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个国家在南极建站

多少个国家在南极建站,第1张

1,目前,世界上有20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

中国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始于80年代初.1980年1月,中国首次派出两名科学家赴澳大利亚的南极凯西站,参加澳大利亚组织的南极考察活动,从而揭开了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序幕.我国从1984年开始独立组织南极考察以来,已经成功地组织了19次南极考察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其中有不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成为国际南极科学考察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如何去南极?

前往中国南极长城站的考察队员一般从北京乘国际民航前往,沿途可能经日本、美国换机后,抵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然后乘智利民航到智利南部城市彭塔阿雷纳斯,再转乘智利空军飞机至长城站.从长城站返回时,先乘智利空军飞机至彭塔阿雷纳斯,乘智利民航抵圣地亚哥,然后乘飞机返回北京.一般每2~3年,我国都要派考察船赴南极长城站进行补给和科学考察,此时考察队员将乘船前往长城站.

由于中国南极中山站没有空中航线,所以去中山站的考察队员将乘船前往.我国一般每年都派考察船赴中山站进行补给和科学考察.考察船现在通常从上海启航,沿途将穿越赤道,经澳大利亚后,过西风带抵达中山站.

3.现在担任中国南极考察航渡任务的船是哪一艘?

“极地”号于1994年退役之后,担任中国南极考察航渡任务的船是“雪龙”号船.

“雪龙“号原系乌克兰赫尔松船厂1993年建造的一艘具有B1*级破冰能力的破冰船,自重1 1 4 0 0吨,功率为1 7 9 2 0马力,最大航速为1 8节,续航能力达1 . 8万海里,可以一口气从地球北极驶到南极.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 9 9 3年3月2 5日建造完工的这艘船,原设计为北极地区多用途运输船,具有较强的破冰能力.能以0 . 5节航速,连续冲破1 . 2米厚的冰层.船装可调式螺旋桨,航行时操作灵活,利于破冰.用E级钢板制作的船体,即使在零下4 0摄氏度的严寒气候下,也不会变性.

4,“雪龙”号船拥有哪些设施?

“雪龙”号船装备了各种先进装备和科学考察仪器,船上设立的气象中心,可以接收卫星云图等气象资料,为本船在气候极其恶劣又变化无常的极地海区航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位于二层的水文资料采集室,集中了一大批先进的科研仪器,其中有用于搜寻鳞虾及其他南极水生动物的鱼探仪,可在走航时测定海水流速、方向的多谱勒海流计以及用于测量海水温度、盐度、深度的“C T D”等.加上数据处理中心、样品间、伸缩吊车等配套设施,科研人员可在船上进行一系列海洋考察与研究项目.船上还设有健身房、图书馆、卡拉O K厅、医疗室、手术室等文娱、体育、卫生设施,并有一个小小的游泳池.“雪龙”号是一个流动的科学实验室,也是南极考察队员的一个温暖的“家”.,

5,参加人类首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中国科学家是谁?

人类首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探险队队员来自中国、法国、英国、前苏联、美国和日本.

1989年7月25日,探险队从美国飞抵我国长城站,7月28**们从南极半岛顶端出发,依靠狗拉雪橇和滑雪板,由西向东,穿越南极最高峰——文森峰山脚,到达南极点美国考察站,又穿越从南极点到前苏联东方站之间“不可接近地区”,翻越东部的极地高原,于1990年3月3日到达终点站——前苏联和平站.探险队历时220天,艰苦跋涉5986千米,完成了人类有史以来唯一一次国际合作横穿南极大陆的伟大壮举,赢得了世界人民的瞩目与尊敬.

中国参加横穿南极大陆的是当时43岁的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冰川学家秦大河.他沿横穿路线进行冰川考察,每隔50~70千米设点挖雪坑(1~1.5米深),测定冰雪参数和冰雪采样,共设100个站位,采取800个样品,获得了第一手完整的研究资料.

