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间期(简称QT)包括心室除极和复极激动时间,代表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的总时程,为自QRS波的起点至T波的终点所占的时间,测定值随年龄和性别而变化。
心电图中QT/QTC正常值的范围,男性为小于430ms,女性为小于450ms,男性延长为大于450ms,女性延长为大于470ms。
QT代表心室收缩时间,即QRS波的起点至T波的终点所占的时间。
QTC间期是按心率校正的QT间期,是反映心脏去极化和复极作用的指标。QTc间期延长表示心脏复极延迟,反映了心电异常,通常与心律失常敏感性增高密切相关。
扩展资料:
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观察QT间期的意义如下。
1.发现R波落在T波上的室早,推算早搏指数,估计其预后的严重性。
2.对心肌缺血的估价,缺血型心脏患者,QT间期不随心率增快而缩短,甚至延长。
3.对植物神经功能的估价。QT间期受自主神经调节,主要受迷走神经的影响。动态心电图上观察到正常入QT间期有显著昼夜变化,表现白天QT间期短,夜间QT间期长。伴植物神经损害的糖尿病患者等QT间期无明显昼夜变化。
4.观察抗心律失常药物对QT间期的影响。鉴于QT间期能够反映一些病理生理状态,并且能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和毒性作用等,所以用动态心电图观察QT间期的改变,可以及时提供系统的动态资料,供临床参考。
ICH于2005年颁布了非抗心律失常药致QT/QTc间期延长及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评价指导原则,其中规定:采用对比时间分析QT数据,该法是指处理组在每一时间点的QT值和基线相应时间点QT值作对比得到QT差异,并按心率校正,即ΔQTc。QT/QTc试验要观察的参数是药物组与安慰剂组在同一时间点的ΔQTc差异(即最大差异参数-ΔΔQTc)。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QTc间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QT间期
qt和qtc正常值,男性为小于430ms,女性为小于450ms,男性延长为大于450ms,女性延长为大于470ms
QTc间期是按心率校正的QT间期,是反映心脏去极化和复极作用的指标。QTc间期延长表示心脏复极延迟,反映了心电异常,通常与心律失常敏感性增高密切相关。
扩展资料:
间期延长
常见药物
i) 抗心律失常药: 常见于Ia类和III类抗心律失常药,前者包括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丙吡胺,后者包括胺碘酮和索他洛尔等。
ii) 非抗心律失常药: 对各个系统的治疗药物均有,主要通过心脏毒性作用导致的心传导延缓或阻滞,进而引起QTc间期延长。例如: 抗感染药物中的红霉素和莫西沙星,抗精神分裂症药氯丙嗪和利培酮,抗组胺药氯马斯汀,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尼卡地平等。
危害性
QTc间期延长发生率不高,但潜在危害性大,大多数表现为显著的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TdP),严重时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影响因素
i) 患者因素 : 药物所致QTc间期延长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存在差异,调查显示,女性患者QTc间期延长造成室性心律失常(包括TdP)发生率高于男性。对于一些疾病自身导致QTc间期延长的患者,引发QTc间期延长的药物应该禁用,比如急性心肌缺血患者。
ii) 代谢因素: 主要为抑制或诱导肝药酶CYP450的药物。例如,对于引起QTc延长的药物,如果它们经CYP3A4代谢, 应用CYP3A4抑制剂会增加该药的致心律失常危险性。此外,如果由于药物代谢物造成QTc间期延长, 应用酶诱导剂可能增加药品的心脏毒性。
iii) 过高剂量: 过量服用致QTc间期延长的药物后, 应立即进行心血管检查, 包括连续的心电监测。可产生QTc间期延长相加的药物尽量避免高剂量服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QTc间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