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配置文件参数说明

Redis配置文件参数说明,第1张

为安全起见,最好指定内网固定的网卡适配器作为绑定对象。

tcp_max_syn_backlog控制处于半连接SYN_RECV状态的连接数量。

somaxconn控制处于全连接ESTABLISHED状态的连接数量

有关这两个参数可以参考这篇 文章 ,写的比较详细。

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要知道,tcp-backlog和somaxconn这两者的最小值会起作用。我们把somaxconn调整为1024,然后看看实际效果。

tcp-backlog起作用了。

是否配置upstart或者systemd来管理Redis服务器

如果我们需要使用systemd来管理和使用Redis服务器,我们就将设置该参数为supervised systemd

然后,我们添加redis.service 到/etc/systemd/system下。编辑内容如下几可以了。

就可以实现systemd对 redis的管理。

这个backlog感觉更像是一个cache,复制节点断网后,在连接重新建立后,将这个backlog中的数据复制过去。也称为部分同步。

条件允许,可以定义大一些。没有坏处。

既然类似于cache,就有生存期

在使用NAT时候是,master和复制节点连接信息中的ip和port可能是经过NAT后的信息,我们这里使用该参数将真正的IP和PORT信息汇报给主节点

可以将一些重要系统命令,重新命名为不容易猜测的名字。

命令重命名后再同步到别的节点,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

Redis默认删除时是处于一种阻塞状态,自从有了异步删除方式。我们现在可以配置不同情况下的删除方式

lazyfree-lazy-eviction:达到最大内存时

lazyfree-lazy-expire:过期时

lazyfree-lazy-server-del :内部删除时

replica-lazy-flush no:复制节点执行全部同步时

同步刷新可能会带来阻塞的现象,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通过启用本选项,在BGSAVE和BGREWRITEAOF过程中能禁止fsync的调用。

-配置AOFRewrite策略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这个配置表明aof增长了百分百,而且增长的大小超过了64mb,就启动bgrewriteaof。

-是否支持rdb和aof的混合持久化

启用rdb和aof的混合持久化后,aof文件跟在rdb后面,既能利用上rdb快速读取的优点,有能利用aof的安全持久能力。

如果在同一个系统中,这个配置文件不要重名

所谓的高可用,也叫 HA(High Availability),是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它是保证系统SLA的重要指标。Redis 高可用的主要有三种模式: 主从模式 哨兵模式和集群模式

Redis 提供了 Redis 提供了复制(replication)功能,当一台 redis 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会被自动地同步到其他的 redis 机器上去。

Redis 多机器部署时,这些机器节点会被分成两类,一类是主节点(master 节点),一类是从节点(slave 节点)。一般 主节点可以进行读、写操作 ,而 从节点只能进行读操作 。一个主节点可以有多个从节点,但是一个从节点只会有一个主节点,也就是所谓的 一主多从结构

· 支持主从复制,主机会自动将数据同步到从机,可以进行读写分离

· Master 是以非阻塞的方式为主 Slaves 提供服务。所以在 Master-Slave 同步期间,客户端仍然可以提交查询或修改请求

· Slave 同样是以非阻塞的方式完成数据同步。在同步期间,如果有客户端提交查询请求,Redis 则返回同步之前的数据。

· Redis 不具备自动容错和恢复功能,主机从机的宕机都会导致前端部分读写请求失败,需要等待机器重启或者手动切换前端的 IP 才能恢复

· 主机宕机,宕机前有部分数据未能及时同步到从机,切换 IP 后面还会引入数据不一致的问题,降低了系统的可用性

· Redis 较难支持在线扩容,在集群容量达到上限时在线扩容会变得很复杂

· Redis 的主节点和从节点中的数据是一样的,降低的内存的可用性

实际生产中,我们优先考虑哨兵模式。这种模式下,master 宕机,哨兵会自动选举 master 并将其他的 slave 指向新的 master。

在主从模式下,redis 同时提供了哨兵命令 redis-sentinel ,哨兵是一个独立的进程,作为进程,它会独立运行。其原理是哨兵进程向所有的 redis 机器人发送命令,等待 Redis 服务器响应,从而监控运行的多个 Redis 实例。一般为了便于决策选举,使用 奇数个哨兵 。多个哨兵构成一个哨兵集群,哨兵直接也会相互通信,检查哨兵是否正常运行,同时发现 master 战机哨兵之间会进行决策选举新的 master