南极点有何建筑和设施

随着大陆冰盖的移动,当年的阿蒙森和斯科特留在南极点的国旗、账篷等遗物已经“搬了家”,在大约相离今天的南极点2000米的50米冰层下.位于南极点的美国南极考察站阿蒙森一斯科特站始建于1957年.这年,美国海军工程兵在赛普尔的指挥下,从麦克默多站飞行了8个小时,在离南极点13公里的地方降落,用狗拉雪橇的方法运去建筑物资,靠太阳辨别方向,找到了南极点,建立了一个简易站.现在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是1975年建成的.它的主要建筑物,是由一座半埋在冰雪中的高l 5.8米,直径50米的铝制圆顶建筑物和四座独立的建筑群组成.室内设备齐全,装饰华丽,建有实验室和图书馆等.该站是为了纪念最先到达极点的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用他们的名字命名的.

l975年建成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也偏离南极点.为此,该站的考察队员.每年的元月1日都要用仪器测量一次南极点的位置.插上一个新的标记.该站的补给全部由飞机来完成,站上设有通讯中心、气象中心、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站等建筑.由于该站处在极特殊的地理位置,可以对赤道以南的任何向太空的发射物保持全方位的观察,便于跟踪围绕地球的人造卫星;极点又是进行大气科学和地球物理研究的极好场所.正因为如此,美国在此建站并且不惜代价配备了各种精密仪器,充分发挥了它的技术优势,取得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成果,同时也吸引着各国科学家.

南极第一城在哪里?

美国的另一个科学考察站——麦克默多站,是所有南极考察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该站1956年建成,有各类建筑200多栋,包括10多座三层高的楼房.麦克默多站是美国南极研究规划的管理中心,也是美国其他南极考察站的综合后勤支援基地,建有一个机场,可以起降大型客机,有通往新西兰的定期航班,此外,在站附近,有两座小型机场.这里还建有大型海水淡化工厂以及一座原子能发电厂(为防止污染现已撤离),建有大型综合修理工厂.麦克默多站的通讯设施、医院、电话电报系统、俱乐部、电影院、商场一应俱全,仅酒吧就有4座之多.麦克默多站还有私人工程公司,在麦克默多站周围和较远处的各种实验室里,每年冬季有近200名,夏季有2000多名科学家在从事各学科的考察研究.每年在这里工作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外籍科学家都在20~50人左右.每年的夏季,一架架大型客机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把成千名游客运往这里,以观光南极洲的风采.麦克默多站的夏季,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就像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故有“南极第一城”的美称.

俄罗斯南极考察站有什么特点?

美国在南极洲的考察基地以大著称,俄罗斯(前苏联)在南极洲的考察基地则以数量多、分布广而闻名,在南极大陆周围,共分布着俄罗斯的8个常年考察站和6个夏季考察站.由于俄罗斯财政紧张,现大多暂时关闭.

俄罗斯的青年站,在规模上仅次于麦克默多站,该站建于1962年,以后几经充实、扩建,现在不仅有大功率的无线电中心,还有向大气发射气象火箭的基地,有装备良好的科学馆、实验室和计算中心.该站是苏联在南极的气象中心,与和平站一起服务于它在南极大陆周围的船只,为飞机和船只的安全提供气象保证.该站主要的科学研究项目有:极光、电离层物理学、地磁学、冰川学、海洋学等.该站建有大型机场,飞机不定期地飞回本国.

南极最高的考察站是哪一个?

俄罗斯的东方站是所有南极考察站中海拔最高的一个,海拔3600米.这里空气中的含氧量很低,相当于其他大陆5600米高的空气含氧量.东方站几乎是南极洲最冷的地方,1983年7月21日,测得一89.2度,人们将这里称为南极的“寒极”;在这里冰川学家打出了世界最深的钻孔,深达2600米(计划打到3700米);由于这里气候酷寒而且风大,被称为南极不可接近地区.该站一般有30名左右的工作人员,主要从事地球物理、高层大气物理、气象学、环境学和冰川学方面的研究.

日本的昭和站是什么样?

