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打新乡是19几几年

日军打新乡是19几几年,第1张

1938年(民国27年) 

1月3日,日本侵略军从安阳南犯,驻新乡的国民党部队闻风携眷南逃。2月13日至25日,日军沿平汉线长驱直入,先后占领辉县、新乡、获嘉、汲县。另一支由山东侵来的日军相继占领长垣、封丘、延津、原阳。

2月14日,日军攻陷新乡市以前,先进攻国民党军队设防的汲县杨井村。他们先用重炮轰击,继以坦克开道,步、骑兵跟进。日军进村后,抓到妇女先奸后杀,抓到男人用刺刀戳死,然后架到火上焚尸。一名12岁少年被日本兵活活撕成两半,其状惨不忍睹。不足500人口的村庄,被日军用枪杀、刀砍、割喉、挖心、犬咬等手段杀死60多人。这就是日军制造的杨井村血案。

2月17日,国民党29军宋哲元部向西撤退。日本侵略军占领新乡,新乡人民陷入日军铁蹄之下。

2月,日军在新乡建立领事馆,搜集情报。

3月,日军到处杀人放火,仅3月25日在长垣一次就杀害无辜群众1700余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屠城惨案”。

新乡东关惨案

3月16日夜,新乡的抗日武装袭击新乡县宋王庄南头岳飞庙内的日军哨所,县城里的日军得知后,向县城东南方台头、杨村一带猛轰排炮,并出动人马到饮马口、宋王庄、东关一带"清乡"。在东关,刘长大的弟弟因开门慢了,被劈死在门口。路北关爷阁上住一穷汉范鹤妞,也被劈死。日军又把抓来的200多名老百姓,关在岳飞庙西隔壁的祖师庙内,强令人们跪下,用枪托向跪着的人头上、身上乱打,许多人被打得头破血流,吕宝华头被打破后死亡。天亮时,一日军军官到庙内人群中巡视一圈,见李陵西老人穿着破军装(李系一穷人,拾了军队扔掉的破军装御寒),即把他拉出去绑在树上,让几只狼狗把他全身上下连衣

带肉撕得稀烂。李喊叫得不成人声,又被当胸一刀捅死。日军还把一位年过花甲的侯姓老人和一名叫良贵的青年砍死在门外。(

3月,日军推行“以华治华”和“治安强化运动”,进行奴化宣传,各县相继建立维持会,4月改为县公署,同时还成立了新民会。自此,各县相继形成中共、国民党、日伪三种政权并存的局面。

6月5日,蒋介石借抵抗日军,下令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致使黄河改道南流。1947年花园口堵复后,黄河又流回故道。

1939年(民国28年)

3月5日,日本为掠夺我国资源,便利部队调遣而铺设的新(乡)开(封)铁路通车(1947年被国民党拆除)。

5月15日,驻延津日军一个小队由汉奸刘善道引路,到野厂村抢粮抓夫。农民武术师李思功、李金亭聚众奋力抵抗。5月30日拂晓,日伪军200余人再犯野厂,村民誓死御侮,坚守寨墙,与敌人激战一整天。敌动用坦克、毒气弹,傍晚攻入寨内,遂进行野蛮烧杀抢掠,全村170余人惨死,500多间房屋化为灰烬。这就是日军制造的“野厂血案”。

同年,日军侵略者诱使获嘉县百姓广种罂粟,并大量出售鸦片烟、海洛因。据调查,东辛庄(今属大新庄乡)91户人家吸食毒品者29户37人,其中破产者25户,流落外地失踪者5人。

1940年(民国29年)

3月,国民党四十军军长庞炳勋,新五军军长孙殿英率部进驻辉县(今辉县市)侯兆川。

6月5日,日伪步骑8000多人分三路向濮阳、长垣交界处之桑村合击,八路军第二纵队新三旅第八团在小渠、黄凸与敌激战,毙伤日伪军400余人,击毁汽车26辆。该团三营掩护主力突围,营长张海月等300余名指战员壮烈殉国。敌人以为发现八路军第二纵队主力,调集2万重兵,于6月10日(农历五月初五)发动更大规模的“扫荡”,史称“五·五大扫荡”。

1941年(民国30年)

5月,被日军霸占的武陟县木栾店成兴纱厂迁至新乡(今新乡市化纤纺织厂),次年1月开工生产。

8月,一名日军在汲县(今卫辉市)八里屯冯姓瓜地抢瓜,被冯家父子三人打死,日伪军闻讯开来数百人,烧死冯全家,烧毁房屋500余间。

同年,日货大量涌入沦陷区,民族工业遭到严重破坏,新乡原12家蛋厂仅剩7家,职工由3000人降至250人以下,小铁厂只剩2家11人,针织业只剩2家9人。

1942年(民国31年)

3月29日,日军出动汽车10辆,向长垣岸下、赵堤、连庄、找寨一带“扫荡”,逮捕共产党员陈春景及160名群众,押送到开封监狱后,有的被送往东北当劳工。

1943年(民国32年)

