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万兆带宽,是以Mbps为单位计算的。如果申请开通的宽带业务为10000Mbps,应提供最大网速约 1250MBps。若开通的为千兆带宽业务,那测试的95~120 MBps就是正常的,已经很不错了。
若开通的是万兆带宽业务,测试网速为95~120MBps,可联系开户的网络运营商上门确定是运营商问题,还是用户问题。
前两天一个朋友委托我出掉他的 wAP ac 和 hAP ac,因为他感觉高通的芯片对于采用博通方案的 Apple 设备兼容性一般,jitter 比较严重。我看了下我这边的情况,我手头也有只 wAP ac,外加一个 CSS326,后者是一个双万兆24千兆的纯二层管理交换机,不过房间里这个交换机只用掉了 4-5 个千兆口,过于浪费了。此时另外一个买了 RB4011 有线版本的朋友有意收 wAP ac,并且说 2960L 的 SFP 和 RB4011 有兼容性问题,见此情况我就推销我的 CSS326。
结果卖掉之后一看,我房间只剩下一个千兆口了(用于连光猫, CRS317 似乎只有 A9 双核 800Mhz, NAT 只能跑到 300Mbps),并且临时用于过渡的 AU 路由器的 2.4Ghz/5Ghz 各只有 1x1,想了想这个怕不是不行,于是在思考之下买了 RB4011 的无线版本。
参数如下
MikroTikmikrotik.com
简单的开箱
一如既往的简单的 Mikrotik 风格
打开盒子就能看到路由器的本体. 另外包含了 24V2A 电源适配器和美规线(CRS317 双电源送了我两根, 说好的国际版给的都是 US 的 plug, 全部吃灰). 另外送了两袋膨胀螺栓和自攻螺丝, 大概是给插墙的用户准备的. 机架挂耳并不是免费提供的, 一对 50, 但是和本体没有很好的固定手段, 只是简单的卡住, 上面有个螺丝孔但是找不到对应在路由器的位置.
背部提供了接地接口, 可以为带接地的 RJ45 线缆提供更好的屏蔽效果, 并且为天线提供更干净的地信号. 相比 2011/3011 和其他 hEX 系列, RB4011 取消了 USB 和 micro SD 卡槽. 好在内置存储高达 512MB, 内存高达 1GB, 处理器为独立加密 IP 核的四核 A15 1.4Ghz. 基本是 mikrotik SOHO 路由器中最高端的型号了.
机器网上看着像是塑料的, 但是实际上是表面处理过的铝合金, 并且通过一堆格子散热孔进行散热, 比下面 CRS317 莫名其妙电压调速的破扇子好多了. 不过那个外置的电源倒是有点高频噪音.
上架效果
官方还提供了一个更高端的挂墙套件, 不过讲真看看就好: MikroTik
从 diagram 中可以看出, 10个 GE 分别挂在两个螃蟹家的交换芯片上, 并通过 2.5Gbps 的速度连接到 SoC 的交换模块. 另外 SFP+ 也接在交换模块上. 2.4ghz 部分采用的还是 A9K, 仅提供 2x2 的链路, 不过讲道理现在 2.4Ghz 各种爆炸, 多了也浪费5Ghz 通过支持 4x4 MU-MIMO 的 QCA9884 提供.
首先是无线部分的测速. 测速方法是通过接入 SFP+ 的万兆交换的 openSUSE 宿主机的 iperf 开启服务器, 让其他设备连接. openSUSE 开启了 TCP BBR 从而最大优化 AP 的 Tx(上传)速度.
测速的数据量约为 500Mbyte, 采用测速过程中次好的 1s 中的平均速度作为峰值速度. 由于各种系统存在节能状态, 平均速度不纳入考量. 本测速不少于两次, 结果有误差. 无线部分参数均采用默认配置, 频段位于 60(BFS) 频段, 为 CN 合法频段.
测速结果
配置界面
无线配置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 52-64(UNI-II) 属于雷达波段, 在这个频段下运行的 Wi-Fi 设备必须运行 DFS 协议(动态频率选择, 参见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press/2003/5ghzagreement.htm ). 使用 Wi-Fi 时务必注意各个地区的合法频段. 如在日本可以使用 ISM 14 频段的 802.11b(11M) 调制, 但是 5Ghz UNII-III 则不能使用. 就比如早年在日本亚马逊有销售海外路由器,但是会有强制标识
MacBook Pro 之间存在兼容问题, 3x3 理论最高 1300Mbps 的速度, 实际最高握手 1033Mbps, 路由器的 Rx 能跑到 800Mhz, 但是 Tx 偏低. 问题怀疑是 1. BCM 网卡和 QCA 网卡兼容一般 2. macOS uptime 偏高, 软件时间抖动较大. 如果真的要上千兆最好还是 Cisco Aironet/Meraki或者个别 BCM 方案的设备( Linksys EA8500 Max-Stream™ AC2600 MU-MIMO Gigabit WiFi Router , 虽然这玩意实在是太丑).
Intel 9560 安装于台式机, 位置不是非常好, 采用了 CNVi 的链路接口. 测试结果基本介于 1x1-2x2 的水平.
Pixel 2 XL Tx 性能较好, 但是 Rx 就比较糟糕.
iOS 设备有 HE 的 iperf3 只支持 Tx 而没有 -R(接收) 模式, 所以无法测试路由器 Tx, 只是通过杭州的中国电信测速点进行测速, 受限于最高 500Mbps. 可以看到 iPad/iOS 都能达到 500Mbps 的 Rx. iPod 虽然只有 1x1 而且比较老, 但是仍然能够跑到接近 300Mbps.
至于 Nexus 9/mi4c 之类的老设备, 即便有 2x2, 但是速度甚至比不上 iPod.
然后测一发 speedtest
上传一直有点玄学, 正常应该是 40Mbps.
然后测 NAT 性能发现大包(1500)能到线速10bps, 128byte MSS 的 TCP 小包也能到 4Gbps.
加密性能这里不得不婊下 macOS, hash 只支持 md5/sha-1, 加密只支持 des/3des/aes-128-cbc, 虽然跑出来能够有 800Mbps(这个规格在参数上大包有 1.4Gbps, 不过这个情况下有吞吐所以会低) .... 但是就真的(我指的是 macOS)很垃圾. windows 这边懒得测了.
温度在室温 17 度, CPU 36 度, 外壳温热, 考虑到被动散热算是凑合够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