快,我们就会迷失在众多选择中——做这个也行,做那个也行。做选择是一件极为耗能的事情,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清醒和定力,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被强大的天性支配,去选择娱乐消遣。在有约束的环境下我们反而效率更高,生活更充实。理想的状态是持续获取与自己当前能力相匹配的财富或自由。
何为深度学习?被动学习: 如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这些活动对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为5%、10%、20%和30%。 主动学习: 如通过讨论、实践、教授他人,将被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提升到50%、75%和90%。所以,“缝接”是深度学习的关键,而大多数人只完成了“获取知识”,却忽略了“缝接知识”这一步,有些人做了一定的缝接,但缝接得不够深入,没有高质量的产出,也使学习深度大打折扣。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正如刘未鹏在《暗时间》中所说,“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当然,教的最高境界是用最简洁的话让一个外行人明白你讲的东西。所以,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是为深度学习之道。
能力: 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中提到,人的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才干三个层次:知识是最不具迁移能力的,你成为医学博士,也照样有可能不会做麻婆豆腐;技能通常由70%的通用技能和30%的专业技能组成,迁移性要好一些;而到了才干层面,职业之间的界限就完全被打破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人能够轻易地跨界,因为他们通过深度学习已经拥有了某些才干,而这些才干在其他领域同样适用,所以他们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熟悉知识与技能就玩得转。
关联: 高手的“暗箱”。知道信息点是最浅的层次,完整、深入的学习还包含关联和行动。然而很多人到了第一层就停止了,或是因为心理满足,或是因为根本不知道学习有这三个层次,于是常年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始终无法进阶,这其中最根本的阻碍在于他们意识不到新学习的知识点是孤立的。不管这个新知识让人多警醒、使人多震撼,若是无法与已有的知识发生足够的关联,它存活不了太久。放眼看去,按照关联意识的强弱,人在不知不觉间被分成了两个群体:绝大多数人习惯以孤立的思维看待事物,喜欢花大量时间收集和占有信息;而另一批先行者则更喜欢拨弄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聪明了起来。时刻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认知体系: 如何判定一个人是否厉害?要是一个人拥有的知识体系可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他必定是个厉害的人。知识与认知的区别: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能高谈阔论,这也不叫有知识。这些场合下,知识虽然有用,但是这些知识都不太牵扯到具体的得失,所以只是智力游戏。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又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时,你要是能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请注意,这不是在说,实用的知识老师知识,而是在说,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个人成长的目的不是“知道和理解”是“断与选择”。这一点正是“学术知识体系”和“个人知识体系”的重要区别。
能力圈法则: 根据能力圈法则,人的能力是无法跳跃发展的,只能在现有基础上一点一点向外扩展,而扩展的最佳区域就在舒适区边缘。认知也是一种能力,同样遵循这个原理:处于认知圈边缘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需求贴合得最紧密,因此也更容易让我们产生触动,进而与现有的知识进行关联。而他人认知体系中的很多知识,纵使再有道理,如果距离我们的认知或需求太远,就相当于处在了学习的困难区。所以,我们不需要全盘掌握他人的知识体系,只需要掌握那些最能触动自己、离自己需求最近的知识。
触动碎片: 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每个人的认知体系都是不同的,高手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关注点,不断收集该领域内触动自己的信息,然后加工整合,形成独特的认知体系。这就是搭建认知体系的真相: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生命的意义: 个体生命的本质意义就在于身心合一,去觉知真实的生命过程,这其中有禅意、有哲思,也有科学。至少在学习时,身心合一、极度专注是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才能从学习活动中收到精细、强烈的正向反馈。持续的正向反馈才能真正激发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行动力。然而任务心态破坏了身心合一的状态,这种不良体验会加剧人们对学习活动的厌恶感,形成恶性循环。
科学的模式: 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如此反复。保持专注并不能仅靠意志力约束,还要靠主动休息“回血”。当精力不足时,我们不仅难以面对困难,甚至对诱惑的抵抗能力也会变弱,毕竟克服困难和掏诱惑都需消耗意志力。所以,一个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个只知道冲刺的人,而是一个善于主动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行动力: 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把目标细化、具体化,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做规划的目的并不是让自己严格地按计划执行,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数。成长是个系统工程,必然是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一个人若是缺少人生目标,那么一味追求行动力无疑缘木求鱼。脑子里存在大量任务和念头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行动力最弱的时候。真正行动力高手不是有能耐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情的人,而是会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事的人。
