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单机的话 比较简单 安装放病毒软件 / 软件防火墙 / 插件管理工具
从Internet接入你需要使用路由来保证网络快捷
路由后面需要硬件的防火墙来保证的你网络不被工具
再后面最好做密罐,估计你们用不上
如果有WEB服务器 你要装网页防篡改
如果有MAIL服务器 你要装反垃圾邮件
如果怕有病毒 你要装网络版杀毒软件
如果怕有人用P2P类的软件 例如BT 讯雷等软件 你要装流量管理
就是你安装了这些以后 你还要安装内网管理软件
别忘了插件管理工具 你还得安
如果…… 你就得……
……………………
如果你都把这些用上了 你会发现 他们就把你的网络搞的到了瓶径
最后送两句网络安全中比较著名的话
1、没有绝对的安全
2、网络安全同样也符合木桶理论的短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宏伟目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影响社会和谐的诸多因素中,良好的网络环境与安全维护,是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则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环节。一、网络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而各领域的建设均离不开网络的参与和影响,净化网络环境与维护网络安全,在构建和谐社会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一) 网络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是当今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网络对信息的高密度、大容量的存储能力与非物质形态的高速处理,使信息活动超越了传统的概念内涵。
步入新世纪,网络更是步入迅猛发展的阶段。有关专家估计,我国的网民数量每年递增30%左右。中央电视台2005年7月21日报道,我国的上网用户已经多达1.03亿,在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网民数量。据统计,我国互联网的在线收入每年也递增35%左右,2004年收入已达11亿美元以上。为数可观的网民每天早起或者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浏览工作计划、当日新闻、商品信息、收发邮件等,诸如“自由撰稿人”、“信息咨询师”等“家庭办公族”,更是终日与电脑为伴。愈来愈多的单位加速提升电脑普及使用率,依托局域网而实现“无纸化办公”。现实生活中同网络有关的时尚和新概念层出不穷,反映出网络正在以空前的广度与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存方式,已经成为信息社会所须臾不能脱离的“虚拟空间”。
(二) 净化网络环境是社会和谐系统的有机构成
既然网络如此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就不能没有网络的参与,网络无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协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信息高速路”,网络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试述如下:
1.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这就意味着必须尊重公众的独立人格与民主权利,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又要使整个社会的运行服从于法治的权威,真正做到法律高于人情、法律高于权力,从而使依法治国方略得到落实。网络能够跨越时空地满足与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参与权、意愿表达权与民主监督权,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社情民意。同时,网络又是实行政务公开、宣传国家政策法律的广泛阵地,而结合新闻事件与典型案例来阐释政策法律的内容,尤其能引发网民们的反响与共鸣。
2.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这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我国改革开放已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的高度重合阶段,讲求公平正义是全社会的强烈呼声。这就必须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而公平正义又不仅仅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公平,而是表现为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地位、机会的公平和整个社会规则与机制的公平,形成一个公平发展的体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只能是相对的公平,而不能离开生产力所限。网络在相当程度上赋予公众以信息获取与交流的公平权益,这是促进社会公平机制,实现社会正义价值的基础;并且特别有利于政府摆脱、超越既得利益者的束缚,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来处理各类社会问题。
3.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这就要求全社会诚实守信,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而道德是诚信友爱的支撑点,现代信用制度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厦的重要支柱。健康的网络环境无疑传递着诚信友爱的信息流,将作为反映与评判政府、公众乃至全社会诚信指数的信息平台,发挥着完善诚信友爱规范的积极作用。
4. 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而活力来自于市场化改革,活力生发于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网络因其大量、快捷的信息交流效能,必然成为信息社会最富于活力的领域,健康的网络环境必然营造出鼓励、支持人们干事业的社会氛围,从而促使社会活力竞相迸发。
