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的芯片市场被AMD蚕食
在锐龙诞生之前,Intel在计算机芯片市场里面对于AMD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但是自从锐龙出现后,这个局面被彻底打破。可以说,AMD在计算机芯片市场里面的份额越来越多,正在一步步蚕食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的芯片市场。
从2017年末到2018年末,AMD的台式机市场份额提升了3.8%、服务器的提升了3.4%,笔记本的则提升了5.2%。计算机芯片市场就两家独大,AMD每多分一份羹,意味着Intel少一分羹,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AMD传统的性价比市场策略
一直以来,AMD都是无奈采用纯性价比的市场营销策略。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AMD的芯片是无法与Intel芯片产品相媲美,AMD如果不降价销售怕是无法出货。
而Intel因为遥遥领先,日子可过得滋润,不但继续挤牙膏,而且在高端旗舰处理器定价上价格真是想定多高就定多高。想想当时一万多块十核心i7 6950X和现在3000多块的12核心锐龙9 3900X一对比,就知道Intel是多么黑心的商人。
挤牙膏日子的没落
Intel挤牙膏这一市场策略,都因为AMD新的Zen架构而产生变化。虽然锐龙在一些性能测试里落后Intel一点,特别是 游戏 方面。但是AMD在较低利润的市场耕耘了这么多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CPU设计方式,效果很不错。这样使得Intel挤牙膏日子没维持下去,推出了主流八核处理器i9 9900K。
AMD芯片的模块化设计
为了节省研发成本,AMD选择了模块化设计,能轻松扩大或缩小规模。而在更高端的多核产品上,甚至使用了多个“小芯片(小八核锐龙)”来提高良率。这种模块化设计与激进的廉价芯片策略一同,开始蚕食Intel的统治地位。
从最近AMD锐龙热度如此之高的结果来看,PC用户也很乐意放弃一小部分性能来省下一大笔钱。因此,AMD就是通过这样蚕食部分Intel的芯片市场。
Intel自身原因—产能不足
AMD巧妙的模块化设计与有竞争力的定价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其实很大程度上市出自Intel自身的原因,就是尽人皆知的10nm制程难产问题。根据原来的路线图,几年前就应该完成的了,但Intel现在只有为数不多的10nm产品在售。
其实CPU的生产工艺很重要,因为CPU工艺越精细,意味着CPU晶片上的晶体管尺寸越小。晶体管越小,意味着一定面积里能容纳更多晶体管。这样既能提高芯片性能,也能提高芯片的生产效能。也就是说,使用先进的工艺生产芯片对提升CPU性能和良率非常有用。
在缩小晶体管尺寸方面,AMD当然没遇到什么问题,因为有台积电给他代工,完全不用自己操心。而Intel就不愿意这么干,有自家的晶圆厂,差不多什么都是得靠他们自己搞定。在过去是没有什么问题,Intel的晶体管密度常常高于AMD的。而现在台积电都出7nm的生产工艺了,而Intel依然是14nm工艺,10nm工艺却迟迟不能量产。
实际上,14nm和10nm这样的数字,只是估计值。10nm的Intel芯片,晶体管之间的距离,可能实际上更接近8nm左右,这晶体管尺寸再缩小的变化对Intel自身是有很大的挑战性。
因此,Intel最近四年都在压榨14nm制程,还弄出了14+和14++,这只是拿得出小量的性能提升。对于Intel来说,显然这段时间是停滞期,AMD当然顺势崛起,开始蚕食Intel原有的芯片市场份额。更加悲剧的是,Intel在10nm的困境也加剧了IntelCPU的持续缺货,特别是较低端的产品。
Intel自身也也意识到自己产能不足而造成自己芯片市场被蚕食。因此,Intel在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10nm问题。实际上,Intel无力生产出足够的14nm芯片以满足入门级设备与日俱增的需求,比如Chromebook和低性能笔记本。
