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常电脑主机构造是一样的,但是有的有磁盘陈列,就是多个
硬盘组合!另外
服务器的电源功率比平常大的多! 1.处理器(CPU) CPU对于服务器来说,就像人类的大脑。CPU的类型、主频和数量决定着服务器的性能。目前,由于IA架构的服务器采用开放体系结构,因而受 到了国内外服务器厂商的青睐,并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而得到广泛的应用。Intel现在生产的CPU中主要分为3类,奔腾4(Pentium 4)系列、至强(Xeon)系列和安腾2(Itanium 2)系列。其中:Pentium4 主要面向PC,对多处理器支持不够好,适用于入门级服务器。 [被屏蔽广告] Xeon作为服务器专用CPU,除了拥有超线程技术外,还集成三级高速缓存体系结构,Xeon支持两个CPU,Xeon MP则支持4以上,适用于工作组和 部门级服务器。Itanium是与其他CPU完全不同的64位CPU,可用于处理大型数据库,进行实时安全交易等应用,适用于企业级服务器。 对于目前规模较小(如10个客户端)、服务器预算较低(如15000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来说,选择CPU应该首先考虑Pentium 4。如果服务器的 数据处理量较大,可以考虑双Pentium 4处理器或Xeon系列。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买日后能升级到双CPU,但现在标配是单CPU的双路服务器 。因为CPU技术更新很快,当需要升级到双CPU时比较烦琐,而且同样费用下能买到性能明显比原来处理器高出许多的新一代的处理器。除此之 外,CPU的主频越高,缓存数量越大,则服务器的运算速度就会越快、性能就会越高,但必需从自身的应用需求出发搭配相关硬件。 2.内存(RAM) 用户在选购服务器时往往重视CPU,而忽视内存的大小和性能。服务器内存比普通PC内存要严格得多,它不仅强调速度,还要求纠错能力和稳定 性。目前服务器上也有使用SDRAM内存的,但大部分服务器都使用采用ECC专用内存。内存选择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服务器本身所能配置的最 大内存来斟酌,因为服务器在工作时,会占用很多内存,所以应配置大一些,当然这也和资金投入有关。特别是对于数据库服务、Web服务等而 言,内存容量尤其重要。通常,入门级服务器的内存不应该小于512MB,工作组级的内存不小于1GB,部门级的内存不小于2GB。 3.磁盘阵列(RAID) 提升存储系统性能的最佳办法就是采用RAID系统。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逻辑硬盘组,从 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冗余的技术。而RAID卡就是用来实现RAID功能的板卡,通常是由I/O处理器、SCSI控制器、SCSI连 接器和缓存等一系列组件构成的。RAID卡可以有效地提升存储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并降低CPU占用率。由于价格的限制,SCSI RAID卡在入门级 服务器中还是很少采用的,但入门级服务器可采用廉价的IDE RAID卡以实现相似的功能。 4.硬盘(DISK) 硬盘和内存都是以大为美。现在的硬盘从接口上来说,主要可分为IDE硬盘和SCSI硬盘。IDE硬盘即我们日常所用的硬盘,它由于价格便宜而性 能也不差,因此在PC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一类硬盘就是SCSI硬盘了,由于其性能好,因此在服务器上普遍均采用此类硬盘产品,但SCSI硬 盘虽好但价格较高,因而较少在低端系统中应用。目前,在小型服务器中现在普遍采用的是支持S-ATA(串行ATA)技术的IDE硬盘。这种IDE硬 盘与以往普通的支持P-ATA技术的IDE硬盘相比,由于采用了点对点而不是基于总线的架构,所以可以为每个连接设备提供全部带宽,从而提高 了总体性能。但对于一些不能轻易中止的服务器而言,还应当选用SCSI硬盘以保证服务器的不停机维护和扩容。 5.主板(MAINBOARD) 在服务器的主板方面需要注意的是集成的设备和是否有充足的扩展插槽,像显卡、声卡、USB接口等是否是集成的,这样既可以节约开销,同时 也留下了更多的扩展插槽,散热空间也相对更大了一些。还要提醒您注意的是,在服务器厂商的配置资料中所注明的扩展插槽的数量可能包括 出厂时已经使用的插槽,如网卡、显卡等,所以这样的话,可供您使用的插槽数量已经打了折扣。同时,不同的主板设计也会对服务器的整体 性能有所影响。这里还要提到intel,因为它不仅是CPU制造厂商,同时也是重要的主板厂商,Intel主板严格遵照规范制作,并对Windows做了 优化,可保证产品的最大兼容性,加上对自己所生产的CPU最为了解,更容易释放和获得性能。 软件
操作系统(OS) 如果把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比作人体的骨骼和肌肉,那么服务器所选用的操作系统就是血液和脉络。目前,服务器操作系统主要有三大类:第一 类是Microsoft Windows Server系列操作系统,这类产品大家最熟悉,也最容易得到,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目前Microsoft的中小企业操作系统 是Small Business Server 2003(以下简称SBS)。SBS是一个针对中小企业的“一揽子”方案,其主要特点是容易安装,容易管理,容易使用 。如:你现在只需要使用一个向导,就可以轻松地为网络、防火墙和电子邮件配置正确的设置。目前SBS有两个版本:标准版(Standard Edition)和高级版(Premium Edition)。第二类是Linux操作系统,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价格比Windows Server系列操作系统便宜很多 ,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开放性导致它的维护成本较高,因此中小企业需要慎用,不要只图一时便宜而陷入后续无底的维护“梦魇”。第三类是 UNIX,代表产品包括HP-UX、IBM AIX等,但这类服务器主要定位于高端,不适合中小企业。 数据库软件(DB) 数据库软件是服务器软件的另一个重点,它是维护企业核心信息的工具,数据库软件选择得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业务整合和信息 化的深入。