哨兵模式的作用:

· 通过发送命令,让 Redis 服务器返回监控其运行状态,包括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

· 然而一个哨兵进程对 Redis 服务器进行监控,也可能会出现问题,为此,我们可以使用多个哨兵进行监控。各个哨兵之间还会进行监控,这样就形成了多种哨兵模式。

哨兵很像 kafka 集群中的 zookeeper 的功能。

· 哨兵模式是基于主从模式的,所有主从的优点,哨兵模式都具有。

· 主从可以自动切换,系统更健壮,可用性更高。

· 具有主从模式的缺点,每台机器上的数据是一样的,内存的可用性较低。

· Redis 较难支持在线扩容,在集群容量达到上限时在线扩容会变得很复杂。

Redis 集群模式本身没有使用一致性 hash 算法,而是使用 slots 插槽

Redis 哨兵模式基本已经可以实现高可用,读写分离 ,但是在这种模式下每台 Redis 服务器都存储相同的数据,很浪费内存,所以在 redis3.0 上加入了 Cluster 集群模式,实现了 Redis 的分布式存储,对数据进行分片,也就是说每台 Redis 节点上存储不同的内容;每个节点都会通过集群总线(cluster bus),与其他的节点进行通信。 通讯时使用特殊的端口号,即对外服务端口号加 10000。例如如果某个 node 的端口号是 6379,那么它与其它 nodes 通信的端口号是 16379。nodes 之间的通信采用特殊的二进制协议。

对客户端来说,整个 cluster 被看做是一个整体,客户端可以连接任意一个 node 进行操作,就像操作单一 Redis 实例一样, 当客户端操作的时候 key 没有分配到该 node 上时,Redis 会返回转向指令,指向正确的 node,这有点儿像浏览器页面的 302 redirect 跳转。

根据官方推荐,集群部署至少要 3 台以上的 master 节点,最好使用 3 主 3 从六个节点的模式。

在 Redis 的每一个节点上,都有这么两个东西, 一个是插槽(slot),它的的取值范围是:0-16383, 可以从上面 redis-trib.rb 执行的结果看到这 16383 个 slot 在三个 master 上的分布。还有一个就是 cluster,可以理解为是一个集群管理的插件,类似的哨兵。

当我们的存取的 Key 到达的时候,Redis 会根据 crc16 的算法对计算后得出一个结果,然后把结果和 16384 求余数,这样每个 key 都会对应一个编号在 0-16383 之间的哈希槽,通过这个值,去找到对应的插槽所对应的节点,然后直接自动跳转到这个对应的节点上进行存取操作。

为了保证高可用, redis-cluster 集群引入了主从模式 ,一个主节点对应一个或者多个从节点。当其它主节点 ping 主节点 master 1 时,如果半数以上的主节点与 master 1 通信超时,那么认为 master 1 宕机了,就会启用 master 1 的从节点 slave 1,将 slave 1 变成主节点继续提供服务。

如果 master 1 和它的从节点 slave 1 都宕机了,整个集群就会进入 fail 状态,因为集群的 slot 映射不完整。 如果集群超过半数以上的 master 挂掉,无论是否有 slave,集群都会进入 fail 状态。

redis-cluster 采用去中心化的思想 ,没有中心节点的说法,客户端与 Redis 节点直连,不需要中间代理层,客户端不需要连接集群所有节点,连接集群中任何一个可用节点即可。

