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边缘服务器

什么是边缘服务器,第1张

边缘服务器为用户提供一个进入网络的通道和与其它服务器设备通讯的功能,通常边缘服务器是一组完成单一功能的服务器,如防火墙服务器,高速缓存服务器,负载均衡服务器,DNS服务器等。

对物联网而言,边缘计算技术取得突破,意味着许多控制将通过本地设备实现而无需交由云端,处理过程将在本地边缘计算层完成。这无疑将大大提升处理效率,减轻云端的负荷。由于更加靠近用户,还可为用户提供更快的响应,将需求在边缘端解决。

物联网应用

全球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移动终端和“边缘计算”的发展。而万物互联、万物感知的智能社会,则是跟物联网发展相伴而生,边缘计算系统也因此应声而出。

事实上,物联网的概念已经提出有超过15年的历史,然而,物联网却并未成为一个火热的应用。一个概念到真正的应用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与之匹配的技术、产品设备的成本、接受程度、试错过程都是漫长的,因此往往不能很快形成大量使用的市场。

根据Gartner的技术成熟曲线理论来说,在2015年IoT从概念上而言,已经到达顶峰位置。因此,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也开始加速。因此未来5-10年内IoT会进入一个应用爆发期,边缘计算也随之被预期将得到更多的应用。

随着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可控的趋势越来越强,服务器的国产化、安全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在这样的需求下,边缘计算技术受到了愈加广泛的关注。

边缘计算是指将计算资源放置在更靠近设备或用户的位置,对于数据中心来说,这就是位于网络边缘的系统。通常,系统会连接到距离用户或设备一定距离的云服务。通过将数据处理移到边缘,减少等待时间,大部分数据在用户或设备附近进行处理。实现该功能的主要硬件便是边缘计算服务器,因此边缘计算服务器具有实时性、智能性以及安全性等优点。

实时性

边缘计算服务器能够处理在“边缘”形成的数据。就以现在充满争议的“自动驾驶”为例,其实自动驾驶汽车本身就是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它需要通过大量的传感器来收集数据。为了安全可靠地运行,它需要迅速对周围的环境做出反应,处理速度有任何延迟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如果只利用传统的云计算,虽然数据处理主要是在云端进行,但在中央服务器之间来回传送数据可能需要几秒钟的时间,这对于自动驾驶来说所需时间太长了。而边缘计算服务器能够在“即时计算”的需求下,让自动驾驶汽车在车辆端更快速地处理数据成为可能,不需要在车辆和云端之间来回传输数据。

智能性

利用边缘计算技术,网络里面有大量的功能在边缘节点就可以直接处理掉。传统的架构一些功能都需要回到中央服务器处理,但是现在在边缘就能直接处理并返回对应的结果,这一特性可以满足多种场景的需要,例如:身份验证,日志过滤,数据整合,图像处理和 TLS(HTTPS)会话设置等等。

安全性

边缘计算服务器使终端提取数据无需再传输到云端加工,降低了终端敏感数据隐私泄露的风险,实现了数据的“阅后即焚”,极大保护了用户隐私数据,同时也降低了中央服务器受外界入侵的可能性。

凭借这些独特的优势,边缘计算服务器未来前景广阔,潜在的应用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增强现实(AR)、店内个性化营销、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制造和IoT设备等。

比起当下成熟的智能手机市场,AR和VR仍然处于早期阶段。但当我们对技术了解得越深入,就会发现AR和VR未来具备着极大的潜力,这种潜力有助于开拓更多应用场景,同时反过来对于产品形态优化、产品体验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获取信息的角度来看,AR和VR是最贴近人类自然习惯的信息获取方式,它能沉浸式的显示图文、视频、甚至一个三维模型,虚拟物体可以融入到现实环境中来,身临其境的氛围和交互逻辑与智能手机完全不同。

