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基建”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2020年无疑是智慧交通的一个风口期,而各方“新旧”势力为了不掉队又都适当的加了一把火,让“交通”这个原本传统又垂直的领域在公开镜头下亮相的次数越来越多,“交通人”也开始习惯并享受出现在聚光灯下。
这种“处事风格”改变,和“新势力”带来的“外来文化”有关。
所谓的“新势力”,特指那些原有自家的主营业务,且都发展较好,但为了开拓新市场,寻找新的赢利点,近些年看好交通领域并相继入场的资本和 科技 玩家们。
这些新晋玩家们在“打江山”时都有过“野蛮生长期”,过多的触达C端让他们都有“先声夺人”占据市场主动性的习惯,这种“提前吹风、力抓先机“的路数和专攻交通多年的企业们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闷声做事、稳中发展“的传统也慢慢做出了调整。
如今,交通的圈内人也逐渐形成了共识,腾讯、华为、阿里、百度、滴滴、平安等企业属于“新势力”, 而关于人才的争夺,怎一个“抢”字了得,这早已是圈内的热门话题,且各地方的规划设计院对“新势力”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类似的讨论还有很多,但有一点大家都明白:谁能切实的为行业做些事,不只空谈口号,不为了技术而技术,不做一锤子买卖,这才最重要。
从各家的市场动作和发展定位的对比中,或许能看出他们在交通领域的“真实样貌“,也能看出大家都在展望的智慧交通的未来究竟会以怎样的形式到来。
现在,智能网联示范区的旗帜已遍布全国,且进入到城市公开道路,各种测试里程不断增加;智慧高速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老路改造升级和新路规划设计,让各方无不尽力的深度参与其中。
在政策落实和执行过程中,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最精尖的技术手段不断被安置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慧高速、试点示范区上,成为各类建设的名词前缀,且不说这是否是概念横行,单论实施后的结果是否让人满意,很多人心里都有答案。
尤其是当一个个动辄过亿的大项目公开后,是否满足了预期?如此大规模的投入,钱有没有花在“刀刃”上?在市场过热的情况下,这些问题愈发的引起圈内人士的重视和思考。
都说交通有着高大的门槛和纵深的壁垒,但在雄厚的资本和前沿的技术面前,竟也平易近人起来,并开始主动拥抱变化。其实,对主管部门来说,交通的本质就是保证安全、提升效率,若真能解决痛点问题,由谁来做也就没那么重要了。“何不一试”,是很常见的心态。
今年,赛文继续对华为、阿里、百度、滴滴等市场上各领域的“寡头”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报道,这些原在交通垂直方面的并没有太多“交集”的巨头们总能从自身的业务和优势中找到切入点,然后以一种“舍我其谁”的姿态昂首加入到智慧交通的大军中。
比如,华为发布交通智能体,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面向交警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阿里发布多场景的智慧高速解决方案,不断落地“新基建”;滴滴基于真实交通数据发布信号控制分析及优化系统,为城市交管赋能;百度在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的业绩不断刷新 历史 ,形成自动驾驶、智能车联、车路协同三大业务方向;以及平安的智慧城市等等……
相对来说,腾讯就显得没有那么“惹眼”了,尽管其很早就已经开始发展智能交通 ,并在交通管理、公共出行服务、智慧高速、智慧停车、智慧航空、智慧港口等领域都有一些实际的行动案例,但似乎都并没有进行框架式的整合,总感觉缺少一把“柴火”。
9月10日,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腾讯智慧交通终于以专场的形式向行业做了一次全面的汇报,其在2020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从行业发展趋势、行业成果分享、典型案例应用、产品生态分布等多个角度,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腾讯智慧交通的最全图景。
对赛文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深挖腾讯做交通的初衷和底气,以及他们对自身的定位以及对未来规划。
带着问题,赛文和腾讯副总裁钟翔平等人进行了深度交流和探讨,也着实看到了腾讯眼中的这条“交通路”。
受疫情影响,此次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亦是在线上举行,大会以“布局新基建,腾讯智慧交通的新图景”为主题,以“智联世界,美好出行”为愿景,期间还提出了未来交通的四大理念,并首次公布了腾讯智慧交通的新战略We Transport。同时,面向交通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在会上腾讯启动了智慧交通生态合作伙伴计划,并发布《腾讯未来交通白皮书》。