5月21日,盘踞在辉县侯兆川的国民党四十军庞炳勋、新五军孙殿英及辉县杂牌赵全五、秦守英部共70000人,全部投降日本。

7月7日,新乡、安阳日军集结6000余人,对太南地区进行扫荡。

1944年(民国33年)

3月28日,八路军太行第七分区的侦察队在新乡县秀才庄(今属大块乡)一带执行任务,被汉奸伪保长告密,陷入日伪军重围,一哨兵当场牺牲。经激战后,除卫生员周太生脱险外,46位侦察员陷入敌人魔掌,4月7日,被日军杀害于陈堡东北地。后葬于市烈士陵园,即“四十七烈士”(当时认为47人全部牺牲)。

7月,日本侵略者掳掠原阳县青年农民240多人,到日本神户、大阪、石川等地充当苦力。日本投降后,这批劳工返回祖国,但他们中有的死在日本,有的因伤致残。关于劳工索赔问题至今未果。

10月17日拂晓,日军骑兵300人,伪军1000余名,包围了滨河县中心区小渠村(今属长垣县武丘乡),残杀无辜同胞600多人,造成骇人听闻的“小渠惨案”。

秋,日本侵略军通过所谓“合作社”以低价强购粮食,加之地方强征,农民每亩约出粮食百余斤,杂差款1000余元,人民苦不堪言。

1937年(民国26年)

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八路军驻国民党第一战区联络处在新乡成立。9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军事委员会书记朱瑞任主任,恢复豫北党组织,成立了豫北抗日民众动员实施委员会,举办了豫北师管区抗日干部培训班,培训了一批抗日骨干。

2月15日,中共党员李毅之、许雏生(又名许冠英)分别在新乡、辉县、获嘉农村组织百余名青年进行武装抗日准备,奔赴山西陵川训练。3月成立豫北民众抗日自卫队(后易名为平汉抗日游击支队,李毅之任司令员,许雏生任政治特派员),在豫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月16日,与共产党素有联系的国民党河南省保安副司令张权在辉县(今辉县市)赵固镇将汲县(今卫辉市)华新纱厂106名工人编成抗日大队,孙伯婴任大队长。8月,该大队编入共产党领导的河北民军第九支队。

3月,八路军一二九师补充团南下豫北,武装开辟太南和道清路沿线工作,辉、汲、获、新乡等县先后成立了抗日游击队。

4月15日,陈赓率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进驻辉、汲两县,与赵(基梅)、涂(锡道)支队一起开辟了辉县黄水沟抗日根据地。

7月,为配合武汉保卫战,防止日军修复黄河桥南犯郑州,刘伯承部依托太行,出平汉路两侧和道清西段,转战安阳、辉县、汲县、新乡、修武等地,频频向敌军出击。

8月6日,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袭击潞王坟火车站,毙伤日军百余人。

8月,杨得志、王新亭领导的六八八、六八九两个团,为确保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动员群众把道清铁路道口至李源屯(今属李源屯乡)段扒除。

10月,中共新辉获中心县委撤销。新辉获汲中心县委在辉县西平罗成立,对外称八路军工作团。

1939年(民国28年)

5月15日,驻延津日军一个小队由汉奸刘善道引路,到野厂村抢粮抓夫。农民武术师李思功、李金亭敲钟聚众,组织全村青壮年,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抗击敌人,敌人丢下机枪和几具尸体,狼狈逃走。

1940年(民国29年)

3月,国民党四十军军长庞炳勋,新五军军长孙殿英率部进驻辉县(今辉县市)侯兆川。

6月5日,日伪步骑8000多人分三路向濮阳、长垣交界处之桑村合击,八路军第二纵队新三旅第八团在小渠、黄凸与敌激战,毙伤日伪军400余人,击毁汽车26辆。该团三营掩护主力突围,营长张海月等300余名指战员壮烈殉国。

1942年(民国31年)

4月,封丘城内东街居民张宗晋乘黑夜潜入日军汽车队驻地,用炸药炸毁汽车两辆。8月,又炸日军特务机关新民会,炸伤汉奸三人。

5月22日,日军出动6万余人,对太行区进行扫荡。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反扫荡中毙死敌5000余人。

7月13日,阳武县(后合原武县合并为原阳县)大宾乡佛教会组织会众抵制伪政府所派粮款,日伪军100多人出动“清剿”。佛教会长孙广胜集合孙堤、温堤、田庄、码头、费辛庄等村佛教会员数百人,与敌人肉搏拼杀,打死3个日本兵、4个伪军,孙广胜等12名佛教会员战死。

1943年(民国32年)

同年,日军为掠夺我国资源,方便兵力弹药运送,以灌溉为名,强迫数万民工开挖引黄入卫工程。由于民工反抗,工程半途而废。

1944年(民国33年)

6月,太行八路军发起夏季攻势。6月3日,七分区部队再克薄壁,拔除庙岗据点。6月7日,七分区一团在辉县独立营、汲县县大队配合下,攻克日伪安插在新辉汲三县间的重要据点张村,俘伪军130余人。

同年,日军一列车由黄河南岸开往新乡,火车司机李永录(共产党员)根据党的指示,在获嘉忠义至亢村之间,以八路军攻击列车为幌子,突然加快车速,致使列车颠覆起火,物资被焚。