那么具备如此多优势的AR和VR接下来会如何发展,未来是否又会诞生比AR和VR更重要的技术或应用呢?下面我们就带着大家来探究一下。

VR方面最明显的还是屏幕分辨率,如今主流VR头显的分辨率达到双目4K级别,如Oculus Quest 2,它比上一代多出50%像素,清晰度大有改观。结合多方因素,Quest 2不仅被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还成功引领了VR一体机市场生态的活跃。

Facebook全息 短焦VR原型机

光学方面VR正在朝着折叠光路(短焦光学)方向演进,目前包括松下VR、3Glasses X1等已采用短焦光学方案,其优势在于大幅缩小头显体积和重量。同时据了解,Facebook正研究将短焦光学与全息技术融合,让VR可以做到太阳镜般大小,相比现阶段的VR头显有巨大的提升,这种支持全天候佩戴的XR眼镜可以说是未来最值得期待的 科技 产品之一。因此,轻量化、小型化一直以来都是AR、VR的演进方向。

AR方面同样如此,适用于AR的微显示和光学方案仍在 探索 和进化中,例如Micro LED、激光等光源方案,全息显示、光波导等光学技术,包括苹果、谷歌、Facebook等行业巨头都在此领域持续投入。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显示和光学的升级,未来AR和VR的产品体验将更值得期待。

AR和VR的本质就是在与人和环境交互,因此面向人和环境的传感器也会越来越重要。例如,面向人类体验者的眼球追踪传感器,可以带来更自然的操控模式,还可以实现注视点渲染等好处,甚至未来还可以融合心率、肌电图、脑电图等生物传感器,今后的人机交互体验有大幅提升。面向环境的传感器如深度传感器或激光雷达等,可让设备轻松感知周围环境和深度,甚至实现三维建模,这对于AR遮挡来说极为重要,虚实融合的世界将变成现实。

综合来看,AR和VR硬件未来迭代方向有以下几点:高清化,视觉显示能力进一步提升;小型化,目标是轻量级、支持全天候佩戴;感知融合,加入更多传感器,提供接近人类习惯的使用体验等。

相对硬件的变化来说,生态和体验层面对于AR和VR来说更为重要,那么接下来又会有哪些玩法和新趋势呢?

几乎可以明确的是,AR和VR在融合AI、5G等技术的趋势上越来越深入,这一点在3月份的举行的一场混合现实demo day上能看到更多例证。该活动是德国电信旗下孵化器hubraum与高通、Nreal、Unity等公司联合举办,主题围绕空间计算展开,目的就是让人们看到“互联网的未来”。

eyecandy lab 体育 赛事AR增强效果

其中一个案例是用于增强电视的场景,eyecandy lab提出未来电视需要具备几个特点:社交属性、网络互联互通、沉浸式体验,结合AR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这几点。同时eyecandy lab列举了三个典型场景:通过AR同步显示电视中的3D地图,例如3D 体育 馆或3D的户外山峰,提高互动性同时为电视直播增加信息扩展能力;通过AR同步显示电视中显示商品的3D模型,实现家庭AR电商购物;通过AR为 体育 比赛增加AR特效,增强观看乐趣。仔细观察,在这些场景中充分利用了AI技术,如基于视觉的SLAM能力、基于视觉识别电视画面或展示的商品,3D空间音频,甚至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

虽然现在说AR/VR要取代智能手机还为 时尚 早,但这绝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在智能手机上,我们获取信息只能通过2D屏幕,信息碎片化、孤岛化严重;而在AR/VR中我们将处于3D沉浸式的空间中,所有应用将以三维化方式呈现,你可以像现实中一样处理各种信息,这也就是所谓“空间计算”的概念。