看得出,此次腾讯带着诚意认真的对“自家交通”做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和展望。
比如,We transport业务版图,希望结合腾讯“一码”(乘车码)、“一图”(腾讯地图)、“一云”(腾讯云)、“一ID”(超级ID)的数字化技术能力,提供云端大脑和数字底座,连接人、车、路、网、云。
钟翔平对赛文说道,“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始终是腾讯在交通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他认为,随着新基建的加速,数据的生产要素价值将不断放大,而交通产业升级的巨大价值,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助力城市规划、管理走向精细化;助力交通调度、运行更高效;助力民生服务,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面对智慧交通行业众多的合作伙伴,钟翔平表示腾讯致力于释放自身价值,也将积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成为智慧交通的共建者。
此次大会中“以人为中心”几个字频繁被提及,腾讯果真在直指其背后庞大的用户群,且符合腾讯本身以“用户为本”的服务理念,而C端本就是腾讯最大的优势之一,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连接和应用,无人质疑。
一直以来,腾讯在交通领域有着庞大又分散的业务线,呈多线并进的态势,且没有太明显的主次关系,似乎都在试水,并没有倾斜性很明显的重点发展,而此次重点提及的“以人为中心”是否是腾讯进入智能交通的核心价值,仍需进一步的 探索 和观望。
从赛文的视角来看,腾讯、华为、阿里、百度、滴滴、平安等“新势力”们做交通总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具备“互联网特色“的话术,而赛文经常性做的工作正是将这些“互联网语言”转换成为交通行业人们能够“听”得明白的交通专业词汇。
或者说,我们会从城市交通、公安交警、公共出行、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等行业线的角度来解析各家企业究竟有哪些业务和技术支撑,解决了哪些具体的问题。
此次腾讯大会智慧交通专场亦从愿景规划、交通建设、交通管理、交通运营、交通生态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尽管从内容上看,符合腾讯一贯低调的风格,以技术、产品方案、理念讲解偏多,秀成绩偏少,不过确实也将腾讯这些年分散的布局做了一次集中的梳理,且正在形成一股合力,大有集结之后、全面出击之感。
总结来看,腾讯在交通的着力点主要在公共交通、城市交通治理、停车、智慧高速、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等几个领域。
腾讯乘车码作为腾讯智慧交通中的核心产品,自2017年上线以来,已经覆盖了29个省份、直辖市,150多个城市中的1.5亿人群均可在BRT、公交、地铁、索道、轮渡等场景下进行移动支付。乘车码不仅能解决C端用户出行便利性的问题,也能以数字化助手的角色,为公交和地铁等企业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助力城市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实现智慧化的转型。
在智慧公交方面,利用腾讯位置大数据分析,挖掘用户交通出行需求和出行特征,结合供需平衡分析,服务公交运行监测、供需对比分析、线网规划优化和服务发展评估等关键场景,提供公交大数据和综合交通客流分析等能力开放平台,以及公交线网诊断及优化、定制公交、微循环、动态预约等多元公交服务、公交专用道规划管理、重点区域/重大活动客流管控和一站式出行服务等系列应用服务能力。
另外,腾讯构建的MaaS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根据用户乘车前、中、后的全流程,围绕用户出行时间需求、出行偏好,连接多种出行方式,形成一个“01357”出行构架体系,包括停车服务、1公里范围内的共享单车、3公里范围的公交、5公里范围的打车服务、7公里地铁出行,由此实现服务找人,出行跟着人走。
会上,腾讯还提出了用数据驱动交通治理现代化的建设思路,对海量的政府交通数据和企业数据,进行多元和多源数据的汇聚分析,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解决拥堵、物流效率低和道路安全三大难题,让交通治理从被动到主动,从信息化到智慧化。
同时,还推出了城市交通仿真引擎,可以应用在交通运行管控、应急与指挥等;交通枢纽监测、运营调度等;以及面向公众的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停车信息服务等。
通过对交通运行态势的推演,能够帮助交管部门进行动态交通的管控,包括信号管控、拥堵研判等;对用户来说,经过对特定场景进行预测和评价,包括公交优先、大型活动、临时管制等场景,城市交通仿真引擎能够辅助用户做出最佳决策。
