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平面布局是根据机房类型、任务、业务量大小、计算机设备数量、计算机系统的工艺流程、管理体制等综合因素来考虑的,机房类型不同,其功能房间亦稍有区别。
(一)平面布局设计
机房平面布局是根据机房类型、任务、业务量大小、计算机设备数量、计算机系统的工艺流程、管理体制等综合因素来考虑的,机房类型不同,其功能房间亦稍有区别。例如:数据中心,其主要功能房间一般有主机房、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磁带库、网络室、通信机房、(总)中控室、备件库等票据中心一般由主机房、清分机房、打印机房、接票、拒票等功能房间组成IDC机房一般由服务器机房、测试机房、网管中心等功能房间组成CA机房一般有设备机房、认证中心,密钥管理机房、资料室等房间。但不论何种类型的机房,一般都应有UPS电源室、电池间、空调机房、钢瓶间、更衣换鞋等功能房间或功能区域。另外,南方地区雨水较多,一般应在适当地方考虑放置雨鞋、雨伞的储物柜或缓冲间,且要防止人流的交叉往返。平面布局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北墙一般无阳光照射且一天当中温度比较均恒,因此发热量大、对温差要求较高的设备,宜靠房间的北侧布置。
(2)环境要求相同的功能房间尽量集中布置,使功能分区明确,以便采用不同类型的空调系统从而节约能源。
(3)重要设备或重要的功能房间应放置在空调系统前端,人流的末端。
(4)按计算机系统的工艺流程布置设备或功能房间,正确组织信息流通的合理流程,应使流通路线和人员的徒步行走路线尽可能的短,且人员应单向流动避免往返交叉。
(5)机房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设于机房区的两端,开启方向应符合防火规范设计要求,门的尺寸要方便设备的进出。
(6)疏散出口的门内外1.4m范围内不应设踏步。
(7)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
(8)机房区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lm,踏步应防滑,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9)室内坡道不宜大于1 : 8,设备进场坡道确有困难时,其坡道不宜大于1 : 5。
(10)气瓶间位置宜靠近防护区,气瓶间的门不应在防护区内。
(11)强电井、弱电井应分开设置,新风和消防排气通道应分别独立设置。
(2)如旧楼改建机房,不应在原建筑楼梯间及前室的内墙开设门、窗、孔洞,或放置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3)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到室外的安全出口。
(4)以人为本,创建人、机分离环境以利于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总之,机房的'平面布局设计要充分考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规划,达到效率高、流程合理,建立良好、舒适的人员工作环境。
(二)子系统设备及管线平面设计
机房功能房间汇集有大量空调系统、电气系统及弱电各系统的设备与管线,如吊顶板上有照明与应急照明灯具、视频监控用摄像头、防人盗双监探测器、火灾报警探头、气体灭火喷头、温湿度检测用传感器等机电末端设备,吊顶内有机电末端设备管线,地板下有大量强电电源、计算机系统和弱电系统线缆和金属线槽、火灾报警探头、气体灭火喷头、空调系统的冷媒管、加湿水管等。如果没有统一的平面协调设计,可能造成各子系统设备和管线的错、碰、漏等现象。设备和管线的协调应遵循如下原则:
(1)顶板上机电末端设备协调应以装饰设计效果为主,在不违反有关子系统设计施工规范的前提下,子系统机电末端位置可稍作移动。
(2)强、弱电系统金属线槽应分开设置,其间距不得小于200mm。当强、弱电线槽交叉时,吊顶内应将强电线槽置于上方,地板下应将弱电线槽置于上方。
(3)空调用上、下水管应置于电线线槽的下方。
(4)气体主管和通风管一般宜贴梁底布放,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宜将风管置于上方。
(5)各类金属线槽、子系统管线的布放不得影响空调机气流的传送,尽量减少气流的阻力。
屋顶机房层平面图是‘有机房’电梯最顶上那层的建施平面图。图中是该间内的墙面、门窗、楼面的尺寸关系及做法;牵引机、配电屏等设施的平面布置位置;重要的是楼板上的各个预留孔洞的尺寸、位置等。还有该楼面的标高、进出机房的交通建筑关联构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