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服务器万兆接口家用

怎么把服务器万兆接口家用,第1张

万兆以太网技术虽然出现较早,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和网络连接卡等层面也已经有成熟的产品,但在过去十年中,千兆以太网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服务器网络选择。由于服务器平台对数据可靠性的要求及其他接口瓶颈的限制,使万兆以太网在服务器上的应用相对滞后,使服务器迈进万兆以太网时代的步伐迟缓。

伴随着2006年IEEE 10GBase-T规范的批准,尤其是Intel Romley平台和10GBase-T单芯片网络控制器的发布,虚拟化的快速普及,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出现,都推动着万兆以太网在服务器上的部署和应用大步前行。以前是百兆接入、千兆汇聚、万兆核心,现在服务器接入已经普及千兆向着万兆迈进了,除了在框式交换机上40/100G接口真的开始大规模部署,还有可能在云计算数据中心得到广泛应用。

(1)云计算、数据中心亟需万兆

随着的数据中心正在向云计算中心的转型,对虚拟化技术的需求激增,如何让整个数据中心运行在虚拟资源池之上,实现动态调度已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而千兆以太网作为交换传输链路已经无法满足业务需求,服务器提升到万兆成为破局关键。

(2)Intel Romley平台推动服务器迁移到万兆

2012年3月,Intel(英特尔)正式推出了新一代Xeon(至强)E5服务器CPU及开发代号为Romley的新平台,平台配备了万兆以太网。通过主板的专用接口(PCI-E总线直连处理器)提供了英特尔82599万兆网络控制芯片,让系统获得了双端口的万兆网络支持,推动服务器迁移到万兆以太网。

(3)服务器端加速10GBase-T普及

在数据中心环境下,10GBASE-T网络设备不仅可以满足10G连接的需求,也提供了诸多面向虚拟机的传输特性,还能在系统成本和部署上更具优势(10GBase-T采用传统的RJ45作为连接器,使服务器、工作站、交换机和其他个人设备的互联、安装和维护都非常方便,同时又很好的兼容了以往的千兆、百兆以太网络,而系统总体造价不到光纤系统的1/3),因此成为了10G水平系统的首选标准。

可以的,服务器组装不犯法,如果自己搭建服务器网络,进行运营,网站发布的话就要备案。

拓展资料

网站服务器可根据网站应用的需要,部署搭建ASP/JSP/.NET/PHP等应用环境。流行两种环境一种是 Linux+ Apache( Nginx)+ Mysql+ Php 也就是LAMP/LNMP环境;另一种是 WINDOWS+ IIS+ ASP/ .NET+ MSSQL环境。

LAMP为现在使用最广的服务器环境,它运行在Linux系统下,稳定、安全,Apache是最著名的开源网页服务器,Mysql也是最著名的一种开源 关系型数据库,而PHP是一门流行的开源脚本语言,能处理用户的动态请求。

Windows+IIS+ASP/.NET+MSSQL凭借其极强的易用性,也赢得了许多站长的青睐,Windows是著名的可视化操作系统,而IIS是运行在Windows上的Web服务器,可使用ASP/.NET 两种编程语言开发,现在应用最广的就是 ASP.NET。

首先先要确定你组装服务器是用来做什么的,有多少人访问?或者打算支持多少人访问?

如果是简单的网页服务器(非数据库服务器或访问量很小的网站服务器),那么对硬件的要求就不会很高,可以用一些PC机的硬件来完成。

类似:酷睿2双核 ,Intel??965主板,DDRII × 1GB,80GB SATA ,千兆以太网卡 1U 机架式 。

其实如果单纯的从服务器的硬件来讲,如果是小网站,这种就足够了,但是如果是数据库服务器或游戏服务器,那么对硬件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还要看你的程序(或网站)编写和效率性以及网站程序和操作系统的选择是否合理,服务器带宽是否选择合适,是一个综合决定因素。

举几个目前比较常见的WEB服务器的软件搭配

ASP程序 PHP程序 JSP程序 SQLSERVER数据库 MYSQL数据库

WINDOWS2003(IIS) 支持 IIS或阿帕奇 TOMCAT 支持 支持

LINUX 不支持 阿帕奇 Tomcat 不支持 支持

WINDWOS系统容易上手,但是安全性和效率性最低,尤其是使用了SQLSERVER数据库后,安全性基本谈不上。

中高端的服务器硬件:

CPU:四核5405 2.0 两个

主板:超微X7DBR-3

内存:绮梦达667 FBD 16G

硬盘:迈拓 4*146 SAS,10K,

光驱:笔记本光驱(CD-ROM)

支持RAID0+1

此种配置适合做数据库服务器,属于相对高端的。

总体讲,硬件的选型还是要从多各方面去考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6407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