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搜索引擎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应用之一:从90年代末开始,互联网上的网站与网页数量飞速增长,网民的兴趣点也从屈指可数的几家综合门户类网站分散到特色各异的中小网站去了。人们想在互联网上找到五花八门的信息,但由于人工分类编辑网站目录的方法受到时效和收录量的限
制,无法再满足人们对网上内容的检索需求,于是搜索引擎在2000年后开始大行其道。使用蜘蛛程序在互联网上自动抓取海量网页信息,索引并存储到庞大的数据库中,并通过特殊算法将相关性最好的结果瞬间呈现给搜索者,搜索引擎的便捷使其成为互联网最受欢迎的应用之一。以至于有相当多的人将浏览器的默认首页设为搜索引擎,甚至形成了将网站名称输入到搜索框中而非浏览器地址栏这样独特的网络导航习惯。
2.搜索成为人们思考行为的一部分,如火如荼的发展,网民从单纯的信息获取者演变成信息发布者,人们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或见闻,使互联网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例如,按照统计,中国网民在百度知道平台上的问题解决率高达97.9%,这些问题涉及科技、社会、文化、商业等各个方面,尤其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问题,几乎都能从平台获得满意的答案。截至到09年7月的4年时间内,中文互动问答平台百度知道已经累计为中国网民解决了5650多万个问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最佳互动问答平台。社区内容上的无所不谈使搜索引擎的收录也变得无所不包,人们发现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找到他想要的任何信息,从新闻热点到柴米油盐,从育儿百科到MBA课程。信息的便捷获取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人们的思考行为,搜索结果页上汇集了整个互联网的智慧,谁不想在苦思冥想前“搜索一下”呢?
3.搜索成为人们消费行为的重要环节:随着对搜索引擎的依赖加深,当人们有消费需求或看到感兴趣的商品时,“搜索一下”已经是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以前,消费者依靠“货比三家”来对抗“买的没有卖的精”这种与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搜索引擎收集到的产品功能与使用情况弥补了消费者与推广商家间在知情权上的鸿沟,成为消费决策的重要依据。价格低的线上销售渠道也成为搜索热点,以至于出现了消费者为省钱而先到实体专卖店挑选合适型号大小货品再到网店付款下单的有趣现象。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能力的提高,从前仅限于图书音像和电子产品的网上购物正在向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迅速渗透,服装食品等日用消费品也逐渐成为网购的宠儿。在这些过程中,其实都运用了SEM。
吸取昨天的经验教训, 一改往日的听书习惯:每天只听一两节,有所悟或有所困惑,便记录之。今晨是一口气把“心性”这一章全部听完,希冀对“ 心性”理解透彻,从总体上把握,而不是瞎子摸象。
这一章共有六个部分:序言,心与心性,天空与云, 四种错误,往内看,证悟的诺言。
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索甲仁波切说:“心有很多层面,其中的两个比较突出。第一是凡夫心。西藏人称为sem。
有位上师如此下定义:「拥有分别观念,拥有相对观念,会执著或拒绝外物的心,就是凡夫心。基本上,它会与一个『其他』相结合,与『某种事物』相结合,有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对待关系。」sem是散漫的、相对的、思考的心,凡夫心只能与一个投射的、假想的外界参考点互相作用。
凡夫心不停地改变,也始终受制于外在影响、习性和境遇。上师们 把凡夫心比喻为风口的烛火,被风吹来吹去,无法稳定 。”
作为凡夫,我们都具有的一颗凡夫心。只不过有的人表现严重,有的人表现不严重。
表现严重的人会影响与周围人的关系,表现不严重的人,人们会说他境界高。
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表现也不同。
索甲仁波切说:“心有很多层面,其中的两个比较突出。第一是凡夫心。”
那第二是什么呢?是心性。
“另外,我们还有心的本性,那就是心最内在的脾性,是永远不受变化或死亡所触及的。”
心性“就隐藏在我们的心中,在凡夫心中,被我们急速变化的心念和情绪所蒙蔽。
就好象一阵强风可以把云吹走,露出光芒四射的太阳和广阔的天空,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某种启发也可以让我们揭开且瞥见这种心性。
这些灵光一现固然有许多深度和程度,但每一种深度和程度都可以带来某种了解、意义和自由 ,因为心性就是了解的基础。
