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矿物成因及演化

粘土矿物成因及演化,第1张

粘土矿物作为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的主要矿物成分和风化成土过程的新生矿物,其形成和演化过程实质上代表了岩溶环境中碳酸盐岩风化成土机理和演化过程。从1807年F.Buchanan提出红土这个术语以来,人们对红色风化壳中粘土的研究虽有近200年的历史,但对红色风化壳成因及粘土形成机理的认识仍众说纷纭。近年来,由于电子显微镜技术(如Mircoprobe、SEM、TEM)和表面分析技术(如XPS、XAS、EXAFS)在化学风化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对花岗岩、玄武岩和长石砂岩等岩石风化成土机理的研究发展迅速,提出了新的风化成土机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红色风化壳微结构和矿物表面成分与结构在风化过程中动态变化的深入认识。

研究表明,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的形成是溶蚀作用、淀积作用和交代作用同时存在、相互促进和共同作用的结果。这3种风化成土作用决定了红色风化壳中粘土矿物的形成方式和演化途径。红色风化壳中粘土矿物的形成主要有3种机理:一是直接由溶蚀作用产生的溶液中沉淀,如风化成土初期的埃洛石、有序度较差的高岭石和水铝英石等;二是原生矿物被粘土矿物交代,如伊利石、高岭石等;三是粘土矿物顺序风化的产物,如蛭石、绿泥石/蛭石间层矿物、有序度较高的高岭石及三水铝石等,这种转化是与风化成土作用的演化及风化强度相联系的。根据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的粘土矿物组合和微结构特征推测,粘土矿物的形成和演化具有多途径和多阶段性,至少存在3个演化序列:水铝英石→埃洛石→高岭石→三水铝石、伊利石→蛭石→绿泥石/蛭石混层矿物→绿泥石→三水铝石和伊利石→高岭石→三水铝石。高岭石和三水铝石的富集反映了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已达到风化成土作用的最高阶段,但在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剖面中下部或风化成土作用初期也可有少量高岭石和三水铝石的分布,这是在风化成土作用初期强烈淋溶条件下,由溶液中直接沉淀形成的高岭石和三水铝石,而不代表红色风化壳的发育程度和演化阶段。

矿物鉴定和研究的物理方法是以物理学原理为基础,借助各种仪器,以鉴定和研究矿物的各种物理性质。主要方法有:

(一)偏光显微镜和反光显微镜鉴定法

偏光显微镜和反光显微镜鉴定法是根据晶体的均一性和异向性,并利用晶体的光学性质而鉴定、研究矿物的方法,也是岩石学、矿床学经常使用的一种晶体光学鉴定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时,须将矿物、岩石或矿石磨制成薄片或光片,在透射光或反射光作用下,借助显微镜以观察和测定矿物的晶形、解理和各项光学性质(颜色、多色性、反射率,折射率、双折射、轴性、消光角以及光性符号等)。

透射偏光显微镜用以观察和测定透明矿物(非金属矿物)。在装有费氏台的偏光镜下,还可用来研究类质同像系列矿物的成分变化规律以及矿物在空间上的排列方位与构造变动之间的关系。借此可以绘制出岩组图,用以解决地质构造问题。

反光显微镜(也称矿相显微镜)主要用以观察和测定不透明矿物(金属矿物),并研究矿物相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他特征,借以确定矿石矿物成分、矿石结构、构造及矿床成因方面的问题。

(二)电子显微镜研究法

电子显微镜研究法是一种适宜于研究1μm以下的微粒矿物的方法,尤以研究粒度小于5μm的具有高分散度的粘土矿物最为有效。可分为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简称: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简称:TEM)两种方法。

粘土类矿物由于颗粒极细(一般2μm左右),常呈分散状态,研究用的样品需用悬浮法进行制备,待干燥后,置于具有超高放大倍数的电子显微镜下,在真空中使通过聚焦系统的电子光束照射样品,可在荧光屏上显出放大数十万倍甚至百万倍的矿物图像,据此以研究各种细分散矿物的晶形轮廓、晶面特征、连晶形态等,用此来区别矿物和研究它们的成因。

此外,超高压电子显微镜发出的强力电子束能透过矿物晶体,这就使得人们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直接观察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的愿望得到实现。