在纷纷南进的征程中,不甘落后的是日本人.第二次大战结束后不久,在经济尚未恢复的1956年夏季,日本南极考察探险队乘“宗谷”号破冰船,在东南极的吕佐夫一霍姆湾一带考察,于1957年1月29日建成昭和站(南纬69度、东经39度).该站坐落在南北长、东西宽的一个露岩岛上,海拔高度为43米.该岛与南极大陆之间隔着有5公里宽的翁古尔海峡.该站经过多年的扩建和完善,目前已有20幢建筑和3座发电站,总建筑面积已达2900平方米,各种车辆装备40多台,每年在站上越冬人员为30名左右.该站处在极光带,几乎每天都有极光可见,因此是开展高空大气物理学研究的极好场所.该站建有4座火箭发射装置,在这里发射探空火箭是深测高空的理想手段.

昭和站的建立,曾为日本南极考察队到达南极点的考察立下汗马功劳,也是日本南极考察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最多的站.

英国的南极考察站重要进行哪些研究工作?

英国在南极建立了7个考察站,主要进行大气科学、地球科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其中大气科学共分三个专题项目:气象学(包括气候、臭氧、太阳辐射、污染)、磁学(包括绝对磁场、磁脉动)、电离层(包括太阳与地球的关系、磁大气层科学).

英国在南极的考察站处于有利的地理位置,对理论研究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因此,对其资料的质量,他们自称享有很高的国际威望,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因粒子降落和大气结构变化所出现的各种现象.英国在地球科学和生物学的研究上也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丰富了整个南极研究的理论宝库.

南极最小的常年考察站是哪一个?

南极考察站几乎都是在各国政府的直接支持下建立的,但在众多的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只有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建立的“世界公园”站是唯—不属于主权国家的常年科学考察站.还有一个由捷克民间组织建立的“常年越冬站”也十分特别.它就是建在南设得兰群岛的纳尔逊岛冰帽上的捷克斯洛伐克站,这个站是现存的各国南极常年科学考察站中最小、条件最差、人数最少的常年考察站了.它的全站建筑仅是两座不到10平方米的木板房,无水、无电、无任何通讯设备,仅有2名队员在这里度夏和越冬考察.两名捷克队员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守在一个孤岛上,在风暴肆虐的南极隆冬,仍然坚持常年生物考察和气象观测,精神难能可贵.

各国在南极的考察站为何多建在沿岸?

南极考察站一般选在南极大陆沿岸,而且地势相对平坦.之所以选在大陆沿岸,主要是考虑大船不能靠近陆岸,要用小艇卸运物资.这样就便于登岸,物资卸运方便,补给容易,而建立在内陆的考察站,又必须用飞机或雪地车再将物资转运一次,费时费力.同时因为沿海岸地域一般比内陆温度偏高,冰雪融水易形成较大的湖泊,考察站就有了充足的淡水资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污水的排放问题,按照《南极条约》有关保护环境的规定,污水必须经过严格处理才能排放到海中,为了达到排放标准,就要增加净化设备,为了节约经费,减少和缩短入海的管道,考察站建在南极大陆边缘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大多数的南极考察站都建立在沿岸.

南极考察站的选址有什么原则?

要在南极洲建立一座科学考察站,首要的任务是选好站址.也许很多人会感到奇怪,南极洲那么大的地域,还不是随便找块地方就行了.问题并不那么简单,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建站的条件;其次是有没有科学考察的价值.根据分布在南极洲的50多个常年科学考察站和100多个夏季站的情况,各国在南极洲选择站址的条件基本是相同的,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条.首先,有裸露基岩的地域.考察站之所以要建在裸露的基岩上,主要是因为对建房的地基要求极为严格.建立在基岩上的房屋更能有效抵御南极狂风的袭击.其次,人员和物资运输要尽量方便,最好建立在沿岸.第三,要有利于综合性内科学考察.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建站的区域,必须有科学考察的价值,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决策者首先要想到的.因为千里迢迢到南极就已经非常不容易,再把考察站建立在荒凉的大陆,又要付山极大的艰辛,若再没有科学研究的价值,简差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说这—条标准也是各国选择站址的—条至关重要的条件.

南极内陆考察站的用水是怎样解决的?

建在南极点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以及苏联的东方站,都建在冰盖上,他们又是怎样解决淡水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取冰雪来化水,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能源消耗.为了减少人力的消耗,有的内陆考察站在蓄水池边缘建立一堵弧形墙,利用风吹雪进入蓄水池.一旦蓄水池内的水少了,就用推土机往蓄水池内推雪,经过加温以保持池中有足够的生活用水.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如何保护南极环境?