如果你选用了SBS高级版,那么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 2000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与其他的数据管理平台相比较,SQL Server 2000 与更多的中小企业应用程序兼容,同时各种数据库分析、监控工具有助于确保正常的业务运营。如果你安装的是Linux操作系统,那你运行的数 据库软件就应该是MySQL了。作为掌管企业核心信息的数据库,我们不太推荐MySQL。因为MySQL是数据库领域的“中间派”,它缺乏一个全功能 数据库的大多数主要特征,但是又有比类似Xbase数据库更多的特征。它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那样需要一个守护程序,但又不能象 它们那样消费资源。MySQL可以在Linux世界里找到一个位置,但考虑到中小企业今后的业务扩展,应该选用一个更专业的数据库软件。服务器硬件
其实说起来服务器系统的硬件构成与我们平常所接触的电脑有众多的相似之处,主要的硬件构成仍然包含如下几个主要部分:中央处理器、内存、芯片组、I/O总线、I/O设备、电源、机箱和相关软件。这也成了我们选购一台服务器时所主要关注的指标。
整个服务器系统就像一个人,处理器就是服务器的大脑,而各种总线就像是分布与全身肌肉中的神经,芯片组就像是脊髓,而I/O设备就像是通过神经系统支配的人的手、眼睛、耳朵和嘴而电源系统就像是血液循环系统,它将能量输送到身体的所有地方。
对于一台服务器来讲,服务器的性能设计目标是如何平衡各部分的性能,使整个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如果一台服务器有每秒处理1000个服务请求的能力,但网卡只能接受200个请求,而硬盘只能负担150个,而各种总线的负载能力仅能承担100个请求的话,那这台服务器得处理能力只能是100个请求/秒,有超过80%的处理器计算能力浪费了。
所以设计一个好服务器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平衡各方面的性能,使得各部分配合得当,并能够充分发挥能力。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衡量服务器是否达到了其设计目的;R:Reliability——可靠性;A:Availability——可用性;S:Scalability——可扩展性;U:Usability——易用性; M:Manageability——可管理性,即服务器的RASUM衡量标准。
由于服务器在网络中提供服务,那么这个服务的质量对承担多种应用的网络计算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承担这个服务的计算机硬件必须有能力保障服务质量。这个服务首先要有一定的容量,能响应单位时间内合理数量的服务器请求,同时这个服务对单个服务请求的响应时间要尽量快,还有这个服务要在要求的时间范围内一直存在。
如果一个WEB服务器只能在1分钟里处理1个主页请求,1个以外的其他请求必须排队等待,而这一个请求必须要3分钟才能处理完,同时这个WEB服务器在1个小时以前可以访问到,但一个小时以后却连接不上了,这种WEB服务器在现在的Internet计算环境里是无法想象的。
现在的WEB服务器必须能够同时处理上千个访问,同时每个访问的响应时间要短,而且这个WEB服务器不能停机,否则这个WEB服务器就会造成访问用户的流失。
为达到上面的要求,作为服务器硬件必须具备如下的特点:性能,使服务器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相当数量的服务器请求并保证每个服务的响应时间可靠性,使得服务器能够不停机;可扩展性,使服务器能够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不断提升性能。因此我们说不能把一台普通的PC作为服务器来使用,因为,PC远远达不到上面的要求。这样我们在服务器的概念上又加上一点就是服务器必须具有承担服务并保障服务质量的能力。这也是区别低价服务器和PC的差异的主要方面。
在信息系统中,服务器主要应用于数据库和Web服务,而PC主要应用于桌面计算和网络终端,设计根本出发点的差异决定了服务器应该具备比PC更可靠的持续运行能力、更强大的存储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更快捷的故障恢复功能和更广阔的扩展空间,同时,对数据相当敏感的应用还要求服务器提供数据备份功能。而PC机在设计上则更加重视人机接口的易用性、图像和3D处理能力及其他多媒体性能。
操作系统理论研究者有时把操作系统分成四大部分:
1、驱动程序是最底层的、直接控制和监视各类硬件的部分,它们的职责是隐藏硬件的具体细节,并向其他部分提供一个抽象的、通用的接口。
2、内核是操作系统之最内核部分,通常运行在最高特权级,负责提供基础性、结构性的功能。
3、支承库是一系列特殊的程序库,它们职责在于把系统所提供的基本服务包装成应用程序所能够使用的编程接口(API),是最靠近应用程序的部分。例如,GNU C运行期库就属于此类,它把各种操作系统的内部编程接口包装成ANSI C和POSIX编程接口的形式。
4、外围是指操作系统中除以上三类以外的所有其他部分,通常是用于提供特定高级服务的部件。例如,在微内核结构中,大部分系统服务,以及UNIX/Linux中各种守护进程都通常被划归此列。
扩展资料:
操作系统位于底层硬件与用户之间,是两者沟通的桥梁。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输入命令。操作系统则对命令进行解释,驱动硬件设备,实现用户要求。以现代标准而言,一个标准PC的操作系统应该提供以下的功能:
1、进程管理(Processing management)
2、内存管理(Memory management)
3、文件系统(File system)
4、网络通信(Networking)
5、安全机制(Security)
6、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
7、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s)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操作系统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