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引入RPA机器人的应用效果不理想?

为什么企业引入RPA机器人的应用效果不理想?,第1张

RPA或IPA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产品或解决方案,确实在降本增效、提升运营能力,优化组织流程等方面有着相当不错的应用效果。企业对RPA或IPA的认可度也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组织内引入或计划引入RPA或IPA机器人。RPA或IPA的项目建设金额,从最初的几万,十几万,逐步上升到几百万甚至千万级数额,尤其是一些超大型企业,集团型企业,大型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引入RPA或IPA来提升企业管理效能、优化组织流程、完善和提升核心业务竞争和服务能力、拓展风险管控的手段、加强数字资产和数字信息的贯通。通过引入RPA,打破企业信息孤岛,打通企业数据治理和数据经营的最后一公里,使企业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经营数据等信息流动起来,借助大数据挖掘和分析、人工智能决策等技术,形成结构化的、标准的、统一的数据湖,最终为企业经营决策、分析预测、产品研发、风险管控、组织优化、流程再造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企业引入RPA或IPA机器人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那这又是为什么呢?在此,笔者想用这几年的从业经历来简单聊一下,这样可能更具象一些。笔者是从2018年开始负责研发RPA相关产品,并逐步开始负责实施和交付相关RPA项目,成功给数十家大型企业交付了RPA项目,期间遇到过无数的技术问题,以及业务和流程问题,踩过了很多坑,也挖过很多坑,在不断的挖坑填坑的过程中给客户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因此针对企业引入RPA机器人的应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还是稍微有点发言权。

一、应用效果不理想的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呢?

1>企业管理层不满意,没有亮眼的数据支撑应用效果的评价。

因为大部分RPA实施厂商都不懂企业的业务,更无法站在企业全局和管理层视角下看问题,只做一些零散的点,在没有科学的规划,体系化的思维下,解决的单点问题,并不会给企业带来质的飞越,效果就突显不出来。

企业的业务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多面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IT架构、应用系统、网络架构、安全管理、风险管控、经营要求等都决定着要想做好RPA的项目,必须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梳理企业管理的核心诉求和痛点,明确其组织结构,流程和IT体系等。

比如我们服务的一家大型企业,管理层提出了一个资金方面管理的诉求,就是要解决集团对其所有控股公司,分子公司等的资金,实现实时、动态管控,消除资金安全风险,并实现统一集中多核算组织多周期、多维度、灵活的银企对账。也许当你看到是资金监控和银企对账的时候,认为这是RPA项目中一个多么简单的场景,不就是按定好的规则自动从网银下载流水或余额,自动下载企业日记账,自动发送资金收付消息,自动生成余额调节表吗?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最终基本很难落地。因为这家超大型企业只独立法人主体就有1800多个,其独立核算组织多达6000多个,境外还有数十家企业,有自己的财务公司和司库,业务范围覆盖面很全,业务类型众多, 业务应用系统400多个,涉及到的银行有500多家,网银U盾达7000多个,网银账户有12000多个。照这种规模、这种复杂度,如何满足企业对资金管理的诉求呢?

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分布式阵列网络,通过分类集中、有序授权,在不同的控股公司或分子公司总部集中其各业务单位的U盾或网银账户,部署到我们的KBOT节点上,在总控管理平台上通过统一授权,赋予业务人员远程使用的权限,同时也赋予RPA机器人的使用权限,在一套平台、一套体系下,实现资金流水和余额的及时下载、查询以及预警,在可视化的大屏上动态的展示资金的流出和流入、资金的异常信息,以及RPA机器人的运行状态。通过建立自适配、自解析、自定义规则的银企对账平台,实现不同核算组织按照不同维度、不同周期的自动对账,网银流水的归档,在机器人完成96%以上精度的对账基础上,提供人工复核勾对,提供账期锁定,手动触发,预对账,多轮对账等,最终实现对账100%的准确性。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用数据说话,用实打实的专业性去服务好客户,多去深入了解企业业务,从管理和全局的视角,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化的思维,专业的业务咨询和梳理,结合AI、低代码、大数据分析、规则引擎、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来实施RPA项目,最终应用效果自然不会错到哪里去。

2>使用人员不满意,RPA机器人运行的稳定性太脆弱,扩展性和灵活性太单薄。

很多RPA项目交付人员都会深有感触,RPA机器人所依赖的应用系统或环境等只要有一丁点变化,整个流程就会停滞,导致其使用人员经常抱怨,其后续维护成本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RPA项目实施选择的产品功能覆盖不全,图像拾取的精度不够或控件元素拾取不到,以及受未知窗体的影响。RPA机器人的执行也不具备扩展性和灵活性,对于同一个机器人,如何动态参数化执行、如何按需执行,没有很好的满足用户差异化、便捷的使用诉求。