为保护南极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中国南极考察队要求全体队员遵守南极条约有关条款,严禁追逐、惊吓动物,更不准伤害和捕捉;不经站长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采集各类标本样品,科学考察采集标本、样品,要在统一组织领导下进行,并登记造册;不得进入动植物保护区,保护南极植被,不准毁坏和任意采集;保护南极地区的纪念物,不准乱刻乱划;要爱护友邻站的建筑、设施和装备;外出考察的一切废物(包括大便)都要带回考察站统一销毁.

最先进入南极圈的人是谁?

1773年1月17日,载重为462吨的英国“决心”号船,共有船员193人,在船长库克的率领下作环球航行时,在东经30度附近进入南极圈,这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向南到达最远的距离,库克及其船员亦为最先越过南极圈的人.

第一个到达南磁极的人是谁?

人类为了登上南磁极点,查明它的确切位置,曾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南磁极的位置最早是由爱尔兰人沙克尔顿率领的探险队于1909年查明并确认的.1907年,沙克尔顿组织了一支探险队,雄心勃勃地试图征服南极点相当时南磁极的实地位置.到1909年1月9日,沙克尔顿的探险队到达南纬88度23分处,离南极点只有160千米的路程了.这时,猛烈的暴风雪刮得他们晕头转向,由于缺乏食物和体力不支,如果硬撑下去就可能全军覆没.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们只得派出一支小分队,穿越南极大陆的冰盖,向南磁极前进;最后这支小分队终于到达了南磁极,并且测定它的位置是南纬72度25分、东经155度16分.探险队的澳大利亚队员莫森,在征服南磁极的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是他找到了英国人罗斯几经努力都没能找到的南磁极具体位置.后人为了铭记莫森作出的贡献,将澳大利亚的一个南极考察站,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莫森站”.

最先横穿南极大陆的探险队是哪一个?

1957年底,由英国12人组成的探险队,在极地探险家富克斯的率领下,从威德尔海沿岸的谢克尔顿考察站出发,历99天,行程3,437千米,终于在1958年3月2日到达罗斯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从比较短的路线,完成横越南极大陆的壮举,成为最先横越南极大陆的探险队.

我国南极考察船怎样进行气象预报?

船舶在极地海区航行、作业或停泊时的气象保障非常重要,而且难度更大.我国南极考察船的气象服务由船上的气象保障组来完成.气象保障组把本船实时观测的气象资料,同接收卫星云图、邻近国家气象台站的传真图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做出未来24~48小时的气象预报和实时冰情预报,准确性比较高.结合国内有关单位的配合,还可作出48小时以上的天气形式分析,提供给船队领导参考.但由于极区气象复杂多变,加之预报经验不足,也偶有失误.

中国南极考察训练基地在哪里?

南极考察训练基地必须具备类极地的环境,我国的南极考察训练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亚布力滑雪场.1986年3月,中国第3次南极考察队首次在这里进行冬季训,以后各次队均在这里进行冬训.

亚布力滑雪场是中国最大的条件最好的高山滑雪场,曾经成功地举办过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各项雪上比赛项目.滑雪场位于黑龙江省完达山脉张广才岭大锅盔山的北麓,距哈尔滨市260公里,交通比较方便.该滑雪场最高海拔高度为1374米,属于小山区气候,冬季比较寒冷,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25摄氏度左右,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3摄氏度.该地区降水量丰富.每年10月中旬开始降雪,直到次年5月初山顶仍有积雪,一年的积雪期可长达半年之久.因此,亚布力滑雪场的自然环境完全适合类极地训练.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怎样进行冬季训练?

冬季训练是南极考察队员训练中的重要一环.训练时间一般在每年2至3月份,练的主要内容有,了解南极自然地理概况、中国南极考察概况和本次考察队的主要任务;野外进行滑雪、雪中登山、冰中脱险、宿营、挖雪沟和雪洞、滑落停止(翻身保护)和位置确定、方向识别等.