简单来讲,空间计算就是未来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种虚实融合场景集合,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几个主要的应用场景或特征:数字化身(全息化身)以及对应的社交和会议场景、三维化,更沉浸的电商购物场景、沉浸式话剧,影片,书籍等、增强电视观看体验、增强的沉浸式联机 游戏 场景、物体识别等。

vTime XR智能虚拟人

另一个案例是虚拟社交平台vTime XR,这是一个跨平台社交工具,自2019年开始就在 探索 AR社交玩法。在本次活动上展示了一个基于虚拟化身的AR社交环境,玩家佩戴AR眼镜即可直接和虚拟化身展开对话,虚拟化身拥有灵活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眼球神态也比较真实,还可以基于AI更换虚拟化身及对应的音色,这让我们看到了AR会议、AR视频通话的潜在可能性。其中,5G技术对整个场景来说至关重要,例如虚拟化身传输,甚至未来还可以传输整个虚拟场景,让对话双方同时处于同一个虚拟可交互的场景中,高带宽、低延迟特性可以保证整个虚拟对话的连续和稳定性。

据青亭网了解,“空间计算”概念实际上集合了三项关键性技术:AR/VR、终端侧AI能力、5G技术。其中,AR/VR负责显示和交互部分,终端侧AI可完成环境与物体识别、手势和语音交互、眼球追踪等功能,5G可实现高带宽和低延迟的网络连接,从而为云XR铺路。

熟悉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空间计算”描绘的场景和高通无界XR(Boundless XR)的理念不谋而合。

无界XR是高通在AR和VR领域分布式计算的前瞻性技术方案,它的优势在于可以让XR眼镜获得高质量图形渲染能力和高保真的视觉效果。它还可以充分利用好WiFi 6和5G网络的优势,在5G环境下直连边缘云服务器,WiFi 6环境下实现云端和本地的分离式渲染。

如前文提到,AR/VR设备正朝着小型轻量化趋势演进,用户对产品重量、佩戴体验、发热量等要求变得提高,同时随着显示分辨率提高、传感器数量提升,硬件层面也就需要更大的算力来支撑。

然而,AR和VR眼镜在既需要轻量化,更好的佩戴体验和散热能力,同时又想要更大的算力,这在追求小体积的AR和VR中难以实现,并且这种矛盾也越发明显。虽然现阶段可以通过分体式设计来解决,但仅能作为过渡阶段使用。而一个基于5G网络的分布式云端渲染方案,或将成为未来轻量化AR和VR设备的最佳选择。

作为AR、VR芯片和解决方案的上游厂商,高通已提前预料到这一点,无界XR推出的目标也正是解决这些局限和矛盾。

高通中国区XR业务负责人郭鹏此前向青亭网表示:我们最开始做无界XR理念规划时,长期目标就是基于5G进行云端渲染,现阶段可能是基于5GHz或6GHz的Wi-Fi来实现本地连接,但基于5G技术的无界XR是我们未来规划的重点。

在5G网络和云渲染等技术成熟之前,本地无线串流就是最好的方式。Oculus Quest 2等作为首批无界XR设备,让众多玩家率先体验到无界XR的优势。Oculus Air Link无线串流功能可以让VR一体机玩家更灵活、更便捷的体验到本地PC VR内容,各大bbs上玩家们对该功能讨论的热烈程度也代表了它足够受欢迎。

对于那些没有高性能PC的玩家来说,就无法体验到这些优势了吗?可能你也会有疑问:VR一体机的优势不就是独立工作、无拘无束的使用吗?

是的,而无界XR的目标也正是如此。正如郭鹏所讲,基于5G技术的无界XR才是高通在XR业务上的未来愿景。通过5G网络和云端渲染技术,玩家们既可以获得高质量画面,还可以体验到更丰富的PC VR 游戏 ,更无需借助PC。而这个过程本质就是分离式渲染,把显示和交互放到XR终端,把重型的计算和渲染交给云端,这样就能把5G网络大带宽和低延迟能力、本地AI能力和云端渲染能力等各自的优势共同发挥出来。

由此可见,未来的AR和VR设备在越来越轻便的同时,还能够完成更复杂的任务,这是以往是难以实现的一次巨大升级。随着互联网从智能手机的2D屏幕向AR、VR等三维化的空间计算演变,一个虚实融合、人人可用的空间计算网络将遍布在我们身边,而高通正是希望通过无界XR帮助每个个体更好的向空间计算完成过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953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