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拉康与精神分析

68拉康与精神分析,第1张

雅克.拉康,1901-1981,法国精神分析学家。

他在1919年进入法国巴黎大学进行精神分析和哲学的学习,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偏执狂以及它与个性的关系》,我们中国人读这种学科的人估计很少,能写这种论文的人可能更少了,但是,西方人很多人就是对这种东西感兴趣,我想这的确是体现了他们的科学精神。

拉康对弗洛伊德的新解释,被称为法国精神分析文化思想的主要基石,他的学派被称为法国最大的精神分析学派,但是,他却在1980年宣布解散他的学派。拉康主要通过研讨班的形式来宣传他的思想,宗派性强,语言难懂。

他的主要著作是文集,对西方现代哲学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每一个哲学他的代表作, 比如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强力意志》,《查拉图斯拉如是说》,叔本华的《作为意志表象的世界》,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萨特《存在与虚无》 ,当然这些著作可能大多数是读不懂的,但是如果你感兴趣,这些著作读完以后,那你对生活和思想将会有一个新的认识,真的是别有洞天。

1.早年曾把精神分析看作一门独立的实证科学,但后来强调它是一门人文学科,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他对弗洛伊德进行了重新理解,他认为弗洛伊德理论里面还应该有一些科学的东西在里面,他的差别是早年将其看成了类似自然科学的科学,但后来将它看成了人文。

2.人的欲望是一客观事实,这一事实既不能被还原为外界事物的可欲性,又不能被归结为人的生理本能。

欲望是一种文化现象,没有形成欲望的那些文化条件,人就不会有恰当的可欲对象。

你说,我一定要做一个明星,这个欲望可以达到吗?

那你首先你得有一个欲望的条件,你说你长得那么丑,然后又想要做一个明星,这个欲望你想一下之后就灭掉了,当然,现在看来有些丑的也能当明星,比如像葛优,好多男星我看丑一点反而能当明星,如果不丑的话,当明星反而有点困难。

但是女孩相对来说,基本上都是漂亮的,这个世界我看也有点古怪,男的喜欢漂亮的,女的喜欢有钱的不管美丑,有点美女和野兽的感觉。

现在人的欲望要高得太多了,欲望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欲望,美国人有美国人的欲望。你的欲望可能在美国人一看的话,你的欲望怎么那么低啊。当然,现在中国人的欲望已经不比美国人低了。包括现在女孩打的手机,都要比美国人好多了,他们现在有的手机还是很烂很差的,我们这里更新换代很快。我以为他们很先进,但他们的贫富不均也是很大的,他们现在有的电视机还是凸面的,我们现在这里还有凸面的电视机吗,他们有的还在看两块钱一盘的录像带(国外版权保护得厉害),你说中国还有这种现象吗,没了。

3.精神分析的方法是人文科学的结构分析。

4.精神分析是“语言治疗”,精神分析的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病人的语言。尤为重要的是索绪尔的语言分析的方法也适用于对精神病人语言的分析,因为“下意识的语言一样有结构”。

也就是我针对你语言的分析,就知道了你语言的结构,从而也就可以治疗你的疾病。

1.儿童在六个月左右之后,心理状态进入镜像阶段。镜像阶段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六个月的小孩让他站在镜子面前,他有什么感觉,他知道镜子里的那个人就是他,然后一个小猫也让它让在镜子面前,它没感觉只会很惊恐的样子冲着镜子里的猫叫。

可是六个月的小孩就会知道,他和镜子里的是一样的,这是人类特有的一个心理现象。

2.镜像阶段的欲望反映出人类的特殊性,人类欲望与动物欲望不同之处在于,人想要得到他人的承认。

尤其是小孩,小孩和母亲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小孩往往把他和他的母亲当作不可分割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小孩和镜子的关系一样,小孩和镜子里的小孩是同一回事,小孩和母亲他也看作是同一回事。母亲就是一面镜子。

当然,母亲对小孩也是有这种感觉,如果一个小孩和母亲的关系割断了以后,那真让人撕心裂肺。父亲的关系,当然也悲伤,但父亲和小孩的关系远远没有母亲和小孩的关系那么密切。