通过冬季训练,使队员掌握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和登山要领,尤其要掌握组结式登山技术;学会当人员或车辆陷入冰缝时如何通过绳索迅速进行自救和互救的方法;掌握当人员从冰坡上下滑时迅速用冰镐和准确的动作使下滑停止的要领;学会雪地挖洞或挖沟进行避难的方法;掌握宿营地点选择、帐篷架设的步骤和方法,并学会用煤油打气炉和高山气炉进行野炊;学会使用地质罗盘和手持式卫星定位仪(GPS)确定位置和识别方向等.

外国南极考察队员也要进行训练吗?

为了使南极考察队员适应南极恶劣的自然环境,取得在南极地区行动的自由,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圆满地完成各项科学考察任务,各从事南极考察的国家无不对考察队员进行严格的训练.

训练的目的是使南极考察队员熟悉下一年度的南极计划,内容一般包括野外训练以及根据各自特定的岗位接受专业课程的培训.

外国南极考察队员如何进行野外生存训练?

野外训练课程是各国南极考察训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一般课程包括在帐篷中露宿;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甚至是在冰天雪地里如何进行工作;如何应付南极常见的环境困难,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巧.

整个课程涉及在南极环境下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着重于生存技巧.虽然有一些考察队员可能不想离开考察站从事野外跋涉,但是在冰雪中,在极端寒冷的条件下,以及在低能见度情况下的安全问题是与所有考察队员息息相关的.训练内容包括导航、在冰雪中行进、救生技术、野外设备操作、搭帐篷、制造紧急隐蔽处、搜索和救护、越野滑雪、攀冰技术、使用无线电台和野外急救技术等.

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中国人是谁?

世界上大约有3000多入到过南极点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原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高钦泉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学家张坤诚,应美国国家科学院极地研究委员会的邀请,于1985年初抵达南极点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进行友好访问,他们是最先到达南极点的中国人.

1984年底,高钦泉、张坤诚从北京出发,到达飞往南极点的前进基地——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市,然后换乘LC—130大力神飞机飞往南极.这种飞机是往返南极点的主要交通工具,尽管机身很重,但性能很好,行动方便灵活.它与一般飞机不同,除起落架外还配有雪橇,因而不论在陆地区还是在冰原上都可以起落,很适宜在南极洲这样的特殊环境中使用.南极的气象条件复杂,飞往南极的飞机每隔l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要收听1次天气预报.由于天气原因,他们飞往南极点的时间表曾改变了好多次.

1985年1月11日,他们终于遇上了好天气,顺利地飞到南极点.在到达南极点的当天,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亲手把中国的五星红旗升起在南纬90度的上空,同时还把一个指向中国北京的指向标插在南极点上.

谁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中国女性?

世界各国赴南极考察的人员很多,但女性却寥寥无几.而我国妇女却从一开始就参与了中国的南极考察.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华梅,是我国第一位登上南极的女科学家.1983年11月,她应新西兰政府的邀请,受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派遣,与另一位科学家许昌,参加了1983~1984年新西兰组织的夏季南极考察,地点是新西兰斯科特站,考察地质专业.

到达南极洲的第一位中国记者是谁?

1979年1月15日至2月3日新华社驻智利记者金仁伯,访问了智利在南极半岛上建立的3个站,以及苏联的别林斯高晋站和阿根廷的奥卡达斯站.他是到南极洲采访的第一位中国记者.此后几乎每一次南极考察和北极考察都有记者随队参加,他们写文章、拍照片,摄录象,把中国的南极考察工作介绍给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第一批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科学家是谁?

1980年1月6日至3月18日应澳大利亚南极局的邀请,中国选派董兆乾和张青松2人首次赴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进行为期47天的科学考察与访问,他们是第一批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科学家.此间,他们还访问了美国的麦克默多站、新西兰的斯科特站和法国的迪·迪尔维尔站.

第一批到达南极洲的中国少年是谁?

1986年1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举行了“中国少年纪念标”揭幕仪式.共青团中央少工委从亿万少年儿童中挑选出2名少先队员代表杨海兰和吴弘,赴长城站参加揭幕式.他俩是第一批到达南极洲的中国少先队员.

