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就是用一台优质中转服务器中转目的服务器,优化用户端到目的服务器的链路,形成用户 → 中转服务器 → 目的地服务器的网路链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中转服务器优化用户端到目的服务器的路由。
具体配置过程:1、打开STM32CubeMX,并选择好相应的芯片。
文中的芯片为STM32F207VCT6,选择后:
2、配置RCC时钟、ETH、PA8以及使能LWIP;
由于此处的开发板硬件上为RMII方式,因此选择ETH-RMII,若有同志的开发板为MII方式,请参考MII的配置方法,此处只针对RMII;
RCC选择外部时钟源,另外勾选MCO1,软件会自动将PA8配置为MCO1模式,该引脚对于RMII方式很重要,用于为PHY芯片提供50MHz时钟;
使能LWIP;
3、时钟树的相关配置,必须保证MCO1输出为50Mhz,如果这个频率不对会导致PHY芯片无法工作;
这里因为芯片为207VCT6,为了使MCO1输出为50Mhz,做了PLL倍频参数的一些调整,总体如下:(同志们配置时可根据自己的芯片灵活配置,但需保证MCO1的输出为50Mhz)
4、ETH、LWIP、RCC相关参数设置;
至此,比较重要的都在前面了,但是还有一点仍需要注意,即PA8引脚输出速度,几次不成功都是因为这个引脚没注意。
后续的参数设置可以根据同志们自己的需求分别设置,这里给出设置供参考;
ETH参数保持默认,但中断勾选一下;
LWIP参数设置如下:(因为这里是配置UDP服务器,IP选择静态分配)
5、生成工程,做最后的函数修改;
给生成的工程添加UDP服务器的初始化以及端口绑定等相关函数;
这里直接将之前的官方例程中的UDP服务器文件加进来,如下:
之后将。
c文件添加到用户程序,主函数添加Udp的。
h头文件;
如下:(udp文件的具体内容在后面给出)
6、主函数还需要添加一下几个函数,在这里不对函数作用及实现原理讲解,仅做添加说明。
1.安装DHCP服务器软件包先检查RPM命令检查系统中是否已经安装DHCP软件包,如果没有安装,则挂载RHEL5系统光盘,并安装其中的dhcp- 3.0.5.el5.i386.rpm软件包即可
查看dhcp软件包安装的主要文件
使用vi打开dhcp服务器的主配置文件/etc/dhcpd.conf,但是该文件中默认并不包含任何有效配置,需要手动建立。
为各客户机动态分配的ip地址,默认租约时间为21600秒,最大租约时间为43200秒,对应于三个物理网段,用于动态分配的ip地址范围:192.168.1.10~192.168.1.100、192.168.2.10~192.168.2.100、192.168.3.10~192.168.3.100
启动dhcpd服务。
打开命令参数配置文件/etc/sysconfig/dhcpd,设置dhcpd服务仅面向eth0、eth1、eth2网卡提供动态地址分配服务。
配置dhcp中继服务器。
在RHEL5系统中,安装dhcp软件包,安装完之后,就已经包含了dhcp中继相关的程序和脚本等文件。配置dhcp中继服务器时,只需修改配置文件/etc/sysconfig/dhcrelay服务即可,作为路由器使用时,还需要开启服务器的路由转发功能。
编辑/etc/sysctl.conf文件,将net.ipv4.ip_forward配置项的值修改为1,并执行sysctl -p命令使之生效。
打开dhcp中继服务器的配置文件,设置允许dhcp中继数据的接口及dhcp服务器的ip地址。
启动dhcrelay中继服务程序。
验证dhcp结果。
修改测试客户机的虚拟网卡连接方式,分别使用不同的网卡进行测试。确保能够通过dhcp方式获取正确的网络地址配置(两种方法)。
1.如果测试客户机使用Linux系统,则进行dhclient eth0命令获取地址,或者修改eth0网卡的配置文件,设置BOOTPROTO=dhcp,然后重启network服务。
2.如果测试客户机使用windows系统,则打开cmd命令窗口,执行ipconfig/release命令释放租约,执行ipconfig/renew命令重新获取地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