1945年(民国34年)

1月6日至15日,美国空军炸平汉铁路新乡段、新乡火车站、潞王坟火车站、飞机场、日军营房、油库等。

1月,太行第七专署新乡办事处建立,张天性任主任,其任务是组织力量,迎接反攻,收复新乡县城。

1至2月,太行区第七、第八分区主力部队在地方武装紧密配合下,发动了道清战役。肃清了道清铁路两侧的日伪大小据点,收复了1750平方公里的土地,解放了75万人民。俘虏日伪军1800多人。

8月,苏联对日宣战后,冀鲁豫军区三路大军向开封、新乡、安阳出击,在地方军民配合下,向日伪发动全面进攻,先后收复辉县、阳武、原武、封丘、长垣等县城。

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次日,各地集会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在新乡县西龙寺,现藏有一通侵华日军为纪念其在新乡死亡的日本军人所立的“战殁勇士之墓”碑。该碑原立于新乡县小冀镇北门里,1958年修桥时,被砌在桥上。1981年原桥改建为水泥桥,墓碑被拆下移到了县博物馆,新乡县为建立石刻博物馆,把该碑又移放西龙寺。此碑真实地记录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侵华战争中,被新乡抗日力量打死的部分日本军人的情况,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可耻的记录。

该碑碑文全部用汉字撰写。碑的阳面正中竖写着楷书“战殁勇士之墓”。可能人们出于对日寇的痛恨,“战殁勇士”四字已被凿毁,字迹模糊,现在只能大概辨认。墓碑阴面共刻有碑文16行,内容全部书写的是从1938年8月11日到1940年5月21日,日军9批在新乡死亡的人员名单,详细地记述了死者所在部队、兵种、职务等。

碑的下半部有“小冀镇警备队长村田贤二、站长和田勇、警备所长石田吉太郎、保线工长定峙九一”等立碑人的署名,从名字可以看出他们也是侵华分子。

日寇的铁蹄是1938年2月17日踏入新乡的。他们进入新乡后,即对新乡人民大肆烧杀掠抢,给新乡人民带来亘古未有的大灾难。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遭到了新乡人民义无返顾的反抗。面对全副武装、凶狠残暴的日寇,新乡的人民群众不屈不饶,为保家卫国勇敢拼杀。1938年2月15

日夜,新乡群众在共产党新、汲、获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将驻新日寇大野部队炮兵团存放在东关校场的大炮拆毁数门,被日本哨兵发现后,他们即行撤退,途中在曹家祠堂将日寇小队长杀死。1942年7月13日,原阳县大宾乡的佛教会员在孙堤村同日伪军进行了一场惨烈的肉搏拼杀,他们怀着对敌寇的满腔仇恨,英勇奋战,打死三个日本兵,4个伪军。该“战殁勇士之墓”碑的树立者,意在祭祀死亡的日本兵,但却也留下了侵略的证据,也从侧面显示了新乡人民奋勇抗击侵略者、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

“战殁勇士之墓”墓碑中所述的“勇士”,都是地地道道的帝国主义侵华的炮灰和殉葬品,这通墓碑正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日本侵华的反证。

杨井村血案

当年2月14日,日军攻陷新乡市以前,先进攻国民党军队设防的汲县杨井村。他们先用重炮轰击,继以坦克开道,步、骑兵跟进。日军进村后,抓到妇女先奸后杀,抓到男人用刺刀戳死,然后架到火上焚尸。一名12岁少年被日本兵活活撕成两半,其状惨不忍睹。不足500人口的村庄,被日军用枪杀、刀砍、割喉、挖心、犬咬等手段杀死60多人。

延津野厂血案

1939年5月15日,日军一个小队到延津县野厂村抓夫抢劫,农民武术师李思功、李金言等敲钟聚众组织全村青壮年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抗击敌人。村民们不畏强敌,死打硬拼,使敌人丢下一挺机枪和几具尸体,狼狈逃回延津城。5月30日拂晓,恼羞成怒的2000多名日伪军将野厂村团团包围。野厂村民同仇敌忾,男女老少登上寨墙,用简陋的武器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敌人先用坦克轰击,接着向村里施放毒气弹。村民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麦秸火烘撵毒气,坚持战斗。对峙到傍晚,寨墙终被轰开,日伪军端着刺刀冲进村里,杀死了残存的170名村民,又把500间房屋和所有的家禽牲畜烧光,仍不解气,又将汽车、坦克一字排开,把1000多亩待收割的麦子碾倒轧毁。

原阳屠城

1938年日军占领原阳县(当时是原武和阳武两县)杀害无辜群众2000余人。阳武城西门外沙丘和城东南奎星楼下成为日军的杀人比赛场。他们每次用刺刀捅,战刀砍,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1939年,日本宪兵队长管原与汴新铁路(新乡—开封铁路)阳武站站长武市权六比赛杀人。武市用战刀一气砍死了18人。

