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在IPv4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它的一个重要的设计目标是与IPv4兼容,因为不可能要求立即将所有
节点都演进到新的
协议版本,如果没有一个过渡方案,再先进的协议也没有实用意义。 如何完成从IPv4到IPv6的转换,是IPv6发展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目前,IETF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研究IPv4到IPv6的过渡问题和高效无缝互通问题,并且已提出了很多方案。为了实现IPv4到IPv6过渡的逐步演进、逐步部署、地址兼容、降低费用四个目标,IETF推荐了双协议栈、隧道
技术以及NAT等演进方案。这些演进方案已经在欧洲、日本以及我国的商用或实验网络中得到论证和实践。这些演进方案需要进一步与中国具体的网络实践和运营实践相结合,需要在大规模的商用实践中论证、发展与完善。 1、双协议栈技术 双协议栈技术是使IPv6节点与IPv4节点兼容的最直接方式,应用对象是主机、路由器等通信节点。支持双协议栈的IPv6节点与IPv6节点互通时使用IPv6协议栈,与IPv4节点互通时借助于4over6使用IPv4协议栈。IPv6节点访问IPv4节点时,先向双栈服务器申请一个临时IPv4地址,同时从双栈服务器得到网关路由器的TEP(TunnelEndPoint)IPv6地址。IPv6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4over6的IP包,4over6包经过IPv6网传到网关路由器,网关路由器将其IPv6头去掉,将IPv4包通过IPv4网络送往IPv4节点。网关路由器要记住IPv6源地址与IPv4临时地址的对应关系,以便反方向将IPv4节点发来的IP包转发到IPv6节点。这种方式对IPv4和IPv6提供了完全的兼容,但由于需要双路由基础设施,增加了网络的复杂度,依然无法解决IP地址耗尽的问题。 2、隧道技术 随着IPv6网络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局部的IPv6网络,但是这些IPv6网络需要通过IPv4骨干网络相连。将这些孤立的“IPv6岛”相互联通必须使用隧道技术。利用隧道技术,可以通过现有的运行IPv4协议的Internet骨干网络将局部的IPv6网络连接起来,因而是IPv4向IPv6过渡的初期最易于采用的技术。 路由器将IPv6的数据分组封装入IPv4,IPv4分组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是隧道入口和出口的IPv4地址。在隧道的出口处,再将IPv6分组取出转发给目的站点。隧道技术只要求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进行修改,对其他部分没有要求,因而非常容易实现。但是隧道技术不能实现IPv4主机与IPv6主机的直接通信。 3、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通过与SIIT协议转换和传统的IPv4下的动态地址翻译以及适当的应用层网关相结合,实现了只安装了IPv6的主机和只安装了IPv4机器的大部分应用的相互通信,是一种纯IPv6节点和IPv4节点间的互通方式,所有包括地址、协议在内的转换工作都由网络设备来完成。支持NAT-PT的网关路由器应具有IPv4地址池,在从IPv6向IPv4域中转发包时使用。此外,网关路由器支持DNS-ALG,在IPv6节点访问IPv4节点时发挥作用。NAT-PT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进行IPv4、IPv6节点的升级改造;缺点是IPv4节点访问IPv6节点的实现方法比较复杂,网络设备进行协议转换、地址转换的处理开销较大,一般在其他互通方式无法使用的情况下使用。 上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支持IPv4的互联网到支持IPv6的互联网的转换,我们期待IPv4和IPv6可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互相兼容。目前,6to4机制便是较为流行的实现手段之一。6to4技术转换策略计划者考虑的关键问题是,当使用者对ISP所提供的基本IPv6传输协议还没有合理的选择时,如何激活IPv6路由域间的连通性。当缺少本地IPv6服务时,提供连通性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将IPv6的分组封装到IPv4的分组中。6to4是一种自动构造隧道的方式,它的好处在于只需要一个全球唯一的IPv4地址便可使得整个站点获得IPv6的连接。在IPv4NAT协议中加入对IPv6和6to4的支持,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过渡方案。 总之,从IPv4向IPv6的过渡是人们未来实现全球Internet不可跨越的步骤,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办得到的。从IPv4向IPv6的转换是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在此过渡期间需要IPv4与IPv6共存,并解决好互相兼容的问题,逐步实现平滑地演进,最终让所有的网络节点都运行IPv6,充分发挥IPv6在地址空间、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需要。