3,镜像阶段的特点是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人在想象中等同。

儿童:镜像=儿童:母亲

(主体):(客体)=(自我):(他人)

这里面主体已经没有了,主体被同化了,自我也没有了,也被同化了。也就是说母亲如何对待孩子,母亲是什么性格,都将严重的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4.因为这种想象中的等同,拉康把镜像阶段的心理状况称为想象界。

1.强调俄狄浦斯情结的象征意义。

2.自我与可欲对象的完满结合由于他人(父亲)的出现而被切断,自我因此成为主体,可欲对象成为客体,两者建立起象征关系,同时,主体与他人也建立起象征关系。

在恋母情结中,小孩子与母亲的关系,这种关系完全就是等同的关系啊,母亲的欲望也是我的欲望,两者是联结在一起的,但是突然一看还有第三个人存在着,还有一个讨厌的父亲存在着,父亲的存在导致了自我因此成为了主体。

我和母亲这种割不断的关系同镜子一样贴在一起了。有了父亲这样一个人的存在以后,而且在小孩意识到父亲的存在以后,他才意识到,原来我和母亲还是有区分的。还有另外一个人,我怎么办,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这个主体的存在。

我就是我,这个“我”字就代表了我,是分开的,本来是分不开的。

3,那么,象征关系的建立是把自我与可欲对象的完满结合留在下意识的结果。

象征关系,就是父亲出现了,恋母情结解散了,解散了以后,我和母亲独立了,独立了以后但是还有自我和可欲对象,那种和母亲完满结合的那种状况到哪里去了呢?

结果是留到下意识里面了,因为自我的主体已经建立起来了。

拉康所说的象征规律是用符号象征可欲对象的做法,象征不是意指,而是代替。

就是用能指代替所指,什么叫能指代替所指呢?

比如一个小孩,他在玩一个玩具车,嘴里向妈妈说着,走,过来,这意味着我和母亲已经切断了关系,母亲已经有另外一个词来代替了,于是同我个人就离开了,这样就区分了我和母亲是不同的两个人。

4.能指对所指的代替是适用语言的前提,没有这种代替,人的心理行为将像想象界的儿童一样,身体和器官与他人乃至外界事物处于直接等同的关系。

也就是说精神病患者,实际上永远处在等同的那个想象界里面。

比如说,你一说到牙齿,精神病患者有可能就会感觉到,牙齿在脱落,你明明打了他,他反过来硬说是他打了你,精神病患者乱在什么地方?

乱在他实际上没有主体,他和别人是合一的,在逻辑上他搞不清楚了,你说是谁打了谁吧,他搞不明白,就是说他处在一个想象界当中,没有和外界事物切割开来。

1.语言的象征意义,要用下意识中的欲望来说明。

“下意识是语言的全部结构”。

2.一个人学会了“我”以及其他人称代词的意义,标志着他进入了语言,进入了文化和社会。

“自我是抗拒治疗的中心”。

你说我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离开了想象界,你最小的孩子的时候,他那个我是什么我,他没有概念的,我是镜子里的我,还是自我的我,我和母亲是分不清楚的,但是,你学会了“我”字,就代表你的主体开始独立了。

精神病最大的问题,就是还处在想象的自我当中。

3.人在意识的深处有与他人认同和得到他人的承认的欲望。

这是人类共有特征,我们不管哪个人,在哪个阶段,总希望有人表扬他,得到他人的承认,认同,哪怕只有一个人,他就会有坚定走下去的勇气。

但是,在拉康看来的话,这还是处于想象的结构。

包括读书也是一样,你说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我觉得对好多人的意义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更牛,一个符号,你看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你说这个“生”是什么意思?