这一方案适用于诸多交通治理场景。例如,对拥堵进行预判以提前部署警力,对公共交通进行优先控制引导,减少小 汽车 出行、通过智能信号优化对拥堵进行动态的管控,借助地图、微信等载体实时发布出行建议,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出行体验。
据悉,在城市综合交通的场景中,腾讯依托自有数据,接入车驾管、营运车辆数据、融合卡口视频数据,补充气象水文地理数据,包括车路协同条件下的更丰富的感知数据,打造了GIS时空引擎,并应用腾讯云的大数据与AI能力,以支撑政府、企业、出行者三类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今年6月,腾讯与西安交通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构建西安公共交通领域的智慧大脑,推进西安智慧交通体系建设。7月,腾讯与交通部公路院联合发布“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推动交通大数据在交通产业发展中融合应用。
针对车主停车难、运营方收费难、政府管理难等问题,腾讯云推出了智慧停车解决方案,主要从建、管、用三个层面来建设。
首先政府自上向下的进行规划、设计、吸引投资和基础建设;然后在管理的层面,政府制定全市统一的收费管理、数据管理、征信管理和标准管理等等标准;最后在使用的层面通过制定统一的处罚策略、业务协同机制,指挥决策机制来进行项目的持续运营。
在智慧停车市场,腾讯主要提供三大软件平台和一系列的停车硬件产品,从而来实现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对路内、路外的停车场进行基础建设和设备的升级,这里腾讯可以提供智元系列等一套智能硬件产品;然后通过智停平台对各种形态的智慧停车场景进行管理,再逐步地对 社会 停车资源进行从税务和城市资源的方面进行统一的升级和接入,统一汇集到城市级的智慧停车平台,也是腾讯的“智城平台”;最后进行统一界面的展示、管理和分析处理,再向城市的公众服务小程序或公众号以及可视化的运行监控中心,进行统一的呈现,并且还可以向更高级别的城市第三级平台进行输出,在完成数据统一管理之后,腾讯还会通过用户的运营平台,也叫“智融平台”建立精准营销的推送和 汽车 的后向运营服务。
腾讯云智慧停车解决方案是覆盖城市停车全场景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包括路内停车位、路外停车场、智能充电,城市级静态交通的一体化管理,以及停车后向运营场景。
针对高速公路行业数字化目前面临众多挑战,腾讯云也给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
关于云化,通过建设云控中心,构建高速数字化的基础底座,涵盖了感知监测、运营管控、设施全周期管养、出行服务;
关于协同,在车侧,腾讯TAI系统为车主提供多元的车内信息发布,借助地图导航与微信车联,完成与出行者的无缝触达;在路侧,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和车路协同设施,实现视频智能分析、事件识别和信息快速分发,通过互联运营云和腾讯多端化的连接触手,完成人车路三者的有机融合。并借助腾讯云数字孪生平台,将全景化的视频和基础设施数字仿真融合,实现场景化远程化的指挥调度,再通过企业微信构建的互联平台,真正做到指挥调度的协同化;
关于服务,借助地图、车联网、微信等连接器,通过位置与社交大数据精准把握用户的出行特征、个性化需求,提供主动的信息推送,将线下的服务区链接到线上,实现行前行中行后的一体化服务;
关于开放,腾讯云将大数据、AI等能力从接入、采集、分析、应用等层次开放不同的技术平台,并开启基于生态化的产业互联网之路,携手行业厂商,一起建设智慧高速行业;
关于高速运营,腾讯云围绕新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将门架、抓拍、视频、收费流水等数据进行云边端一体的融合,形成新的感知模式,再将自身一系列大数据与AI等能力装到一起,构建数据计算引擎,最后驱动运营的应用与服务的建设,包括收费稽核、综合态势感知、通行预约、高速营销、智慧服务、信息发布等等。
8月下旬,腾讯云发布了AI收费稽核产品,基于腾讯云的AI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将多渠道的收费流水、图片抓拍等海量数据接入云端,把地图路径还原、以图搜图能力进行匹配,实现十秒级的稽核结果计算,轻松应对收费特情处理。
另外,腾讯还联合交通部路网中心发布交通行业首个“高速公路数字化运营云平台”,助推高速公路智慧化运营。
今年,各方势力和主管部门的视野都离不开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相关的很多探讨一次次的被摆上了台面,对于这些并非是新名词的老概念,商业模式、投资盈利、运营管理、持续发展等问题仍在不断的 探索 和寻找。
尽管如此,但阻挡不了大家“攀登珠峰”的脚步,且在攀登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赛文也曾在之前的分析报道中表示:“珠峰”就在那里,不动,就永远到不了。