谁是横穿南北极的环球探险第一人?

1979年9月2日,英国兰努尔夫·菲内斯爵士辞别了查尔斯王储,率探险队乘“本杰明·鲍英”号船驶离英国的泰晤士河,从而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穿越南北极的环球探险.他们在穿越南极大陆途中,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1981年1月11日到达了新西兰的南极站——斯科特站,历时75天.1982年夏季,爵士和伯顿两人乘雪地摩托车,离开北冰洋的埃尔斯米尔岛北岸的越冬地,去征服最后的路程——北冰洋.一路上因冰墙太多,他们舍弃了雪地摩托车,拉起装有72千克物资的玻雪橇,一步步地向北极点挺进.他们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终于在1982年4月11日胜利到达北极点.经过99天的艰苦跋涉,他俩终于走出冰海,回到“本杰明·鲍英”号船,当他们返回英国时,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至此,历时3年的首次穿越南北两极的探险结束了,行程达56000千米.

中国如何开展南极内陆冰盖考察?

中国的两个南极考察站虽然都建立在南极沿岸,但至今已经成功地组织了三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1997年1月18日,有8名队员参加的中国首支内陆冰盖考察队,驾驶三辆雪地车从中山站出发.此后14天里,队员们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深入冰盖300千米,钻取到两支50多米长的冰芯.从这些冰芯中可以分析出近2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状况.

1998年初,又开展了第二次内陆冰盖考察,深入内陆近500千米,钻取到50余米深的冰芯.

1999年1月11日,第三次冰盖考察队深入到南极内陆1100余千米的A冰穹地区,在海拔3800多米高的冰盖上,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钻机,钻取到百米深的冰芯,打破了我国冰芯钻探的最高纪录.据测算,该冰芯的“年龄”,起码超过600岁.这次获得的冰芯,为南极科学研究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我们为什么要在南极冰盖上钻取冰芯?