符号,目的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承认。好多女孩一看,说研究生以下不嫁,你说研究生就是那么重要吗,硕士那么重要吗,可是符号啊。

因为在一些人的骨子里面,通过这些符号,就可能得到他人的承认。

虽然你已经是自我了,但是人经常要否定自我。又回到儿童阶段那个时候了,虽然你长大了,但是你还是在不断的否定自我,他觉得象征界和想象界是这样一种关系。

4.意义的所指是下意识的欲望,语言的符号功能只能由能指来承担。

能指符号的一连串的联结和转换就是转喻的过程。

比如说,我们用老虎,来比喻勇敢的人,用虎皮比喻老虎,再用斑斓的颜色来比喻虎皮,以至于一个人穿上斑斓服装就有了勇敢的人的象征意义,我们有意识的去理解语言的意义,只是能指符号的无穷转喻,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即他们的所指,那是在下意识层次的欲望运动中生成的。

他把能指和所指分成了两个部分,他认为上面是能指在流动,下面是所指。中间隔了一个屏障。

所指是下意识的欲望,能指是转喻,所指是隐喻。

5.他认为,能指的流转与所指的流动虽然发生在两个彼此分离的层次,但它们却是共时的、同构的。

就是你看,能指在变化,所指也在变化,这两个东西是同构的,能指是语言的东西,所指是下意识的东西。

但是中间,分号的分离,表示能指和所指永恒的分离。也有反常和例外的时候,那就是所指从下意识注入到意识之中,成为语言的隐喻。

表面上是因为胖而去跑啊跑,而潜意识里是在想着杀死迪克。

转喻和隐喻是这么一种复杂的关系,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从理查德到胖,是能指的转喻,但是,减肥是隐喻,杀死迪克这是下意识造成的。所以,这么一连串的对话,和下意识是连在一起的。

这是拉康结构主义的思想,他的思想最突出的就是语言是下意识的结构,这个结构是同构的,就是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语言来分析一个人的下意识结构,也可以分析出一个人的动机。

雅克·拉康 (Jacques Lacan,1901-1981),当代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自弗洛伊德以来最具争议性的精神分析学家”。他著述丰富,见解独到,影响遍及(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哲学、电影研究等领域。

1901年4月13日,雅克-玛丽·爱弥尔·拉康出生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天主教家庭。他的父系曾是巴黎西南部奥尔良地区著名的食用醋生产商,到父亲这里生意移到巴黎;他的母亲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匠家庭,拉康是他们的长子,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

他早年进入天主教会学校斯坦尼斯拉斯中学读书,爱上哲学,中学就开始阅读斯宾诺莎的伦理学著作,成为“无神论者”。日后对体制和权威的反叛初见端倪。

拉康中学毕业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病学。因接触超现实主义、1931年阅读弗洛伊德著作,他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1900年弗洛伊德《释梦》出版,精神分析学正式诞生。1902年,维也纳“星期三心理学社”成立,每周三在弗洛伊德家里讨论精神分析的技术和理论问题,开始时包括弗洛伊德在内只有5人,追随者逐渐增加。1910年,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 (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Association,IPA)成立。法国的精神病学明确反精神分析,直到1926年,玛丽·波拿马、鲁道夫·洛文斯坦因等人成立 巴黎精神分析学会 (Paris Psychoanalytic Society,SPP),学会是国际协会的地方分会。

1932年6月,拉康开始定期接受洛文斯坦因的分析,分析持续了六年之久。

1932年9月,拉康完成博士论文答辩,论文题目为《论妄想性精神病及其与人格的关系》,其大半篇幅是埃梅病例的分析。1931年,埃梅生活受挫,预谋刺杀素不相识的巴黎女明星Z夫人。拉康依据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自我理论,解释说埃梅将理想形象投射到Z夫人身上,使其扮演迫害者的角色,然后对其施以猛烈的攻击,这样,“她就回避了面对自己悲惨的现实,否认了现实的对象,从而保护了自己的理想形象”。埃梅的妄想症是“自罚妄想症”,攻击Z夫人使她成为罪犯,也攻击了自己。

拉康女弟子鲁迪奈斯科在本源意义上定位拉康和埃梅的关系:

1934年1月,拉康与玛丽-路易斯·布隆汀结婚。5月,开始从事分析师工作。11月,加入巴黎精神分析学会。

1934年至1937年间,拉康参加了亚历山大·科耶夫在巴黎举办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研讨班,这让他找到了重述弗洛伊德理论的新角度。

1936年8月,拉康出席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在捷克马里安巴德的第十四届年会,在会上作关于《镜像阶段》的发言,因为超时,发言被会议主席欧内斯特·琼斯打断。对于此事,拉康一生耿耿于怀。结果他没有向大会提交论文提要,这篇论文缺席了。

1937年1月,拉康和布隆汀第一个孩子卡洛琳出生。1938年底,他与好友乔治·巴塔耶之妻、电影明星西尔维娅·马克勒斯发生恋情。

1941年7月,西尔维娅生下拉康的女儿,取名朱迪丝,但父姓随巴塔耶。同年12月,拉康与布隆汀离婚。而西尔维娅与巴塔耶的婚姻关系1946年才正式解除。1953年,拉康才与西尔维娅正式结婚。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军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23日,流亡英国的弗洛伊德逝世。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9年7月,拉康出席苏黎世第十六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提交论文《镜像阶段作为精神分析经验中揭示的“我”的功能构型》,这一论文是对1936年版本的重新阐释。这一次,他得以完整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发言没有被打断。此时,国际精神分析运动的中心移到美国,自我心理学成为主流学派,代表人物安娜·弗洛伊德、海因兹·哈特曼、恩斯特·克里斯、洛文斯坦因。

巴黎精神分析学会内部矛盾重重,硝烟弥漫:关于业余分析师(非医学出身)的实践资格问题,争论时有发生;萨卡·纳什特1949年当选主席后,立即改革学会建制,独揽大权;而拉康的“弹性时间会谈”违背国际上通行的技术规则,饱受争议。

1953年1月20日,拉康当选巴黎精神分析学会主席。6月16日被弹劾,宣布退出巴黎精神分析学会,并加入了丹尼尔·拉加什、弗朗索瓦·多尔多等人成立的 法国精神分析学会 (Association Psychanalytique de France,APF)。

与巴黎精神分析学会的决裂成就了拉康事业中的第一次辉煌。

1953年7月8日,他在法国精神分析学会第一次科学会议上作题为《象征界、想象界和实在界》,第一次阐述他的“三界理论”,并第一次提出“回到弗洛伊德”的口号。

所谓回到弗洛伊德,“回到弗洛伊德的意义,就是向弗洛伊德的意义的返回”。拉康认为,自我心理学片面理解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带入了黑暗的深渊。关于自我概念,弗洛伊德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自我心理学修正了“现实的自我”,认为自我并非本我的产物,而是和本我一样原始,也是从一种“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的。自我心理学视自我为一种防御机能和整合功能,是一个“没有冲突的领域”(哈特曼),并且把坚固自我的防御功能和适应现实的能力视为精神分析治疗的根本目标。

拉康继承了“自恋的自我”,认为自我是依赖于异己的镜像而产生的,自我的所谓自主性其实是镜像认同的产物,而这个认同本质上是一种误认,自我根本上是一个他人。因而分析的目标根本在于让主体穿越自我的幻想,直视自己的欲望的真相,在语言的秩序中辨认出主体的位置。

可以说,“回到弗洛伊德”有着政治图谋,体现了福柯所说的“话语即权力”。

同年9月26-27日,拉康在罗马的国际罗曼语精神分析学家大会上作题为《言语和语言在精神分析学中的功能和范围》的学术报告,俗称《罗马报告》,为自己的弹性时间会谈作理论辩护。

11月18日,他在圣安娜医院开始了他著名的研讨班,研讨班定在每年12月至次年6月的每周三举行,以纪念弗洛伊德的“星期三心理学社”。圣安娜医院时期,拉康采取科耶夫阅读黑格尔的模式,挪用索绪尔、雅各布森的理论,对弗洛伊德的文本进行了创造性重读。