防火墙支持多维一体化安全防护,可从用户、应用、时间、五元组等多个维度,对流量展开IPS、AV、DLP等一体化安全访问控制,能够有效的保证网络的安全;支持多种VPN业务,如L2TP VPN、GRE VPN 、IPSec VPN和SSL VPN等,与智能终端对接实现移动办公;提供丰富的路由能力,支持RIP/OSPF/BGP/路由策略及基于应用与URL的策略路由;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同时,可实现针对IPV6的状态防护和攻击防范。
支持丰富的攻击防范功能。包括:Land、Smurf、Fraggle、Ping of Death、Tear Drop、IP Spoofing、IP分片报文、ARP欺骗、ARP主动反向查询、TCP报文标志位不合法、超大ICMP报文、地址扫描、端口扫描等攻击防范,还包括针对SYN Flood、UDP Flood、ICMP Flood、DNS Flood等常见DDoS攻击的检测防御。
最新支持SOP 1:N完全虚拟化。可在H3C SecPath F1000-AK1X5设备上划分多个逻辑的虚拟防火墙,基于容器化的虚拟化技术使得虚拟系统与实际物理系统特性一致,并且可以基于虚拟系统进行吞吐、并发、新建、策略等性能分配。
支持安全区域管理。可基于接口、VLAN划分安全区域。
支持包过滤。通过在安全区域间使用标准或扩展访问控制规则,借助报文中UDP或TCP端口等信息实现对数据包的过滤。此外,还可以按照时间段进行过滤。
支持基于应用、用户的访问控制,将应用与用户作为安全策略的基本元素,并结合深度防御实现下一代的访问控制功能。
支持应用层状态包过滤(ASPF)功能。通过检查应用层协议信息(如FTP、HTTP、SMTP、RTSP及其它基于TCP/UD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并监控基于连接的应用层协议状态,动态的决定数据包是被允许通过防火墙或者是被丢弃。
支持验证、授权和计帐(AAA)服务。包括:基于RADIUS/HW TACACS+、CHAP、PAP等的认证。
支持静态和动态黑名单。
支持NAT和NAT多实例。
支持VPN功能。包括:支持L2TP、IPSec/IKE、GRE、SSL等,并实现与智能终端对接。
支持丰富的路由协议。支持静态路由、策略路由,以及RIP、OSPF等动态路由协议。
支持安全日志。
支持流量监控统计、管理。
灵活可扩展的一体化DPI深度安全
与基础安全防护高度集成的一体化安全业务处理平台。
全面的应用层流量识别与管理:通过H3C长期积累的状态机检测、流量交互检测技术,能精确检测Thunder/Web Thunder(迅雷/Web迅雷)、BitTorrent、eMule(电骡)/eDonkey(电驴)、QQ、MSN、PPLive等P2P/IM/网络游戏/炒股/网络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应用;支持P2P流量控制功能,通过对流量采用深度检测的方法,即通过将网络报文与P2P协议报文特征进行匹配,可以精确的识别P2P流量,以达到对P2P流量进行管理的目的,同时可提供不同的控制策略,实现灵活的P2P流量控制。
高精度、高效率的入侵检测引擎。采用H3C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FIRST(Full Inspection with Rigorous State Test,基于精确状态的全面检测)引擎。FIRST引擎集成了多项检测技术,实现了基于精确状态的全面检测,具有极高的入侵检测精度;同时,FIRST引擎采用了并行检测技术,软、硬件可灵活适配,大大提高了入侵检测的效率。
实时的病毒防护:采用流引擎查毒技术,可以迅速、准确查杀网络流量中的病毒等恶意代码。
迅捷的URL分类过滤:提供基础的URL黑白名单过滤同时,可以配置URL分类过滤服务器在线查询。
全面、及时的安全特征库。通过多年经营与积累,H3C公司拥有业界资深的攻击特征库团队,同时配备有专业的攻防实验室,紧跟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动态,从而保证特征库的及时准确更新。H3C公司是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CNNVD)一级技术支撑单位和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技术组成员。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