血洗高末庄 1942年,日军将高末庄抢光烧光杀光,使一个300多人的村庄从此在地图上消失。

长垣屠城1938年3月8日,国民党68军一度收复长垣县城。4月25日,日军调集重兵反攻,入城后在城内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大街小巷尸枕狼藉,血流成河。当时小南街杨连喜家11口被杀,胡大门街韩德润一家9口无一幸免。日军将躲在黉(hong)学院内的群众驱赶到崇圣祠大殿,架起机枪堵住殿门,疯狂扫射。300多名村民倒在血泊中。扫射后,日军又进入大殿用刺刀翻检尸体,发现一息尚存者即向其身上猛刺,惨叫声撕裂人心。这一天,长垣县城被杀了1700多人。

小渠惨案

1944年10月,日军疯狂“扫荡”抗日根据地。17日拂晓,日伪步、骑兵1500人对长垣县前小渠村实行拉网式合围,干部、民兵和群众拼死突围,但许多人没有能够突出去。中午敌人把包围圈内的人群驱赶到前、后小渠村的几片空地上,查找谁是八路军,谁是农会干部。人们怒目而视,拒不回答。于是,敌人就开始疯狂地大屠杀。在关帝庙前的场地上,敌人砍杀串绑的青壮年,把尸体垛起焚烧。在东寨外小树林里,敌人把抓来的人蒙上双眼,绑在树上,喊着口令当活靶刺杀。在北寨墙跟儿的盐土堆上,敌人烧死100多人。村后街有一水井,敌人把人逼进井里,又推倒土墙把井填住,再用石磙压碾。大屠杀一直持续到太阳偏西。这一天,敌人杀了690多人。1944年12月抗日县政府特为小渠惨案死难同胞树立了一座纪念碑,铭记日寇这次血腥罪行。现碑碣犹在,血泪井犹存。

日本侵略者在占领新乡及市属8县7年多的时间里,烧杀掠夺,给新乡人民带来亘古未有的大灾难。这里记述的,只是日军无数暴行中的一少部分,但仅此已足以警醒世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永远记住这血的仇恨,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王氏为姓,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自黄帝子孙而言,王姓有三大系列:其一是子姓之王,出自殷王子比干之后,居于汲郡(河南卫辉)等地;其二是妫姓之王,出自帝舜之后,居于陈留(河南)、北海(山东)等地;其三是姬姓之王,出自周天子之后,又分三派:(一)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裔毕万,封于魏,为晋国诸侯,至王假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时人号曰“王家”,是为王氏,居于京兆(西安)、河间(河北)等地;(二)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王城,是为王氏;(三)周灵王太子晋之后裔,居于太原(山西)、琅琊(山东)、固始(河南)以及福建等地。这一派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王姓人口中十之七八属于这一派。所以,宋代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

现存的私修族谱,是自宋代开始按照欧阳修(1007至1072)和苏洵(1009至1066)创立的“欧苏体例”编修的,绝大多数王氏族谱都尊奉周灵王太子晋,为王氏开宗立姓之始祖。王姓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大家族。据统计,在一百个大姓中,王姓家族历代所涌现出的名人总数,居于各姓氏之首。

早在西汉昭宣时期,博士谏大夫、经学名家王吉,就为琅琊王氏的显贵奠定了基业。王吉祖孙三代,禄位弥重,“有累世之美”称号,开创了琅琊王氏显贵的先河。到了西晋,王祥位居三公,王戎、王衍先后出任宰相,大大提高了琅琊王氏家族的声望。东晋初,由于王导功勋卓著,担任宰相居中秉政,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这是琅琊王氏势力达到顶峰的标志,同时也是琅琊王氏成为天下第一望族的标志。

太原王氏也是特别显赫的。早在北朝以至隋唐时期,太原王氏就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合称天下五大望族。在唐代又有“鈒镂王家”之称。由于太原王氏名声显赫,历史悠久,很多其它支系的王氏后代,也将自己的家世归系于太原王氏之下,以至形成“天下王姓出太原”之说。太原王氏主要有祁县和晋阳两支。王霸长子名殷,后汉时任中山太守,食邑祁县,是为祁县王氏。殷五世孙王允,汉献帝时任司徒、守尚书令。王允兄子王凌,显贵于三国曹魏之时。王玄谟在南朝宋孝武帝时,官至顾命大臣,其后家世相传,显于南朝。在北朝,祁县王氏有历仕西魏、北周以及隋朝的王庆父子,王庆父王因,魏州刺史。王庆,隋上柱国,封平昌郡公。隋代还有著名儒学家王通,唐初有著名文学有王绩、王勃等。太原王氏晋阳支,在东汉灵帝时,王柔、王泽兄弟,分别官至北中郎将和代郡太守,奠定了晋阳王氏显贵的基业。王柔子王机,仕魏,官至东郡太守;王泽子王昶,仕魏,官至司空。西晋时,王柔之孙王沈,官至司空,封博陵郡公;沈子浚,官至大司马。父子皆登三公之高位。王昶之子王浑,官至司徒。王浑子王济,被晋武帝招为附马,官至骠骑将军。西晋时期是太原王氏晋阳支的黄金时代。东晋时,晋阳王氏依然是名门望族。例如,王述,官至散骑常侍、尚书令;王坦之,官至中书令;王蕴,官至尚书左仆射;王国宝,官至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王恭,官至中书令,领太子詹事,诏赠侍中、太保,谥曰忠简,等等。在唐代,太宗时,有宰相王珪;玄宗时,有宰相王晙;代宗时,有宰相王缙;宪宗时,有宰相王涯;文宗时,有宰相王播;僖宗时,有宰相王铎;昭宗时,有宰相王溥。在宋代,有步军副都指挥王信,秘书监王子韶。在明代,有吏部尚书王琼,等等。

