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熟悉Docker的基本知识和容器服务的基本功能
在容器服务中成功通过一个编排模板创建WordPress博客
准备工作
产品基本介绍(https://help.aliyun.com/document_detail/containerservice/product-introduce/product-intro.html )
注意事项:
容器服务目前在公测期间,需要提前申请公测资格
容器服务创建的按量计费服务器,需要保证现金账户余额不得少于100元
步骤
进入容器服务控制台
创建第一个集群
搜索并查看WordPress镜像
选择模板创建应用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1.进入容器服务控制台
1.1 进入容器服务产品介绍页面
在阿里云首页www.aliyun.com的导航"产品"下浮列表中,选择"弹性计算"分类下的"容器服务(公测中)",如下图:
点击后进入产品介绍页面:
1.2 申请公测
点击"获取使用资格"(首次进入需要申请公测资格)或者直接进入"管理控制台"
1.3 查看指南
进入容器服务的控制台。点击左侧的"指南",进入介绍页面,了解容器服务的基本概念.
如有有更详细的了解,可以查看页面最下方的文档及帮助
2. 创建第一个集群
2.1 进入创建集群页面
点击上图中的"创建集群"链接
2.2 设置集群配置
填写集群名称:yunqi-test2
选择地域(杭州)和可用区(杭州可用区D)
选择操作系统:Ubuntu 14.04 64 位
选择网络类型:经典网络
容器服务为每个集群会默认创建一个按量计费的公网SLB,用于外部访问。
容器服务创建的云服务器和负载均衡目前均为按量计费。
2.3 设置实例配置
选择实例规格:2核4GB(ecs.s2.large)
选择实例数量:1
选择数据盘容量:20G (会被挂载到/var/lib/docker目录,用于Docker镜像和容器的存储。)
设置云服务器密码
2.4 创建集群并查看日志
点击"创建集群"按钮,自动跳转到集群列表页面,集群的状态显示"初始化中"。
点击"查看日志",查看创建集群的过程日志
等待集群状态变化为"运行中"
ps:如果集群创建失败,有可能是当前选择的地域和可用区没有库存,请换可用区或云服务器规格尝试。
2.5 查看节点信息
点击集群名称,展开节点列表信息
点击ip地址(120.55.183.83)的链接,进入节点页面
这个页面描述了当前节点下的容器列表,其中带"system"标签的容器代表是容器服务的系统容器,用来管理每台云服务器:
acs-agent:用于管理docker daemon
tunnel-agent:用于管理容器服务和云服务器的通信
acsrouting_routing:用于管理路由转发
点击左侧的节点监控,查看监控信息
3. 搜索并查看WordPress镜像
3.1 浏览镜像列表
点击左侧菜单"镜像和模板"里的"镜像",如下图
常用镜像:是容器服务挑选的一些最常用的镜像列表
Docker官方镜像:是容器服务从Docker Hub同步过来的Docker官方镜像列表
阿里云镜像:是阿里云提供的容器Hub的镜像列表,按照下载量排序
3.2 搜索一个镜像
在右上角的搜索框,搜索wordpress
3.3 查看镜像详情
点击acs-sample/wordpress镜像的"详情"链接,跳转到阿里云容器hub的镜像详情页面
右侧的"版本信息"展示了该镜像的tag列表
Region和Available Zone的区别:地域(Region)和可用区(AZ:Available Zone)。
理想情况下,我们当然希望云计算能够彻底消除地域的影响,就像我们用电的时候不用关心发电厂在哪里一样。但现实显然没有那么美好,不同地域的机房之间的网络还做不到像电网一样透明。所以在云计算产品的最底层,首先需要考虑不同地域的影响。不同地域之间,一般只能通过公网连通,内部之间网络是不通的。当然,对于云计算服务商来说,为管理需要,一般还是会通过有限的带宽来连通不同地域的机房,用于云计算内部资源管理,以及一些特殊的产品场景,比如跨地域的镜像复制。但因为内部带宽有限,一般不会完全开放给用户使用。
所以,地域就是物理意义上的不同地方的机房,这个不同地方,一般来说距离较远,机房之间用光纤直连的成本较高。并且相对来说会在用户需求量较大的地方部署地域机房,比如阿里云的云服务器的地域在境内有杭州,上海,北京,深圳,青岛,海外已经上线的包括香港、硅谷和新加坡。实际上阿里云一开始是没有上海地域的,因为上海杭州距离较近,部署直连光纤的成本也相对可控,阿里内部之前很多应用都是分别部署在杭州和上海,基本上是当作一个地域来使用的,后来可能因为需求大而分开了。
所以,地域很好理解,就是物理上相隔较远的机房,因为跨地域的机房之间的带宽无法满足内网需求,所以不同地域的机器之间内网是不通的。当然,随着骨干网络等物理层基础设施的发展,未来跨地域内网连通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公共云计算服务商也可能根据用户的诉求,在某些场景开放一些有限的内部网络带宽来做产品,比如,前面说的阿里云的跨地域镜像复制,以及最近推出来的OSS跨地域复制等。一般来说,在数据和存储领域内的产品会先行支持跨地域的功能,毕竟数据容灾是更强烈的需求。
那么,同一个地域之内又分成多个可用区,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原因很简单,IT系统从远古时代就有同城容灾的需求,那使用云计算以后,怎么实现同城跨机房容灾呢?如果用户购买的云服务器无法区分在哪个机房,那么就无法在业务应用层面来设计同城容灾。所以云计算服务商提出了同地域内不同可用区的概念,简单点理解,可以认为就是同城不同机房,云计算服务商会从底层的机房电力/网络等层面仔细设计来保障一个可用区出现故障的时候不会影响到另外一个可用区,当然你要说杭州彻底被钱塘江潮淹没的情况,那可用区也救不了你,要在业务应用层面考虑通过不同的地域来设计异地容灾了。
所以,简单来说,可以将地域理解为不同城市的机房,将可用区理解为同一个城市的不同机房。当然,实际上不同可用区也可能是在同一个机房,可用区的概念严格来说是按照电力和网络设备等相互独立来设计的。同一个地域内的不同可用区之间,内网是连通的,但是网络的响应时间会有差异。下面是我用阿里云杭州地域做的一次ping的测试,来观察同地域不同可用区之间的网络情况。
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