心性,西藏语称为rigpa,是指本初、纯净、原始的觉知,称得上当下明智、清晰、辉煌和觉照的本觉。”
索甲仁波切继续说: “请不要误以为心性只有我们的心 才有,事实上,它是万事万物的本质。我们要一再地强调,体悟心性,就是体悟万事万物的本质。”
不同的宗教用了不同的名词来修饰开悟的境界,但基本上,都是 在经验根本的心性。
下面这点很重要:
这就是“立地成佛”!原来,立地成佛不是神话,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只要你完全觉悟!立地成佛就是顿悟。
每个人都有佛性——开悟的种子,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最后,索甲仁波切打了个比喻,来解释凡夫心和佛心的关系:
“试着观想这里有一只花瓶,瓶内的空间与瓶外的空间一模一样,却被脆弱的瓶壁所分隔了。我们的佛心被包在凡夫心的瓶壁内。当我们开悟时,就好象花瓶破成碎片,「里面」的空间与「外面」的空间结合为一。它们合而为一:当下我们才发现,它们从未分离也并无二致,它们是永远相同的。”
索甲仁波切用天空与云的关系,来说明佛心与凡夫心。
“因此,不管我们是哪一道的众生,我们总有佛性,我们的佛性总是圆满具足。我们说,即使诸佛的无边智慧,也不能让佛性更圆满;而众生在似乎无边的混乱中,也无法污染到他们的佛性。我们的真性可以比喻成天空,凡夫心的混乱则是云。有时候,天空完全被云所遮蔽了,我们抬头往上看,很难相信除了云之外,还有其他。但只要我们搭乘飞机,就可以发现在云上有无垠的蓝空。我们原先认为它就是一切的云,变得如此渺小,远在我们底下。”
“那么,这种佛性究竟在哪儿呢?它就在天空般的心性中,全然的开放、自由 和无边无际。基本上,它简单和自然得不受污染或腐化,纯洁得甚至不能用净或垢的观念来形容它。当然,我们说这种心性有如天空,只是一种譬喻而已,可以帮助我们开始想象它无所不包的无边无际,因为佛性具有一种天空所不能拥有的性质――觉醒的光明灿烂。”
这一段说明了两层意思:一,佛性在哪?佛性在天空般的心性中。二,佛性的性质和特点。三,佛性与心性的区别:心性如天空,无所不包;佛性还具有一种天空所不能拥有的性质——觉醒的光明灿烂。
因为有四种错误存在。
“1.心性太接近我们了,让我们无法认识它,就好象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脸一样,心很难看见自己的性质。
2.心性深奥得让我们探不到底。我们不知道它有多深;如果我们知道它有多深,就应有某种程度的体悟。
3.心性单纯得让我们无法置信。事实上,我们唯一要做的是:相信心性时时刻刻都呈现着赤裸而纯净的觉醒。
4.心性美妙得让我们无法容纳。它的浩瀚无边,不是我们狭隘的思考方式所能意会。我们简直无法相信它,我们也无法想象觉悟竟然是我们的心的真性质。”
为什么要往内看?
“莲花生大士说:即使大家所谓的「心」普受尊敬和讨论,但它还是不曾被了解过,或是被误解,或是一知半解。”
“因为一般人不了解、不认识他们的自性,所以就继续在三界六道中流浪,经验痛苦。”
是这样。我之所以对佛法感兴趣,就是因为曾经突然濒临死亡,活过来后就开始思考生与死的问题,开始到处寻找答案,开始内观。
“西藏文的「佛教徒」念成nangpa,意译为「内省的人」――从心性而非从外面找真理的人。佛教的一切教法和训练,都只针对一个目标:往内看心性,因而摆脱死亡的恐惧,帮助我们体悟生命的真相。”
“我们把生命变得如此刺激热闹,以免自己冒险地往内看,甚至连禅修的观念,都会把人们吓坏;当他们听到「无我」或「空性」等名词时,便以为经验那些境界就好象被丢出太空船,永远在黑暗、凄冷的虚无中飘浮一样。这可以说是最荒谬绝伦的误解。但在一个追求散乱的世界里,默然和寂静却会吓坏我们;我们以吵杂和疯狂的忙碌让自己不要安静下来。检视我们的心性,已经成为我们最不敢去做的一件事了。”
很多人就是这样,这是因为人们没有经历过深切的痛苦、绝望和死亡。经历过了,就不是这样。
我们能觉悟吗?
“当你看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心思完全是愤怒、贪婪、嫉妒、怨恨、残酷、欲望 、恐惧、焦虑和纷乱,你就会永远扫除觉悟的任何希望。 ”
“然而,觉悟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而且地球上还有觉悟的大师活着。当你面对面见到一位大师时,你将会打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和感动,你将会了解过去你认为只是观念性的字眼如「光明」、「智慧」,其实是真的。”
觉悟是真实的事;不管我们是谁,每个人都可以在适当的环境及如法的训练下,体悟到心性,因而了解我们本身就有不死和永远清净的本性。这就是觉悟的诺言。
“当你体悟心性时,迷惑被一层一层剥掉了。你并非真的「成」佛,只是逐渐不再迷惑而已。成佛并非变成全能的精神超人,而是终于成为真正的人。”
不再迷惑,不再焦虑,不再愤怒,不再恐惧,不再怨恨,不再纷乱……
是的,我不敢说我现在已经成为真正的人了,但是我比三年前的我,两年前的我,甚至一年前的我,都好多了。
不仅看开了,还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对他人心中有更多的理解和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