开闽王氏,是闽粤、港、台以及海外王氏所共祖的东南巨族。开闽王氏都尊王审知为“开闽第一人”。王审知当权期间,为开发闽地作出了杰出贡献,去世后,谥为“忠懿”。后来,其子建号称帝,建立闽国,追认王审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宋太祖得天下后,十分敬仰王审知的德政,御笔亲题“八闽人祖”四字庙额。从此,闽人对王审知更加推崇。不论王氏宗祠还是私人宅第,所悬门灯,都写“开闽第一”。民间崇拜王审知的建筑,犹如雨后春笋,所在多有,视之如神。由福建徙居港、台及及东南亚各地的王氏后裔,都尊奉王审知为他们之先祖。

三槐王氏,是以堂号闻名天下的王氏宗族中最大的一支。三槐王氏兴起于唐末五代之世,初居大名府莘县。王彻之子王祐(亦作王祜),字景叔,北宋初,历仕宋太祖,太宗两朝。宋太祖时,王祐任监察御史。太祖委派他查处原大名镇守符彦卿图谋不轨事,并许诺事成回朝后升任宰相。王祐经过认真调查后,竟以一家百口担保符彦卿无罪。不料,宋太祖大怒,立即降他为行军司马,安置华州。宋太宗即位后,又重新起用他,并拜他为兵部侍郎。王祐在所居庭院中,亲手种植了三棵槐树,并预言:“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其后,他的次子王旦,果然做了宋真宗的宰相,位居三公之首。从此,王祐子孙,居官要职,成为宋代一大贵族。宋代以后,三槐王氏更是枝繁叶茂,子孙遍布海内外,成为王氏家族中赫赫有名的一支。

《中华族谱集成》收入具有代表性的王氏族谱二十种,编为二十册,兹简介如下:王氏第一册,收录明嘉靖《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十卷首一卷、清同治《太原王杨氏支谱》首一卷至九卷。《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十卷首一卷,明王应斗修,嘉靖三十九年(1560)刻本,原装五册。该谱以璧以为一世祖。璧公,字大献,生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54年),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出为祁门令,遂由江左徙居新安,是为祁门新安王氏始迁祖。璧公乃晋丞相王导之后裔。璧公有九子二十三孙,人才辈出,徙居他乡。徽州、池州、饶州、九江、安庆等地之王氏名门望族,多属其后裔。江左王氏自导公始,而王导又是琅琊王氏之后裔,所以该谱取名《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太原王杨氏支谱》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本册收录首一卷及第一至第九卷。该谱由清代王际春等修,同治五年(1866年)敦睦堂刻本,原装二十八册。该谱以富春公为始迁祖。富春公,太原王氏之后裔。隋文帝时,富春公先祖王杰以开国勋封安康侯,赐国姓曰杨,遂称王杨氏。称“王”者,不忘其祖;称“杨”者,不背其君。王杰之十世孙王允,由太原迁居豫章。传至富春公,徙居鄱阳瓦屑霸。富春生昌国,昌国生自戌、得戌,从此鄱阳王杨氏遂分为两支。元末战乱,陈友谅肆毒翻阳,遂渡江来皖(汉置皖县,元改置潜山县,清属安徽安庆府),祖二公徙居潜之东关,祖五公徙居西门,其余侄子兄弟亦相继而来,或分居六皖,或散处邻邦。明嘉靖间,藻公出任江西新奉令,过旧宗庙,携旧谱归,与大仕公始修支谱。其后,康熙、嘉庆、道光、同治间,又多次重修。王杨氏徙潜之后,以忠信仁厚著称,文章之士亦代不乏人,遂为潜之望族。