同样拿上面我们服务的那家大型企业为例,我们当时做的只是资金业务线条的部分业务,主要是试点单位资金监控和银企对账,涉及到30家独立法人主体,578家核算组织,10家分中心,70家银行,430个盾,850多个网银账户,800多名使用人员,四个ERP系统(Oracle、金蝶、远光、SAP),一个司库平台,一套影像平台,接入银企直联的20多家网银,非银企直联的有50来家网银。整个企业在一套专网内,通过网闸、防火墙进行隔离,有自己独立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有DMZ区和TRUSTLOCAL区,提供的服务器为虚拟机(企业不可能为RPA项目单独采买物理裸金属服务器),提供的系统主要是Linux系统和Windows Server系统。

我们先不谈银企对账的场景,放到后续篇章做深入探讨,此处就只拿网银流水下载和余额查询来说,他的业务足够简单,也很容易理解,就是模拟人工登陆网银系统下载网银流水和查询余额。但是我们要想真做好他,做的持续稳定运行,绝非一件易事。所面对的技术难题深刻地影响着RPA流程机器人的持续稳定性,鲁棒性(以前的篇幅中介绍过一些常见问题,可参考以网银流水和回单自动下载为例谈RPA项目的成功落地),其核心的几点主要是:

1、云虚拟机怎么挂载U盾,如何避免云虚拟机IP漂移的问题?

2、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怎么在提升并发的同时,避免网银各种驱动、证书、IE版本,安全要求等方面的冲突?

3、云虚拟机环境下,怎么解决部分网银反虚拟化的问题?

4、云虚拟机环境下,怎么解决屏幕独占,没法抓取控件,导致无法输入密码的问题?

5、云虚拟机环境下,怎么解决部分网银反远程桌面的问题?

6、云虚拟机环境下,怎么解决需要物理按压OK/确认键,在U盾上输入密码的问题?

7、云虚拟机环境下,怎么解决U盾上动态口令自动获取并回填的问题?

8、怎么统一管理调度分布在不同地域的U盾?

9、怎么解决网银页面升级带来的RPA流程机器人停止运行?

10、怎么解决网银定期或不定期弹窗导致的RPA流程机器人停止运行?

这十大问题,目前还未见有哪家厂商能提供完整有效的解决方案。可能你会说,让甲方提供物理裸金属服务器不就行了,确实是,道理可以这么讲,但给甲方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就会大打折扣,由此甲方也会因为要上RPA项目,改变了甲方原有的IT架构和规划,破坏了甲方统一建设、统一规划、集中管控、集中服务的整体原则。

在无数次不间断的攻坚下,我们提出了自己有效的解决方案,契合了当前所面临着这十大核心关键问题,通过一种超融合、软硬件一体、智能化的设备,有效的解决了当前的问题,最终给甲方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未完待续。

人工智能热潮的来袭,使得全球工作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关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UiBot RPA)和人工智能(AI)的概念与信息,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全球化市场。

作为一种越来越成熟的企业智能化工具,全球500强企业已经开始应用RPA技术到相关业务流程当中。美国联邦政府如今也在积极推动RPA在政务领域的应用。

UiBot RPA的优势明显。它本质上一款软件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工操作计算机完成业务。RPA可以自动处理大量重复的、基于规则的工作流程任务。比如纸质文件录入、证件票据验证、从电子邮件和文档中提取数据、跨系统数据迁移、企业IT应用自动操作等。RPA软件机器人能准确快速完成这些工作,减少人工错误、确保零失误、提高效率、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

这样一种技术的迅速普及,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RPA会将我们取而代之吗?

每当有新技术出现,人类的危机感总会爆棚,特别是如今自动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兴起。近年,随着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技术的发展,“少人化”、“无人化”的概念再次来袭,并且波及范围更加广泛。媒体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即将到来的失业问题的担忧。

如果说之前的自动化技术,抢了体力劳动者的饭碗,那如今的RPA似乎又在抢脑力工作者的饭碗。无论身处哪个行业,每个行业里都会涉及到大量、重复、繁琐的任务流程。这些流程不仅困扰着员工,同样也对企业的成本和效率产生了困扰。而RPA旨在解决这些困扰。

鉴于RPA技术本身所具备的强大优势,以及企业级RPA的快速发展,那些从事高重复性、强规则性工作的人,确实会被这种数字员工取代。原本需要10个人的工作,现在只需要两三个人就可以胜任。剩下的工作交由RPA负责,而人类员工只需要管理好RPA即可。

所以,RPA来临,我们真的会被取代吗?

你的新搭档已上线

尽管 RPA将会对我们的工作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机器人替代人类工作的速度远比我们所预想的要缓慢的多。实际上,人机协同才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真实状况。

2019年的一条关于RPA的趋势预测中,就曾提到,“自动化的业务案例将不再建立在裁员的基础上,而开始建立在提高员工敬业度的基础上”。RPA是可以与人共存的,它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裁员。

企业通过RPA自动化业务流程,使工作更加人性化,将员工从那些重复、枯燥、乏味、耗时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更具创造性、想象力的工作。

数字世界中,人类将与技术协同工作,而不是被技术所取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6019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