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是什么?

"息壤"是什么?,第1张

偷息壤与盗火

偷息壤与盗火,在表面上看来,都是为了人类冲撞了神的权威的行为,而完成它们的,也都是为了人的利益不惜反抗主宰神的权威的人类的英雄,他们身上闪耀着的不畏权威的抗争精神、一心为人而不顾自身安危的精神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产。但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是通过这两个英雄的形象体现出来了,主要的区别在于他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神人关系上。

首先看对待自然的态度。在对待“治水”这一问题上,明显体现出的就是一种尊重自然而非与自然斗争态度。鲧的失败在于两处,一是开始的时候他通过人力堵水,结果证明人力想改变自然是不可能的,二是后来偷天帝的息壤治水,开始的时候获得了成功,而一旦天帝发怒收回了息壤之后,水立刻回淹,最终鲧治水失败,这更加说明,能与自然直接抗衡的只有“天”——自然本身——的力量,人力不可及。而鲧被天帝所杀的事情同样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帝和他的息壤是自然力量的象征(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推崇的天道,正是宇宙自然运行的规律,“天”是一个包含自然规律和人附加于其权威和神秘力量的的概念),而鲧治水九年不成并不是他被天帝所杀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他偷了天帝的息壤,这实际上意味着,人只是自然支配下的存在,是不能够擅自掌控自然的力量的,试图如此的人,必将遭被自然所报复,所抹杀。无疑,后来禹用疏导法治水的成功正是一个顺应自然规律而获得成功的例子。现代抗洪抢险时,疏导和堵水的方式实际上是结合起来使用的,尤其是当洪水突然破堤时,堵其实是相当重要的方法,古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治水之后不会没有这样的知识,我们可以说滚2前九年的治水没有治根,但是,将他的功绩一笔抹消并最终判以死刑,这其中有意为之的价值取向则是相当明显了。

普罗米修斯的盗火,则恰好反,本来是神禁止人使用的东西,人却偏偏得到了,并且,人利用这一“禁忌”的力量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恰恰是积极探索自然、利用自然的体现。

其次再看对待主宰神的态度。鲧辛苦治水九年,而最终也是为了治水而偷了天帝的息壤,却被处死,并且,他死后,仍旧凭男身留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却也毫无怨言地继承了父亲的治水事业,尽心尽力,三过家门而不入,且最终功成名就,这其实是很值得玩味的消极反抗的态度和看透自身命运的平静。他最初的偷息壤、尸体三年不化而生禹,都是他对天帝的反抗,而这种反抗并没有普罗米修斯那样强烈的悲壮情感的喷发,而是相当平静的,他知道自己有错误,错在九年都没有为人民把水治好,他也不甘心天帝吝啬于息壤不肯救民,他的抗争方式是自己先顺从天意死去,然后留下生命的延续,用另一种不借助息壤(天帝/自然力量)的方式来治理好洪水,这是鲧以自身的成功向天帝和人民的宣告,也是人类向自然力量的一种宣告,他、他们,将默默的认同并且呈担苦难,服从权威,但是他们将世世代代这样坚忍地生存下去,而这,是颇有中华色彩的忍耐和反抗方式。

相反的,普罗米修斯所受的刑法和他的反抗更多的具有希腊命运悲剧的色彩。他所受的惩罚并不是被处死,而是被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岩上,每天有一只恶鹰去啄食他的肝脏。肝脏被吃掉多少,第二天又恢复原状,直到将来有人自愿代替他为止,这种酷刑都不会结束。他所受的刑罚的方式 与在地狱中一把石头推上山顶石头就又滚落下来的循环、以及在月亮一砍断桂花树桂花树就又长起来一样,也是一种轮回和永恒的象征。在每一次轮回中,痛苦会有起伏变化,但是,每个轮回都以相同的模式上演之后,痛苦就变得永恒而不可摆脱。也就是说,这一场刑罚实际上就是一种神的威严和力量的永恒的展示。而普罗米修斯的抗争也因为这种刑法的形式而具有两个方面。肉体上,他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并且凭借坚韧的毅力忍耐下去,等待酷刑结束的一天,这是以神的方式来放大人的力量,但本质正式希腊对于人的力量极致发挥的重视和推崇。而精神上,普罗米修斯是以自己的预见能力和对命运的深刻理解尽心抗争的,他清楚地知道,这种看似永恒的灾难必然会在某一天结束,甚至,宙斯的王朝也不会是永恒的(虽然后来命运又让事情有变)。他曾经提到,他要保守那个“一种新的婚姻将使诸神之王面临毁灭”的秘密,只有这样他“才能摆脱这些忧伤我体面的镣铐和苦难”。总之,他的抗争虽然也包含着忍耐,但是这种忍耐更多的是建立在对宙斯这一主宰神的权威淡化之上的,他知道这权威的本质,打破这一权威和反抗都是应为他真正明白主宰神也存在有局限和弱点,他反抗的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神,而是“主宰神”的存在本身——毫无疑问的,这就意味着对人的力量和精神的颂扬——希腊文化的精髓。

意思:

1、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

引用:鲁迅《故事新编·理水》:“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

2、泛指泥土。

引证:唐·刘禹锡《答东阳于令涵碧图》诗序:斧凡材,畚息壤。

翻译:砍伐平常的木材,用畚箕装上泥土。

3、栖止之地。

引用:章士钊《<苏报>案始末记叙》:“湖南衡山人陈范梦坡,以江西退职州官求息壤于上海,因买收此报,继续营业。”

读音:xī rǎng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土壤 [ tǔ rǎng ] 泥土;土地。

引证:宋·苏舜钦 《升阳殿故址》诗:“瓦砾虽费犁,土壤颇肥衍。”

翻译:虽然犁地的时候因为有瓦砾费了点劲,但是泥土还是很肥沃的。

例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把一株株幼苗插进肥沃的土壤中。

2、泥土 [ ní tǔ ] 尘土;土壤。

引用:丁玲《母亲》二:“风送来什么香味呀,是春的气息呀,是那带了露水的潮湿的泥土的气味呀。”

例句:泥土不能玷污荷花的洁白和芬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1442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9
下一篇2023-03-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