南极考察队员在南极冰盖上钻取冰芯样品是非常不容易的,有的深冰芯的钻取要在南极高原上建立设施齐全的考察站,花费无数的人力物力,费时几年才能完成.当然,科学家在北极的一些冰川和青藏高原的冰川上也钻取冰芯,但较在南极要容易一些.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的冰川是由每年的降雪堆积成的冰层所构成,冰雪将大气中降落的各种物质完好地储存起来,因此,冰芯提供了自冰川形成以来气候的全部历史记录.通过对钻取冰样的研究分桥,可以了解全球气候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判别人类活动(特别工业社会以来)对全球环境的影响,还可以获知天体和地球演化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因此,冰雪是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重要宝库.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这也是中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中国南极昆仑站 国家海洋局2008年10月16日宣布,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于10月20日从上海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中山站改造建设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等任务。这意味着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站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目前,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建成。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我国南极考察队,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建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南极恶劣环境中迎难而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建设中国南极昆仑站作出突出贡献的全体考察队员表示诚挚的问候,并遥祝考察队员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建成后的昆仑站,将成为世界第六座南极内陆站。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说,这将实现中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扩展的历史性跨越。 昆仑站的建成意味着,中国将成为第一个在南极内陆建站的发展中国家。魏文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虽然是南极的迟来者,起步较晚,但近些年随着国力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前进的步伐相当快。“昆仑站将是中国南极科考的又一个里程碑。” 从科学考察角度看,南极有四个最有地理价值的点,即极点、冰点(即南极气温最低点)、磁点和高点。此前,美国在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俄罗斯人的东方站位于冰点之上,磁点则是法国与意大利联合建造的迪蒙迪维尔站,只有冰盖高点冰穹A尚未建立科考站。 2005年1月18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从陆路实现了人类首次登顶冰穹A。同年11月,中国又首次对中山站与冰穹A之间的格罗夫山地区进行为期130天的科学考察活动。由于率先完成冰穹A和格罗夫山区的考察,中国最终赢得了国际南极事务委员会的同意,在冰穹A建立考察站。 2008年1月12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再次登上冰穹A,为建站做了最后准备。“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具备了向南极内陆纵深进入的能力。”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说。 编辑本段选址 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将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中山站建设改造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等任务。 据介绍说,第25次南极考察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立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这也是我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经专家论证并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南极内陆考察站的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 由于选址在冰天雪地中,雪层会不断积累,因此该考察站考虑了年积雪速度,设计寿命为10年。 编辑本段命名 国家海洋局2008年10月16日还公布了南极内陆站的站名——“中国南极昆仑站”。对此,相关人员介绍说,这个名字是经过网络征集的站名,一是因为“昆仑”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长城是我国著名的人文景观,中山是取孙中山先生的名字,而昆仑则是自然景观,这几个名字相得益彰。”此外,该站建在南极大陆的最高点,而“昆仑”则意味着高山,象征着制高点,因此最终入选。 编辑本段考察 据报道,选择在这一地区建立新的南极考察站是因为该地区具备全球独一无二的科学考察价值。首先,中国人已经领先世人成功到达了冰穹A地区,但冰芯钻探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必须要建立长期的考察站作为支持,才能进行长期钻探冰芯。 考察站组 “目前,人类在全球地面上观测到的极端最低气温,是前苏联南极东方站观测到的-89.2℃,而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地区年平均气温比东方站还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说,“无论气候如何变化,我们仍有希望在昆仑站观测到最新的全球极端最低气温。”另外,“在那里建立天文观测站相当于在太空站观测天文,有助于研究暗物质、暗能量。” 编辑本段昆仑站设计 根据规划,昆仑站的近期目标是建成可供15至20人夏季科考的度夏站,3至5年后,再逐步升级扩建为满足科考人员越冬的常年站。 昆仑站的总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张翼博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次设计的主体建筑面积为348.56平方米,“尽管面积不大,但设施可谓一应俱全”。 张翼介绍说,整个建筑按照功能分为住宿区、活动区和保障区,包括宿舍、医务室、科学观测、卫星通讯、厨房、浴室、厕所、污水处理、发电机房、锅炉房、制氧机房和库房等。