而对于Intel来说,高端芯片的优先级更高,毕竟这种芯片利润更高。看看i9 9980XE和i9 9900K的价格就知道,高端芯片的利润是多么可怕。但是这也给AMD机会,在普通性能和性价比CPU中,比如锐龙,就很好卖了,AMD就这样卖出了大量低端CPU填补市场空缺。
说到Chromebook,Intel也有另外即将面临的威胁。以骁龙处理器知名的高通,在尝试推出为省电的笔记本CPU系列。
实际上,即便Intel面临着一堆问题,别忘了它仍然是CPU市场的领导者。领先幅度巨大,资金充足,财大气粗,家底厚一直是Intel自身的特性。Intel仍然占据绝大部分的计算机芯片市场,Intel几十年打下来的江山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瓜分和占据的。要知道,Intel还是有很厚多年技术储备,虽然“AMD,Yes!”,但是Intel绝非善类,别被“AMD,Yes!”冲昏了头脑。
因此,Intel还是有时间扭转局势的,在 探索 显卡技术方面,Intel很是激进。他们也在研究10nm和7nm芯片的新工艺。实际上,Intel的未来处理器会支持PCIe5.0,10nm工艺。锐龙暂时部分性能领先,未来酷睿会更强。
Intel和AMD从诞生开始到现在,都相爱相杀那么多年了,技术上斗过你死我活。到底谁更强,我只能说“神仙打架,我们凡人看看就行”,反正最后受益还是我们。
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夫妻之间有句戏言: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
没想到的是,在岁末的业界,这句枕边话竟被演绎成“INTEL的豆腐,不吃白不吃”的贺岁口号。吃INTEL老大哥的豆腐,竟然成了大批二线主板厂商2004年的座右铭。当然,这也同样成了所有一线主机板和品牌PC摆脱奴隶社会的借口。
今天的INTEL,俨然开始陷入“四大公转危机”的预言世界。
AMD要涨价:主动型涨价
AMD公司,这个CPU芯片领域的战斗机,2003年的呼啸就让人毛骨悚然,2004年竟然让渠道不是毛骨悚然了,升级成了风声鹤唳。35年来,AMD公司一直与英特尔公司斗争,终于让INTEL公司看到了自己内部执行力和创新能力的臃懒化。
AMD CEO HECTOR RUIZ全面抢尽INTEL贝瑞特风头的同时,也让INTEL公司陷入一种疲于应付的尴尬中。这次AMD咸鱼翻身的核心是八个字"2X战略,品坚如山,重新回到了产品质量原点上来发力。
为什么是这"2X战略,品坚如山"八个字呢?
2X战略:指64位计算技术和双内核计算技术。
品坚如山:指顺利启用了新的生产工艺,但没有质量问题。
AMD成功地运用计算策略、锁定高价服务器和PC处理器市场,以高端品质战略为核心,抢先数年,打入了重量级企业族客户的阵地,并巩固了滩头阵地,这绝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曼第登陆之战"的IT翻版。
它第一次领先INTEL公司一年多的时间在市场上推出了深受企业客户青睐的新型武器:AMD Opteron服务器芯片、AMD Sempron(闪龙)消费PC芯片。
AMD Opteron服务器芯片夺走了INTEL的忠实盟友IBM、惠普、Sun等世界PC标杆企业。而AMD Sempron(闪龙)消费PC芯片又为AMD夺走了INTEL的中国最大、最忠实盟友-联想,大幅度地提高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
2004年,AMD公司在低端服务器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已经提高到了7%。最近3周在美国的台式机零售市场上,它的市场份额超过了40%。另外,在闪存芯片市场上,它还使用了新的技术,在成本和技术方面都较对手高出了一筹。
2005年,AMD CFO指出将要提高CPU的平均销售价格,他的理由是AMD将全面推出更大量、更尖端的64位芯片,2005年AMD芯片的平均售价应该比2004年高。
海外投资评论家们也普遍认为AMD 2005的CPU和闪存半导体产品的销售增长将超过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