认知层次: 这个世界是有认知层次的。处在下一个认知层次的人往往看不到上一个认知层次的风景,因而只能用狭隘的视角来判断:这些东西虽然很有道理,但是似乎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用。这些东西在他们眼里确实没什么用,因为人们无法证明一件没有发生过的事。想要打破这个悖论,只有让自己行动起来,将认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才能做出不同的判断。
情绪力: 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你的坏情绪,源于视角单一。世界是多维的,而我们只有一双眼睛。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和平、更智慧,首先要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多维性,并把这个意识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脑子里,这样,我们方有自我改变的可能。很多人情绪不好,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做的假设当成了事实,在不确定对方真实想法的悟上,直接把情绪发泄了出来。为自己而做可以解放情绪,为玩而做可以解放注意力。
心智带宽: 唯有富足,方能解忧。所谓心智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它支撑着人的认知力、行动力和自控力。心智带宽一旦降低,人很容易丧失判断力,做出不明智的选择,或急于求成,做事缺乏耐心,难以抵档享乐的诱惑。这个世界的模样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
早冥读写跑: 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一旦认知上想通了,行动时就不需要用大把大把的意志力来支撑了。普通人和聪明人最大的能力差异是什么?是长时间保持极度专注的能力。冥想并不只是我们想象的那种心灵修炼活动。当我们用知识去观察它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这个看似虚无的技能正我们的制胜之道。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不读书,只能想自己的所见所闻,而读书、持续地读书、持续地读好书,则相当于和古今中外的顶级思想家处在一个朋友圈。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智者看待事物、做选择、决策的过程。看多了之后,之后,就能借助他们高明的视角来提升自己的选择能力,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不就是各种选择的结果吗?所以阅读改变命运,就是从改变我们的认知和选择开始的。
费曼先生和费曼技巧: 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努力琢磨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话将其重新讲出来。所谓费曼技巧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就是在调动自己的千军万马。你自己想明白的,是从你的体系中萌芽生长出来的;而从书上看到的,非常容易停留在做个笔记画个线,涂个手绘画个圈,自以为懂了的层面。不要害怕书上早就写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刻画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轨迹。
类比(比喻): 我们大多数人都低估了类比(比喻)的作用,认为它只是文学中的一种修辞,事实上,它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更是我们的认知工具。
运动: 灵魂想要走得远,身体必须在路上。时常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汪清泉,而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则更像是一潭死水。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新的神经元,这意味着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得更“聪明”。运动的更大意义不在于健身而在于健脑,它不仅能使人更加乐观,还能使头脑更加灵活,最终使健康水平和认知水平实现双重提升。好的模式是“运动+学习”,运动不是关键,运动之后的活动安排及环境刺激才是关键。灵魂要走得远,身体必须在路上。
觉知: 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觉知。从日志到复盘,每天只需花一点点时间,对当天最触动自己的事情或感悟进行复盘,就可以保持对生活更深的觉知。无论何时,都要把对方的情绪和意见分开对待,这样,即使在最糟糕的事情中也能学到有用的东西。觉知,自古以来都是精英的自我修炼方式。如果一个人缺乏觉知,那么即使每天锦衣玉食也可能感受不到幸福和喜悦,甚至还会被无聊、空虚和痛苦所困。
复盘: 1、描述过程——以便日后回顾时能想起当时的场景;2、分析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有尝试的启发;3、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出一个认知或行动点。如果你去练习反思,也必然会关注身体、情绪和思维三个层面,进而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己。当然也会产生很多灵感、顿悟和创意,只要你去实践,就会有很多发现。有了这些认知晶石打底,我们的生命质量和密度将远远超过那些不反思的人。
灵感: 灵感虽然是一瞬间冒出来的,但其背后却是一段生活经历的积累。大而泛的事情大家都能感知到,而细微的变化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这体现了反思者的水平。
反思: 我们的人生无非是由喜悦、平淡和痛苦三件事组成的。喜悦,人人都喜欢,但很容易被淡忘和不珍惜;平淡,容易让人麻木,丧失觉知;唯有痛苦,人人避之不及。反思天然有正视痛苦的力量。去反思,去记录,你就会发现,痛苦哪里是什么坏事,那简直是上天给我们的成长信号与提示!若长期牌怨天尤人的状态,不仅没有成长,还会自我消耗。不要沉溺于情绪释放或碎碎念,反思的最终目的是改变,而不是形式的完美。
坦诚: 反思是给自己看的,所以不用在意别人的目光。尤其是在反思痛苦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极度坦诚,把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挖出来,即使内心的想法让自己感到极度难堪、羞耻,但只要它是真实的,就对自己说出来,承认它,并接纳它。对自己坦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会让自己重生。
“如果你想要的东西还不存在,那就亲自动手将它创造出来。”这本书将是大家成长领域的一个显著地标,为更多希望成长的迷茫者指路。书中的理论很底层,主题也来自最真实的需求。很“清脑”的文章,从科学角度分析,没有鸡汤的成分,没有阶层分隔,谁都都有所受益。一个人若是学会了用知识和智慧驱动理性和感性这两种力量,就可以获得认知觉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