王氏第二册,接前册收录《太原王杨氏支谱》第十卷至二十五卷及末一卷。

王氏第三册,收录清道光《王氏家谱》六卷、清嘉庆《洪洞薄村十甲王氏族谱》二十七卷首末各一卷、清乾隆《王氏族谱》二十卷。《王氏家谱》六卷,清王道隆、王道彰等修,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抄本,原装六册。该谱以奎公为一世祖。王奎于元世祖年间由洪洞迁居寿阳上谷村(后改上峪镇),生有三子:长曰义、次曰和、三曰顺。后长子义公复归原郡,和公、顺公世居上谷。历三世而修坟建塔,刻碑立石,世系宗图,俱刻于上。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始修家谱。道光年间,王道隆、王道彰兄弟复聚宗人,远搜近考,十易寒暑,修成是谱。《洪洞薄村十甲王氏族谱》二十七卷首末各一卷,清王楷苏、王楷欧等编修,嘉庆二年(1797年)刻本,原装十册。该谱以子文公为一世祖。子文公于明初自陕西西安府三原县徙居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涧水东南汉太后故里薄村。该谱据旧谱而续修。而旧谱由十世祖维垣公所修,十一世祖懋公增而刊之。王楷苏采辑先人轶事及世系图,参阅史籍加以考订,数易其稿,始成此谱。灵石《王氏家谱》二十卷,清王梦鹏、王中极父子修,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存厚堂刻本。该谱以诚斋公为一世祖。诚斋公,名实,字诚斋,元仁宗时人。望出太原,世居灵石沟营村,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1313年)迁本邑静升村。宗支蕃衍,渐成巨族,遂尊诚斋公为一世祖。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十三世孙王尔康始修其谱。乾隆十九年十五世孙王梦鹏以康熙本为兰本,编修族谱,并令其子王中极抄录。不幸谱未竣,梦鹏病逝。中极继承父业,详加考订,乾隆五十年刻印问世。从康熙时王尔康始修到乾隆末王中极定稿刻印,历时一百余年。

王氏第四册,收录明天启《王谢世家谱》六册、民国《牛皋岭下王氏宗谱》第一至第十二册。《王谢世家谱》六册,明韩昌箕纂,天启二年(1622年)刻本。该谱以人物传记为主,系据多种史籍辑录而成。王谢两族是六朝时代的名门望族,爵位蝉联,文武相继,东南半壁,力保正始。两家私谱,具存国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牛皋岭下王氏宗谱》二十六册,本册收录第一至十二册。民国王念学等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刻本。该谱以周灵王太子晋,为开宗立姓之始祖,以汉五公为牛皋岭下王氏一世祖。明永乐年间,汉五公奉太夫人由梓里迁居牛皋岭,其时此地荒无人烟,不通舟楫。经数代开垦,始成沃土。该谱为第八次续修宗谱。谱序、传记、行述、墓志、祭文、杂记等占了很大部分,资料丰富,内容翔实。

王氏第五册,除收录《牛皋岭下王氏宗谱》第十三至二十六册外,还收录了清宣统《黄县太原王氏族谱》。《黄县太原王氏族谱》六册,清王基鸿、王慕增等修,宣统元年(1909年)刻本,原装八册。该谱以二公(失名)为一世祖。二公乃太原王氏后裔,徙居直隶长芦。元朝末年,二公与胞兄大公同迁黄县,后大公怀旧土旋归,二公居黄县创业。二公生敬礼,敬礼生胜,胜生友、信、忠、诚四子。该谱即以友、信、忠、诚为四大支,分别编修。明中叶始修传抄谱,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付梓,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重修。同治间再修中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基鸿等续修,越二年谱成,宣统元年刻印。

王氏第六册,收录清光绪《高仓王氏族谱》十卷、清道光《开闽忠懿王氏族谱》不分卷。《高仓王氏族谱》十卷,清王佐柳、王佐基等修,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三槐堂刻本,原装十册。该谱以仕魁公为一世祖。仕魁公乃三槐王氏始祖王祜之后裔。王祜,字景叔,唐末宋初时人,历事后晋、后周和北宋。 祜公曾亲植三槐于庭院,象征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其子王旦,果为宋真宗时宰相;其孙王素为宋仁宗时工部尚书;其曾孙王巩,文采风流,为时尚所宗,与苏轼友善。苏轼遂作《三槐堂铭》,自此“三槐王氏”,扬名天下。仕魁公生于元末,明洪武时,自江西泰和徙居高仓,其后子繁衍,星居而为五族。清乾隆年间,始草修宗谱,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刻印,光绪时续修,是为刻谱。《开闽忠懿王氏族谱》不分卷,清道光六年(1826年)王以镜等修,咸丰六年(1856年)王嵩龄增补、刻印。该谱以王审知为一世祖。王审知,字信通,其先世为琅琊人,系周灵王太子晋之后裔。王审知高祖晔公,因做官徙居光州固始,三传至恁公,生三子,长曰潮、次曰审邽、再次曰审知。唐末,审知公随其兄入闽,他在开发和治理福建期间,贡献突出,被尊为“开闽第一”。其后,审知公子孙先后称闽国皇帝,并追谥审知公为开国之君,故后人尊审知公为开闽王氏之祖。其后裔遍布福建、广东、香港、台湾以及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成为东南沿海及海外侨胞中影响很大的一个王氏宗族。

王氏第七册,收录清光绪《廷政王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清王庆洪等修,光绪十九年(1893年)昆陵西宅刻本,原装二十七册。该谱以希古公为一世祖。希古公,名贤,字希古。时值元末战乱,隐居不仕。明洪武初,以布衣献太平策,被器重,命入应天府儒学,授安东知县。希古系三槐始祖王祜之后裔。王祜,字景叔,有三子:长曰懿、字文德,知袁州,有政绩;次曰旦,字子明,宋真宗时宰相;三曰旭,字仲明,由兵部郎中出知应天府。旭之后裔随宋高宗南渡,路经常州武进,喜该地民风醇厚,遂定居武进县延政郑墅里。王希古,即旭公之后裔。《延政王氏宗谱》即三槐堂旭公派之宗谱。该谱对三槐名人,记载甚详。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六世孙王忱首次编修,其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万历十年(1582年)、崇祯十年(1637年)、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嘉庆十六年(1811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以及光绪十九年,又先后九次重修。该谱保存了历次修谱的珍贵资料。