另外,AMD CEO也兴奋的抛出了2004宣言书:年底将占领10%的低端服务器市场,5年后占领30%的商用PC市场、50%的家用PC市场。在闪存芯片领域,计划超越INTEL、三星以及其它竞争对手,使AMD成为第一大闪存芯片厂商。
最新资料显示:2004年Q4的K8投放量已达70K,2005年Q1的投放量则为100K。
INTEL要涨价:被动型涨价
2004年,INTEL虽然仍然在成长,但成长率却被AMD的推荐率的口水淹到了胸口。INTEL公司遭遇了数十年来最危险的阻击。
面对AMD的疯狂翻牌,2003年7月份,INTEL公司的CEO贝瑞特反应强烈,在各种内部会议上向官僚作风宣战,并在公开信中措辞严厉的中说,最近在INTEL执行力方面出现的问题是"不可接受的"。
INTEL公司对未来推出的芯片进行了全面评估,其结果是,INTEL公司放弃了数款正在开发中的芯片,并迅速地推出了一种能够同时运行32位、64位代码的服务器芯片,将几乎全部设计人员转向设计双内核的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用芯片。
为了强化品牌知名度和占领PC之外的芯片阵地,INTEL公司在9月7日宣布挖来了三星公司的顶级营销官员KIM坐镇INTEL。
虽然,INTEL想变回强大的恐龙原形,但用小胜换大胜,以时间换空间的AMD却更加奋力地表演着让人窒息的赛跑。
上面我们提到"吃INTEL豆腐",这恰恰是2004年许多渠道和厂商的写真。因为INTEL开始陷入了“四大公转危机”的预言世界:
1、CPU转制程
民间俗称:P4转P5,即文字处理型CPU转数字家庭式CPU。
2、主板转公母
478型主板转775型主板,因其SOCKET接口不同而被坊间戏称为公板母板。
3、公司CEO转人
INTEL新任CEO叫Paul Otellini,预计在2005年5月18日正式上任,他是INTEL首位非理工背景出身的执行官。
此人面临两大危机:1)双核心计划成败 2)DELL的CEO Kenvin Rollins采用AMD CPU 的服务器。PC系统厂商认为,INTEL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技术是否领先对手,而在于行销计划能否奏效。
4、P4迷信转向AMD64
AMD今年的势头很猛,同时64位的K8处理器在人们的意识里已经在性价比上都好于478针P4,如果INTEL在此时推广不利则无异于帮了AMD一个大忙。
INTEL新任CEO Paul Otellini预计在2005年5月18日正式上任,他也将是INTEL有史以来甫一上任就陷入“四大公转危机”的CEO。
INTEL本身拟订的East Fork计划是希望未来不但处理器加大高速缓存,同时也会在双核心处理器和安全机制,及与外围装置的连接应用方面下工夫。并希望消费者想到数字家庭应用就想到INTEL,借此扩大处理器、芯片组及无线网络芯片的销售量。
但是,INTEL没有想到首批775 针CPU产品就遭遇一系列的产品缺陷、召回等问题时,AMD公司却顺利了启用了新的生产工艺,并且在多内核芯片方面再次领先INTEL。
急火攻心,INTEL以超快速度解决775 针CPU产品后,启动强力推进计划,但突然遇到了来自“台湾兄弟连”的阻力,华硕、微星、技嘉、精英等所有大厂及华擎等二线厂的478奔四主板近千万片库存堆积成了一道巨型的壕沟。
INTEL为了从战略上赶上对手,因此,在2004年11月开始对老478针芯片,包括CPU和配套零组件强行停货,转成生产775针CPU和配套零组件,同时把原计划在2005年第四季度的64位/双核心 CPU紧急提前到第二季度出货。
全球市场出现了罕见的INTEL产品在大乱中涨价的高潮。
最新资料显示:市场主流848P、865PE、845PE、845GV等大幅涨价,在3美元左右。
结束语:
本人在大陆业界虚度十几载,观察INTEL和AMD也是十年有余。
尽管上面论述了那么多,但是个人却依然认为,不管INTEL现在遇到了何种风雨,其实打败它的英雄还是没有真正出现,目前挑战它的AMD还只是帮助其成长的一个伴奏乐而已,说句更加不客气点的话,INTEL之所以可以让AMD存在并且有所发展,那也许也只是不想沾上“反垄断”的美式司法官司而已。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的说,真正令INTEL惧怕的依然不是AMD,而是IBM,或者其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