然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并不承认法国精神分析学会,法国唯一被承认的是巴黎精神分析学会。脱离巴黎学会,也就脱离了国际协会。国际协会可以容忍理论上的创新和分歧,甚至可以容忍由此而导致的分裂,但绝不容忍技术上的擅自背离,国际协会的技术规则乃是维系这个帝国统一的一个象征。拉康的“短时会谈”技术成了法国学会申请加入国际协会的一大障碍。

1963年10月13日,法国精神分析学会迫于压力,将拉康从培训分析师名单上除名。

1964年1月15日,第11期研讨班易地巴黎高师开讲,题目为《精神分析学的四个基本概念》。自此,拉康在回归的名义下走向了对弗洛伊德的“超越”,以自己的概念和逻辑来挖掘弗洛伊德理论中所没有言及或未能言尽的东西,并对圣安娜医院时期的古典拉康进行了重新阐释。

同年6月21日,拉康宣布“只身一人”创立法国精神分析学派,三个月后更名为 巴黎弗洛伊德学派 (École Freudienne de Paris,EEP)。法国精神分析运动迎来了第二次分裂。

与法国精神分析学会的决裂再次将拉康的事业推向巅峰。

1966年11月,长达900多页的《文集》出版,拉康社会声誉大为提高。《文集》收录了拉康写于1936-1965年的各类文章28篇,但没有完全依照时间顺序排列,而是采用了回溯性的建构方式。拉康坚信自己早在30年代就“已然”是一个成熟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家。以《镜像阶段》为例,因1936年的文字稿遗失,拉康便将1949的版本放在1936年的位置,以“历史伪装”的方式让自己的思想系统化,让自己的理论呈现出早熟的征兆。

历史惊人地相似。1967年,拉康在学派提出“通关”程序,改革精神分析培训方式,引发了诸多不满。1969年1月底,皮埃尔、瓦拉布热加、奥拉格尼埃等人退出学派,成立“第四小组”,又称 “法语精神分析组织” ,是为法国精神分析运动第三次分裂。三次分裂的焦点都集中在精神分析的培训问题上,只是这一次,拉康不再是受到驱逐的一方。

1968年,巴黎五月风暴之后,精神分析成为社会现象。巴黎第八大学,即文森大学成立,福柯成为哲学系主任,哲学系下面另设精神分析学系,这在法国大学建制史、精神分析学史上前所未有,其系主任为在拉康学派受到冷落的勒克莱尔,老师全部来自拉康学派(法国学会、巴黎学会的许多分析家到了巴黎第七和第五大学,但两所大学没有单独的精神分析学系)。

1969年3月,巴黎高师对拉康下逐客令。11月26日,17期研讨班移师先贤祠对面的法学院,研讨班时间改为每个月的第2、3个周三,但后来这个惯例没有严格遵守。这一时期,拉康径直以“回到拉康”作为目标去完成对弗洛伊德的“超越”。

1972年, 雅克-阿兰·米勒 开始替拉康整理出版研讨班讲演。米勒原为巴黎高师哲学系学生,因激进表述阅读拉康不必参考弗洛伊德而受到赏识,他曾替《文集》编写“索引”,1966年同朱迪丝结婚,成了拉康的乘龙快婿。1974年,已经是文森大学精神分析学系副主任的米勒提倡改组,攫取了领导权,拉康成为精神分析学系科学委员会主任。

米勒在拉康的纵容和支持下专权,在学派内部引起了极大不满,建制大厦摇摇欲坠。结构主义已成明日黄花,拉康也成了前浪,受到学派外部的攻击。

内外交困之下,1980年1月5日,拉康在致学派成员的公开信中宣布解散“巴黎弗洛伊德学派”。2月21日,向想要继续追随他的人宣布他将创立“弗洛伊德事业”。10月22日,“弗洛伊德事业”正式创立,米勒成为钦定的接班人。

1981年6月,埃梅去世,她就像一根阿里阿德涅之线,串联着作为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命运开始和终结的两个端点。9月9日,星期三,拉康逝世,最后一句话是:“我很固执……我正在消失”。

1 吴琼:《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肖恩·霍默:《导读拉康》,李新雨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98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