王氏第八册,收录民国《暨阳梓里王氏宗谱》八卷、清宣统《凤林王氏宗谱》九卷。《暨阳梓里王氏宗谱》八卷,民国王春校等修,民国五年(1916年)三槐堂铅印本,原装八册。该谱以混公为暨阳王氏一世祖。混公是世居琅琊历封嘉国公王融之后裔。王融,字子春。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混公官江东大将军,自山阴徙居暨阳,是为暨阳一世祖。混公九世孙文炳,字伍四,宋宝佑进士,任潼州刺史,致仕归家,览胜九江,卜居中段,是为梓里王氏之祖。文炳公兄弟七人,该谱所载仅文炳公和文焴公两派之后裔。《凤林王氏宗谱》十卷,清王宅心、王纲华等修,宣统二年(1910年)铅印本,原装十册。该谱以彦超公为一世祖。王彦超,其先世为太原人,五代时仕吴越,为越州节度使,封邠国公。因避乱由会稽徙居义乌凤林,世称凤林王氏。彦超公,有三子:长曰棣,次曰标,三曰集。次子标再传而徙居浦江,三子集再传而徙居金华。长子棣居凤林,六传而徙沙溪,十四传至南陵公时,彦超公后裔已析为八派,南陵派为八派之长。南陵公,名炎泽,字威仲,号南陵。仕元,为书院山长,后弃官而归。据沙溪谱系及所辑资料,修为谱图一卷。此即凤林王氏宗谱编修之始。其后,明清西代,多次重修。宣统《凤林王氏宗谱》,集历次修谱之大成,分类甚详,计有谱序类、封诰类、像赞类、祝吊类、铭记类、疏议类、诗赋类、约札类、杂著类、祭产类、墓图类等。

王氏第九册至十三册,收录清光绪《王氏三沙全谱》不分卷,清王钟、王承烈、王锡骥等编修,光绪五年(1879年)三槐堂铅印本,原装一二二册。该谱以皋公为一世祖。王皋(1081年—1146年),字子高,宋宰相王旦之曾孙,懿敏公王素之孙,诗人王巩之第四子。世居汴东开封府。建炎初,王皋扈宋高宗南渡有功,拜殿帅府太尉。因与时政不合,遂隐居苏之获扁,是为南迁第一世祖。皋公三子:长曰易,字吾置,袭授殿帅府太尉,徙居昆山沙头,是为东沙王氏始祖,子孙散居海虞、太仓、澄江等处,旧谱称公有启圣开灵之德,耕钓不求闻达,坦然有肥遁之风;次曰铎,字吾伍,官尚书郎,守太傅公遗业,居苏获川,为中沙王氏始祖;三曰胤,亦作允,字吾曾,官礼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徙居无锡沙头,是为西沙王氏始祖。东沙、中沙、西沙,合称三沙王氏。故该谱名曰《王氏三沙统谱》,亦称《王氏三沙全谱》。该谱始修于咸丰五年(1855年),历时二十余年,光绪五年告成。该谱规模宏大,取材广泛,支系繁多,内容翔实。其要目有谱序、世宝、名贤、凡例、谱跋、像赞、祠堂图、坟图、诰敕、家传、史传、支谱序、支系表、世表总目、支派目录、东沙记派、中沙记派、西沙记派等,其中,载有东沙王氏五十一支,中沙王氏二十七支,西沙王氏一百五十二支。

王氏第十四至十五册,收录民国《润东苦竹王氏族谱》三十二卷,民国初王振泽等修,民国二年(1913年)宗德堂铅印本,原装三十二册。该谱以六一公为润东苦竹一世祖。六一公,乃唐末王璧(字大献)之十世孙。王璧世居徽州祁门苦竹港,迄宋高宗南渡,六一公迁居京江润东,但仍用旧居原名苦竹,是为润东苦竹王氏一世祖。该谱以周灵王太子晋,为王氏开宗立姓之始祖,自晋公至五十六世以上即六一公以上,列为外纪,并有世系图及谱传;自六一公始,列为内纪。其后,子孙繁衍,支派增多,遂以“勤学扬名力田务本”八字分为八派,各题一字,记载宗谱,世系分明,序次井然。第十四册收录卷之一至卷之十五,第十五册收录卷之十六至三十二。