5. 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这就要求实施合理而有效的社会管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机制,健全社会预警体系,以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而健康、开放的网络信息既有利于党委政府有针对性、有效地行使社会公共权力,又能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在促进社会建设,协调党委政府同公众、社会组织之间的良好关系方面,发挥正面效应。
6. 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为和谐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的基础之上,这就必须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而健康的网络信息必然以倡导科学发展观为己任,呼唤人们时刻注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二、网络的负面效应危害着社会和谐
同所有的科技发明一样,网络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产生出其负面效应,也酿造出网络违法犯罪这杯“苦酒”。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网络的负面效应也会越来越大。可以说,网络负面效应所造成危害的大小,在于网络的社会作用的大小,在于社会资产网络化的程度和网络的应用普及广度。网络技术的作用越大、程度越高、应用面越广,那么网络的负面效应也就可能越大。但是,面对网络的负面效应,和谐社会绝不是无所作为的,完全能够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网络道德引导、加强网络监管以及惩治网络违法犯罪等对策,来有效遏制网络的负面效应。因此,净化网络环境,保障信息网络化的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网络成瘾症阻碍人的发展,有损于社会和谐
网络构建了一个令人目不暇接、倍感新奇的信息平台,很多青少年网民沉迷于网络和不良游戏,不仅荒废了学业,影响了社会化过程,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网络成瘾者只关注网络,痴迷在网络特别是游戏的虚幻中,对现实的一切均不感兴趣,以致其情绪、行为等不同于正常人的合理反应,人格不能健康发展,因而也有损于社会的和谐;因为人的健康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最根本的基础。每个人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完成其社会化过程,而一味沉迷于“虚拟世界”,则必然阻滞主体参与现实的社会交往与互动,导致不适应社会生存与竞争,成为被社会边缘化的“问题”青少年。
网络成瘾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网络游戏成瘾。成瘾者抵御不住游戏的诱惑,伴随着自责而沉迷其中,难以自拔;而充满暴力、搏杀、色情的游戏内容极易诱导主体的情绪冲动和行为失控。二是浏览不良信息成瘾。成瘾者对暴力、色情、颓废的信息颇感兴趣,陷入接受、内化、情感偏好、行为尝试的逻辑怪圈,极易误入歧途。三是网聊网恋成瘾。成瘾者渴望在虚无缥缈的感情世界中满足猎奇心理,摆脱孤独、郁闷情绪,而无法自控地深陷其中,由此产生的多角恋爱、假话连篇等,使主体道德趋于弱化与缺位,甚至成为诈骗、强奸、抢劫、绑架等犯罪的诱因。四是网络强迫行为成瘾。成瘾者完全被网络支配,成为网络的奴隶,整天除了上网则穷极无聊,以致在社会实践中难以找到自己的岗位。
总之,网络成瘾使主体的行为带有明显的盲目性与情绪化特征,缺乏理智,意志薄弱;而其人格的异化则极易引发犯罪,甚至演化为犯罪团伙,因而成为有损于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
(三)网络犯罪是社会和谐的大敌
曾有犯罪学家称,未来危害最大的犯罪将是网络犯罪,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一方面,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犯罪案件激增。如在网络技术最为发达的美国,此类犯罪每年增长35%。
另一方面,网络犯罪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治理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其特点为:
1. 技术性与智能性。网络犯罪必须以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其条件,犯罪主体多为程序设计、网络维护等人员,世界上网络犯罪的80%为行家所为。而能够发现并且利用网络的漏洞或弱点,甚至入侵安全保护程度较高的系统而实施犯罪,这又体现了犯罪主体的较高智能。
2. 迅速性与隐蔽性。网络犯罪一般时间很短,击键盘点鼠标,则会瞬间完成作案;尽管犯罪筹划、准备的时间可能较长。网络犯罪的直接目标是无形的电子信息,对信息载体不造成丝毫损伤;而如果不运用被更改的数据与程序,或者危害后果未产生之前,则难以察觉出犯罪;网络犯罪不受时空限制,出现犯罪实施地同后果产生地远距分离的案情;而且不同国家、地区的有关法律亦不同,以致调查取证非常困难甚至根本无法进行;上述因素又使网络犯罪具有相当的隐蔽性。
3. 犯罪成本低。网络犯罪主要依托高技术与高智能,物质投入极少,只需电脑主机加上电话线、调制解调器等,即可接入全球互联网实施跨国跨时空作案;而租用服务器,即可开设网络赌场、淫秽网站等,钱款交易也均可在网上进行;犯罪主体隐匿其真实身份,还可转换服务器,因而极其隐蔽,犯罪成本低。但对其调查取证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监控、查处的成本较高。
4. 犯罪“暗数”大。此为缘于网络犯罪的迅速性、隐蔽性、犯罪成本低,以及受害者往往出于商业考虑而不愿报案等,所导致的特征。网络犯罪统计数字根本难以反映该类犯罪的实际状况,有网络犯罪研究者设想,犯罪统计数仅为实际作案数的十分之一。我国信息产业部于1999年通过模拟攻击方式,对650个政府上网单位进行信息安全调查,结果发现80%的政府网站没有安全措施,即使受到攻击也不报告。网络犯罪的“暗数”之高,由此可想而知。
5. 社会危害严重。通过网络所实施的伪造单据、变更数据等犯罪,案值均比较大。网络遭到破坏,其危害则更具广泛性,而如果侵入、扰乱军事指挥网络系统,则可能引发战争,威胁国际安全,其危害更是难以预测的。
网络犯罪因其上述特点,是一般传统犯罪所不能比拟的。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环境,决不仅止于公安司法机关的职能所限;必须社会各系统协同配合,打一场总体战,并且将其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宏观规划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