反观腾讯在这些方向的进展,也是不曾停下。
一年前,腾讯曾发布《5G时代车路协同创新应用白皮书》并喊出:车路协同涉及产业链诸多企业,腾讯愿意作为产业链上下游的连接器,并为车路协同的快速落地构建起可靠的一体化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连接人、车、路、云,并打通路侧系统、车载系统和数据交互系统,确保三者之间的数据无缝连接、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将产业链上下游的高速公路公司、无线网络设备商、数据中心设备商、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等企业组织在一起,将移动互联网的服务无缝连接到整个智慧出行的场景下。
在此基础上,实现人和车、设备、服务之间的连接,多个终端场景的打通,最终构建起高速公路、运营商、设备商、数据中心设备商、互联网企业共同参与的产业链格局。
如今,针对行业普遍存在的重建设轻运营、重演示轻落地、重功能轻平台等突出问题,腾讯的5G车路协同方案不断优化升级,具备了5G能力/异构网络、统一的V2X消息集、全产业链的协同、开源开放的平台、提供道路数字化转型的工具箱等能力,通过“5G车路协同边缘计算平台”和“交通云控平台”加上“V2X数据服务引擎”,打通传统的人、车、路的数据闭环,强化智慧交通的运营环节,并针对高速、园区、测试场、城市道路等不同场景提供不同组合的解决方案,在和第三方合作伙伴的方案集成上,也能够从用户界面、接口到开发框架等不同层次进行整合,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选择。
目前,已经在北京首钢冬奥园区做了5G边缘计算的车路协同场景验证,可以提供基于腾讯TAI车机或微信小程序的国民级车路协同应用,海量站点自动运维的平台系统,低成本算力,对第三方接入赋能等多个核心能力。
截止目前,无论是高速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还是泊车场景中的自动驾驶,都聚集了大批玩家,腾讯的筹码是基于自身的AI、云、信息安全等技术优势,打造出了集自动驾驶研发及评测验证于一体的数据云平台、模拟仿真平台和高精度地图平台三大平台,为行业赋能。
腾讯投入融合感知、高效地图构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系统决策、路径规划、系统控制等核心技术研发,结合虚拟仿真、数据云和高精度地图云平台,构建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两个领域的核心能力。
如今,腾讯可以提供城市级仿真、云控平台、3D可视化引擎、以高精地图为基础的多要素地图、车端/路侧、车路协同方案,在为车企提供工具链和云服务的同时,依托于这些能力,助力智能网联先导区建设、港口无人驾驶自动化、高速公路信息化以及城市交通治理。
同时,腾讯在自动驾驶领域深度合作,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加速长沙开展智能网联 汽车 仿真实验项目,助力建设国家智能网联 汽车 (长沙)测试区。
今年5月,腾讯曾对外宣布:腾讯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用于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足见其在新基建领域布局的决心。
当赛文问及腾讯智慧交通的发展决心是否会有“犹豫”时,钟翔平同样给出了坚定的答案 ,“多年来,我们对交通领域进行了垂直性的切入,输出了相关解决方案,并积累了用户、 科技 、数字云平台等方面的优势,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现在,我们准备将交通领域的各项能力整合后进行全面发布和释放,也让行业可以更好的理解我们。”
很明显,腾讯的智慧交通之路,才刚刚拉开序幕。
您好,华为无人驾驶外包公司有以下几家: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面的无人驾驶外包服务。
2、腾讯科技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游戏、电子商务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面的无人驾驶外包服务。
3、百度科技有限公司:百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搜索引擎、社交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面的无人驾驶外包服务。
4、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巴巴集团是一家专注于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面的无人驾驶外包服务。
5、京东集团:京东集团是一家专注于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面的无人驾驶外包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