王氏第十六册及第十七册前部,收录清宣统题名《太原家谱》实为《洞庭王氏家谱》二十八卷首末各一卷,清末王熙桂、叶耀元等修,宣统三年(1911年)铅印本,原装三十册。该谱以百八公为洞庭王氏一世祖。宋高宗南渡,百八公卜居洞庭东山,是为洞庭王氏始祖。溯其渊源,乃太原王氏后裔,故谱名曰《太原家谱》。百八公十传至王鏊。王鏊(1450—1524年),字济之,明成化进士,正德初,官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时刘瑾用事,大学士焦芳趋附,乃去官。家居十四年,廷臣交荐不起。博学有识,尚经术,文章明畅,使弘治、正德向文体为之一变。嘉靖三年(1542年)卒,赠太傅,谥文恪。其父名琬,字朝用,官湖广光化县尹,始倡修其家谱,王鏊继之。《洞庭王氏家谱》,即是王氏鏊之后裔以王鏊为轴心编修的,王鏊之曾祖伯英、祖父惟道、父亲朝用,皆以王鏊显贵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傅等头衔。清末东阁大学士陆润庠,还为该谱撰序。第十六册收录该谱卷首及卷一至卷十七,第十七收录卷十八至卷二十八及卷末。

王氏第十七册后半部,收录民国《晋陵夹城王氏五修宗谱》八卷,民国王家璞、黄绮等同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继序堂刻本,原装六册。该谱以东岭公为一世祖,东岭公,名有亨,字世伯,号东岭,宋高宗南渡,东岭公徙居常州,是为迁常始祖。东岭公十三传,至思莱公。思莱公,名准,字思莱,由垂虹徙居东郊之夹城,是为迁夹城之祖。思莱公有三子:长曰模,次曰柬,三曰棠,是为夹城王氏之三派。其后,又以居地分为五大支:即后卷、下塘、上塘、前卷、杏圩,该谱即是按此五大支编修的。该谱卷一为谱序,卷二为始迁祖世系图、表,卷三为后卷世系图、表,卷四为下塘世系图、表及上塘世系图、表,卷五为前卷世系图、表,卷六为杏圩世系图、表,卷七为祠事志,卷八为杂录。层次分明,纲目清晰。

王氏第十八册,收录民国《双杉王氏支谱》二十卷,民国王申农等修,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孝睦堂铅印本,原装十六册。该谱以双杉公为婺邑王氏一世祖。双杉公,名瑜,字信之,号双杉居士,唐左散骑常侍、江南西道观察使王仲舒之孙,郎中知制诰贞公之子,双杉公自幼从祖父宦游江南,与江南诗人结为社友。唐末,双杉公由宣州徙居婺邑,是为迁婺始祖。双杉公四传,分为四派,其后又各分为若干支。该谱按世系,分支派进行编修。卷一为序和凡例,卷二为始祖迁婺本末,卷三为世派祖源及一世至二十世,卷四为二十一世至二十五世,卷五、卷六、卷七、卷八,为二十六世至三十世,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为三十一世至三十五世,卷十五为三十六世至四十世,卷十六为祠规,卷十七为文汇总览,卷十八为敕谕,卷十九为像赞、神道碑、墓志铭等,卷二十为茔墓图等。

王氏第十九册及二十册前部,收录清光绪《留田王氏五修族谱》三十四卷,清王序畲、王序敏等修,光绪六年(1880年)刻本,原装三十四册。该谱以子名公为中湘留田王氏始祖。子名公,名祥,字子名,吉安府太和县人。明洪武间,徙居湖广长沙府湘潭留田,是为留田王氏始祖。子名公有一子,名俊,字远万。俊生四子:长曰景铭,做官四川,遂徙居四川;次曰景章,字明表,居留田;三曰景春,徙居南京;四曰景华,字祝康,居留田。留田王氏,实系景章、景华两房之后裔。五世之后,生齿曰繁,人才辈出,成为湘潭之望族。该谱卷一为序、目录、条例、宗祠图、留田全图、燕子巌图、寿考、科名、义举、庙宇等,卷二为溯源记及一至十二派齿录,卷三至卷三十三,为十二世以下各房世系齿录,卷三十四为宗祠、契据、跋。

王氏第二十册之后半部,收录民国《王氏宗谱》七卷首三卷,民国王家宾等修,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三槐堂刻本,原装十册。该谱传宗公为一世祖。王传宗,三槐堂王氏后裔,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元末战乱,传宗公由江西迁楚北汉川,是为楚北汉川三槐王一世祖。传宗公有三子:长曰瀛洲,次曰洋宝,三曰允槐。洋宝居官湖广,居兴家村;瀛洲徙居养鱼铺;允槐徙居曾家泾,鼎足分居。其后,子孙蕃衍,支派日多。瀛洲公后裔由养鱼铺有迁赵家山者,有迁前河岭者,有迁小湾与喝城者,此即大房之分支;洋宝公后裔有迁郭家岭者,有迁三屋湾者;有迁七屋湾与涢口者,此即二房之分支;允槐公后裔历十四传自恩公分支,迁居高岭村。该谱卷首又分上中下三部分,备载谱序、凡例、宗约、宗派、家传、修祠、纂谱、服制、艺文等项,卷一至卷七,备载各房世系。

信息来源:三槐王氏网作者:林丽

登录 三槐王氏网 可查看更多详细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8000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7
下一篇2023-08-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