总的设计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既要满足各种用途的需求,同时又要给驻站人员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 “冰穹A周围方圆上千公里都是无人区,景观也极其单调,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张翼说,“在那里,最大的挑战是人的心理压力,科研人员在科考站至少要待上2个月。因此,在房屋设计上,要尽可能弥补环境对人心理造成的影响。” 为此,考察站的室内设计与家具的选用多采用温暖、艳丽的色彩;同时,在寸土寸金的昆仑站,张翼还“奢侈”地设计了一个近3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室。这个既可作为会议室、又能当餐厅的区域,在他看来,最重要的目的是给驻站人员一个足够大的交流空间。“充分的交流能显著地缓解人的孤独感。”张翼相信,这个大活动室将成为科考队员最常去的地方,“开会、用餐、聊天都可以”。 在保证公共空间的同时,设计师也给每个驻站人员留出了基本的私密空间。在昆仑站,共设有10间宿舍,每间虽然不足5平方米,但只住两个人,基本可以保证队员之间不会互相干扰。 张翼说,这种宿舍有点类似于火车上的小包厢,也是上下铺,但床更宽、更长,屋里有专门的空间放行李,还有一张可折叠的工作台,“至少我住在里面,会觉得舒适”。 但这毕竟不是普通的火车包厢。比如,在每个床头有一个供氧终端。科考队员通过它,可以补充氧气,缓解缺氧造成的不适。位于南极最高点的冰穹A,含氧量仅有海平面的60%。 不仅如此,冰穹A的温度非常低,即使夏季平均温度也在-30℃左右,科考队员在室外活动很容易疲劳。 为此,在淋浴之外,张翼还依照一位曾登顶冰穹A的科考队员的建议,在浴室里硬“挤”进了一只浴桶,“它既可缓解疲劳,也能让人迅速地恢复正常体温,应该很管用。” 编辑本段建站容易支撑难 在远离人类居住区的冰穹A建科考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只有几百平方米。 张翼说,昆仑站建设的最大困难是现场施工条件和运输能力的限制。“在冰穹A,施工效率不足国内的一半,而留给施工的时间,只有30天。只能尽量在国内提前做好,运过去。但你又不可能整个做好运过去,因为雪橇的运载能力是有限的。” 设计师首先根据雪橇的运载能力确定考察站的规模,再确定预制与现场组装相结合的施工模式。 一般拼积木式的组合方式会导致密闭性与保温性能降低,经过反复考虑,最终将整个科考站设计成内部功能仓与外部保温层两部分,内部功能仓由若干个可独立运输的工程舱拼接组成,施工人员在国内将每个工程舱及其内部装修全部做好,把这些工程舱运往冰穹A组装后,再在外部现场安装保温围护层。“这既减少了现场施工,便于运输,又保证了建筑的密闭与保温性能,”张翼说。 昆仑站的主体建筑内部,实质上就是由17个工程舱组成的。每个工程舱大约相当于一个20英尺的集装箱(大约6米见方)。 为了抵御低温,昆仑站的主体结构全部采用耐低温的不锈钢,在-190℃时仍能正常使用。不锈钢结构和组合式工程舱外,则是复合夹芯的保温板。“昆仑站的建成,将标志着我国迈入了南极考察站建设的第一阵营。”张翼说。 “这不仅是中国人的荣耀,也是整个人类的荣耀。”魏文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但他同时强调,与建站相比,在冰穹A立住脚要难得多。“这需要一个庞大的支撑系统和保障系统,规模远远大于建站本身”。 据了解,昆仑站建成后将依靠1280公里外的中山站作为保障基地,所有的物资必须靠内陆车队运输,单程大概需要18天时间。 魏文良说,这次建设昆仑站,就将动用12辆雪地车运送600多吨物资到冰穹A。“每个雪地车拉4至6个雪橇,整个车队长达两公里,如同一列火车”。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魏文良说,下一步中国将在南极放置固定翼飞机,用于站与站之间的运输。这也将是昆仑站从度夏站升级为越冬站的前提条件。 编辑本段揭秘冰穹之巅的南极昆仑站 北京时间12月18日13时18分,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从南极中山站附近集结地出发,前往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建设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 中国为何要在这一地区建设科考站?内陆队队员将在建站期间面临哪些难题?建成后的昆仑站将包括哪些建筑设施?有哪些特殊的人性化考虑?……中国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吴军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为中国南极昆仑站揭秘。 敲开南极科学巅峰之门 中国南极昆仑站 极度严寒、极度缺氧、“不可接近之极”……这是学者描述冰穹A地区时常说的话。对于中国为何决定将首个内陆科考站地址选在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极度恶劣的地区,吴军用两个词组精确概括了选址考量——科研热点、战略要地。 冰穹A地区所具有的特殊地理和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一系列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吴军说,冰穹A是国际南极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在冰穹A建立科考站,对这一地区进行持续深入的考察研究,有望帮助中国敲开南极科学巅峰之门。 冰穹A地区优势 列举冰穹A的科研优势,吴军说,冰穹A地区是国际公认最合适的深冰芯钻取地点。同时,冰穹A地区可以监测和检测到全球平均本底大气环境,得到可用于改进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的有关参数。此外,冰穹A位于臭氧层空洞中心位置,是探测臭氧层空洞变化的最佳区域。 冰穹A地区也是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场所。冰穹A具备地球上最好的大气透明度和大气视宁度(天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有3至4个月的连续观测机会和风速较低等条件,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 冰穹A地区还是南极地质研究最具挑战意义的地方。东南极冰下基岩最高点的“甘伯采夫”冰下山脉,是形成冰穹A的直接地貌原因,由于其海拔高度近4000米,是国际公认的南极内陆冰盖中直接获取地质样品的最有利和最有意义的地点。 在冰穹A地区建立中国内陆科考站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吴军说,从南极科学研究和话语权的角度来讲,南极地区共有4个点最为重要: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美国、俄罗斯和法国分别在前3个点建立了科考站,仅剩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尚属“空白”。 南极洲98%的陆地长年被冰雪覆盖。迄今,各国建成的50多个科考站大多位于南极大陆沿岸的露岩区。只有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法国等少数国家拥有内陆科考站。

麻烦采纳,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夏雨云

原文地址:https://www.xiayuyun.com/zonghe/2258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