对 redis 集群的扩容就是向集群中添加机器,缩容就是从集群中删除机器,并重新将 16383 个 slots 分配到集群中的节点上(数据迁移)。

扩缩容也是使用集群管理工具 redis-tri.rb。

扩容时,先使用 redis-tri.rb add-node 将新的机器加到集群中,这是新机器虽然已经在集群中了,但是没有分配 slots,依然是不起做用的。在使用 redis-tri.rb reshard 进行分片重哈希(数据迁移),将旧节点上的 slots 分配到新节点上后,新节点才能起作用。

缩容时,先要使用 redis-tri.rb reshard 移除的机器上的 slots,然后使用 redis-tri.rb add-del 移除机器。

采用去中心化思想,数据按照 slot 存储分布在多个节点,节点间数据共享,可动态调整数据分布

可扩展性:可线性扩展到 1000 多个节点,节点可动态添加或删除

高可用性:部分节点不可用时,集群仍可用。通过增加 Slave 做 standby 数据副本,能够实现故障自动 failover,节点之间通过 gossip 协议交换状态信息,用投票机制完成 Slave 到 Master 的角色提升

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用性。

1.Redis Cluster 是无中心节点的集群架构,依靠 Goss 协议(谣言传播)协同自动化修复集群的状态。但 GosSIp 有消息延时和消息冗余的问题,在集群节点数量过多的时候,节点之间需要不断进行 PING/PANG 通讯,不必须要的流量占用了大量的网络资源。虽然 Reds4.0 对此进行了优化,但这个问题仍然存在。

2.数据迁移问题

Redis Cluster 可以进行节点的动态扩容缩容,这一过程,在目前实现中,还处于半自动状态,需要人工介入。在扩缩容的时候,需要进行数据迁移。

而 Redis 为了保证迁移的一致性,迁移所有操作都是同步操作 ,执行迁移时,两端的 Redis 均会进入时长不等的阻塞状态,对于小 Key,该时间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一旦 Key 的内存使用过大,严重的时候会接触发集群内的故障转移,造成不必要的切换。

主从模式:master 节点挂掉后,需要手动指定新的 master,可用性不高,基本不用。

哨兵模式:master 节点挂掉后,哨兵进程会主动选举新的 master,可用性高,但是每个节点存储的数据是一样的,浪费内存空间。数据量不是很多,集群规模不是很大,需要自动容错容灾的时候使用。

集群模式:数据量比较大,QPS 要求较高的时候使用。 Redis Cluster 是 Redis 3.0 以后才正式推出,时间较晚,目前能证明在大规模生产环境下成功的案例还不是很多,需要时间检验。

可以通过部署2台Redis服务器, 一台主,一台从。然后写的操作在主库,读的操作可以在从库。进行主从同步即可。

这样就可以,一台写,多台从,所有读的请求全部在从库那边操作。增强Redis的并发能力。

主从配置,比较简单。

直接去 从服务器 那边,修改配置文件redis.conf。

修改salveof 指向 主服务器

如果主服务器有配置访问密码,则还需要配置masterauth 属性。

主服务器不用做什么修改。

主从都启动好后, 可以使用redis客户端来查看redis的主从情况。

进行读写分离的话, 还需要使用哨兵来管理Redis的集群。 让哨兵来判断读写是从哪台服务器。

对哨兵配置文件进行配置,参考配置解释如下

以下是比较常用的配置信息,使用这些配置可以启动起来, 再根据实际的情况,去增加配置。

3台哨兵,使用同样的配置就可以了,哨兵们就会自动互相发现哨兵和slave了。 基本上就是配置了master的信息。 哨兵可以同时监控多个master,那是另外的Redis集群的架构了。

配置完成后,启动各个哨兵后, 可以使用redis的客户端链接哨兵来查看各个结点和哨兵的信息。

下面是多个哨兵的信息,但是不包含自己当前操作的哨兵信息。

在项目配置里面,配置连接去哨兵集群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6219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5
下一篇2023-07-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