(三)X射线分析

X射线分析法是基于X射线的波长与结晶矿物内部质点间的距离相近,属于同一个数量级,当X射线进入矿物晶体后可以产生衍射。由于每一种矿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其衍射图样也各有其特征。对这种图样进行分析计算,就可以鉴定结晶矿物的相(每个矿物种就是一个相),并确定它内部原子(或离子)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因此,X射线分析已成为研究晶体结构和进行物相分析的最有效方法。

(四)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各种化学元素在受到高温光源(电弧或电火花)激发时,都能发射出它们各自的特征谱线,经棱镜或光栅分光测定后,既可根据样品所出现的特征谱线进行定性分析,也可按谱线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方法是目前测定矿物化学成分时普遍采用的一种分析手段。其主要优点是样品用量少(数毫克),能迅速准确地测定矿物中的金属阳离子,特别是对于稀有元素也能获得良好的结果。缺点是仪器复杂昂贵,并需较好的工作条件。

(五)电子探针分析

电子探针分析是一种最适用于测定微小矿物和包裹体成分的定性、定量以及稀有元素、贵金属元素赋存状态的方法。其测定元素的范围由从原子序数为5的硼直到92的铀。仪器主要由探针、自动记录系统及真空泵等部分组成,探针部分相当于一个X射线管,即由阴极发出来的高达35~50kV的高速电子流经电磁透镜聚焦成极细小(最小可达0.3μm)的电子束———探针,直接打到作为阳极的样品上,此时,由样品内所含元素发生的初级X射线(包括连续谱和特征谱),经衍射晶体分光后,由多道记数管同时测定若干元素的特征X射线的强度,并用内标法或外标法计算出元素含量。

(六)红外吸收光谱

简称红外光谱,是在红外线的照射下引起分子中振动能级(电偶极矩)的跃迁而产生的一种吸收光谱。由于被吸收的特征频率取决于组成物质的原子量、键力以及分子中原子分布的几何特点,即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内部结构,因此每一种矿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吸收谱,包括谱带位置、谱带数目、带宽及吸收强度等。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样品一般需要1.5mg,最常使用的制样方法是压片法,即把试样与KBr一起研细,压成小圆片,然后放在仪器内测试。

目前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在矿物学研究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根据光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可以推断未知矿物的结构,是X射线衍射分析的重要辅助方法,依照特征峰的吸收强度来测定混入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此外,红外光谱分析对考察矿物中水的存在形式、配阴离子团、类质同像混入物的细微变化和矿物相变等方面都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为了进一步查明吐哈盆地砂岩铀矿各地球化学分带中粘土矿物的蚀变与转化特征、形态特征和产出状态,对样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微观特征的分析。

图7-9 伊利石X-射线衍射能谱图

表7-6 伊利石元素组成

1.蒙皂石

蒙皂石中分为二八面体和三八面体两个亚族。蒙脱石是二八面体亚族的一个常见成员,常见于沉积岩;皂石是三八面体亚族的常见成员,常见于铁镁质岩浆岩的蚀变产物蛇纹岩中。

根据X衍射谱图特征和扫描电镜下观察,本区粘土矿物中蒙皂石基本为二八面体的蒙脱石。

蒙脱石呈丝状、片状,分布于颗粒表面(图版11图4),在扫描电镜下,蒙脱石的集合体常呈花朵状、蜂巢状等形态或充填于颗粒之间。蒙脱石是砂岩中的主要粘土矿物。

2.高岭石

高岭石是砂岩中常见的粘土矿物。它一般以很细小的集合体出现,在扫描电镜下容易分辨它的形态。高岭石集合体形态多样,在本次研究中观察到主要有蠕虫状(图版12图1),这是由每个片状单晶面(001)平行沿c轴方向叠加形成的,其“蠕虫”长度一般2~4mm,这种高岭石一般在煤系地层岩石中常见。风琴状集合体(图版12图2、3),多以孔隙充填的形式存在于粒间或颗粒表面(图版12图4、5、6),高岭石容易产生微粒迁移,堵塞孔隙通道。

3.伊利石

伊利石(Illite)集合体在电镜下常呈不规则片状,常平行于颗粒表面呈鳞片状排列或贴附于颗粒表面(图版11图5和6)。这种伊利石常出现于成岩早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2205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